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忠 劉慧
【摘要】? 目的? ? 探究血常規(guī)檢驗在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THAL)與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鑒別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 回顧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8月于高安市婦幼保健院行相關檢查的68例貧血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確診貧血類型將其分為THAL組(n=38,確診為THAL者)和IDA組(n=30,確診為IDA者)。比較2組血常規(guī)檢驗參數(shù)[紅細胞計數(shù)(red blood cell count,RBC)、紅細胞平均體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紅蛋白(haemoglobin,Hb)]水平,分析RBC、MCV、RDW、Hb與IDA的相關性,評估RBC、MCV、RDW、Hb對貧血類型的鑒別診斷效能。結(jié)果? ? THAL組RBC、MCV、RDW水平均顯著低于IDA組(P<0.05),Hb水平顯著高于IDA組(P<0.05)。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RBC、MCV、RDW、Hb與IDA具有顯著相關性(P<0.05)。ROC曲線分析結(jié)果表明,RBC、MCV、RDW、Hb鑒別診斷貧血類型的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別為0.882,0.912,0.960,0.826,與參考線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截斷值分別為3.22×1012/L、69.98 fL、15.07%、92.49 g/L。結(jié)論? ? 血常規(guī)檢驗參數(shù)在THAL患者與IDA患者中的表達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用于鑒別診斷具有良好效能,可作為臨床診斷參考。
【關鍵詞】? 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血常規(guī)檢驗;鑒別診斷
中圖分類號:R55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4-0101-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4.034
地中海貧血(thalassemia,THAL)作為一類溶血性貧血疾患,其發(fā)病與遺傳基因、血紅蛋白內(nèi)珠蛋白鏈合成缺損有關[1];而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因機體鐵元素攝入、代謝失衡引發(fā)的缺鐵,使紅細胞合成不足[2],兩種疾病均可出現(xiàn)貧血癥狀,但因其發(fā)病原因、機制不一,臨床對應治療措施亦明顯不同,若未及時糾正貧血狀態(tài),可引起患者組織發(fā)育異常,威脅生命健康,為準確實施相應治療,采取有效的鑒別診斷極為重要。血常規(guī)檢驗作為一類評估血細胞狀態(tài)、檢測血細胞相關指標的常用檢查手段[3],其可用于大部分血液疾病的輔助診斷中,而THAL、IDA兩類貧血均伴隨紅細胞狀態(tài)的改變,對其紅細胞參數(shù)檢驗可為疾病診斷提供有效信息。本次研究將探究血常規(guī)檢驗中紅細胞參數(shù)對THAL、IDA鑒別診斷的效能,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回顧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間于高安市婦幼保健院行相關檢查的68例貧血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確診貧血類型將其分為THAL組38例和IDA組30例。納入標準:(1)均于該院行血常規(guī)檢驗;(2)符合THAL、IDA相應診斷標準[4-5]。排除標準:(1)存在血液系統(tǒng)感染性疾患;(2)合并慢性肝腎疾病或惡性腫瘤者;(3)臨床資料不完整。THAL組男12例,女26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2.24±16.37)歲;病程5個月~6年,平均(3.45±1.46)年。IDA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5~64歲,平均年齡(42.48±15.28)歲;病程7個月~6年,平均(3.52±1.48)年。2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 方法? ? 2組患者均于空腹狀態(tài)下實施靜脈采血,采集2 mL,隨后置入抗凝管使其充分混合抗凝劑,采用BC-6900型全自動血球分析儀(江西瑞秀康實業(yè)有限公司)對紅細胞計數(shù)(red blood cell count,RBC)、紅細胞平均體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紅蛋白(haemoglobin,Hb)等水平進行檢測。
1.3? ? 觀察指標? ? 比較2組血常規(guī)檢驗參數(shù)(RBC、MCV、RDW、Hb)水平,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RBC、MCV、RDW、Hb與IDA的相關性,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估RBC、MCV、RDW、Hb對貧血類型的鑒別診斷效能。
1.4? ? 統(tǒng)計學方法? ?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診斷效能采用ROC曲線分析,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5表示診斷效能良好,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jié)果
2.1? ? 2組血常規(guī)檢驗參數(shù)比較? ? THAL組RBC、MCV、RDW水平均顯著低于IDA組,Hb水平顯著高于IDA組(P<0.05),見表1。
2.2? ? RBC、MCV、RDW、Hb與IDA的相關性分析? ? 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RBC、MCV、RDW、Hb與IDA具有顯著相關性(P<0.05),見表2。
2.3? ? RBC、MCV、RDW、Hb對貧血類型的鑒別診斷效能? ? RBC、MCV、RDW、Hb鑒別診斷貧血類型的ROC曲線AUC分別為0.882,0.912,0.960,0.826,與參考線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截斷值分別為3.22×1012/L、69.98 fL、15.07%、92.49 g/L,見圖1、表3。
3? ? 討論
THAL、IDA作為兩類機制完全不同的貧血疾患,前者治療需在進行紅細胞輸注的同時予以去鐵治療,預防含鐵血黃素沉積,而后者治療需予以鐵劑補充,兩種疾患治療方向截然不同,若無法有效鑒別可引起診療方向錯誤,導致嚴重后果,故實施有效的鑒別診斷極為必要。
血常規(guī)可對患者血液有形細胞進行檢測,評估其細胞數(shù)量、形態(tài)等參數(shù)是否正常,其中紅細胞參數(shù)可有效反映紅細胞狀態(tài),可用于諸多血液疾患診斷中[6-7]。貧血作為機體外周血紅細胞數(shù)量減少類疾患的統(tǒng)稱,其發(fā)病可由造血干細胞功能異常、造血微環(huán)境改變等多方面原因引起,患者通常可出現(xiàn)面色蒼白、乏力、困倦等癥狀,后續(xù)則可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皮膚黏膜、消化道癥狀,其最常用的檢查手段為血常規(guī)[8-9]。臨床最為常見的貧血類型為THAL、IDA,兩者均屬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前者發(fā)病多與遺傳因素有關,可伴隨明顯的珠蛋白合成障礙及Hb破壞,而后者因鐵元素不足引發(fā)Hb合成障礙,二者最終均可因Hb水平下降呈現(xiàn)貧血癥狀。本次研究中,THAL組RBC、MCV、RDW水平較IDA組更低,而Hb水平更高(P<0.05),可見IDA患者Hb水平下降幅度更大,分析其原因在于此類患者機體處于長期缺鐵狀態(tài),一方面降低Hb合成,另一方面可影響紅細胞充盈度;而THAL患者可表現(xiàn)出明顯的蛋白肽鏈合成抑制,可伴隨長期慢性溶血,使鐵元素于機體內(nèi)沉積,腸道重新吸收鐵元素后可重新用于Hb合成,使其Hb水平下降相對不明顯,但伴隨著鐵負荷的增加,患者溶血程度更甚,不利于紅細胞形態(tài)維持,使RBC、MCV、RDW水平整體偏低。
THAL作為一類與遺傳因素相關的溶血性貧血疾病,患者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具體表現(xiàn)為血紅蛋白中肽鏈部分無法合成珠蛋白或合成數(shù)量減少,最終可引起血紅蛋白組分異常變化。目前臨床依據(jù)不同珠蛋白基因缺陷或肽鏈合成障礙類型對THAL進行分型,主要包括α、β、δβ、γ等類型,其中以β型在THAL患者中最為常見。IDA的形成主要與患者體內(nèi)鐵元素的不足所導致的血紅蛋白合成數(shù)量下降有關,高發(fā)群體為6~24個月齡的嬰幼兒及兒童,屬于我國小兒常見病中需重點防治的類型。THAL和IDA在紅細胞表現(xiàn)中均可見小細胞低色素的特點,但由于二者發(fā)病機制的不同,在診斷、治療以及患者預后表現(xiàn)中均存在顯著差異。THAL患者在臨床表現(xiàn)方面輕重不一,其中輕度THAL患者臨床癥狀不顯著,雖作為THAL基因攜帶者,但可能終生無貧血表現(xiàn)或僅表現(xiàn)為輕度貧血,對正常的學習工作并不構(gòu)成影響,但此類群體若其配偶也屬于THAL基因攜帶者,則后代存在25%的可能患重型THAL[10-11]。重型THAL需接受規(guī)律性的長期輸血治療及去鐵治療,可對患者家庭造成巨大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因此若能及時篩查出THAL,對減少重型THAL患兒出生率,改善人口質(zhì)量、降低家庭社會負擔均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顯示,THAL、IDA雖存在較多相似癥狀,但其在紅細胞參數(shù)表達中存在顯著差異[12],其中部分特異性指標可用于兩者鑒別診斷。本次研究中,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RBC、MCV、RDW、Hb與IDA具有顯著相關性,RBC、MCV、RDW、Hb鑒別診斷貧血類型的ROC曲線AUC分別為0.882,0.912,0.960,0.826;截斷值分別為3.22×1012/L、69.98 fL、15.07%、92.49 g/L,提示RBC、MCV、RDW、Hb等血常規(guī)檢驗紅細胞參數(shù)在貧血類型鑒別診斷方面具有顯著效能。分析其原因在于IDA患者因鐵元素缺乏導致的Hb合成障礙更為顯著,但其紅細胞形態(tài)變化程度較THAL患者更低;而THAL患者伴隨嚴重的鐵沉積,可加劇紅細胞溶解現(xiàn)象,使其在RBC、MCV、RDW異常表現(xiàn)中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THAL患者與IDA患者中各項血常規(guī)檢驗參數(shù)水平不一,用于鑒別診斷具有良好的效能。
參考文獻
[1]? ? 任振敏,李長鋼,徐剛,等.毛細管電泳篩查小兒β地中海貧血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20,28(1):230-234.
[2]? ? 劉梅.血常規(guī)檢驗對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的鑒別價值[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15):2840-2841.
[3]? ? 申麗,羅燕婷,陳志丹,等.紅細胞參數(shù)及運算公式在廣東深圳地區(qū)兒童地中海貧血與缺鐵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效能評價[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20,28(5):1689-1693.
[4]? ?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血液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重型β地中海貧血的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10,48(3):186-189.
[5]? ? 中華醫(yī)學會血液學分會紅細胞疾?。ㄘ氀W組.鐵缺乏癥和缺鐵性貧血診治和預防多學科專家共識[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8,98(28):2233-2237.
[6]? ? 衛(wèi)克生.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tài)學在血常規(guī)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7):1219-1220.
[7]? ? 馮博,馬科,左路廣,等.血常規(guī)結(jié)合凝血六項檢驗在孕產(chǎn)婦臨床妊娠期間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軍醫(yī)雜志,2021,49(3):309-310,313.
[8]? ? 趙婧萱,蘇永娟.貧血患者臨床診斷中血常規(guī)檢驗具備的作用[J].貴州醫(yī)藥,2020,44(8):1307-1309.
[9]? ? 熊輝,孫彥,袁博.血紅蛋白電泳、紅細胞滲透脆性和血常規(guī)檢測在診斷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9,16(8):1089-1091,1096.
[10]? ? 龍麗,萬雪超,楊曉琴.6 586例育齡婦女地中海貧血基因的攜帶率及基因類型[J].貴州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46(9):1042-1046,1053.
[11]? ? 王立芳,潘平山,蒙達華,等.廣西地區(qū)440例血紅蛋白H病胎兒產(chǎn)前診斷[J/CD].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21,17(1):75-80.
[12]? ? 董靜肖,崔世偉,高遠,等.低血紅蛋白密度在鑒別診斷輕型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20,41(18):2283-2286.
(收稿日期: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