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萬宇
關于吃飯,在現(xiàn)代人的生活當中,是變得越來越重要,還是越來越不重要了?對于吃飯,被賦予的價值與目的似乎也越來越多,美食博主關注口味測評與科技含量,健康博主關注卡路里和營養(yǎng)價值,生活博主關注儀式感和幸福感;還有教你做菜的,帶你探店的……吃飯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又復雜。
最近,我和兒子之間關于吃飯發(fā)生的二三事,有趣又耐人尋味。我始終相信,好好吃飯,好好對待吃飯這件事情,會有溫暖而幸運的事情發(fā)生。
一天,不想自己做飯,我興致勃勃地約兒子,準備去一家我很喜歡的茶餐廳。兒子則不愿意出門,說點個外賣回來吃簡單又方便,不用特意出門。我喜歡那家茶餐廳的環(huán)境與服務,還是想去堂食。
“走吧走吧,那家的餐點好吃,環(huán)境又好,我們點你愛吃的酥皮菠蘿包?!?/p>
“點外賣一樣啊,送上門多方便。外賣一樣可以吃到酥皮菠蘿包啊。”
“那里環(huán)境好啊,又寬敞,咱們一起出門走走。”
“不想去,吃個東西,環(huán)境又不能當飯吃。點外賣吧,食物的味道是一樣的啊?!?/p>
“我想去堂食,不喜歡吃外賣。”我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喜好。
“媽媽,我覺得你不尊重我的生活方式。”兒子說。
于是,一場關于吃的討論,堂食還是外賣,變成了生活方式的討論。
的確如此,其實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孩子的生活方式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區(qū)別。在他們的眼里,為什么要做飯,為什么要堂食,叫個外賣不是一切都解決了嗎?
我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與服務在不用出門、方便抵飽面前似乎沒有競爭力。
我喜歡的那些餐廳的細節(jié),空間高低錯落的暈黃燈光互補,各種食物的香氣雜糅,瓷器餐盤漫射的光澤質(zhì)感,餐具之間相互撞擊的清脆聲音,茶壺里散發(fā)的香茗氣息與茶餐廳里大家交談的音浪所共同帶來的氛圍感,好像在“外賣黨”面前都不值一提。他們所熟悉的是,塑料或者紙盒包裝,一次性餐具,食物快速到達,抵飽實惠。
反觀我們,內(nèi)心里對外賣的抵抗很復雜:對外賣食物來源的擔心,對堂食環(huán)境的喜歡,對固有就餐方式和儀式感的留戀。現(xiàn)在孩子們的外在環(huán)境已經(jīng)有了大變化,他們更追求結果和效率,網(wǎng)絡的便捷使他們似乎擁有了征服外在的第三只“電子手”,傳統(tǒng)生活中的買菜、做飯甚至堂食,都漸漸淡出。的確,生活理念和方式都發(fā)生了變化。
不管理解不理解,改變不改變,沒有誰對誰錯,都要記得好好吃飯。無論是堂食還是外賣,最終慰藉我們胃的,都是那香甜的酥皮菠蘿包。
我們一起去吃下午茶,在點餐的時候,娃選了芝士薯條,還要點一種熱量很高的甜品。我覺得豬扒包更適合,有豬扒、面包、生菜,更健康一點。娃不愿改變選擇,堅持要選甜品,我們討論了一會兒,最終我勸說無效,還是按照娃的意思點了餐。
雖然我覺得又甜又膩,熱量爆表,看著他吃得開心,我不禁想,為什么一定讓孩子選我覺得合適的食物呢,而且這種想法強烈,不僅在食物的選擇上,還包括我覺得對的道路,這到底是他在選擇還是我在選擇?我們內(nèi)心的擔憂或者思慮,會不會有時會轉化成為一種掌控,因為源于一種保護,一種不安,一種不信任。
讓孩子免于饑寒,免于困擾,免于危險,是做父母的責任。有時,也未免悄悄蔓延。孩子在跟我們意見有分歧時,是一種明確表達,也是一種對我們的控制的反抗。在做一些關于他自身決策時,他明明說得很大聲,可是有時我們還是會選擇聽不見。
給他選擇權,告訴他我的看法,其余的交給他自己決定吧,尤其是關于吃飯這樣的事情。畢竟吃飯這事,希望的是賓主盡歡,吃得高興。孩子別別扭扭地吃了我認為對的食物,卻不開心,那么吃飯的意義又在哪里呢?同時,我覺得這樣的沖突也很可貴,也是促進大家互相了解的一種交流。家人就是這樣,有點小意見,吵吵鬧鬧嘀嘀咕咕,彼此遷就彼此忍耐,無論是在飯桌上還是在人生中。
對于我來說,吃飯這件事情的幸福感,多半來自家里餐桌前。我印象最深的細節(jié)就是下了火車回到家,放下行李洗好手,然后坐在餐桌前吃一碗爸爸下的熱氣騰騰的面。爸爸媽媽解下圍裙,笑瞇瞇一起圍坐桌前,邊和我聊天邊看著我吃面,一會兒去拿個小菜,一會兒去剝個雞蛋。來自爸爸媽媽的拿手菜,都是幸福記憶的爆點。
一家人整整齊齊吃飯,大概是父母輩所認定的幸福,餐桌前同時也是很重要的社交場合。吃飯時,家人全員整齊,說點這個說點那個,沒有壓力沒有目的,輕輕松松。
后來跟其他朋友交流,發(fā)現(xiàn)每個家庭關于吃飯都不太一樣。有個朋友家里是各吃各的,有點遺憾,說自從結婚之后,就再也沒有全家人一起在家里吃過飯。就像每個家庭的口味不同,拿手菜不同,原來關于吃飯也有各種不同。
媽媽有次打電話來說,她買了好的豆角、五花肉和細面,打算做一道爸爸經(jīng)常做的鹵面??催^他做很多遍,但是自己做的時候總是掌握不好面的水分多少,這次水又放多了,看來不能總是依賴他。是啊,有時,放心依賴也是一種幸福味道。
一粥一飯,三餐四季,吃飯是我們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為自己,為家人,認認真真做一頓飯;一個人也好,一家人也好,外賣也好,堂食也好,都要好好吃飯。因為好好吃飯,會有溫暖幸運的事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