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晨 (甘肅省平涼市教育局)
觀察和研究當前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會發(fā)現,教師會一邊演示軟件的操作步驟,一邊講解其中蘊含的重要知識點。這樣的教學看似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合一,但很容易給學生帶來走馬觀花的學習感受。造成這種教學現狀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認識過于簡單化,認為在教學的時候只要給學生講授知識、學生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之后,就能夠達到教師所期待的教學效果。事實上正是由于這種認知的簡單,造成了教學方式的簡單。所以,教師需要找出合理的方式,能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并能讓學生隨時回顧學習到的內容。當然,在這里所強調的教學方式必須要復雜一些,倒不是說刻意地追求教學方式的復雜,而是強調在尊重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在教學的時候充分預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發(fā)展,然后據此選擇教學方式。事實證明只有這樣的教學方式,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思路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依然是適用的,尤其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并行發(fā)展的階段,而信息技術知識本身是抽象的,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只有同時關注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并采用一定的方式來設計教學以滿足學生的思維特點,這樣才能保證信息技術的教學是有效的。通過研究發(fā)現,借助于微課技術來優(yōu)化教學方式,可以兼顧以上目的,為信息技術教師的精講教學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微課本身就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正是在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支撐之下,微課才能以多種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微課本身還具有課的屬性,如果通俗地理解,那微課就是微小的課,指在保證一節(jié)課主要要素齊全的前提之下,通過忽略次要要素,強調某一個知識點重點,并以課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既能夠以較小的記憶量促進學生的思維加工,又能夠保證學生對微課所強調的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應用微課的時候,就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策略。下面就從備課環(huán)節(jié)、學習任務以及學習方式等角度,談談相關的教學策略和想法。
任何形態(tài)上的教學都必須備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借助于微課來實施教學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微課是一個相對新興的事物,因此若想有效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必須在備課階段做好萬全的準備。在探究微課所能起到的教學作用的實驗中,在實驗教室任教的班級中,選出了同一學年的兩個班級,分別作為實驗班(共40 名學生)和對比班(共41 名學生),保證兩個班級的授課環(huán)境、教學內容完全相同。在對比班,教師選擇沿襲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通過一邊看教材、講理論,一邊進行操作演示的方式,完成教學工作。而在實驗班,教師則會采用微課的形式教學。將本堂課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攝錄成言簡意賅的微視頻,并在課前提前發(fā)放給學生,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提前了解這些學習內容,為接下來課上的實踐練習做好準備。
在教學內容方面,實驗教師選擇了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信息技術》八年級關于《圖片摳取與合成》的課程。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能借助Photoshop 軟件,把各種類型的圖片合成為一個整體,以突出其中的個性特點。而這堂課的內容也與“音頻和視頻的加工”以及“主題網站的設計”等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在分析完教材的內容后,將《宣傳祖國風采》海報作為本堂課的設計主題,鼓勵學生任意選擇一個角度,完成一幅海報作品,以展示祖國的偉大。
在微課制作方面,實驗教師選擇了“萬彩動畫大師”軟件,其中兼具了PPT、Prezi、Camtasia 的優(yōu)點。由于本堂課的新知識點與魔棒工具有關,還需要學生學會如何在原來的圖片上進行羽化操作。實驗教師將其中的知識難點錄制成四篇微課視頻:(1)如何對圖片進行羽化操作?(2)如何在海報的報頭部分設計出精彩的背景?(3)魔棒工具的使用原理是什么?(4)怎樣用魔棒工具進行合成操作?從四方面入手,循序漸進地講解本堂課的學習要點。
通過這樣的備課可以發(fā)現,當面對具體教學內容的時候,微課要想恰到好處地發(fā)揮作用,首先要明確微課所針對的是每個具體的內容。事實證明,在備課的過程當中要堅持選擇小切口的原則,這是因為切口越小,那么針對性就越強,微課也就能更加充分地發(fā)揮作用。
在教學之前,實驗教師通過郵箱的方式,將微課視頻發(fā)送給了實驗班的學生。要求學生觀看四篇視頻,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提前進行預習。由于學生在七年級階段的學習中,對Photoshop 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為微課環(huán)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為學生制定了四項學習任務:(1)學習海報報頭部分的背景制作技巧。(2)合成一項能展示祖國風采的事物。(3)用藝術字選項為海報添加標題。(4)確定能突出海報主題的圖片。對于以上的學習任務,一些能力基礎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但多數學生限于能力上的不足,只能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對此,實驗教師要求學生將未學懂的部分記錄下來,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統一向教師尋求幫助。對于對比班的學生,實驗教師同樣安排了以上四項預習任務,但并未發(fā)送微課視頻,只要求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完成作業(yè)內容。
制定學習任務是設計微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所設計的微課能否充分發(fā)揮作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學生運用微課獲取知識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不少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又存在著一些客觀的困難。所以在設計微課之前,一定要以研究學生并把握學生認知特點為基礎,然后設計能夠面向全體的微課,以供學生自主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制定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成為學生借助于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保障。
在課堂教學階段,實驗教師首先借助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示了幾幅海報作品。第一張海報主要講我國在航空領域的偉大進步,展示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太空中的景象,第二張海報,體現了無數白衣天使奮戰(zhàn)在新冠肺炎一線戰(zhàn)場上的感動景象,剩下的海報主要展示了我國奧運健兒在賽場上的英姿。
針對這些海報的內容,與學生一同總結預習階段遇到的難題,將制作的海報作品加以分解,結合預習階段提出的四項任務,全面剖析摳取圖片和合成圖片的技巧。將整個課程的教學有條理性地展現出來。在完成解析之后,學生正式進入合作學習。我讓學生們以2-3 人為一組,反復觀看發(fā)送給他們的微課視頻,可以隨時暫停,對某個視頻片段進行討論和實踐演練,以修改自己在預習階段的作業(yè)內容。教師從觀察者、監(jiān)督者、巡回者的角度,查看每個小組的操作情況、討論情況,對遇到難關的小組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作業(yè)內容。
在完成《圖片摳取與合成》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并讓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分析自己在預習過程、討論過程、實踐過程得到了什么樣的學習收獲;自己或其他同學在學習中有哪些不足之處;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等等。教師隨后針對學生的評價結果,分析學生在本堂課學習中的優(yōu)點與缺點,為下階段的學習提出相應的建議。最后,教師單獨列舉各小組制作的優(yōu)秀作品,表揚學生在海報作品中表現出的經典創(chuàng)意,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積累學生的學習自信。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必須對其有效性進行分析與判斷,要確保自己對學生使用的微課之后的學習效果有準確的把握,然后再確定下一步教學思路。只有堅持這樣的思路,才能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又能保證后續(xù)的教學能夠恰到好處。
通過比較實驗班和對比班的教學情況,可以看出,實驗班的作業(yè)完成效率遠遠超過了對比班。其中,40 人的實驗班在完成微課的預習學習任務后,有36人提交了比較完整的海報作品,完成度高達90%。而對比班的學生只有25 人提交作品,提交率大約60%。
在課堂教學階段,關于兩個班級對海報作業(yè)的二次修改情況,實驗班的學生在完成度上也遠遠超過了對比班的學生。通過教師在課堂上進一步地微課講解,全體學生都能熟練掌握魔棒工具以及羽化效果的操作技巧,海報作業(yè)的內容上也趨于完善。而對比班的學生,在教師用傳統方式講完知識點后,有10 名學生依舊對魔棒工具的使用不夠熟悉。由此可見,采用微課輔助教學,學生在作業(yè)方面完成的效果更好。
在反饋環(huán)節(jié),除了詢問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情況以外,教師還可以對實驗班的學生開展了問卷調查。比如設計以下訪談問題:(1)你認為微課技術是否對你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幫助?(2)你對微課教學的感想如何?(3)你希望老師在接下來繼續(xù)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嗎?通過回收問卷,進行歸納梳理,有95%的學生十分喜愛這種教學模式,并坦言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習信息技術知識變得更為容易,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期望老師能繼續(xù)使用微課技術。
比較實驗班和對比班的學習氛圍,通過微課的引導,實驗班的學習風氣明顯更加熱烈,學生的討論交流也十分積極。而觀察對比班的學習情況,許多學生明顯出現了溜號的行為,學習過程也相對比較敷衍。由此可見,運用微課技術,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提高學生們的信息技術學習效率。
當前,現代教育追求高效化、自主化、趣味化的教學成效。對于初中信息技術學科而言,需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追求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這些宏觀目標與微觀目標的達成,都需要教師在研究教學方式、發(fā)揮教學手段作用的基礎上,對微課作用發(fā)揮機制進行研究。核心素養(yǎng)培育背景下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做到與時俱進,要積極學習有關微課技術的理論,要充分研究同行運用微課成功教學的案例,并從中汲取教學經驗,并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升華自己的教學理念;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重難知識點,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