顧春芳
契訶夫是一位小說家和戲劇家,但是鮮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出色的園藝師。
契訶夫本人曾表示如果不寫小說,自己愿意當一個園藝師。他熱愛自然和土地,寫下的許許多多關(guān)于自然的贊頌就是明證?!度f尼亞舅舅》中的阿斯特羅夫醫(yī)生對森林的熱愛也是契訶夫的心聲:“森林能使土地變得美麗,能培養(yǎng)我們的美感,能夠提高我們的靈魂?!逼踉X夫很早就意識到享樂的生活腐蝕著人的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阻礙人領悟真正的幸福。他說,每一次寫作就是采擷最美鮮花的花粉,就是一次死亡;而每一次回歸自然,便是重獲一次新生。他說:“大自然是一種良好的鎮(zhèn)靜劑。它能使人不斤斤計較,就是說使人淡漠。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確實也需要淡漠。只有淡漠的人方能清晰地看待事物,方能公正,方能工作。”
契訶夫從小酷愛大自然。在備受壓抑的苦難童年,港口、草原涵養(yǎng)了契訶夫的心田,自然的樸素和美好浸潤了他整個靈魂,給這個缺少快樂的孩子短暫卻珍貴的幸福和自由。契訶夫一生親近自然,和自然息息相通。他說:“藝術(shù)家的全部精力應當轉(zhuǎn)到兩種力量——人和自然。”他在創(chuàng)作中向往著大自然,向往著如自然般健康、純潔、完善的人性。
他說自己骨子里流著農(nóng)民的血。他熱愛土地和自然。他愛樹、花和大河,愛森林、草原和鳥類;他領略過古老泰加森林的神話與秘密;他也曾熱情地贊嘆和歌頌過葉尼塞河的雄偉與壯觀。他在梅利霍沃和雅爾塔動手建造自己的花園,不是為了享用瓜果蔬菜,而是為了親近自然,體悟大自然的規(guī)律。春去秋來,四季更迭,他像斟酌詞句一樣把握水分、土壤和陽光的互動與平衡。他在小小的花園里感受到造化的神奇與饋贈,感受到存在的本源,感受到所有形式的生命都有一死,人的靈魂與萬物共有同一命運。培植花園的園丁,也在培植著自己的心田,同時在文學中培植著關(guān)乎人類未來的良知的土壤。
契訶夫擁有一顆園丁的心,無論是建造花園還是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他堅信有意義的人生就在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園丁是大地上的造物主,作家是形象世界的造物主,他們都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人的德性、精神與心智。
在梅利霍沃,他帶領全家修葺房屋,油漆地板,種植樹木花卉,建起果園和菜地。在雅爾塔的白色別墅,看到親手培育的茶花盛開的時候,他雀躍如同孩子。他為一生中唯一真愛的人——妻子克尼佩爾獻上自己栽種的玫瑰。他從自然萬物的生長中,感受到生命的饋贈和幸福的恩賜。如果我們理解他在小說《大學生》中談到的那種“靈魂里掀起的快樂”,體會到小說結(jié)尾那段話的深意,或許我們就會由衷地敬慕這一可愛的靈魂。
如何才能從苦難的生活中窺見生活的美妙、神奇、充滿高尚的意義?神學、哲學、藝術(shù)、文學很早就統(tǒng)一在了他覺醒的生活中,他的靈魂也早就進入了“澄明之境”。因此,即便在肺結(jié)核的折磨下,他依然能把寄居鄉(xiāng)間的生活過得流光溢彩:他能與馬爾科維奇的靈魂夜夜為伴;他憐憫世間那些沉淪和頹廢的靈魂,并認為“清理精神世界的淤泥”“阻止心靈的消沉”也是偉大的事業(yè);他對“藝術(shù)家總的綱領”孜孜以求;他說自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間,完全是出于生命的自覺,與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無關(guān);他渴望著把血管里的奴性一點點擠走,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每天清晨都可以在生命的地平線上見到自由的陽光。
他親自照料花園,挖掘池塘,栽種草藥,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花園里散步。他從國外購買花木種子,親自栽培并精心護理,還給園林里的花草編目。他對播種苜蓿、觀察群鳥、孵化小鵝等一切事情都感到新鮮有趣,沒事就喜歡待在花園里,在那里觀察果樹、灌木,有時還自己修修剪剪。日久天長,他逐漸養(yǎng)成一種習慣,無論是侍弄花草還是垂絲釣魚,或者與人談話,他都能同時進行和寫作有關(guān)的思考與工作。對于花園的癡迷和身處自然的驕傲,洋溢在他寫給友人的信中?!耙国L又在凄厲地悲啼,月亮徹夜都在苦悶地思念著情人。”“白頭翁正陶醉在天倫之樂之中,高唱贊美大自然的頌歌?!彼f親近大自然是幸福的必要條件,舍此不可能有幸福。
多么有趣而深情的靈魂!在感悟契訶夫的人生和藝術(shù)的時候,我找不出比“園丁”更合適的意象了。
他在梅利霍沃和雅爾塔的別墅里親手建造花園,培植土壤,栽下許多樹木和花卉。契訶夫的妹妹瑪麗雅·巴甫洛芙娜·契訶娃在回憶錄《遙遠的過去》一書中特別提到,契訶夫一生鐘愛玫瑰。契訶夫在給莫斯科藝術(shù)劇院的導演丹欽科的信中也曾提到,自己親手在雅爾塔的別墅花園栽下了一百多株玫瑰。
契訶夫一生種下了多少樹木和玫瑰?如今他所鐘愛的玫瑰還在嗎?一個“尋找契訶夫的玫瑰”的想法就此印刻在我的心里。
所有熟悉或陌生的事實都以一種巨大的引力,把我引向契訶夫的花園,走近這位“俄羅斯的園丁”。尋找契訶夫的玫瑰,就是尋找契訶夫高尚的靈魂,尋找他孜孜以求的幸福的奧義和人生的真諦,尋找永不凋零的希望和愛,以及生存于這世上的神圣意義。每一次重讀契訶夫就是一次對已有認識的更新和顛覆,每一次重讀契訶夫就會強烈地感到他沒有離去,他就坐在我們面前朝著我們微笑。
(顧霓摘自譯林出版社《契訶夫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