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我無意間在網(wǎng)絡上看到“莫愁·小作家”微信公眾號,便一下子被吸引了。我關注公眾號的每日更新,期待每次月底的新刊目錄,久而久之,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的心里不免蠢蠢欲動,盼望自己的作品也能登上《莫愁·小作家》,讓更多的人看到。
我精心準備了幾篇文章,反復修改后,把記錄家鄉(xiāng)豐收故事的《拾秋》投給了《莫愁·小作家》的郵箱,開始了忐忑的等待。不久之后,我收到了編輯的回信,《拾秋》被編輯部選上了,編輯就如何改稿和我反復耐心溝通了很久。2020年11月,《拾秋》發(fā)表在《莫愁·小作家》當月新刊上?!赌睢ば∽骷摇凡槐⌒氯耍医K于如愿成為她的作者。
《莫愁·小作家》是“給未來的禮物”,她傳遞文學之美,普及科學知識、生活常識,啟迪哲學思維,幫助青少年拓寬視野,引領向上向善。“作家履跡”欄目通過作家的創(chuàng)作歷程,闡述了做人做事做文章的態(tài)度,譬如,“這個世界的巧,多是靠笨來獲得的”“我希望去傾聽和觸摸”“書寫無限豐饒的生命”。作家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不論是寫作的技巧,還是為人做事,讀來都受益匪淺。
我是一名散文愛好者,對雜志的“文心雕龍”和“非虛構”兩個欄目情有獨鐘。我覺得,寫作者,就是一名文字設計師和雕刻家,以生活為料,以文字為具,去描繪天空與大地,記錄四季與生活,在行走或駐足中用心思考,構建屬于自己的文學世界?!胺翘摌嫛睓谀坷锏奈恼露际亲髡哒鎸嵉慕?jīng)歷,真實的思考:或過往,或當下;或親情,或友誼;或紀念,或訴說。我們在欣賞一篇篇美文佳作的時候,不僅能感同身受,也能有所啟迪。
拿到最新一期《莫愁·小作家》時,我正愁苦于生活繁重的壓力,原本苦澀的心,在我翻閱雜志,品讀文章時漸漸安定下來。誠如《萬物的療愈》一文所說:“當你頭腦安定下來的時候,萬物都在療愈你;當你的思緒安靜下來的時候,宇宙的一切都在療愈你”?!赌睢ば∽骷摇肪褪沁@樣,給讀者帶來勇氣與力量,讓人懷揣希望與憧憬,去面對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
張艷軍:河北省保定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多家報刊。
編輯 閆清 14533370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