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統(tǒng)宇
近年來的影視評介出現(xiàn)了一些新詞,常見的比如“沉浸式體驗”“浸潤式收看”“違和”“治愈”“賦能”等等。我一直期待啥時候咱也沉浸一次浸潤一把。終于,年前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家評審圓了我的夢。與以往僅僅是央視的電視節(jié)目不同,這次測評既有頻道也有頻率還有客戶端。果然是融媒體,果然是中央三大臺合三為一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果然讓我在沉浸和浸潤中毫無違和感而被治愈進而賦能節(jié)目測評。
按照百度百科的釋義,沉浸體驗在積極心理學(xué)領(lǐng)域是指:當(dāng)人們在進行活動時如果完全投入情境當(dāng)中,注意力專注,并且過濾掉所有不相關(guān)的知覺,即進入沉浸狀態(tài)。
這種沉浸狀態(tài)的獲得首先出現(xiàn)在廣播中,平臺是國際流行音樂廣播,節(jié)目名稱是中德建交50 周年——探尋《筑夢》背后的故事?!吨簟肥且徊考o錄片,講述了在中國的四位德國人和在德國的四位中國人的故事,節(jié)目嘉賓是曾在德國的一位駐站記者。這個節(jié)目時長兩小時,我沒有連跑帶跳,一口氣全部聽完,因為我沉浸了——故事為體,音樂為用,德國的工匠、足球、啤酒盡在其中。
到底是什么魅力固定了我兩小時?有一個知名度很高的例子:世界杯決賽后沖上熱搜的詩意解說:“四年前陪你看球的人現(xiàn)在還在聯(lián)系嗎?四年后看球的自己許過的愿望都實現(xiàn)了嗎?我們?yōu)槭裁礋釔壑闱蜻@項運動,因為它不僅展示了球員們勵志的奮斗故事,也寄托了我們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希望今天晚上的感悟能夠幫助你勇敢面對明天早上推開門之后真實的生活,這,才是這項運動真正的魅力?!钡拇_,“勇敢面對明天早上推開門之后真實的生活”,這是我對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的終極理解,也是鎖定我兩個小時樂此不疲的終極原因。
抖音、快手看多了,靜下心來聽聽音樂之聲、閱讀之聲,再去思考人生,人生果然不一樣,不信你就試試。這樣的感悟在音樂之聲的《江河長歌·安瀾吟》、在閱讀之聲的《這世界全部的漂亮》里收獲了共鳴。閱讀之聲的小說連播讓我想起曹燦的《李自成》和劉蘭芳的《岳飛傳》,音樂之聲的《寧夏川》讓我想起那年的廣播電視政府大獎評選第一次聽到時的震撼。全部聽完,蕩氣回腸,廣播真有好東西。
近年來央視“滿屏皆精品”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有口皆碑,有目共睹。這次我看到了不大被人注意的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頻道的紀錄片《村莊十年 筑夢山?!?,講述福建一個普通的沿海漁村的故事。與紀錄片常見的走近現(xiàn)場不同,這個片子更注重走近心靈——用憶苦思甜的方式口述歷史。一不留神,我又被沉浸了。
本次測評新增了電視劇,重點是考核其播出平臺,中國電視的領(lǐng)頭羊“我們有一套”是《縣委大院》。正像一位朋友的推薦:雖然有諸多缺陷,但實在不可多得。強烈的問題意識在創(chuàng)作層面實際上就是滿滿的誠意,任何胡編亂造的東西通俗說都是忽悠,而且是瞎忽悠。就整個行業(yè)而言,電視劇隔三岔五有次品很正常,但必須隔三岔五有精品,這就是示范與引領(lǐng)。
客戶端于我而言比較生疏,央視的新聞、影音、財經(jīng)、體育等客戶端我從未造訪。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的確大開眼界。比如新聞客戶端的《史上最貴的美國中期選舉——“鈔能力”較量》,其視覺效果就是滿屏皆美元。我奇怪這樣的畫面呈現(xiàn)為什么不能出現(xiàn)在大屏?是鋪天蓋地的美元會讓觀眾產(chǎn)生“一切向錢看”的誤解?還是有損主流媒體的高大上?我們有沒有作繭自縛、畫地為牢的羈絆?
百度上說:VR 等虛擬智能提供了沉浸式體驗,就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營造氛圍讓參與者享受某種狀態(tài),提供參與者完全沉浸的體驗,使用戶有一種置身于虛擬世界之中的感覺。我認為,這是技術(shù)層面的沉浸式,問題是人的沉浸式體驗從來就不僅僅是技術(shù)的作用。有太多的影視產(chǎn)品夠虛擬,夠智能,但離開了內(nèi)容為王,虛擬的聲光電,最多也就是個花里胡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