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前茶
1
朋友圈里,小湯是個時髦人,她在設計公司工作,穿著打扮頗有藝術家氣質(zhì),一度喜歡各種設計前衛(wèi)的皮質(zhì)衣裳,還喜歡駕駛摩托車。剛結(jié)婚時,婆婆見她要么皮夾克搭配皮褲,要么皮西裝搭配短裙、長皮靴,覺得這裝扮不像賢妻良母,但又不好直說,只得從打理的角度發(fā)表不同意見:你這皮衣看著美,打理起來麻煩呢,靠上暖水片會開裂,上油染得兩手烏黑,到了雨季一準發(fā)霉,你就不能買些好機洗、好打理的衣裳?
小湯還沒有來得及想好如何回話,丈夫鐘益民就走過來,幫自家老媽一通兒捏肩敲背,嬉皮笑臉地回應說:“千金難買她喜歡,小湯就愛穿個皮衣。難打理也不礙事,要是小湯穿膩了、穿舊了,我向您保證,這衣裳也不會浪費?!?/p>
小湯婆婆略一思忖,便順坡下驢道:“萬一這皮衣的邊緣開裂,或者局部有了霉點或磨損,除了扔掉,還能拿它有啥辦法?”
鐘益民笑道:“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個改造高手,家里的牛仔褲被我改成圍裙,絲絨窗簾改成沙發(fā)靠墊,我初中就能拆下老爸筆記本上的皮封套,替你縫了個零錢包,您還用了好幾年。等小湯這些皮衣有了瑕疵,我保證家里就不用買包了?!?/p>
婆婆不再敲邊,小湯卻不免背地里追問丈夫:“這拆衣改造的方案,你真的會嗎?若只是哄咱媽,我看我之后還是少穿點皮衣,別讓你最后圓不了謊?!?/p>
鐘益民一本正經(jīng)地回復:“誰說這是要哄騙咱媽?我是真的想學這門改造手藝,不相信你去搜,有不少手藝人開了微信公眾號,教大家舊物改造,我可以去學習,把人家的步驟截屏保留,把每個動作細節(jié)都看清楚。你不用擔心這事增加我的負擔,去了海島上的電廠值守,做技術監(jiān)督,有時一連十幾天,除了盯著設備運行,就是看著萬頃大海,有點事做是個寄托,挺好。”
2
鐘益民是發(fā)電系統(tǒng)的工程師,一年有五個月要前往荒山野嶺或東海海島,那里有發(fā)電機組等著他去巡檢、搶修、解決故障。他一走,家里就只剩小湯與母親,他一直有一種隱約的愿望:要做這婆媳關系的潤滑劑,要留下一些物事,散布在各個角落,時刻提醒這對婆媳,她們用不著針尖對麥芒,只要有動手的能力,有覺察的智慧,相處久了,自會逐漸構(gòu)建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熱絡關系。
鐘益民想到的第一個方案,就是將妻子袖口有磨損的皮夾克或者縫邊上出現(xiàn)霉點的超長靴,改造成輕巧的手袋與背包,給自家老媽用。這是一項既考驗耐心,又考驗動手能力的工程。
今年春天,從海島上值守歸來,鐘益民送給妻子一個迷你箱子般的小拎包,送給老媽一個時髦的雙色拼接背包,自己也用拆下來的碎皮料,拼縫了一個運動型的斜挎腰包,出門買菜、騎行,都挎著它。母親忍不住贊嘆一聲:“我兒子真帥,而且這門手藝也是無人能及?!币妰合眿D照著鏡子,前后打量那只能背的小箱子,一臉滿足,鐘家媽媽便湊趣說:“以后買皮衣可以大膽些,別老買黑色的,綠的、藍的、米白的、橙紅的,你也買起來嘛,年輕人,穿得鮮艷些更有朝氣。貴一點不要緊,媽有退休金,可以貼補你一點?!?/p>
小湯捂嘴而樂,背后對鐘益民說:“瞧見沒,你把老媽的愛美之心給調(diào)動了起來,以后改制包袋別一味想著低調(diào)、樸素,咱媽也需要彩色拼接、異形設計,還有鏈條與皮帶的混編結(jié)構(gòu),下次要動動腦筋,大膽去做?!?/p>
3
鐘家故事,層出不窮。鐘家媽媽退休后,被單位同事一通慫恿,練起書法,每周要去老年大學上兩節(jié)書法課。這一入筆墨陣列,花費可就大了,成刀的宣紙,成打的墨汁,成把的毛筆,還有成摞的字帖,光是托紙用的羊毛氈,就買了三塊??梢?,鐘家媽媽學書的癮頭之大。
時間長了,散發(fā)墨汁氣息的宣紙,在陽臺上堆到比膝蓋還高,鐘家媽媽就有點發(fā)愁:寫掉這么多紙,花掉這么多錢,究竟還要不要寫下去?作為20世紀60年代生人,鐘家媽媽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不怕消費,就怕浪費,這么多寫了字的宣紙,扔了舍不得,留下也沒用。
有一天,小湯回家,說婆婆留下的字紙,她想出了一個好去處——原來,作為一名文藝青年,小湯有買花的習慣,下班后,經(jīng)常會在離家一站地的地方下車,那里有一個花卉批發(fā)市場,她慢悠悠挑一束花,再走回家。久了,小湯就跟賣鮮切花的老板娘熟了。她想到,要把婆婆寫過字的宣紙送給老板娘——制造宣紙的原材料是構(gòu)樹皮,這種紙的柔韌性很好,用來包花,稱得上是物盡其用。
鐘家媽媽當然很開心,趕緊為一百多張宣紙打了一個大包。因為運去的包裝紙實在太多,花店老板還送了兩盆長壽花給小湯,讓她轉(zhuǎn)交婆婆。
這下,鐘家媽媽練字的積極性又高漲起來。宣紙送去了花店,老媽的書法有了“欣賞者”,也就有了反饋,小湯買花時,經(jīng)常把老板娘給的意見帶回來。
當然,令鐘家媽媽更開心的一件事是,她過生日那天,小湯用她的書法作品包了一束垂絲海棠回來。鐘家媽媽一見到,就驚呼起來:“花店里不太可能有垂絲海棠出售,這種花都栽在街心公園里,偷花可不好……”
小湯大笑起來,說:“媽,你放心,這是我自己做的,利用每天午休做了足足一個禮拜呢?!?/p>
老太太再定睛細瞧,才看出花朵的色彩,要比真花稠厚那么一點點。
聽說了制作的工藝,鐘家媽媽更是緘默良久,眼眶濕潤,這以假亂真的花束做起來可費工夫了。包花的宣紙,是鐘家媽媽不知哪天信手寫成的,小湯見寫得不錯,就留了下來。瀟灑的筆墨搭配爛漫舒徐的花枝,別有一番趣味。
一個和諧親密的家庭,很多關乎審美的物件都是共同創(chuàng)作的,看似無心之舉,實是有意識的鼓勵與饋贈。它們,無聲傳遞著親人間的肯定:不管你學得如何,一定有我的贊賞在;不管你有多么前衛(wèi)與特立獨行,一定有我的理解,可以給你溫暖與鼓舞。去探路吧,后續(xù)所有的事,我來幫你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