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榮寶
幾年前,我將老家的八仙桌和茶幾等家具寄存到鄉(xiāng)下一親眷家。最近,親眷打來電話,說他家房子要拆遷了,詢問我如何處置寄存在他家的這些家具。
這件簡單的事卻難住了我。有關(guān)八仙桌的許多往事浮現(xiàn)在我腦海中。
我的老家在農(nóng)村。上世紀70 年代初,一場火災將房子和所有物品燒為灰燼。在多方幫助下,我家建起了三間用毛竹做梁條、毛竹尾做椽子的房子,縣木材公司還救濟了我們一張松木材質(zhì)的吃飯桌和兩張木頭長條凳。
到了上世紀80 年代,我被分配到城里工作,也在城里建了新房。原來那張吃飯桌子的桌面裂了,一條腿也歪了,到了該淘汰的時候了。我用柏木打了一張較好的八仙桌,再用一點雜材打了一張與八仙桌相配套的茶幾和椅子,另外還打了一張平時用來吃飯的桌子,請油漆工刷上荸薺漆……一套家具油光發(fā)亮,能照出人影。
那時候,我家已擠入了基本小康家庭之列。
我們很稀罕這張八仙桌,平時不怎么用,到了有重要活動才用。每年大年三十,在茶幾上方墻上貼上老壽星中堂畫,然后在八仙桌正中間擺上香爐,在香爐兩旁等距離擺上蠟臺,點上大大的紅燭,香爐里敬上高香,然后磕頭、祈禱,感恩過去一年蒼天保佑,期待即將到來的一年平安幸福。
每逢家人過生日或有親朋好友到來,我們總要搬出八仙桌,請他們上座,敬酒,說讓人開心的話,情感融洽,氣氛熱烈。我印象最深的是21 年前孫子出生后的百日“抓幾”活動。那天中飯后,我們替孫子理發(fā),接著在八仙桌上放上書、筆、木匠用的鋸子、裁縫用的木尺等,開心地抱著孫子朝南坐,讓他“抓幾”。我們這里的習俗是,孩子首先抓什么,就意味著小孩長大后就有可能從事何種行業(yè)。做長輩的總希望他先抓書或筆,將來學習成績好,考取好學校,一輩子吃文化飯。果然,那次孫子先抓了筆,所有在場的人都高興得跳了起來。
斗轉(zhuǎn)星移,一眨眼我已過古稀之年。前年,我孫子也已考取了大學。
我家的八仙桌就像家中忠誠的一員,陪伴我們一家?guī)状顺燥垼惆閬碓L的親朋好友喝茶、打牌,陪伴一代代先輩忌日“燒周年”,陪伴我們迎來送往。
多年前,我患了重病,家里的大事已無精力過問。我兒子雄心勃勃要裝修房子,安排我和老伴居住他處,反復叮囑我們不要插手房子裝修的事,他弄好了后接我們回來拎包入住。
經(jīng)過半年多時間的苦干,他果然把原來式樣陳舊落伍的房屋裝修得煥然一新,令我們老兩口心情舒暢。房屋裝修成功,標志著我家已開始進入了富裕幸福之家的行列。
此時,家中的家具都是新買的,吃飯的桌子則是新買的大理石臺面的桌子,八仙桌變得很多余。子女們一致認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反復考慮后,我忍痛割愛,將這張用了30 多年的八仙桌轉(zhuǎn)移到了鄉(xiāng)下親眷家。雖然離開了八仙桌,但我從來沒有遺忘過,它身上烙印著我家的家史。
現(xiàn)在,親眷家要拆遷了,八仙桌放哪里呢?我想來想去,打電話給親眷,請他幫我聯(lián)系,看看是否有人家需要,只要有人想要,無償贈送,搬運的車費我也愿意支付。社會發(fā)展太快,青睞老式家具的家庭越來越少,我只希望千萬不要把它拋棄到荒地野外,更不要將它劈柴燒火。只有讓它有了新的安身之地,我心里才感到踏實。
經(jīng)過多方聯(lián)系,我們了解到鄉(xiāng)下的另一親眷需要,于是我請了一名農(nóng)用拖拉機司機,給了運費,將八仙桌送上門,讓它有了能珍惜它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