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迪
課程改革十分強調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而在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想要讓整個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變得更有成效,需要加快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然而,在傳統(tǒng)課程教學思維的作用和影響下,教師在課程教學階段更加偏重于學生對于一些基礎課程知識的學習和記憶,至于課后的教學評價則很少去關注和重視,也很少推動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導致教師對于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表現(xiàn)了解不足,難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1]另外,則是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對評價的方法做出一定的調整和改變,多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同時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2]很顯然,很多教師很難做到這一點。面對這種情況,本文從多個方向來進行詳細的解釋和說明。
建立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學生學好英語這門課程,還可以推動課程教學的變革,讓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變得更有效果。對此,加快教學評價體系的構架勢在必行。而學生自評作為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能夠提升學生深度學習的自覺性,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變得更有成效。[3]對此,在課程教學階段,需要教師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自我評價。
例如,在《At the farm》一單元的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自覺,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針對自己參加教師所開發(fā)和設計的“模仿動物叫聲”“模仿動物動作”“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的農場”等不同類型游戲活動的程度,做出自我評價,進而在評價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在接下來的課堂上進行深度學習,逐漸養(yǎng)成一定的英語學習思維。例如,在“畫一畫”游戲活動中,自己在聆聽完教師所播放的錄音之后,能將自己所聽到的動物全部在紙上繪制下來,形成一幅農場畫。
在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關注和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習的好壞,很多時候學生是很難自知的。此時,教師的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此,在課程教學階段,不僅需要教師適時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進而讓班級內的學生在接受教師評價的過程中認清自己。同時還需要拓展和暢通教師評價的渠道,借助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來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xiàn)和諧穩(wěn)定師生關系的構筑和打造。
例如,在《Shopping》一單元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清自己,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和探究本單元知識的過程中,還重點強調了師生之間的評價。在此期間,教師根據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和對單元文本知識的學習記憶情況,給予班級內每位學生中肯的評價。如此,既指出了部分學生在深入學習和探究單元文本知識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又要對所有參與單元文本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給予肯定。當然,除了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評價之外,還需要教師充分意識到學生的價值和作用,鼓勵和引導班級內的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例如,利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和了解學生對教師所制定的教學計劃、安排和設計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組織、課堂環(huán)境的烘托以及所采用的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看法,進而在評價的過程中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授課過程中的問題,使老師在英語課上及時做出調整和改變。
生生互評指的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在構筑小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多指導學生利用生生互評的方式,對同學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表現(xiàn)情況進行點評,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來自同齡人評價的接受程度,正視自己在學習單元文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他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提高學生對其他學生課堂學習成果的認同感,并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因此,在課程教學階段,需要教師在構建教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對生生之間的互評予以重視,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同時還可以讓一個小組的學生共同針對組內某一名學生來進行評價。[4]
例如,在《What time is it?》一單元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組建學習小組,要求學生試著在學習小組內去集中攻克和解決一些學習上的難題,對小組內每一位學生的參與程度給出自己的評價。在生生互評過程中,考察和檢驗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程度以及合作學習的成效。例如,教師可以將“小組內每一位學生完成合作學習任務的情況”“小組內每一位學生是否都積極參與到某個問題的討論和探究當中”“小組內每一位學生是否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等,作為學生互評的標準,根據學生在小組內參與問題解答的程度、解答問題的多少,由小組內的其他學生進行打分,分數(shù)越高的,證明在此次小組合作當中發(fā)揮的作用越大,讓學生在互評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證明自己。同時,這種方法也可以讓學生在對其他小組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養(yǎng)成一定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在每個單元文本知識的學習結束之后,指導學生利用單元評價的方式對學習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評價。盡管這種評價方式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性,但因為一個單元的內容并不能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講完,學生難免會因為學習的中斷而影響評價的效果,導致學生在進行單元評價的過程中,很難對每一小節(jié)內容都評價到位。而進行每課一評,則很好地解決了學生評價中斷的問題。[5]在課程教學階段,需要教師要求學生對每小節(jié)知識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進而在評價的過程中有所感悟和提升。
例如,在《My family》一單元的教學之中,為了讓學生對單元文本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的深入,一方面,教師試著從每課一評入手,要求班級內學生在學習單元當中每一小節(jié)知識的過程中做好教學評價工作。在此期間,需要教師借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直播錄像功能,將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全過程以視頻錄像的方式錄制并保存下來,并將所錄制和保存下來的視頻素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去觀看自己在每一節(jié)課上的學習和表現(xiàn)情況,并做出正確的評價。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從單元評價入手,當學生對自己在每一節(jié)課課堂上的學習表現(xiàn)都進行了評價之后,還需要從整個單元文本的評價入手,給出自己的評價。例如,部分學生在學習和探究本單元知識的過程中,存在對單元文本所涉及的一些,如“Who’s that boy/gir1/man/woman? He’s…She’s…”掌握不足,難以利用“Who’s that boy/gir1/man/woman? He’s…She’s…”句式進行對話練習的問題。因此,在學生進行課時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對這些問題的存在予以警覺,試著在接下來的英語課上有針對地進行學習和記憶。
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想要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有所發(fā)展和提升,其不僅需要密切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評價檔案袋的建立,通過幫助學生建立具體的評價檔案袋,借此來讓更多的學生在評價中獲得發(fā)展與提升。
例如,在《Welcome back to school!》一單元的教學之中,為了切實加快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步伐,教師試著從“學生對本單元當中‘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I’m from the UK.’‘I’m…I’m from…’的句式的學習和記憶情況”“學生對單元文本的閱讀情況”“聽錄音,仿讀對話的情況”等多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并試著將學生的評價過程和評價作為學生課堂學習成績的一個衡量標準。在此階段,教師可以給每一位學生發(fā)一個評價檔案袋,并要求班級內的學生試著在單元教學的各個階段對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xiàn)進行打分,最高分數(shù)為5 分,最低分數(shù)為1 分,然后由教師對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和表現(xiàn)情況進行打分,通過將學生自己為自己打的分數(shù)和教師對學生打的分數(shù)相加,然后求出平均數(shù),其分數(shù)就是學生學習本單元知識過程中的實際得分。毫無疑問,建立評價檔案,不僅更容易地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上的缺陷和不足,進而在接下來的英語課堂上進行查漏補缺。同時,也為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對于學生學好英語這門課程的意義是重大的。
在整個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想要讓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變得更有成效,除了需要對教學評價的內容進行一定的豐富和擴充,選擇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學習和探究英語知識的評價方法來指導教學評價工作開展之外,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提升,試著從多個方面來加快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例如,在《What can you do?》一單元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在構建教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發(fā)展和提升,教師要試著從多個方向來進行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一是需要教師確定參與教學評價的主角是學生,學生在整個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當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無論何時都需要教師立足于學生群體。二是需要對教學評價的內容進行增添,選擇更能讓學生接受的教學評價方式來構建教學評價體系。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現(xiàn)階段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滿足了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要,是否對學生更加深入學習和探究英語單元知識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等。三是需要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支持。要知道,小學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是需要一定鼓勵和表揚的,只有適時給予他們一定的表揚,才能保持他們繼續(xù)深入學習和探究課程知識的熱情和動力。因此,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當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小有成就時,便適時給予他們一定的表揚。四是需要關注和重視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人文性。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尤其需要教師態(tài)度真誠,讓班級內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接受真實評價的過程中,對教師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并愿意積極配合教師來構建教學評價體系。
總而言之,立足于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切實加快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步伐,不僅能夠滿足課程改革對于學科教學的現(xiàn)實要求,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力。同時,也讓更多的學生認清了自己,明確了自己學習上的弱項。對此,在課程教學階段,既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評價,試著要求學生進行每課一評,并借每課一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反思和回顧課堂所學;又要加快評價檔案袋的建立,利用評價檔案袋使整個教學評價變得更加合理,真正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