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李唐山水畫法嬗變的后世影響

      2023-09-06 10:00:37陶振興
      中國美術(shù) 2023年4期
      關鍵詞:南渡皴法李唐

      陶振興

      [摘要] “靖康之變”后,中國山水畫的畫風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而這一變化集中體現(xiàn)在兩宋畫院畫家李唐的山水畫中。以“南渡”為時間節(jié)點,李唐山水畫的筆墨、圖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澳隙伞敝?,其畫作中出現(xiàn)了獨特的“截景式”構(gòu)圖和水墨淋漓的大斧劈皴。他對山水畫局部空間的這種獨特表現(xiàn),對南宋、明初及日本水墨畫的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

      [關鍵詞] 李唐 “南渡” 山水畫 構(gòu)圖 皴法

      靖康二年(1127),金軍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宋徽宗、宋欽宗與其他皇室成員連同宮廷內(nèi)的金銀財寶、書畫典籍等都被掠往北方,只有宋徽宗第九子趙構(gòu)因戰(zhàn)亂時未在汴梁而躲過此劫?!熬缚抵儭焙螅w構(gòu)登基稱帝,南宋王朝由此肇始。也正是以“靖康之變”為節(jié)點,宋代的山水畫風產(chǎn)生了巨大變化,而這一變化在畫院畫家李唐的作品中有著鮮明體現(xiàn)。

      李唐曾為宋徽宗時期的畫院畫師。北宋覆滅后,他輾轉(zhuǎn)“南渡”,最終到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后被補入南宋高宗畫院。彼時,其繪畫風格與北宋時期相比有著較大轉(zhuǎn)變。其現(xiàn)存的山水畫作品中,既有北宋時期重視客觀物象的整體且氣勢雄渾的“全景式”山水布局,又有南宋時期“截景式”與“邊角式”的山水圖式。

      同時,李唐在“南渡”之后,開始用大斧劈皴繪制水墨畫,這也對當時及后世的山水畫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

      一、李唐山水畫法的嬗變

      李唐在北宋時期繪制山水畫時注重表現(xiàn)山水景致的整體性,采用的是典型的“全景式”山水畫法?!澳隙伞敝?,其逐漸舍棄了北宋以來細密繁復的用筆特點和巨幅“全景式”山水畫構(gòu)圖方式,開始簡化構(gòu)圖,開創(chuàng)了水墨淋漓的大斧劈皴和“截景式”構(gòu)圖形式?!度f壑松風圖》是李唐在宋徽宗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幅山水畫作品。此圖為絹本設色的巨幅立軸山水畫,呈“全景式”布局,在北宋時期極為典型?!澳隙伞敝螅渲饕阅戏降暮街掬緸閯?chuàng)作對象?!肚逑獫O隱圖》是李唐在南宋時期創(chuàng)作的一幅代表性作品,開啟了“截景式”山水畫構(gòu)圖形式,體現(xiàn)出一種嶄新的審美趣味。除此之外,李唐在《清溪漁隱圖》《采薇圖》《濠濮圖》等作品中也都使用了大斧劈皴和“截景式”構(gòu)圖。這種畫法經(jīng)過蕭照、劉松年、馬遠、夏圭等南宋山水畫家的繼承與發(fā)展,影響了整個南宋時期的山水畫風,同時成就了李唐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及藝術(shù)影響力。

      首先來看表現(xiàn)內(nèi)容與風格特點。李唐在北宋時期的作品以描繪自然山水為主,畫中的點景人物較小?!澳隙伞敝螅洚嬛械狞c景人物變得十分常見且突出,具體參見《清溪漁隱圖》《采薇圖》《濠濮圖》等??梢哉f,李唐在南宋時期的作品更注重表現(xiàn)人的存在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且頗為強調(diào)意象化,不再像北宋時期那樣注重表現(xiàn)對大自然的崇拜與敬畏之情。李唐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多表現(xiàn)真實物象,以客觀再現(xiàn)山石、樹木的造型為主,只在云水造型的表現(xiàn)方面還保留了一部分晉唐山水的程式化特征,這與北宋畫院重視“寫真”、注重“形似格法”有很大的關系。

      其次是筆墨技法。李唐的作品從設色發(fā)展到水墨、從小斧劈皴發(fā)展到大斧劈皴,用筆也從繁密工謹發(fā)展為簡潔疏放。他前期主要繼承了五代荊浩的北派山水畫法,同時吸收和發(fā)展了宋初范寬的雨點皴,形成了勁健有力、拙樸生辣的小斧劈皴。李唐在北宋末年多創(chuàng)作繁密工謹、骨肉豐健的小青綠設色山水,“南渡”后逐漸轉(zhuǎn)變?yōu)閯?chuàng)作簡率疏放的純水墨山水,而這想必與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關聯(lián)甚深,畢竟南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特點與北方迥然有別。不過,不管是主觀上的轉(zhuǎn)變還是客觀地理條件上的變化,李唐山水畫風格的轉(zhuǎn)變都為其后南宋畫家筆墨風格特點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后是構(gòu)圖形式。李唐作品從“全景式”逐漸轉(zhuǎn)變?yōu)椤敖鼐笆健?,這促進了馬遠、夏圭“邊角式”山水圖式的形成?!澳隙伞敝?,李唐繪制山水畫時注重營造整體意境,畫面中的樹、石、云、水、道路基本都是完整的。“南渡”之后,隨著社會與地理環(huán)境的改變,他逐漸探索出“截景式”山水畫圖式。這種轉(zhuǎn)變不僅表現(xiàn)在構(gòu)圖上,也表現(xiàn)在對畫面近景、中景、遠景的布局安排上。其“南渡”前繪制的立軸山水是自下向上、依次漸遠的“三景”式布局,后期繪制的山水畫則轉(zhuǎn)變?yōu)闄M向手卷式布局,甚至在畫面中取消了遠景,只留近景和相對虛化的中景。這種“截景式”圖式在北宋時期是沒有出現(xiàn)過的。其后,馬遠與夏圭等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這種獨特的“邊角式”山水畫圖式,開啟了南宋山水畫的新風,并影響到后世山水畫的發(fā)展。

      二、開山水畫“截景式”構(gòu)圖之源

      李唐“南渡”后, 通過對南方湖山景色的體察與感悟,開始截取自然山水中最精彩的部分作為畫面的主題,對山水空間的表現(xiàn)也愈發(fā)集中與強烈,開啟了南宋山水畫的新風。李唐后期的山水畫不同于前期“全景式”山水畫的構(gòu)圖形式。他對近景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繪,并把主要景物放置在畫面的邊角區(qū)域進行重點表現(xiàn),其余物象則進行刪繁就簡的虛化處理。這種“以小觀大”“以少勝多”的方式為畫面塑造了一個幽遠的意象空間,激發(fā)了觀眾的無限遐想。筆者將這種截取局部山水景物進行集中表現(xiàn)的構(gòu)圖形式稱為“截景式”構(gòu)圖,將這種風格的山水畫稱為“截景式”山水。

      李唐在“南渡”后不斷探索與發(fā)現(xiàn),促進了兩宋山水畫風格的轉(zhuǎn)變,這些變化在他“南渡”后的作品《清溪漁隱圖》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此圖描繪了南方溪岸雨后的景致,營造了一個局部山水空間——作品中的樹石近大遠小、虛實分明,樹不見梢、山不見頂。畫家采用特寫的取景方式,對局部山水空間進行了集中描繪,特別是以截取的方式對作品中近景處的山石與樹木進行了生動、豐富的表現(xiàn)。這與其在北宋時期刻畫的高山巨壑迥然不同。在其南宋時期的作品中已看不到高遠之景,只有對深遠和平遠之景的表現(xiàn)。

      在放棄了描繪宏大、壯麗的全景山水之后,李唐轉(zhuǎn)而表現(xiàn)湖山的局部空間和自然山水的意境,從而大大加強了山水畫的概括性與詩意性,畫面中虛實相生的意象形象地展現(xiàn)出了畫家審美思想的轉(zhuǎn)變。馬遠和夏圭等人延續(xù)了李唐的新畫法,并將其畫法發(fā)展得更為鮮明與獨特。他們的構(gòu)圖大多刪繁就簡,只取山之一角、水之一隅,一段樹枝或一處溪腳都可以作為畫面的主體。雖然景物不多,但意境悠遠。王世貞在《藝苑厄言》中評論道:

      “……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盵1]綜上,北宋時期李成、范寬的“全景式”山水畫圖式逐漸過渡到南宋時期李唐的“截景式”山水畫圖式,最后在馬遠、夏圭那里完成了構(gòu)圖形式的嬗變??梢?,李唐“南渡”后的章法構(gòu)圖對南宋山水畫范式的確立起到了直接作用,引領了南宋時期山水畫的審美革新。

      三、李唐斧劈皴的后世影響

      (一)對南宋繪畫的影響

      李唐作為南宋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山水畫家,對南宋山水畫風的形成起到了引領作用。其“南渡”之后,筆墨簡潔疏放,用筆方硬、蒼勁有力,墨色變化豐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斧劈皴。李唐的大斧劈皴十分適合表現(xiàn)南方蒼巖巨石被風雨侵蝕后的狀態(tài)。其繪制時,主要以側(cè)鋒皴染,落筆較重,收筆較輕,這種筆法極為適宜表現(xiàn)南方山林的雨后意境。

      靖康之變后,李唐于逃難過程中在太行山被劫,幸得當?shù)仄鹆x軍中的蕭照相救。蕭照頗為仰慕李唐的畫藝,遂拜李唐為師,并隨李唐輾轉(zhuǎn)“南渡”至臨安。李唐感念蕭照的救助之情,將自己的繪畫技藝悉數(shù)相授。南宋李澄在《畫山水訣》自序中對李唐與蕭照的作品稱贊道:“……李先生畫,落墨蒼硬,辟綽簡徑,謂之實中有虛。

      蕭大夫畫,在煙云氣霧得景,謂之虛中有實。如能二體兼之,回環(huán)變動,真所謂神上品也?!盵2] 可見,蕭照隨李唐學畫后畫藝大進,能生動地營造出虛中有實的山水意境。

      劉松年是李唐的再傳弟子。《畫繼補遺》記載道:“劉松年,錢塘人……師張敦禮,工畫人物、山水,神氣精妙,名過于師。”[3]《格古要論》記載道:“張訓禮,舊名敦禮,后避光宗諱,改名訓禮,學李唐,山水人物,恬潔滋潤,時輩不可及?!盵4] 由此可知,劉松年的老師張訓禮師法李唐,故劉松年間接師承于李唐?!端木吧剿畧D》是劉松年山水畫的代表作。他在畫面中采用了“邊角式”構(gòu)圖,營造出清爽曠遠的意境。根據(jù)劉松年對山石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其對李唐斧劈皴的繼承。只不過,相比李唐斧劈皴的豪爽剛勁,劉松年的斧劈皴則顯得收斂與精致了許多。

      馬遠的山水畫受李唐影響較深,且成就最高?!陡窆乓摗酚涊d道:“馬遠師李唐,下筆嚴整……以大劈斧帶水墨皴?!盵5] 由此可見,馬遠亦師法李唐。在代表作《踏歌圖》中,馬遠用側(cè)鋒刻畫巨石,起筆輕而落筆重,用筆十分迅猛,充分運用了李唐的大斧劈皴。其筆墨技法與李唐“南渡”后創(chuàng)作的《清溪漁隱圖》有著諸多相近之處,區(qū)別主要是馬遠的落筆比李唐更為剛勁,墨色也更為厚重。馬遠的大斧劈皴豪放瀟灑、筆力蒼勁、氣勢磅礴,似驟風疾雨,其中帶有濃郁的個人情感。

      夏圭是稍晚于馬遠的南宋山水畫家,二人畫風極為相似。他們同出于李唐,但對李唐的繼承各有側(cè)重:馬遠發(fā)展了李唐的斧劈皴,皴法簡潔尖利,用筆朝著“尖銳化”的方向發(fā)展;夏圭則特別注重對水的描繪,因而將李唐的斧劈皴法演化為拖泥帶水皴。張?zhí)╇A在《寶繪錄》中稱贊其“畫筆蒼老,墨汁淋漓,畫院人物山水自李唐而下,無能出其右者”[6]。在筆墨的運用上,夏圭比馬遠更加蒼勁有力。在山石的表現(xiàn)上,夏圭善用淡墨進行皴擦,然后趁濕用濃墨進行皴染,以產(chǎn)生水墨淋漓的效果。

      蕭照、劉松年、馬遠、夏圭等人繼承與發(fā)展了李唐“南渡”之后的斧劈皴,用筆的力度與速度有所提升,墨色層次變得更加豐富。不過歸根到底,李唐的大斧劈皴并不是單純用來造型,而是為表意服務的。大刀闊斧的橫筆直皴所產(chǎn)生的體塊效應使山的體積感大大加強,而他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恣肆、率意的畫風。然而到了元代,畫家開始追求宋代以前董源、巨然的風格,意圖借古出新,這使得南宋山水畫風在彼時受到冷落,逐漸走向沒落。

      (二)對明初山水畫的影響

      明初浙派的戴進和吳偉延續(xù)了李唐、馬遠、夏圭等人水墨淋漓的山水畫風,同時對李唐斧劈皴背后的藝術(shù)精神有所發(fā)揚。他們以更為狂放、大膽的水墨進行表現(xiàn),借筆墨抒發(fā)情感,以飽滿的激情把大斧劈皴與拖泥帶水皴結(jié)合起來,借筆墨之勢奪造化之功,使畫面形成了強烈對比。

      戴進,錢塘人,師法李唐、“馬夏”,但又不失自己的風格?!睹鳟嬩洝酚涊d道:“戴進,其山水源出郭熙、李唐、馬遠、夏圭,而妙處多自發(fā)之?!盵7《] 增補圖繪寶鑒》亦記述道:“戴進山水得諸家之妙,大率摹擬李唐、馬遠居多?!盵8] 由此可知,戴進繼承了南宋李唐、馬遠一派水墨的疏放畫法,技法高超且風格獨特。其實浙派許多畫家的師法是很豐富的,如戴進的山水畫就不僅融匯了院體山水畫的風貌,還糅合了中國文人畫的意境。

      如果說戴進是浙派風景畫的奠基人,吳偉則是將浙派推上高峰的關鍵人物。吳偉,江夏(今武漢)人,性格豪放。其山水畫用筆粗簡、率性,表現(xiàn)出一種雄健有力的霸氣。吳偉的山水畫風是在戴進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特點。李開先稱贊吳偉道:“小仙其原出自文進,筆法更逸……粗且簡者在文進之上?!盵9]《簡明中國畫辭典》中也有相關表述:“山水師法馬遠、夏圭、戴進,落筆健壯,皴法宛轉(zhuǎn)蒼勁,奔放不羈。”[10] 可見,吳偉不僅師法戴進,還延續(xù)了李唐一派水墨蒼勁的特點。

      吳偉的畫風與李唐南宋時期的繪畫作品更為接近。其筆墨縱橫,畫風剛健,多用斧劈皴,如其《臨流讀書圖》中的山石便用斧劈皴表現(xiàn),人物衣紋則用折蘆描等方式表現(xiàn)。

      明初學者對南宋院體斧劈皴的風格特點基本持贊許態(tài)度。曹昭在《格古要論》中稱贊李唐道:“李唐善畫山水……觀者神驚目眩,此其妙也?!盵11] 稱贊夏圭道 :“夏圭,善山水布置……信手畫成,突兀奇怪,氣韻猶高?!盵12]明代汪珂玉稱贊夏圭曰:“往往潑墨縱筆,濃淡醞釀,出于自然,真奇筆也。”[13] 由此可見,李唐一派的山水畫風在元初與明初畫壇依然有著較大影響。這是因為,明初戴進、吳偉等畫家在情感表達上比較豪邁、放縱,與除李唐以外南宋大部分畫家內(nèi)斂含蓄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這或許和他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相關。

      (三)對日本水墨畫的影響

      隨著中日文化交流的恢復與加強,李唐斧劈皴對日本山水畫的發(fā)展起到了間接影響。公元12 世紀,北宋都城由汴梁遷到臨安,日本政府和南宋政府的交往變得密切起來。隨著兩國文化藝術(shù)交流的頻繁,南宋院體山水畫大量傳播到日本,這也是繼唐代之后中國畫第二次對日本美術(shù)產(chǎn)生巨大影響。12 世紀至16 世紀,在日本禪宗美術(shù)與中國宋元水墨畫法的共同影響下,日本水墨畫開始蓬勃發(fā)展,并在室町時期形成了新潮流。13 世紀之后,如拙、周文、雪舟等日本水墨畫家在畫壇活躍起來,比如如拙推動日本水墨畫走向變革,周文與雪舟則引領日本水墨畫走向成熟。

      周文是最早借鑒中國山水畫圖式的日本畫僧。他對中國宋元水墨畫的學習,奠定了日本水墨畫的基本樣式。

      周文師從日本水墨畫之祖如拙,其弟子乃日本“畫圣”雪舟,在日本水墨畫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周文在《竹宅讀書圖》中采用的便是南宋斧劈皴,以遠近物象的虛實對比來表現(xiàn)畫面的深遠空間。在半隱的薄霧中,畫中人物從茅草房舍向外望,屋外的老松枝干挺秀,對面的河岸曲折多變。畫中大部分空間還寫滿了容易引起觀者共鳴的題畫詩。由此可見,這些日本畫家對宋代山水畫的筆墨技法和構(gòu)圖形式已熟練掌握,作品意境朦朧、引人遐思。

      雪舟師從周文。他的水墨畫大多是以馬遠和夏圭的山水畫為摹本,同時也模仿牧溪的畫風。雪舟曾隨遣明使出使中國,有機會瀏覽真實的中國南方山水,并有幸到各大寺廟學習宋代的山水畫名作。這次中國之行開闊了雪舟的視野。李唐、牧溪、馬遠、夏圭等人的畫作都是他的學習范本,而他受馬遠、夏圭的影響最大。他的臨摹作品不僅有自己的名款,還有原來畫師的姓名,如其臨摹夏圭的山水畫便有“仿夏圭”的款識等。這直接證明了雪舟的水墨畫源于南宋山水畫。他在承襲馬遠、夏圭水墨畫法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出了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雪舟式”山水畫風。他的作品大多是精美的小幅山水畫,用局部取景的方法營造身臨其境之感,可謂在有限的空間中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意境。

      四、結(jié)語

      在兩宋社會生活與地理環(huán)境的變遷中,李唐在沿襲古法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從客觀再現(xiàn)轉(zhuǎn)向主觀表現(xiàn),從描繪“萬壑松風”轉(zhuǎn)向刻畫“清溪漁隱”,從繪制巨嶂山水轉(zhuǎn)向創(chuàng)作小幅手卷。其具體畫法從小斧劈皴過渡到大斧劈皴,從“全景式”構(gòu)圖過渡到“截景式”構(gòu)圖,從工謹設色過渡到水墨暈染。這種山水畫法的嬗變不僅開啟了山水畫“截景式”構(gòu)圖與局部構(gòu)圖的新風,也使宋代山水畫完成了從“全景式”到“邊角式”表現(xiàn)的嬗變。至于李唐獨創(chuàng)的斧劈皴更是在后世山水畫家的繼承下,衍生出獨特的皴法體系,從而影響了整個南宋時期,甚至明初和日本的山水畫筆墨風格。當然,李唐山水畫的嬗變也為當代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啟示。無論繪畫創(chuàng)作的形式怎樣發(fā)展,藝術(shù)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是不變的——師古人和師造化是風格創(chuàng)新的基礎,畫家的個性化語言與圖式革新是創(chuàng)作之本。

      [ 本文為2023 年度廣西藝術(shù)學院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經(jīng)費項目“青綠山水畫創(chuàng)作語言與發(fā)展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GCRC202310;2023 年度省社科聯(lián)調(diào)研課題“中原畫風”三十年(1994-2023)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KL-2023-1965。]

      注釋

      [1] 王世貞. 藝苑卮言[M]// 俞劍華. 中國古代畫論類編. 北京: 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7:116.

      [2] 李澄叟. 畫山水訣·序[M]// 俞劍華. 中國古代畫論類編. 北京: 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7:622.

      [3] 夏文彥. 圖繪寶鑒[M]// 韓格平. 元代古籍集成·第二輯.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17.

      [4] 莊肅. 畫繼補遺[M]. 黃苗子, 點校. 北京: 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6:13.

      [5] 曹昭. 格古要論[M]. 楊春俏, 編著. 北京: 中華書局,2019:87.

      [6] 張?zhí)╇A. 寶繪錄[M]// 厲鶚, 輯, 胡小罕, 胡易知, 校箋. 南宋院畫錄校釋圖箋. 杭州: 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5:196.

      [7] 徐沁. 明畫錄· 卷2[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1.

      [8] 詹景鳳. 詹氏小辨[M]// 穆益勤. 明代院體浙派史料. 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5:27.

      [9] 厲鶚, 輯. 南宋院畫錄校釋圖箋[M]. 胡小罕, 胡易知, 較箋. 杭州: 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5:426.

      [10] 上海書畫出版社, 編. 簡明中國畫辭典[M]. 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56.

      [11] 同注[5],84 頁。

      [12] 同注[5],89 頁。

      [13] 汪珂玉. 珊瑚網(wǎng)[M]// 厲鶚, 輯, 胡小罕, 胡易知, 校箋. 南宋院畫錄校釋圖箋. 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5:205.

      猜你喜歡
      南渡皴法李唐
      溧陽市南渡鎮(zhèn)推進“聯(lián)防聯(lián)治聯(lián)建” 提升本質(zhì)安全水平
      黃秋園山水畫課徒稿(二十)
      老年教育(2022年3期)2022-04-11 03:53:32
      黃秋園山水畫課徒稿(十九)
      老年教育(2022年2期)2022-02-27 07:36:30
      黃秋園山水畫課徒稿(十八)
      老年教育(2022年1期)2022-01-20 09:14:10
      李唐&蕭照:徒兒,放下屠刀吧!
      他睡在九月的曇花里
      花火A(2019年8期)2019-11-05 09:44:20
      庭院中的童年
      中國畫皴法的名稱與作用的關系
      東方教育(2018年23期)2018-09-28 10:36:50
      愛心義診
      李清照詞在不同時期所表達的情感與心境
      嘉祥县| 奉贤区| 称多县| 台东县| 肥西县| 全州县| 横山县| 昭通市| 鲜城| 康平县| 彭泽县| 灌阳县| 万山特区| 聂荣县| 勐海县| 静安区| 穆棱市| 双牌县| 开原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东城区| 班玛县| 措勤县| 永修县| 吉隆县| 中山市| 尼玛县| 康保县| 伊春市| 贵定县| 双柏县| 崇文区| 原阳县| 莱芜市| 顺义区| 蒙阴县| 九寨沟县| 邢台县| 焉耆| 新蔡县|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