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要】“頭”是重要的人體器官,英漢兩種語言都衍生出了許多有關“頭”的表達,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建立在隱喻之上。本文在BCC漢語語料庫和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簡稱COCA)對“頭”進行搜索,歸納分析以人體詞“頭”為始源域的隱喻表達,總結英漢語“頭”的概念隱喻之間的共性和個性表達,探討出現(xiàn)共性和差異性的原因。
【關鍵詞】概念隱喻;頭;英漢對比;
【中圖分類號】H31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1-01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1.034
隱喻在生活中使用頻繁,隱喻的實質是通過一類事物去理解、經歷另一類事物(Lakoff& Johnson,1980:3),從始源域投射到目標域,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從認知功能看,新鮮隱喻一旦被接受,其隱喻性就開始減弱,隨著隱喻使用頻率的增加,其隱喻義便成為詞義的一部分(束定芳2000:77)。所以隱喻化表達擴展了詞義。概念、思維、推理、意義等是人們基于感知體驗而構建起來的,它們又是語言形成的基礎(王寅,2009)。英漢兩種語言在概念隱喻表達上存在共性,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了英漢中“頭”的隱喻表達的差異。本文主要探究以下問題:1.英漢語中“頭”的概念隱喻表達有何異同?2.英漢概念隱喻表達式共性和差異出現(xiàn)的理據(jù)是什么?
一、“頭”隱喻的研究現(xiàn)狀
張鳳(2004)對俄漢“頭”隱喻表達式進行分類,剖析了相關的容器隱喻、本體隱喻以及空間隱喻。李瑛和文旭(2006)探討了“頭”的多義項產生的轉喻以及隱喻兩種思維結構,并且對比詞典中“頭”的中英義項,推導出人類認知具有相似性,但是對比內容只涉及簡單詞義項。廖艷平(2007)主要從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對比了英漢語中人體詞“head(頭)”隱喻化,探討隱喻化差異時忽略了語言外部因素。吳俊瑩(2011)從認知語義的角度分析了英漢語人體詞“head(頭)”共有的和特有的隱喻義和轉喻義。韋長福(2012)分析了漢越語中“頭”向時間范疇、量級和動物域等范疇的投射。孫毅(2013)詳細分析了“頭head”詞群擴張的隱喻路徑,發(fā)現(xiàn)漢英語言中“頭”和“head”所衍生的許多隱喻表達式有許多相似之處。關于漢語中人體詞“頭”與其他語言的隱喻表達的對比,學者們主要集中在對共性的分析,基于人類的體驗認知可以推斷出兩種語言的隱喻表達式具有相似性,但是對于概念隱喻表達式的差異原因沒有做深入分析。本文主要集中于英漢語人體詞“頭”的概念隱喻對比,分析概念隱喻化表達共性和個性以及原因。
二、英漢“頭”概念隱喻的對比分析
(一)英漢“頭”概念隱喻的共性
1.空間隱喻
空間位置是空間關系隱喻的基礎。將“頭”的位置投射到具體域中,可指物體垂直方向的上端或者水平方向的前端。從垂直方向來看,“頭”位于人體最高位置,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2:1311)中對“頭”的第一條釋義為: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例1:洪山立在小湖中,午后的陽光直照山頭。
例2:He has put it at the head of his “To Do” list.
人站立時“頭”位于身體頂端,“山頭”是由“頭”在垂直方向的最高位置引申而來的含義,被賦予了物體頂端的含義。在英語中也存在“head”的空間隱喻化表達,指物體的頂端或者上端,“at the head of ‘To Do list”指位于清單中所有待完成事項的上方。
例3:我們在竹海走了一天十分疲乏,索性就坐在橋頭一面休息,一面聽聽“音樂”。
例4:You hit the hammer exactly on the head of the nail.
而從水平方向來看,“頭”可以表示物體的一端。“橋頭”是作為物體水平方向上的一端引申出來的含義,“the head of a nail” 指的是釘子的一端,較為寬大的一端被稱為“釘子頭”。
“頭”在漢語中可指物體的頂端或者末梢,比如中間粗,兩頭細,它的隱喻化表達也可指事情的起點或者終點。
例5: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兒??!
例6:The Kansas,a very large river,heads between the Platte and the Arkansas.
“頭”在這里指結尾,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才能結束。漢語中“頭”既表示開始,也可以表示結束。這里的“head”說明了河流了發(fā)源地,“head”表示“發(fā)源于”。但是在英語中“head”只用來表示開頭,源頭,不表示結尾。
2.實體隱喻
頭位于垂直方向頂端和水平方向前端不僅可以投射到具體事物,還可以投射到抽象事物?!邦^”處于垂直最上和水平最先的方位,因此以此概念意義為始源域“位置”向目標域的映射,可以表示為次序最先,順序為第一。
例7:點與五百好漢相隨,就充頭陣。
例8:The prince rode at the head of his regiment.
“頭陣”中的“頭”在這里表示次序第一,率先參與戰(zhàn)斗。除此之外,“頭班車、頭婚和頭回”中的“頭”都是表示第一的意思。“at the head of his regiment” 指在隊伍排頭。
“頭”在生理和心理上控制著人體,以此為概念意義映射到目標域表示為重要的人或事。
例9:這個看上去是兩岸間小小百姓的故事,卻是十幾億中華兒女常系心頭的頭等大事——團圓!
例10:The head of the company's been trying to get a waiver.
由“頭”的重要地位投射到抽象事物域中。還可隱喻表達為重要的人或者居于領導地位的人,比如“頭目,頭兒”等。在英語中也有同樣的表達,“the head of the company”表示公司總裁。
3.結構隱喻
人們將其他抽象的概念投射于具體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詞語表達抽象概念的語言(趙艷芳,2001)。也就是運用具體的概念來幫助理解抽象的概念,而結構隱喻正是用一種概念的結構來構造另一種概念。大腦控制著人體動作,大腦內部的思維和情緒會影響人的動作,這也包括了頭部動作?!邦^”也常和各類動詞連用,直立的姿勢伴隨著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下垂的姿勢通常伴隨憂傷,通過頭部動作可以反映人的情緒狀態(tài)。
例11:他們成了廠內待業(yè)者,有的耷拉著頭,有的抽著悶煙,有幾位女同志忍不住哭起來。
例12:If I could be just a little better than him,I can hold my head high.
“耷拉著頭”就是把任由頭低垂著,給人一種失去動力和沒有精神的感覺,從頭部的動作引申到心理狀態(tài),可以推導出垂頭代表情緒低沉?!癶old my head high”表示昂首挺胸,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二)英漢“頭”概念隱喻的差異
1.漢語特有“頭”的概念隱喻表達
(1)與動物詞連用
人類和動物接觸密切,并且傾向于把動物的某種特征與人類的行為聯(lián)系起來。再者動物也有頭部,所以產生了與動物頭部有關的隱喻化表達?!跋夘^小利”指非常微小的利潤,漢語中對蒼蠅的描述多帶貶義,在寓言故事中都有體現(xiàn)。因為蒼蠅攜帶細菌,并且總是伴隨嗡嗡聲,所以該成語帶有貶義,再加上蒼蠅非常小,所以隱喻為微小的。
(2)作為整體中的部分
由“頭”構成的上—下, 整體—部分的意象圖式是以人的身體經驗為基礎的,“頭”在水平方向上表示物體的兩端,可用來表示物體的末端,即殘余部分?!邦^”作為身體的一部分,并且相對于身體其他部分較小,“鉛筆頭”同樣作為鉛筆的剩余部分并且是細小部分。
(3)表示限度
“頭”指物體的兩端,兩端連接限制了范圍,也可引申為范圍和界限。“過頭”表示超出限度,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和范圍。
(4)表示時間
在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文化中,用來認識時間概念的模式在本質上是空間的(藍純,1999)?!邦^”可以表示空間位置的在前,也可表示時間域的領先。將具體的空間概念轉向抽象的時間概念,可喻事情的起點或者終點。“頭天”表示前一天,靠前的位置映射到抽象領域可表示時間域的領先。
2.英語特有“頭”的概念隱喻表達
(1)表優(yōu)勢
“頭”有思維,具有其他器官所不具有的優(yōu)勢,頭可隱喻為優(yōu)勢?!癮 head start”表示某一方面的優(yōu)勢。
(2)表示植物形狀
由于形狀的相似性,“head”作為始源域可以向圓形狀的具體物品的映射,可隱喻為植物的頭狀花序。植物的花球形狀與“head”相似,所以在看到花球時會想起“head”的概念,與之聯(lián)系在一起。
三、“頭”的概念隱喻表達共性原因
(一)體驗認知相似性
人類的范疇、概念和心智是基于身體經驗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賴于對身體部位、空間關系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王寅,2005)。人類有著相同生理機制和功能的身體器官,面對相同或相似的客觀物質世界, 對于人體詞“頭”具有相似的感知?!邦^”位于垂直方向頂端和水平方向前端這一位置是固定的,基礎的生理機制和頭部功能是相似的,那么以位置、功能和形狀等作為始源域,隱喻表達也會相似。
(二)生活經驗相似性
“頭”的隱喻化表達也源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墻、樹枝和線等都是生活常見物,因此英漢民族根據(jù)相似性將“頭”作為始源域投射到日常常見物上。并且常見動作和“頭”加在一起,表達抽象的概念,比如低頭和“hold my head high”等。
四、“頭”的概念隱喻表達差異性原因
由于所居住的環(huán)境以及所接觸的文化存在差異,使英漢語中“頭”向不同的目標域投射,決定了“頭”的概念隱喻投射具有差異性,產生了不同的隱喻表達。
(一)地理環(huán)境差異
“頭”的隱喻化表達多與日常所見相關,由于圈養(yǎng)牲畜以及與其他動物的接觸,人們了解到動物的習行,隱喻化表達與動物名詞的連用常見。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隱喻化表達也與耕種相關,田間地頭的“頭”就是指田地的兩頭。耕種文化使得“頭”的隱喻化表達大多為土地或大自然搭配的范式。而西方大多數(shù)國家處于開放的地理型環(huán)境,農耕文明在這些國家的地位遠遠比不上在中國,但海洋文明使其思維方式具有開放性、廣泛性和多面性的特征(連淑能,2010)。“head”的隱喻化表達不僅僅局限于與該詞原意關聯(lián),比如將“head”引申為智慧,將“head”視為容器:“get out of my head”“put this thought in my head”等表達。
(二)意象性與實證性
中國傳統(tǒng)思維擅長用形象的方法表達抽象的事物(連淑能,2010),中國人在交流時離不開具體的形象,意向性思維基于直觀的經驗。“蓬頭垢面”用來形容人對自己不加修飾,用蓬亂的頭發(fā)和面部的污垢來形象說明不加修飾的程度。用生動形象的表達來表示抽象的概念,比如用“灰頭土臉”來形容一個人消沉的神態(tài)。但是西方的實證性思維使語言形式化、邏輯化和信號化,不似中國那樣注重形體。
(三)整體性
中國的整體性思維是從陰陽互依互根衍生出中庸、兼顧和聯(lián)系的思想。中國人講求事物的對稱與對立,有頭自然有尾,因此“頭”的隱喻化表達還可以引申為事情的終點,比如一年到頭,“頭”表示末端,結尾的含義,還可以表示物體的末端,鉛筆頭表示鉛筆的一部分,重視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并且強調整體。西方分析性思維注重把事物從所處環(huán)境中分離出來,注重其特性,把“head”從整個人體中脫離,注重其作為優(yōu)勢的特性,比如“a head start”。
五、總結
人體器官“頭”是身體重要部位,與英漢民族生活密切相關,成為認識其他事物以及抽象概念的重要參照。英漢“頭”隱喻化表達共性與差異性并存。英漢語言中“頭”的概念隱喻的共同之處主要來源于兩個民族共同的生活體驗,相同的人體結構,人體結構相似的位置和功能。存在認知差異性的原因主要是英漢民族在地理位置和思維方式方面存在各自的民族特色。
參考文獻: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廖艷平.英漢人體詞“head(頭)”的隱喻研究[J]. 現(xiàn)代語文,2007,(01):60-62.
[3]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04):7-15.
[4]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
[6]孫毅.人體隱喻的多義路向推演——從“頭(head)”說起[J].東北師大學報,2013,(05):121-124.
[7]韋長福.從認知角度看漢越人體詞“頭(dau)”的概念隱喻[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2,34(04):180-183.
[8]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9]吳俊瑩.“頭”和“head”的認知語義之異同[J]. 現(xiàn)代語文,2011,(09):84-86.
[10]王寅.語言的體驗性——從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看語言體驗觀[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01):37-43.
[11]王寅.語言體驗觀及其對英語教學的指導意義——十八論語言的體驗性[J].中國外語,2009,(06):63-68.
[12]現(xiàn)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3]荀恩東,饒高琦,肖曉悅,臧嬌嬌.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BCC語料庫的研制[J].語料庫語言學,2016,(01).
[14]張鳳.“頭”的文化語義分析:俄漢對比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3):96-100.
[15]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