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穎
小畢是我的第一屆學生。
初見小畢,她10歲,身高1.2米,體重40千克,眼睛滴溜溜的,很像葡萄粒。然而第一次上課,她就鉆到桌子底下,送給我一份特別的“見面禮”——文具散落一地,她自己也變成了大花臉。
小畢有些特別——做什么都很慢,讀書慢、寫字慢,就連站起來回答問題也要比別人慢半拍,更別說做操、參加比賽和考試了。學生都不愿意和她同桌,也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對此,我整天著急,著急小畢為什么聽不懂我的話,著急她為什么總是不如我愿,著急她什么時候才能長高……有一次,我看到小畢蹲在地上,手里拿著一個亮晶晶的小雪球,見我走過來,她慢慢地將雪球遞給了我。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
記得在小畢的語文生字測試成績只有6分那段日子,我牙疼一周,嗓子也腫了。每天只要躺在床上,腦海中就會出現(xiàn)小畢的6分試卷,然后整夜都是充滿焦慮的夢。
剛接班時,很多人勸我,說這孩子有些特殊,能識字就不錯了,但我沒有放棄她。一天,我看到小畢一個人在教室里畫畫,走過去才發(fā)現(xiàn),她正在用畫畫的方式識字。“老師,我不太會寫字,但是我能畫出來”,小畢說,“您對我好,我想一輩子做您的學生?!?/p>
那天,小畢湊到我耳邊悄悄告訴我,她患有矮小癥,所以長不高,現(xiàn)在每周都在打針吃藥?!皨寢屨f,過完年我就能長高了,對吧?”她問我。望著她期待的眼神,我的眼眶熱乎乎的,用力眨眼才忍住淚水。
此后的日子里,我更加耐心地輔導小畢,早自習時教她認字,課間休息時請她在黑板上寫字,課后服務時間也不忘單獨看她寫得怎樣……漸漸地,我的講桌上會時不時多一個蘋果、一幅粗糙的畫,有時還有小畢奶奶種的長壽花。與此同時,小畢的語文生字測試成績也大幅提升,有一次竟得了滿分。
到了六年級,在推選升旗手的時候,全班同學都推選小畢,這讓她很意外。學生說:“老師,馬上就要畢業(yè)了,當升旗手這么光榮的事,我們這次想讓小畢來。”
人生的路很長,還有四十多天,小畢就小學畢業(yè)了。人們說,世上有兩種愛指向別離,一種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一種是老師對學生的愛。無論如何不舍,我都要目送小畢離開小學校園。希望將來,她遇到的人也都善良而溫柔。
這就是我和小畢的故事,我希望學生都能健康長大,也希望他們能因我的存在而發(fā)生些許改變。每一名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都如那春天的花蕾。人們用相機能拍出大自然最美麗的光影,而我愿用我心靈的相機捕捉每一朵花綻放的姿態(tài),記錄每一個活潑的身影,讓美好的故事延續(xù)下去。
教書育人這幾年,我心中的那方半畝花田更加繁盛。微風徐徐吹過,香氣就彌漫開來。我看見學生眼中的星辰大海就知道,陪他們“鮮衣怒馬少年時”,是我的人生故事里最動人的篇章。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