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慧 顏 亮
“平行宇宙經常被用以說明:一個事件不同的過程或一個不同的決定的后續(xù)發(fā)展是存在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這個理論也常被用于解釋其他的一些詭論,像關于時間旅行的一些詭論?!逼叫袝r空的理論在物理學、哲學、神學、文學等各領域得以廣泛探討、應用,因為尚未證實,“平行宇宙目前基本上屬于思辨性的產物”平行宇宙,即平行時空,被廣泛應用于科幻類、懸疑類等通俗文學中,并且除了“存在其他宇宙”這一基本條件外,其他功能及條件均在不同的文學作品中有所區(qū)別?!度松鷱捅尽分衅叫袝r空因“每一次呼吸、每一個選擇”而生,平行時空一直在衍生,每個平行時空是母體也是子體。
《人生復本》作為一本科幻懸疑小說,以穿梭不同平行時空為故事背景,敘述主人公以人性為出發(fā)點,與科技抗衡找回自我,體現了科技視角的人文關懷。
平行時空是《人生復本》中的原始意象和關鍵線索,決定了整本書的科技背景和懸疑屬性。人性隱藏在情節(jié)推進和人物行動中,卻是本書得以存在、人物得以刻畫的決定因素和關鍵線索??萍寂c人文并重的新時代,為加強兩者互動,《人生復本》選擇以科幻小說這一文學體式敘事說理,普及理學知識,發(fā)出當今世界的普遍疑問——平行時空是否存在?這一宏觀的背景由科技與人文互動所產生,從出發(fā)點上證明了科幻富有張力,可以容納宇宙萬物和人生百態(tài),也驗證了人文創(chuàng)新的可行性,成為今后文學創(chuàng)新的可借鑒性范例。
在《人生復本》這部科幻懸疑小說中,不同平行時空的環(huán)境狀態(tài)隨主人公打開時空之門的心理狀態(tài)決定時空狀態(tài),時空狀態(tài)的未知反作用于心理狀態(tài),二者的相互關系直接體現了科技與人文的互動。書中的平行時空是人類私欲的產物,但由于科技的不確定性與科幻性,人無法設置穿越的結果,“科學”表面上是“人情”的產物,但人無法完全控制科學,摒棄了一味順應“人情”的路線,是對后人文主義的呼應。
《人生復本》中平行時空這一概念具有極強的物理屬性,書中平行時空這一背景由于開啟設定和穿梭目的具有極強的人性導向作用,打破了科幻小說只寫科學的傳統觀念和非敘事性的基本特征。與其糾結于科幻小說應該成為科學的照本宣科還是文學的肆意想象,不如擴大包容性,取兩者長處促進雙方發(fā)展。《人生復本》一書中“平行時空”的概念尚未確定,文本可適當引起科學界的思考:平行時空是否存在?其具有的特性是否與該小說相同?進而引起科學界對于穿越平行時空所需載體的可實現性的思考,無疑是科幻小說所具有的張力通過人文因素給予科技最好的反饋。
在如今的信息繭房、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文學界開始思考科技與人文的關系,致力于文學的創(chuàng)新,推動交叉學科的互動,體現在文學作品之中,便是科幻文學的興起??苹眯≌f可以看作文學順應人文時代的產物?!度松鷱捅尽凡捎么┰?、平行時空等當今時代大受歡迎又充滿科技性、幻想性的設定,既以追求科幻因素為目標,又扎根于文學,體現了文學回應科技時代的呼喚,具有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
于科幻文學而言,科幻小說不應該一味提高文本中的科技含量、夸大人文關懷或一心諂媚受眾、湮沒于時代,這樣的文本終究是不具有真理屬性的載體??萍嘉谋緞?chuàng)作應慎重處理科技與人性的界限,謹記文本創(chuàng)作回應時代或其他各方面呼喚的前提是保留文本的自身功能與意識形態(tài)。
在平行時空的宏觀設定下,人性的探微決定小說文本的質量。有賴于科幻富含的張力,加之平行時空理論的不完備,小說的著力點回歸到人性,人們對于科技的信賴和隱于其下的擔憂在科幻小說中以人類對科技的依賴和不可掌控表現出來,即《人生復本》中依靠平行時空找到愛人,同時又不可能完全掌控從而到達精確的時空,正因平行時空的開放,人性的導向性在人的歸屬方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從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這一現實在文學中的投影折射出普羅大眾對于科技的心理,真正體現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為大眾服務,也是文學中科技對于人文的讓步和理性下的人性書寫。
人性的導向性之一體現在情節(jié)的推進,人是情節(jié)發(fā)展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度松鷱捅尽分兄魅斯軌蚍磸痛┰揭蕾囉谄叫袝r空的開放性,但開啟穿梭平行時空之旅的是主人公對最初的自己和家人的想念,體現了情節(jié)的展開以人性的渴望為出發(fā)點。
近幾年,人類開始擔憂是否會失去對科技的掌控、科技是否會對人類帶來滅絕性威脅……在這類疑問和擔憂層出不窮的境況下,科幻小說也開始有意打造此類情節(jié)。在科技和人的對抗中,人類會憑借自身情感辨別機器與人,并依靠情感開啟新的世界或轉機。《人生復本》中主人公一家三口選擇兒子開啟的平行時空生活,跳出主人公的固定思維。這一情節(jié)中,基于人性的特殊性,主人公得以對抗科技。這一類似情況在科幻文學中并不少見,無意之間解答了人類的上述擔憂:人性具有導向性,所以情感這一非實體在抗衡科技時是制勝法寶。
科幻懸疑小說為達到預設或超預設的“懸疑性”與“科幻性”,往往會夸大行為后果,打造違背人類預期甚至真理的情節(jié),必要時會隱去某些決定性因素,這一套路同樣利用了人的傳統思想陷阱,即人們習慣于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全知視角。懸疑類、科幻類作品半隱去全知視角,選擇“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引導人們在閱讀文本時主動探索、發(fā)揮想象,目的即是服務于讀者,調動其內心感受。
《人生復本》以選擇不同時空會擁有不同人生的主題展開敘事,體現了當今時代的人對現在的生活抱有遺憾性、對選擇產生后悔心理的“后悔藥”現象,這一現象在文學作品中層出不窮,但《人生復本》中卻以一種新奇的視角來表現這個主題,即懸疑、科幻視角。平凡甚至普遍的主題,通過新視角的再現,讀者自發(fā)產生的懸疑性、科幻性為加深主題起到了突出作用,文學的創(chuàng)作目的就在于此。
科學技術理性光環(huán)籠罩下,人性成為主人公行事的動力。穿越平行時空的媒介是人類私欲的產物,展示人性的反面目的是為了書寫科技下人性的陰暗面,揭露了人類面對科技這把雙刃劍時是否能不忘初心,這也是現實社會人類的擔憂?!度松鷱捅尽纷鳛橐槐究苹脩乙尚≌f,集科技性、懸疑性、文學性于一體,藝術風格有拉美魔幻現實主義色彩,體現出神秘、魔幻甚至荒誕的風格,時空穿梭具有意識流色彩。這一藝術風格有利于讀者視線集中于人性的書寫地位和導向性,引導讀者隨主人公一同思考。這一同頻思考弱化了科技的理性色彩,增添了人文主義光輝。而《人生復本》的結局里,主人公在承擔為數不多的穿越機會的壓力下,勘破了有目的地穿越平行時空的奧秘,這一概率極低的設定透露出此書傾向于傳統人文主義,體現了人的主導性和科技給予人類最大的寬容,無疑是人類主導的理性對人性的讓步。
不同平行時空存在差異性,人類的選擇性由此產生并做出選擇?;谄叫袝r空的開放性,人類的選擇具有隨機性,這與“人定勝天”的絕對思想相悖,結果的好壞由人的“運氣”決定,人類對能力的不自信反饋到文學界即是興起了后人文主義思潮。人類在文本中的“去中心化”反映了人類重新意識到自然的地位,科技這把雙刃劍是自然對人類進行拷問的工具,人類只有反思現狀、更新人類文明,才能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對未來科技的把控、自然的態(tài)度展現了科技視角下的人類未來,體現了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
傳統人文主義創(chuàng)作理念的變形與社會理念相互影響,社會理念、行動的變化帶來了對自然、生態(tài)及其他生命的威脅,進而威脅人類自身生存,人類開始反思自己、改變自己,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亦是如此。后人文主義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變革??苹脩乙尚≌f構建災難、毀滅環(huán)境,削弱了人類的主導作用,人類面對毀滅性打擊的大面積死亡、高科技的弱小加深了反思。《人生復本》中主人公只能把希望寄托于“黑色箱體”才能返回原來的世界,在其中一個不知名病毒肆虐的平行時空中,主人公只能任家人死于病毒卻無法施救……文學創(chuàng)作中人類無能為力的背后,是后人文主義理念的體現,即對人類主體的消解,逐步實現人類的去中心化。
跳出文學創(chuàng)作,后人文時代創(chuàng)作理念對人類主體的消解,代表著科技對人類文明的善惡拷問以及人類過去建立的社會秩序、道德規(guī)范是否能夠實現可持續(xù)化發(fā)展,是否能夠實現地球共同體發(fā)展。部分科幻作品中科技對人類文明的考驗中會引入自然維度,“使自然作為判定科技與人文合法性的另一個尺度”,形成科技、自然對人類的雙重拷問。這樣的拷問再次反饋到文學創(chuàng)作的表現就是生態(tài)文學的興起,引起科幻文學界對“自然生態(tài)、社會生態(tài)和精神生態(tài)”的思考。社會秩序、倫理道德不僅表現在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上,還應表現在人類自身、人與人的關系上?!度松鷱捅尽分腥宋锢么┰狡叫袝r空的媒介這一高科技產物來滿足自己的私欲,這一現象的本質就是科技對人類文明的善惡拷問。
后人文主義意識體現在科幻文學中有更深層的意味,科幻文學中對悲劇的塑造、未來的建構提醒人類如何建造科技與人性相互依存的未來世界,其中蘊含著人類對未來的期盼和建構,為世界和國家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世界的期盼融入科幻文學中,政治的清明體現在科幻文學中,人類的愿望展現在科幻文學中,科技與人性在生命面前一體共生,平凡的文字中注入人性的吶喊、科技的力量,未來世界應當如此?!度松鷱捅尽分铝τ谙胂笃叫袝r空的特征、存在條件,蘊含著對科學、對人類的沉思與叩問,即平行時空存在的合理性、開啟平行時空的可能性以及人類對于平行時空的主導性。人類與科技的融合,本身也是人類與科技的對抗,科技是人類的產物,卻不受人類的絕對局限,這一不可控因素是科技發(fā)展的機遇,也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機遇,未來世界的構建需要人類與科技繼續(xù)抗衡。
《人生復本》致敬傳統人文主義,文本的導向和結局體現人性的決定作用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暗含了后人文主義思想。人類私欲發(fā)展科技、人類在科技面前的渺小,體現了人類去中心化的傾向??苹眯≌f中傳統人文主義與后人文主義的分庭抗禮,體現了當今世界意識的多元化。因此科幻小說的道路需要積極引導,科幻小說的光明未來需要國家的積極引導。
科技與人文相互融合在《人生復本》中體現在平行時空的開放性與人性的導向性,前者是本書的存在條件,后者是本書的主題和目的,無疑人性是平行時空視角下文學書寫的靈魂和目的。這就體現了本書想要表達的更深層次的意味,平行時空的差異性和人性的選擇性在思想方面體現的是后人文主義時代對科技人文的要求,這一時代條件加注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是對人類主體的消解和科技對人類文明的善惡拷問,從而指明未來科幻文學的發(fā)展方向,即建立科技與人文相適應的文學體系,從而影響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致力于科幻文學的人文關懷,進一步體現文學回應對科技時代的呼喚,使文學里的美好建構真切促進國家、世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