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鷗(湖南)
全省工藝美術大賽塵埃落定,農民藝術家小于拿了最高大獎,他的根雕作品《反哺》得到專家的一致青睞。在他手里,一截老樹根化作了一大一小兩只烏鴉,既形神兼?zhèn)?,又充滿了想象空間。
說起小于的經歷,也挺勵志的。他家祖上三代都是鄉(xiāng)村木匠,雖然在十里八鄉(xiāng)小有名氣,也僅止于雕些床架、柜子之類的日用品。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到隱居的藝術家金老師的點撥,踏上了藝術創(chuàng)作之路,接下來便一鳴驚人,其開創(chuàng)的“于氏根雕”最近還被評為了市級非遺項目。
頒獎之后,電視臺的攝像機便對準了他。記者問他,拿到這個大獎,最感謝的是誰?
小于的回答既非授業(yè)的老爸,也非“點石成金”的金老師,而是很少被提及的媳婦。
記者納悶了:“是媳婦一直支持你搞創(chuàng)作?”
小于搖搖頭,“那也沒有,她反倒老覺得我不務正業(yè)?!?/p>
記者又問,“那……是你看到媳婦對兒子舐犢情深,想到了這個‘反哺’的主題。”
小于想了想,“好像兒子更喜歡我?!?/p>
記者汗都下來了,直接問道:“那為什么最感謝的是媳婦呢?”
小于認真說道:“金老師老教育我,搞根雕三分靠創(chuàng)作,七分靠天生。作品好不好先得依靠材料的天然形態(tài)。這塊寶貝樹疙瘩,差點就被扔進灶里當柴火燒了,幸虧媳婦留住了,當然得感謝她?!?/p>
記者如蒙大赦,連忙找補道:“那您夫人也算得上是慧眼識珠,看出來這塊根是一塊‘璞玉’啊?!?/p>
哪知小于又擺了擺手:“哪啊,那是她當天生火生累了,懶得再添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