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牧珺(上海)
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在外工作,所以留守的人群中,祖父成了為數(shù)不多的會寫毛筆字的人。因此,一到春節(jié),幾乎每戶人家的春聯(lián)都由他代筆。那時的“春聯(lián)”簡單至極,考究一些的寫“恭喜發(fā)財”“大吉大利”,直白一些的寫“五谷豐登”“雞鴨成群”,而大多數(shù)只是用一張一尺見方的紅紙,寫上一個吉利字,“喜”“?!薄柏敗钡鹊榷加?。那時的我還很小,最愛爬上高高的長凳看祖父寫春聯(lián)。斑駁的八仙桌上躺著許多紅紙,形狀不一,大小各異,一旁還有蠟紙,印著兩個模模糊糊、兇神惡煞的門神。我害怕門神,撇嘴要哭。祖父迅速把門神反扣過來,一把拉過我:“囡囡不哭,吃糖,看寫字?!弊娓缸儜蚍ㄋ频?,從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糖放在我那稚嫩的小手里。我便安靜地吃糖,一面看那方方正正的漢字從祖父的筆下流出。那些字我并不認得,我只知道吃完糖,祖父的春聯(lián)也寫好了,他帶著我到處去張貼。糨糊是自己做的,用開水燙熟葫蘆瓢里的面粉,放溫了用手挑一點,粘在春聯(lián)背面,用力往門上一按,就貼好了。還有水缸上、雞籠外、土灶邊……就連院前開滿花的老梅樹上,也要貼一個“喜”字——祖父說那叫“喜上梅(眉)梢”。
等我上了小學,再去祖父家時,就不見祖父自己寫春聯(lián)了。年前,鄉(xiāng)里的集市熱鬧極了,什么都賣,當然,印刷的春聯(lián)也是熱賣貨。那些春聯(lián)真是琳瑯滿目,句子有五言的,七言的,九言的……都是紅紙打底,金粉大字。祖父每次買春聯(lián),幾乎都買九言或是十一言的。祖父家所在的村子剛進行了“美好鄉(xiāng)村”改造,村里修了柏油路,每戶人家房屋面積都擴大了,白墻黑瓦小二樓,漂亮極了。祖父覺得春聯(lián)上的字越多越大氣,給那二米多高的大門貼,可不得九言、十一言嗎?門神也漸漸卡通化,變得可愛起來,印刷得線條清晰、色彩明麗,我早已不怕了。村子里還有個習慣,每逢春節(jié)拜年,大家要聚在一塊,比一比誰家的春聯(lián)更吉利呢。
歲月流逝,我逐漸長大,學業(yè)緊張,去祖父家過年的機會漸漸少了。今年當我再一次來到村里過年,我已是一個中學生了。剛邁進院子,兩鬢斑白的祖父健步走來,從口袋里掏出一大把巧克力放在我手上,“囡囡,吃巧克力,吃完幫我做事?!蔽乙豢跉獬韵聝扇龎K巧克力,走進屋一看——雪白的大理石茶幾上擺好了幾張灑了金粉的蠟染紅紙,紙邊放著硯臺和毛筆。我這才明白,原來是要寫春聯(lián)。
“聽說你的字漂亮,今年的春聯(lián)你來寫?!弊娓缸院赖卣f。
我略一思索,滿懷信心地拿起筆,飽蘸濃墨,唰唰地在春聯(lián)紙上寫下了兩排大字——“三星在戶財源廣,五福臨門家道興”。祖父拍案叫絕,“漂亮!囡囡寫字太漂亮了!”我和祖父一起把春聯(lián)貼在院子里的不銹鋼門上。貼好春聯(lián),我有點兒納悶——門神在哪兒呢?祖父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傻孩子,貼門神為驅(qū)鬼,如今風調(diào)雨順的,還怕什么小鬼瘟神呢?”原來如此!看著祖父滿面的笑容,我陷入了遐想……
確實,“三星在戶,五福臨門”,日子如此紅火,咱還怕什么風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