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飛,黃川騰,林玲,陳琳,張孟文
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海南省紅樹林研究院),海南 ???571100
降香黃檀(Dalbergia odorifera)又名降香、降香檀、花梨母、海南黃花梨[1],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原產(chǎn)海南,其心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2-4]。降香黃檀被列為海南特類商品材,為國標紅木樹種,并列入《國家珍貴樹種名錄》[5-6]。降香黃檀心材屬香枝木類[7],是制造高檔家具、樂器和名貴裝飾鑲嵌以及精美的雕刻工藝品等的上乘用材[8];降香以樹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入藥,味辛,性溫,具有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氣、辟穢的功效。主治脘腹疼痛、肝郁肋痛、胸痹刺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穢濁內(nèi)阻之嘔吐腹痛等癥[9-10]。
降香黃檀為陽性樹種[11],適應性和抗逆性強,容易繁殖,壽命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干旱瘠薄,是優(yōu)良的庭院綠化、行道種植和“四旁”綠化樹種,現(xiàn)已廣植于華南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在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地引種栽培,在城鄉(xiāng)綠化中廣泛應用[12-13]。降香黃檀用材林培育周期較長[14],由于土地流轉(zhuǎn)和種植結構調(diào)整以及城市綠化需要,降香黃檀大樹移植需求增加。大樹裸根移植生態(tài)適應性差,操作不當就會導致移植失敗,常規(guī)操作移植成活率低、緩苗期長、生長不良,影響了其綠化美化效果和生態(tài)功能[15-16]。降香黃檀假植大苗移植成活率高,但培育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導致移植成本增加。長期以來降香黃檀人工培育研究較多而大樹移植研究較少。為了提高降香黃檀大樹移植的成活率和降低移植成本,該文進行了降香黃檀大樹移植試驗,主要研究不同移植時間處理、不同起根方式處理和不同保護措施處理等對成活率的影響,以期為降香黃檀大樹移植提供經(jīng)濟可行的技術方案。
試驗地點位于??谑性讫堟?zhèn)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科研基地,地處19°52′N,110°28′E,屬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23.7℃,年極端最高氣溫40.2℃,年極端最低氣溫6.6℃,年平均降雨量1697.8mm,全年無霜,平均海拔30.4m,土壤為磚紅壤,pH 為4.5~5,試驗地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適宜開展降香黃檀大樹移植。
試驗樹選自海口市瓊山區(qū)舊州鎮(zhèn)云嶺村(距試驗地約25km)降香黃檀+檳榔人工混交林,樹齡11a,平均胸徑12cm,樹高11m~13m。
設計不同移植時間處理、不同起根方式處理和不同保護措施處理試驗,各處理當日完成栽植,試驗設3 個重復,每個重復10 株;栽植1a 后統(tǒng)計成活率。試驗處理詳見表1。
表1 降香黃檀大樹移植試驗設計Tab.1 Design Table for Transplantation Experiment of Dalbergia odorifera Trees
3.2.1 選樹號苗
提前選擇樹齡10a 以上,樹形端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且胸徑12cm~15cm 的降香黃檀作試驗材料,按照3.1 試驗設計和時間標記、處理試驗樹。
3.2.2 挖穴施肥
根據(jù)試驗設計確定移植點,提前挖好定植穴,坑徑60cm、坑深60cm,坑壁平滑垂直。挖好后坑底部回填20cm~30cm 的表土,每穴施2kg 有機肥(羊糞)作為底肥與底部土壤混合均勻。
3.2.3 起苗和包裝
苗木起挖采用人工挖掘,斷根直徑40cm 以上,根系采用遮陰網(wǎng)包扎和不包扎處理,使用鋒利工具鋸切、修剪成35cm 大??;根系和枝干直徑大于1cm的切口和鋸口采用保護劑涂抹;采用8cm 寬的無紡布纏樹帶纏繞包裹樹干或僅包裹起吊處。
3.2.4 運輸
用吊車起吊裝車,汽車運輸。裝車時根部朝向車頭,根部下墊木板,樹干包裹無紡布纏樹帶放在木架上扎緊。
3.2.5 定植
定植前選擇陰天或傍晚,將苗木吊起平放于試驗地附近。定植時2~3 人將苗木搬至植穴上方,運輸包扎物剪斷,土球包扎物剪去1/2,調(diào)整植穴深度,將樹木豎起、扶正,以回填土一邊回填一邊舂實的辦法回填,填平或填至高出地面20cm,在根外30cm 處作圓形擋水圍堰。
3.2.6 搭設支架
支架長約3m,支架支撐點為2m。支架與樹接觸處用無紡布加以保護,每株由3 根~4 根支桿支撐,用扎繩綁緊,支桿與樹干夾角成45°,支桿與地面接觸地墊埋石塊進行加固。
3.2.7 澆水
定植后立即采用1000 倍生根水溶液和800 倍百菌清溶液各5L 灌根,清水淋濕樹干并澆透定根水。此后1 周內(nèi)每天澆淋清水1 次,澆水量以土壤濕潤不積水為宜;澆完2 遍水后修復圍堰,苗木扶正。1周后至3 個月內(nèi),視天氣降雨情況每周澆水2 次~3次。
3.2.8 修剪及病蟲害防治
定植成活后做好主干上側芽修剪工作,冒芽時進行抹芽,側芽長度超過5cm 時從基部剪除,試驗期間進行病枝、弱枝、重疊枝的修剪。苗木栽植后立即噴施1 次800 倍百菌清和1000 倍氯氰菊酯混合溶液,管護期間要保持樹體和支架穩(wěn)固并及時鏟除雜草。
由表2 看出,采用帶土球,提前截干假植1a 的大樹在9 月、11 月、2 月和5 月份移植試驗,定植1a后成活率分別為83.33%、90.00%、66.67%和76.67%。其中9 月和11 月份移植成活率達到83.33%以上,二者差異不顯著;2 月和5 月移植成活率低于80%,且差異不顯著;月份對應季節(jié),春、夏季與秋、冬季移植差異極顯著。10 月至次年1 月??诘貐^(qū)氣溫逐漸降低,并保持在15℃~23℃之間,樹木生長趨于緩慢,降低了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需求,1 月至3 月氣溫轉(zhuǎn)暖降雨增加,氣候溫和利于樹木恢復;3 月至9 月氣溫增高、臺風頻發(fā)、干旱時有發(fā)生,不利于降香黃檀移植后的生長恢復。因此在熱帶地區(qū)進行降香黃檀大樹移植時,秋冬季優(yōu)于春夏季。
表2 不同移植時間對降香黃檀大樹移植成活率的影響Tab.2 Effect of Different Transplantation Time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Dalbergia odorifera Trees
由表3 看出,采用裸根移植、斷根包扎、斷根假植3 種方式在9 月份移植試驗,定植1a 后成活率分別為46.67%、70.00%和76.67%,三者差異顯著。其中裸根移植成活率最低,僅為46.67%,有待優(yōu)化其他保護措施;斷根包扎方式相對裸根移植成活率顯著提高,達到70.00%,低于斷根假植方式;三種方式中斷根假植移植成活率最高,達到76.67%,可見加強根系保護措施可顯著提高移植成活率。
表3 不同起根方式對降香黃檀大樹移植成活率的影響Tab.3 Effect of Different Digging Method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of Dalbergia odorifera Trees
由表4 看出,裸根移植采用平穴回土作為對照,以高填回土、綁纏樹帶+高填回土、綁纏樹帶+滴注營養(yǎng)液+高填回土3 種保護措施在10 月份移植試驗,定植1a 后成活率分別為46.67%、63.33%、70.00%和76.67%;與對照相比,3 種保護措施均能顯著提高移植成活率。分析原因,高填回土增加了土層厚度,既利于土壤保濕又利于暴雨排澇,防止土壤板結,促進根系快速恢復;增加綁纏樹帶能有效降低高溫輻射對樹干的傷害;增加滴注營養(yǎng)液能快速補充樹體內(nèi)的水分和養(yǎng)分,并能在根系恢復前維持樹木生長代謝需求。
表4 不同保護措施對降香黃檀大樹移植成活率的影響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ction Measure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of Dalbergia odorifera Trees
準備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采用斷根包扎、打包土球、提前假植是保障大樹移植成活的有效途徑[15-17];在大批量、快速開展降香黃檀大樹移植的過程中,根系包扎與裸根移植相比可顯著提高移植成活率;裸根移植操作簡易但成活率低,通過優(yōu)化保護措施成活率可顯著提高。實驗表明熱帶地區(qū)降香黃檀大樹移植秋冬季優(yōu)于夏季。結果表明:采用綁纏樹帶+滴注營養(yǎng)液+高填回土可提高移植成活率到76.67%。通過綁纏樹帶或以雜草、草繩、麻繩等將移植大樹中較為粗壯的樹干進行重重包裹,給移植大樹的樹干包裹上“外衣”,防止樹皮水分散失[18]。通過適時移栽、樹干綁纏樹帶、滴注營養(yǎng)液、高填回土和及時定植可使裸根移植成活率達到或接近根系包扎和假植苗成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