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崗課賽證”的“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課程改革實踐

      2023-09-30 01:00:29
      裝備制造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崗課賽證競賽機組

      張 軒

      (神木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榆林 719300)

      0 引言

      “崗”是課程學習的標準,對于本門課程對應的崗位是集控運行崗位,課程內容要對接集控運行崗位職業(yè)標準和工作過程,充分體現集控運行崗位技能、通用技術等內容;“課”是教學改革的核心,要通過課程改革,提升課堂教學水平;“賽”是課程教學的高端展示,通過全國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平臺綜合訓練,提升課程教學水平;“證”是行業(yè)對課程學習的檢驗標準,將“1+X”發(fā)電集控運維證書培訓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本課程教學當中。

      “單元機組集控運行”作為熱能動力工程技術專業(yè)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yè)核心課,對于落實學生的運行操作職業(yè)崗位實際工作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深化“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改革,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 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課程改革現狀

      1.1 課程不能滿足崗位要求

      筆者的學院傳統的“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課程的教學,采用的是博努力仿真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的一機多模的仿真平臺,將理論教學與仿真實踐相結合來實現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將知識點碎片化、將技能點割裂,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電廠運行工作的整體認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學生來說,畢業(yè)后不能較快地適應集控運行工作崗位,加長了職前學習的時間。

      1.2 課程與技能比賽脫節(jié)

      從我校這幾年參與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情況來看,競賽成績總體不理想,分析競賽成績,發(fā)現本課程未能系統地融入集控運行崗位的相關知識點和技能點,不能高效對接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的競賽標準和要求,學生對競賽題庫中的知識點、技能點掌握不系統,可見“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課程日常教學無法滿足技能大賽的要求。

      1.3 課程不能滿足“1+X”證書需求

      伴隨著“1+X”證書制度的實行,考取“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高級)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已成為考證的首選,分析2021 年、2022 年證書考核結果,證書通過率不理想,尤其是發(fā)電集控運維(高級)題庫中故障處理這一部分失分較為嚴重,而故障處理是“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課程一大模塊,充分反映出課程內容是沒有深入地對接證書考核內容和標準。

      2 “崗課賽證”相融合模式下課程改革思路

      “崗課賽證”融合模式以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為本、以實際工作過程為主線、以企業(yè)集控運行真實工作崗位和任務為引領,將整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等貫穿到授課過程中,從而使本門課程內容與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內容相一致,與就業(yè)的企業(yè)崗位實現高度對接,同時對接技能競賽的相關標準和要求。

      通過分析集控運行崗位得出本門課程所對應的技能點,將技能點融入具體的工作任務中,將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內容、考核標準、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知識能力要求與課程標準相銜接,做到課程學習就是職業(yè)訓練與技能訓練;通過修改完善原有課程標準,依據1+X 發(fā)電集控運維證書(中級)標準確定工作任務達標標準,依據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標準確定工作任務培優(yōu)標準,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評價手段,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3 “崗課賽證”相融合模式下課程改革

      3.1 教學內容的重構

      “單元機組集控運行”是一門專業(yè)核心課,與運行崗位關系尤為密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依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標準,依證定標,依賽培優(yōu),構建模塊化、項目式的教學內容。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打破以選用的教材為教學內容的局限,以能完成單元機組的啟停操作、正常運行調整及典型事故處理為出發(fā)點,按集控運行崗位能力要求劃分為四大項目及十四個任務,以項目任務要求設定教學內容,組織實訓教學,讓學生在校內就能體驗到集控運行崗位工作崗位經歷。在項目一單元機組的啟動模塊中,主要包括6 個教學子任務,包括輔助系統投運、鍋爐點火、升溫升壓、汽輪機沖轉、發(fā)電機并網、升負荷至額定負荷,這6 個教學子任務貫穿單元機組啟動全過程,是集控巡檢、集控副操、集控主操和值長的崗位必備技能。教學內容中有機融入“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內容、考核標準。在項目二單元機組正常運行維護模塊,主要考察單元機組運行維護能力,教學內容對接集控主操、副操崗位,融入“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高級)考核標準。在項目三單元機組的停運模塊,此模塊是單元機組啟動過程的逆過程,教學內容對接集控巡檢、集控副操、集控主操和值長的崗位,教學中融入“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考核標準。最后一個項目是單元機組事故處理,該項目考察的是危急工況下應急應變能力,主要對接集控主操、值長崗位,對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在教學中融入“1+X”發(fā)電集控運維(高級)考核內容。在4個教學項目教學內容重構過程中,將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的標準、要求有機融入教學內容,實現崗課賽證有機融合,促進學生技術技能的全面提升。

      3.2 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課程教學中,創(chuàng)新“三階五導三練”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實施過程由課前初探、課中提升、課后復盤三階段組成。課中形成了以實施任務為中心的“任務導入、新知導學、規(guī)程導析、實踐導練、評結導拓”能力遞進上升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效融入崗位要求、大賽和證書標準,以典型工作任務項目為引領,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以等離子點火這個子任務為例,課前職教云平臺上傳“傳統點火”相關視頻資料,組合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題庫和“1+X”技能等級證書理論題庫試題設計課前理論預習任務,借助證書考核平臺對已學相關內容考核,全面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和技能基礎,預判教學難點,推送分層次、差異化教學資源,為課中教學策略實施提供有效的依據;課中五導三練,任務導入環(huán)節(jié):借助任務工單中“任務描述”部分使學生明確等離子點火的應用場合及主要工作內容;新知導學環(huán)節(jié):借助立體化信息資源手段,通過等離子點火動畫、視頻資源明確等離子點火的特點,學習理論知識,夯實基礎。規(guī)程導析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探究“鍋爐運行規(guī)程”中等離子點火步驟、要點及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在任務工單上完成等離子點火操作票,明確點火步驟及相關要求,并通過闖關答題獲取操作權限,企業(yè)導師點撥操作注意事項助力難點突破。實踐導練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取操作技能、鍛煉職業(yè)素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引入等離子點火的巡檢記錄卡,通過教師“講練”標準示范等離子點火操作過程中的關鍵操作技能、梳理操作要領,集控副操崗位引入機組等離子點火操作規(guī)程,對接“1+X”證書考核標準“團練”提升技能,主操崗位引入等離子點火失敗異常處理操作規(guī)程,通過對接技能大賽要求進行“賽練”,三練加持,分層分批提技,使得不同層級的學生得到了適切的訓練。評結導拓環(huán)節(jié):評中結、結中拓,教師與學生共同梳理等離子點火的要點,在此基礎上拓展等離子點火在各行各業(yè)的應用,拓寬知識的廣度,拓展了學生的視野[1]。

      3.3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在教學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機融合,依托職教云平臺省級教學資源庫內“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課件、動畫、視頻、微課、“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理論題庫和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理論題庫,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及時在線上平臺組題考試,掌握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情況,從而可以全面分析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針對性的強化。

      鑒于電力生產的特殊性及集控運行的崗位能力要求,采用基于火電機組仿真系統的“五導三練”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模擬的工作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擬活動,體驗工作過程、學習相關知識和開發(fā)職業(yè)崗位能力。通過角色扮演,將培養(yǎng)職業(yè)技能、職業(yè)素養(yǎng)與教學過程有機融合,使學生盡沉浸式體驗真實的職業(yè)崗位,進而明確職業(yè)崗位規(guī)范和職責;在技能訓練過程中,通過角色扮演、輪換,使學生不斷深化對運行崗位職責的理解,同時將電廠運行崗位中的交接班制度移植到課中,采用火電廠實際運行中使用的規(guī)程及系統圖為課堂教學服務,以實際生產現場高度貼合的3D 虛擬仿真平臺、VR 仿真平臺為學生提供實景實崗體驗,制定任務時由老師和企業(yè)導師共同完成,每一個學習任務均取自火電廠生產實例,借助3D虛擬仿真平臺的自動評分系統,實時監(jiān)控學生工作任務操作全過程,反饋技能型操作的規(guī)范程度,以便線下及時進行針對性指導。同時,仿真平臺直接對接“1+X”發(fā)電集控運行技能等級證書認證平臺和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為學生的“雙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課后,通過技能競賽周開展崗位技能競賽活動。通過舉辦校內發(fā)電集控運維技能大賽,組織學生線下學習,組成學習小組,搭建良好的技能訓練場所,從而實現以賽代練。

      在“崗證賽課”有效融合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融入電廠的規(guī)章制度、電廠運行規(guī)程、職業(yè)標準和崗位規(guī)范;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參照企業(yè)真實操作票,按操作票啟動步驟及要求進行崗位分工角色扮演訓練,讓學生身臨其境了解電廠的崗位設置、崗位職責要求、安全事項、考核指標、操作規(guī)程等,學生在操作中扮演不同角色,擔任值長、主操、副操和巡檢,各司其職,通過各崗位之間的協調操作和良好溝通,實現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對職業(yè)的認同感及崗位責任意識,實現畢業(yè)后的“無縫對接”上崗,達到融“崗”入“課”的目標。

      3.4 教學評價手段的改革

      “崗課賽證”教學改革實踐對教學評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課程實施過程中結合集控運行崗位標準、證書考核標準、大賽標準,依托線上平臺和線下互動評價數據,構建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企業(yè)導師評價等全程動態(tài)監(jiān)測的多元教學評價體系,貫穿教學全過程。

      本課程考核內容包括知識和技能考核兩大部分,技能考核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技能的掌握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情況,知識考核對接技“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理論題庫和全國高等院校學生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對應的知識點,主要涉及單元機組啟停、運行調整和事故處理的相關要點;實操技能考核主要側重單元機組啟動操作、運行分析及事故處理操作要點和規(guī)范性。在評價中,制訂了“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技能等級證書考取和技能大賽獲獎與課程考核成績可相互轉化制度,取得“1+X”發(fā)電集控運維(中級)證書的,“單元機組集控運行”課程理論和實操可申請免考,直接轉化為課程學習成績;參與發(fā)電機組集控運行技術技能競賽并獲獎的,課程成績認定為優(yōu)秀,通過“課證賽”通融的評價,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2]。

      4 結語

      “單元機組集控運行”“崗課證賽”融合的教學改革實踐,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重構、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學方法、手段的應用、教學評價的創(chuàng)新等一系列有益探索,在有效地提升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培養(yǎng)了電力工匠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了學生對集控運行職業(yè)崗位的適應性。

      猜你喜歡
      崗課賽證競賽機組
      2020絲綢之路數學競賽
      中等數學(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yè)機器人專業(yè)課程體系構建
      科技風(2021年29期)2021-11-03 13:41:50
      常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660MW亞臨界機組清潔疏水系統節(jié)能改造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yè)人才模式研究與實踐
      電子商務專業(yè)“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重構實踐研究
      電子商務(2020年5期)2020-05-26 12:03:37
      我看競賽
      創(chuàng)新思維競賽(3)
      350MW機組DEH控制系統的優(yōu)化
      自動化博覽(2014年9期)2014-02-28 22:33:32
      TNG系列多功能提取濃縮回收機組
      機電信息(2014年35期)2014-02-27 15:54:33
      星子县| 漾濞| 西和县|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盟| 剑河县| 红桥区| 获嘉县| 万盛区| 安庆市| 怀柔区| 岗巴县| 莆田市| 武冈市| 桃园市| 沙雅县| 庄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房山区| 海晏县| 乐山市| 三江| 阿坝县| 锦屏县| 千阳县| 正安县| 清镇市| 梅州市| 沈阳市| 格尔木市| 嘉义市| 大兴区| 丽水市| 姚安县| 扶余县| 福泉市| 女性| 汉川市| 明光市| 辛集市|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