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蘭曉/文
隨著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到來,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越來越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在服務群眾的基層黨建管理上,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思想認識不深刻、重視程度不夠、服務內容簡單落后、基層黨建管理薄弱等短板弱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群眾的工作質效,也影響了基層黨建管理水平。因此,探索加強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路徑措施,越來越成為基層黨建管理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基層黨建文化服務群眾工作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有針對性地分析了解決對策,這對于進一步創(chuàng)新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升基層黨建管理質量,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實際成效,目前很多地方都探索設立了基層黨建服務機構,創(chuàng)新開展了一系列的志愿主題服務活動,基層黨建管理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常態(tài)化、長效化進行著。然而,由于各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不均衡,基層黨務工作者主觀思想和業(yè)務能力的參差不齊,以及工作方式方法不同等原因,目前基層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上,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一是基層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當前一些地方在探索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依然認識的不是很深刻,仍然局限于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比如,根據(jù)現(xiàn)階段黨建文化工作為群眾服務的方法形式而言,仍然沿襲以往的各類主題活動,通過組織培訓、講座輔導、專題研討、觀看視頻、現(xiàn)場交流等方式,開展服務于群眾的各項工作,仍然過多實行老辦法、老經驗,客觀上還是存在著形式主義等問題,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夠創(chuàng)新、不夠豐富多彩,如何進一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做好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還是缺少務實創(chuàng)新思路和工作措施。另外,目前基層黨建管理和服務群眾工作的業(yè)務聯(lián)系上仍然不是十分緊密,仍然存在“兩張皮”等現(xiàn)象,并未緊密地結合部門職責業(yè)務,在探索服務群眾的路徑措施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
二是基層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的主題內容不實?;鶎狱h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在具體執(zhí)行的時候包括了很多內容,涉及到了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全過程、各方面。但是目前在很多地方,仍然采取過去那種工作方式,在主題內容上,較多的還是采用宣傳、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等內容,服務群眾的主體還是以文教、涉農、組織等部門為主,缺少和其他職能機構、企業(yè)單位的對接聯(lián)系,群眾的實際需求沒有在黨建服務工作中凸顯出來,沒有形成基層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整體合力,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是很強烈。
三是基層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的管理質效不高。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重要內容,也是發(fā)展方向。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實際中,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雖未減弱,但個別黨員干部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不夠,主觀能動作用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出來。一些黨員干部的服務意識不是很強,在執(zhí)行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不夠科學、規(guī)范,歇歇腳、喘口氣的想法仍然客觀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實際成效。
(1)切實提升服務群眾意識,健全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創(chuàng)新思路。
基層黨建管理的重要作用,已經不單單是以往那種單獨做好組織建設,已經轉化成為了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成為了推動正義公平在基層展現(xiàn)的有力形式。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xù)轉型發(fā)展,基層黨建管理工作擁有了深入基層一線服務群眾的重要途徑,可以很好地集合黨員干部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持之以恒地服務基層群眾,滿足基層群眾的客觀需求。
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基層黨組織應當充分順應這一形勢,植根于群眾之中,充分地融合服務社會的功能,作用于服務群眾工作中。在優(yōu)化服務舉措中體現(xiàn)社會服務與基層組織建設的有機結合,以便持續(xù)強化黨的基層組織結構,不斷提升黨的基層執(zhí)政能力,更好地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xiàn)代化,全面解決基層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所以,基層黨建文化工作在做好常規(guī)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舉措,堅持不懈地服務于群眾工作,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
一是突出人本關懷,牢固樹立服務群眾的思想觀念。堅持人本關懷,是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第一要務,是實現(xiàn)執(zhí)政為民的客觀要求。一方面,要想方設法在實現(xiàn)群眾的實際需求上下功夫,保證改革發(fā)展成效更多更好地普惠基層群眾,讓群眾在黨建管理工作中得到實惠,享受到黨建文化工作帶來的各項紅利。另一方面,要不斷增強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主觀意識,想方設法在實現(xiàn)群眾的切身利益上下功夫,努力提升黨建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服務質量,讓執(zhí)政為民理念在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中真正凸顯出來。同時,還要想方設法在保障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充分尊重基層群眾的民意訴求,努力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使基層黨建文化工作民本思想在服務于群眾工作的具體實踐中充分展現(xiàn)。
二是完善服務機制,充分保證基層群眾的民主權利。中國共產黨是來源于群眾、服務于群眾的政黨,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集合了利益需求者與社會建設者于一體的命運共同體,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忠實踐行者。所以,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主體思想,要著力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在服務機制中更好地正視和展現(xiàn)出來,更好地保障基層群眾的利益需求。一方面,要創(chuàng)設基層黨建管理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有利載體,持之以恒地構建黨員服務平臺、社區(qū)教育機構、基層黨建聯(lián)盟等服務體系,全方位構筑黨員干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基礎平臺,不斷拓寬基層黨建服務于群眾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多層面、全覆蓋組織服務于群眾的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多組織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體節(jié)目,拓展黨建文化活動載體,激發(fā)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的充分互動、緊密聯(lián)合,在組團服務、利民服務、主題服務上構筑良好平臺,讓群眾在豐富的主題志愿服務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實惠、獲得幸福、實現(xiàn)發(fā)展。
三是形成融合聯(lián)動,全面打造服務群眾的組織架構。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必須具有良好優(yōu)勢的組織體系,所以要千方百計配備符合黨建管理形勢、滿足基層群眾需求的組織架構,拓寬基層黨建機構覆蓋范疇,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網(wǎng)格化的服務體系,實現(xiàn)基層組織建設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有機融合、協(xié)同聯(lián)動、互通有無,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黨建搭臺、黨員唱戲、服務滿意的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良好格局。一方面,在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地創(chuàng)造性設置基層組織結構,配齊配強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保證基層黨建管理機構的全覆蓋,融入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切實搭建起黨建文化工作和服務群眾工作的良好互動格局,充分調動起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和基層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基層黨組織在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中唱主角、走在前、做表率,切實發(fā)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構建基層網(wǎng)格化服務體系,充分發(fā)揮黨務工作者、基層社區(qū)人員、農村黨組織人員、農民群眾的共同作用,保證各類信息資源的充分共建共享共用,構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群眾服務網(wǎng)絡平臺,保證基層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在信息資源上的優(yōu)勢互補、縱橫貫通,讓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信息共同迸發(fā)。
(2)切實增強服務群眾質效,健全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管理制度。
當前基層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短板弱項,基層群眾的利益需求始終無法根本性地得到解決,一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基層群眾與黨建管理工作沒有很好地融合到位,群眾的基本利益溝通渠道不順暢、保障機制不健全、制度體系不完善所致。
所以,加強制度建設,更好地推進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正常運行,是關鍵所在。一旦沒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群眾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反映就無法得到有效化解,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對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不信任、不滿意、不認同?;鶎狱h建管理工作不但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組織條件,更要在制度體系上不斷實現(xiàn)對基層群眾全心全意的服務宗旨,讓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基本權利,在制度建設上得到體現(xiàn),全面構建滿足群眾切身利益的制度保障。
一是更好地拓寬基層群眾的利益需求反映途徑,讓基層群眾的主體地位得到展現(xiàn)。一旦基層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制度優(yōu)勢不能充分釋放,基層群眾的利益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反映,群眾的社會地位就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社會失衡問題就會層出不窮。如前所述,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忠誠實踐者,始終代表著對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這就要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新服務舉措,構建服務機制,讓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在黨建管理服務中得到保障。
二是更好地保證基層群眾的根本利益,讓群眾的矛盾在黨建文化工作中得到有效解決。基層黨建文化工作的目標定位一定要科學精準,要健全完善機構統(tǒng)籌、工作統(tǒng)籌、組織統(tǒng)籌、服務統(tǒng)籌等各項機制,吸收各類社會中堅力量的集中參與,讓基層群眾急難愁盼等各類問題在黨建文化工作中得到有效地破解。一方面,要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配置方法,保證基層黨建文化工作與服務于群眾工作的融合銜接,推動黨建文化工作同保證群眾根本利益在管理制度上固化下來,促進基層黨建文化工作在基層治理體系建設以及和諧社會建設中形成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制度體系。另一方面,要優(yōu)化基層黨建文化工作的組織機構,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的網(wǎng)格化平臺,健全完善群眾利益、輿情反映、組織化解、制度保障“四位一體”基層黨建服務于群眾工作的共同體制度,讓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加強與群眾互動交流、信息溝通、解疑釋惑、化解矛盾中,充分發(fā)揮機構、制度、組織等優(yōu)勢,真正形成基層黨組織搭臺設擂、全社會共同參與、基層群眾在黨建文化工作中受益的全新工作格局,打造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的良好運行機制。
綜上所述,當前我們國家社會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所以,要想持續(xù)做好基層黨建文化工作服務于群眾工作,必須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破除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的思想觀念,探索創(chuàng)新服務群眾的路徑舉措、服務機制和保障制度,構建更為科學、規(guī)范、精細的基層黨建服務體系,更好地解決基層群眾的利益需求,堅持不懈地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