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劇《蒼原》創(chuàng)作于20世紀90年代,首演于1995年。該劇主編為我國戲劇理論家、劇作家黃維若,國家一級編劇馮柏銘;作曲為沈陽音樂學院教授徐占海、劉暉。取材源自閆德榮所作的廣播劇《奔向太陽升起的地方》。整部歌劇揭示了遠在異鄉(xiāng)備受壓迫的土爾扈特部落眷戀故土,盼望回歸祖國母親懷抱的深刻主題,凸顯了中華兒女英勇團結、自強不息的偉大氣魄,也深化了祖國統(tǒng)一、民族團結這一高尚主旨。西洋的音樂元素和中國的民族文化在這部歌劇中巧妙融合:一部講述中國土爾扈特部落故事的歌劇運用了西洋歌劇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表演形式,將蒙古風格音樂元素與宣敘調、詠嘆調、合唱與重唱的音樂形式結合在一起,并用美聲唱法來演唱的藝術表演形式無疑是該劇的閃光點?!肚楦琛纷鳛楦鑴 渡n原》的主題曲,它的旋律在整部劇中幾次穿插出現(xiàn)。該曲作為劇中女主人公娜仁高娃的經(jīng)典唱段,在演員精妙的演唱處理和情感表達下,劇中女主人公對男主人公舍愣的深切愛戀、強烈不舍以及內(nèi)心的悲痛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現(xiàn)?!肚楦琛凡坏罨伺魅斯男愿瘢唤?jīng)演唱后更是被錄入各類聲樂教材的歌曲演唱目錄中,至今仍被許多抒情女高音所鐘愛,也是各大音樂學院聲樂專業(yè)學生學習生涯中必須接觸并掌握的歌曲。基于此,文章對《情歌》進行演唱分析。
關鍵詞: ?《蒼原》 ;《情歌》 ;演唱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7-00-03
1 《蒼原》劇情簡介
歌劇《蒼原》講述了生活在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的中國土爾扈特蒙古族部落,240年來一直過著自給自足、平安祥樂的日子。直至乾隆三十五年,俄國勢力把目光聚焦到了這個部落上,在沙皇越發(fā)慘無人道的殘暴統(tǒng)治下,寄居在河流下游的他們過得十分艱苦,等待他們的是種族的毀滅。因此,這個勇敢的部落為了生存,懷揣著內(nèi)心那份對自由的向往,在部落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點燃了牙帳,以示東歸的決心,踏上了回歸故土的萬里遷徙之路,最初的泱泱遷徙大軍經(jīng)歷長達7個月的艱苦跋涉,最后只剩一小部分人回到了他們的故土——中國天山。這是一部蒼涼悲壯、具有珍貴價值、氣勢恢宏、有歷史厚重感的偉大正劇,是中國歌劇發(fā)展史上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1]。
2 詠嘆調《情歌》簡介
《蒼原》全劇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東歸途中”“絕路逢生”“山谷突變”“英勇獻身”“壯烈歸來”[2]?!肚楦琛烦鲎缘谝荒?,在回歸故土的途中,善用陰謀、反對回歸的反派艾培雷利用“羊皮書”事件栽贓陷害舍愣,讓他被扣上叛徒的罪名,隨后艾培雷向部落首領渥巴錫告密,企圖讓舍愣被族人處死。渥巴錫識破了艾培雷的詭計,將計就計,明面上放出舍愣因背叛而被處死的消息,實則偷偷讓舍愣伏擊后面緊追的俄國軍隊。可不知真相的娜仁高娃真的以為舍愣被處死,悲痛萬分的她癱軟在地緊抱著舍愣的血袍,如萬箭穿心般如泣如訴地唱響了《情歌》,思念著死去的愛人。
3 《情歌》演唱中氣息的運用
《情歌》全曲多次出現(xiàn)五度、八度的音程跨越,是一首音區(qū)跨度大、旋律線條起伏明顯的具有蒙古族長調高亢、豪邁、悠遠、抒情特點的詠嘆調。正確運用氣息是掌握這首歌的首要條件。
《情歌》的演唱考驗歌者對氣息的運用?!肚楦琛仿晿凡糠珠_頭第一段節(jié)奏舒緩自由,第一句“送哥送到太陽升”就有五度和八度音程的跨越,好在前兩個樂句可以一小節(jié)一次換氣,但為了持續(xù)渲染悲傷的氣氛,為后兩句娜仁高娃對愛人的呼喚做鋪墊,開頭兩句應形成強弱對比,特別是“太陽升”和“星兒落”要保持氣息的平穩(wěn)和不斷推進。而后的一句“叫聲遠行的人兒喲”,由于這一樂句是娜仁高娃情緒的宣泄,因此節(jié)奏漸快,連續(xù)上行的音階將情緒推到頂點,這要求歌者一口氣完成這一個樂句的演唱;又因為“喲”的音高到G,且情感上處于宣泄的最高點,所以歌者要在第13小節(jié)伴奏的柱式和弦奏響的那一刻就做好充分吸氣的準備,用口鼻同時吸,采用“聞花”的感覺去體會吸氣部位,吸氣時不要有明顯的吸氣動作和吸氣聲音。要注意氣息不要吸得過分飽滿,以免引起歌唱器官的緊張,讓聲音失去彈性,氣息的吸入量也要根據(jù)樂句的長短、力度的大小、音的高低和作品表演需要去變換。唱到“喲”時要求氣息穩(wěn)定且寬廣,傾瀉而出、不留余力,但要避免過度的氣息沖擊聲門。第四句“阿妹阿妹有話對你說”回到原速,稍稍自由,力度變輕,體現(xiàn)出娜仁高娃內(nèi)心萬般思緒急于傾訴的懇切。前兩個三連音之間也要作出強弱的對比,且音高和節(jié)奏都要準確,兩個“阿妹”之間要稍有停頓,聲音輕柔深情,“有話對你說”這句更要唱得如泣如訴,似是抽噎,氣息應悠長連綿。
歌曲B段節(jié)奏由四拍子變?yōu)槿淖樱俣?、?jié)奏、情感以及音樂性格都發(fā)生了轉變。從開頭的悲痛、凄苦的氣氛瞬間轉入娜仁高娃身為少女對與舍愣甜蜜愛情的美好回憶和向往之中,捎帶舞蹈節(jié)奏的色彩,少女形象也顯現(xiàn)出了豪邁之感,相較于第一段,氣氛變得稍顯活躍,不再低迷。所以,中段應該把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唱出來,氣息須得流動自如,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情緒的遞進,情感表達也不會生硬。
B段與A段相比,演唱難度加大,要求歌者一口氣完成一個樂句的演唱,即每六小節(jié)一換氣。雖然中段的節(jié)奏比第一段輕快,但每個樂句的時值要長許多?!拔揖突黩暄训男『印焙汀叭绻闶球暄训男『印边@兩句不僅出現(xiàn)音程跨越,而且音區(qū)比較高,對歌者的氣息來說是極大的考驗。這要求歌者在演唱大跳音程時,穩(wěn)定喉頭,聲音力度加大的同時要兼顧呼氣的均勻和平穩(wěn),合理安排氣口的放置,確定每一小節(jié)強與弱之間的對比足以讓氣息支撐整個樂句。所以,在每一個換氣點都不要慌張,要充分地吸好氣,鼻子為輔、口為主,吸氣沒有聲音,讓氣流流經(jīng)鼻腔、口喉、胸腔、肺部再到腹部,要有“氣沉丹田”的趨勢,這樣就能感受到兩肋向外擴張,腰部、背部肌肉也有擴張之感,橫膈膜的下降帶動周邊肌肉隨之向下,小腹也會比正常狀態(tài)時更緊張。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讓氣息均勻地呼出,保持演唱姿勢正確的同時不要漏氣,如此才能保證情緒的層層遞進和情感表達的連貫。中段演唱時氣口的合理放置、氣息的流動與支撐和每個小節(jié)之間、每個樂句之間強弱對比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平時要多做關于演唱呼吸的練習,如用“聞花”“驚訝”“打哈欠”的方法來體會吸氣的感覺,用“打嘟嚕”的方法來體會呼氣的感覺。
4 《情歌》的歌唱語言分析
《情歌》開頭第一部分4次出現(xiàn)“送”字,這個字的發(fā)音包括舌齒音“s”和后鼻韻母“ong”的組合,要保證一開始字頭咬得足夠清晰,找準字頭發(fā)聲時的阻氣位置,然后柔和、連貫地歸韻到鼻腔,這個過程不要猶豫,要迅速且不拖泥帶水。開頭兩次出現(xiàn)的“送哥”一詞中的“哥”的發(fā)音就包含了韻母“e”,而這一韻母屬于橫韻母,在演唱時要將“哥”橫韻母的字音豎唱,也就是在保障發(fā)音狀態(tài)準確的基礎上,將口腔發(fā)音有關部位由橫向使力改變?yōu)樯舷麓怪狈较蚴沽?,充分保持后咽部挺立的狀態(tài),建立發(fā)聲管道,在“送”的基礎上豎著唱“哥”,以此求得橫豎得當、通暢柔美的聲音,獲得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美感。隨后的“送到星兒落”中的“落”務必把字音歸韻到“o”上,依舊是口腔保持在豎立狀態(tài)的“o”上唱完它的旋律。“叫聲遠行的人兒喲”一句,由于情緒遞進,因此速度漸快,音也隨著級進增高,這就要求咬字更加清晰。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可以將這句話中涉及的每個字的字音串聯(lián)起來,由慢到快地進行咬字吐字練習。更要注意的是,這句話中的“喲”和后面“有話對你說”中的“說”字都與“落”一樣,應把字尾的“o”咬清楚。由于在演唱后韻母“o”時,該韻母的發(fā)音舌位高,聲音容易向后倒,造成音色空、字音不清楚的現(xiàn)象,所以在唱這幾個字的時候要將“o”在口咽腔內(nèi)的著力點向前推進,讓聲音穿過鼻腔進入頭腔,經(jīng)“面罩”透出來,以此取得好的發(fā)聲效果。
歌曲B段多次出現(xiàn)“如”字和“你”字,“如”字在演唱時要迅速將字音咬到“u”上,保持雙唇合攏,呈圓形狀態(tài),口腔半開半閉,口型稍合,雙唇向中間攏起收圓。“u”母音的發(fā)聲有利于打開口咽腔和放松口腔,以及尋找頭腔。由于“u”母音的發(fā)音并不明亮甚至較暗,所以故作明亮的音色的發(fā)聲方式是錯誤的,舌頭和下巴都要放松、自然,要唱得通而空。而“你”字的發(fā)音中由于“i”是前高元音,用平常說話的狀態(tài)演唱容易變橫變窄甚至會擠壓,所以在唱“你”時要將口腔張大一些,追求豎、寬、松的聲音??梢栽谠簟癷”中混合一點“u”元音的混合發(fā)聲法,使歌聲明朗又和諧。因為《情歌》的歌詞具有很強的文學性,上下句歌詞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所以對《情歌》的歌唱語言分析必須細致,避免行腔時對字頭、字腹、字尾咬字歸韻的處理含糊不清,影響聽眾的視聽感受,更重要的是避免背離作者的創(chuàng)作初衷。
5 《情歌》的情感分析
在演唱時,歌者的聲音與情感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可以激發(fā)聽眾的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給他們帶來美的感受[3]。《情歌》的情感基調和音樂感覺皆起于“情”,隨著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而展開,是一曲蘊含浪漫主義色彩、具有民族元素的愛的頌歌。全曲歌詞富于抒情,文字優(yōu)美,對仗工整,善用對比、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在情感表達上十分充盈。
《情歌》開頭就渲染了悲涼的氣氛,所以開頭的“送哥送到太陽升”這句要弱起,帶有似有若無的哭腔,用敘述抒情的口吻演唱,帶有鼻腔哼鳴的感覺,將哀婉的氛圍持續(xù)向下推進,將觀眾帶入悲傷的情境之中。第二句“送哥送到星兒落”中的“到”字因為有裝飾音的加持,所以更要唱得如泣如訴,后面的“星兒落”保持氣息的深沉,帶有悲嘆的語氣唱出,更要與第一句的“太陽升”形成強弱對比,最后在“落”這個字上嘆下來,為后面的呼喚做好鋪墊。隨后的“叫聲遠行的人兒喲”是女主人公情緒的宣泄,飽含了女主對愛人的不舍,也是情感澆灌的頂峰,在悲傷的基礎上更添一層激動,所有的愛戀與不舍都在這一聲呼喚中噴薄而出。所以,在唱這句時情緒要迅速地層層遞進,音量要逐漸增大,咬字的力度要逐漸加大,在唱“喲”字時達到頂點,身體要做好支撐,在保持氣息足夠的前提下唱出聲嘶力竭之感,引發(fā)觀眾的共鳴。接下來的“阿妹阿妹有話對你說”中的兩個“阿妹”也要作出強弱的對比:第一個“阿妹”要唱強,因為是對“遠行的人”的呼喚,想要讓他聽見自己;第二個“阿妹”要唱弱,因為意識到男主已經(jīng)死去,無法給自己回應,只留下了蒼涼和女主人公內(nèi)心對殘酷現(xiàn)實無法扭轉的無力與悲痛。由于兩個“阿妹”和“說”字都是三連音,所以每個三連音都要唱清楚,表現(xiàn)出女主內(nèi)心想要傾訴的懇切,悲傷中帶有急切的感覺,為B段的訴說和美好幻想做鋪墊,也讓A段的情緒更加飽滿。
歌曲B段雖然速度變成了明快的三拍子,但是演唱時仍要用悲傷的情緒去詮釋整段看似輕快的旋律。4個排比句式“如果你是……,我就……”將歌詞的情感不斷深化,運用馬背民族生活中常見且喜愛的事物,如遼闊的草原、蜿蜒的小河、河上的清波、渴飲的馬、牧馬的人和悠長的牧歌之間的關系,去描繪娜仁高娃與舍愣之間美好的愛情畫卷。不同于A段,B段的情感表達在人物形象刻畫上展現(xiàn)出了娜仁高娃身為少女對愛情的純真向往,以及豪邁、熱情、活潑的性格[4]。旋律性格也有所轉變,不再低沉,而是悠揚輕快,所以演唱時在悲傷的基調上懷揣少女的憧憬。B段的音區(qū)都比較高,所以要保持在哼鳴的位置,使氣息流動起來,唱得綿遠悠長,情緒層層遞進。句與句之間仍然要有強弱對比,每個小節(jié)都要把三拍子“強弱弱”的特征表現(xiàn)出來。
尾聲“帶給你唱也唱不完的快樂”通過反襯的修辭手法將女主人公內(nèi)心的悲傷凸顯出來,節(jié)奏也重回較緩的二拍子,娜仁高娃憧憬訴說后重回現(xiàn)實失落的無力感越發(fā)明顯,所以“唱也唱不完”是她最后無力的情感表達,“完”字要唱得情感充沛,飽含酸楚與無奈,先輕起再逐漸增強輔以顫動,為最后的“快樂”二字做好情緒鋪墊,暗示歌曲即將結束?!巴辍弊殖炅⒓磽Q氣,把氣吸足以后緩慢地唱出“快樂”二字,最后在“樂”字上逐漸唱弱直至全曲結束,表示愛人已經(jīng)離去不復存在,殘酷的現(xiàn)實真相擺在眼前。一曲《情歌》到此戛然而止,只留下數(shù)不盡的痛苦和悲傷。
6 結語
演唱是展現(xiàn)作品情感的藝術,身為一名歌唱者,要正確表達作品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讓聽眾有美的感受,還原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和創(chuàng)作初衷,全面細致地分析要演唱的作品,這是必須完成的工作,也是完美演繹作品的前提。
參考文獻:
[1] 王振娟.《蒼原》主人公娜仁高娃的藝術分析與表現(xiàn)[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
[2] 智艷.恢弘悲壯的史詩性歌劇及其舞臺呈現(xiàn):曹其敬與歌劇《蒼原》中的導表演藝術[J].藝術百家,2014(3):99-103.
[3] 孫浩.鐫刻在蒼莽荒原上的英雄史詩:評歌劇《蒼原》[J].中國戲劇,1995(11):16-18.
[4] 李婷.情感表現(xiàn)在演唱中的重要性:歌劇《蒼原》詠嘆調《情歌》演唱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J].音樂生活,2021(12):76-79.
作者簡介:吳宛桔(1998—),女,貴州黎平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音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