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之間存在天然的邏輯關系,會計科目、預算項目勾稽關系離不開信息化系統(tǒng)支持。文章從精細化管理的視角分別按照財政撥款資金、非財政專項(含非同級財政撥款、事業(yè)收入中專項)資金、非財政非專項(事業(yè)收入中非專項等自有資金)資金逐一分析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的勾稽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均存在勾稽關系恒等式。通過勾稽關系恒等式實現(xiàn)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信息互通,一方面可以隨時監(jiān)測、防范高校面臨的財務風險,并通過不斷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來有效應對各類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全面監(jiān)督預算管理、排查賬務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 會計科目; 預算項目; 勾稽關系; 高校財務; 精細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35.1;G64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23)20-0141-09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戰(zhàn)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舉措,提出“健全現(xiàn)代預算制度”,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財政預算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作為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重要陣地,更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逐步完善好、落實好現(xiàn)代預算制度的各項任務,管好用活用好各項資金,保障高校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政府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會計制度”)是我國“十三五”時期會計領域的重大改革。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會計在全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yè)單位全面施行[1]。經過實踐積累和理論探討,已經初步建成“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的政府會計標準體系[2]。為進一步規(guī)范高校財務行為,促進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財政部、教育部聯(lián)合發(fā)布《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財教〔2022〕128號,以下簡稱“新財務制度”),新財務制度再次明確提出高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相關規(guī)定[3]。由于高校具有資金來源多元化、業(yè)務復雜多樣性等特征,在雙系統(tǒng)“平行記賬”——“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并行的背景下,對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是做好高??冃Ч芾怼⒊杀竞怂愕膱詫嵒A。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為經費核算、管理分析提供支撐,會計科目核算資金,預算項目控制用款額度,項目額度及項目具體收支內容通過關聯(lián)項目所屬預算模板上的科目反映,同時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通常采用項目核算,因此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之間存在天然的邏輯關系。本文從精細化管理的視角對雙系統(tǒng)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勾稽關系進行研究分析,以期助力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分析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科目、預算項目勾稽關系離不開信息化系統(tǒng)支持,信息化為本輪高校政府會計改革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目前高校普遍合作的財務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企業(yè)主要有上海復翼軟件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翼”)和天津神州浩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財”)。兩套財務管理系統(tǒng)均較好地解決了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最大難點——如何實現(xiàn)雙系統(tǒng)平行記賬問題。但在具體預算項目余額呈現(xiàn)上則完全相反:復翼基于與預算管理無關的現(xiàn)金收支業(yè)務,僅遵循財務會計核算的邏輯,項目余額體現(xiàn)在財務會計科目上;天財基于財政預決算及目前教育、財政等部門各類經費統(tǒng)計口徑基本上遵循收付實現(xiàn)制的邏輯,項目余額體現(xiàn)在預算會計科目上。本文基于復翼財務管理系統(tǒng)項目余額呈現(xiàn)的邏輯進行分析。
二、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預算項目和會計科目精細化管理分析
本文主要探討雙系統(tǒng)“新會計制度”下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的勾稽關系,鑒于篇幅所限,故主要對直接影響高校最終可支配“家底”的財務會計應收未收、應付未付類業(yè)務涉及的科目、預算會計結轉結余類科目[4]、預算項目管理情況進行探討分析。
(一)會計科目分析
按照新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高校財務會計核算實行權責發(fā)生制;高校預算會計核算實行收付實現(xiàn)制,國務院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1.財務會計科目
(1)典型的應收未收類業(yè)務主要有高校公共平臺(或稱分析測試中心)、獨立實驗室對外提供服務,出租資產等應收取的款項。高校發(fā)生此類應收款項時,應通過應收賬款、事業(yè)收入、應繳財政款科目核算,主要相關明細科目如表1所示。
(2)典型的應付未付類業(yè)務主要有發(fā)放工資時計提的社會保障繳費及住房公積金、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發(fā)生應稅業(yè)務計提的增值稅及附加、待質保期滿后支付的合同尾款等。高校發(fā)生此類應付款項時,應通過應付職工薪酬、應繳增值稅(通常為一般納稅人)、其他應繳稅費、長期應付款(質保期一般為1年以上)科目核算。應付職工薪酬二級明細科目主要有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工資、社會保障繳費——四險一金②、住房公積金、其他個人收入等;應繳增值稅二級明細科目主要有應交稅金、未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待認證進項稅額、簡易計稅、代扣代繳增稅等,其中應交稅金下三級明細科目有進項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減免稅款、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等;其他應繳稅費二級明細科目主要有增值稅附加(含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個人所得稅、房產稅、企業(yè)所得稅等;長期應付款二級明細科目主要有質保金、應付租賃款等。
2.預算會計科目
自教育部2014年發(fā)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的通知(教辦函〔2014〕23號),各公辦高校在每年4月份通過當年的部門預算相繼“亮家底”,《高等學校收支預算總表》中除當年收支預算內容外,結轉結余類科目內容也時常體現(xiàn)。按照新財務制度規(guī)定,高等學校預算應當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編制赤字預算。財政撥款結轉、非財政撥款結轉按照規(guī)定結轉下一年度繼續(xù)使用,財政撥款結余通常由同級財政部門歸集、調整并統(tǒng)籌安排,非財政撥款結余在按照國家規(guī)定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后,剩余部分可用于彌補以后年度高校收支差額。經營結余(如為貸方余額)、其他結余通過非財政撥款結余分配后如有余額,最終均結轉至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因此如當年收入預算不能覆蓋支出預算,可通過非財政撥款結余類資金安排。結轉結余類科目匯總如表2所示。
(二)預算項目管理分析
高校資金來源渠道多元化、資金量大,諸多因素促使高校項目精細化管理成為必然。高校經費主要有同級/非同級財政撥款、事業(yè)收入、捐贈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等等。以下按照經費來源分析高校預算項目精細化管理。
1.財政撥款
高校在收到同級、非同級財政撥款用款額度(國庫用款指標或實撥至學?;緫?,下同)時,須區(qū)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通常同級、非同級財政基本支出用款額度當年能執(zhí)行完畢;項目支出用款額度視某項特定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而定,如當年已執(zhí)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執(zhí)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項目支出用途繼續(xù)執(zhí)行。為便于多維度財務分析與適應管理需要,在實際預算項目管理過程中,當收到同級財政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撥款用款額度時,一般通過同級財政撥款收入科目計入相同的項目大類但不同收入預算項目,后續(xù)根據預算管理有關規(guī)定逐一劃撥至支出預算項目,其中基本支出(含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與校內其他可統(tǒng)籌使用的資金額度用于安排基本支出的預算資金通盤考慮,按照資金優(yōu)先級別合理安排使用;項目支出按照資金來源支出功能科目——類款項分類設置支出預算項目,從而有利于推進預算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非同級財政撥款項目管理與同級財政撥款類似,同級、非同級財政撥款相關項目精細化管理如表3所示。
2.事業(yè)收入——科研事業(yè)收入④
科研事業(yè)收入含各級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到款。縱、橫向科研經費屬于專項經費,??顚S?,只能用于項目下達部門(或單位)的科研活動或科研平臺建設;各級各類縱、橫向科研經費來源渠道不同,相應經費管理規(guī)定及結題驗收標準也有差別,因此高校通常按照同一類型的科研經費進行項目管理。高校在實際收到科研到款時,在區(qū)分縱向、橫向到款后分別計入不同的項目大類中縱向科研到款總項目和橫向科研到款總項目,待科研經費項目負責人認領科研到款,科研部門辦理項目立項程序并按照科研經費管理相關規(guī)定和項目實際需要編制預算后,財務部門方可按照預算或任務書提取間接經費或管理費(如有),并逐一將直接經費撥款至科研支出預算項目、間接經費/管理費(依據學校制定的分配比例)分配至相應的支出預算項目。從高校對科研經費分類管理來看,只有分配至學校層面間接經費/管理費,學校才有統(tǒng)籌使用的權限。
3.自有資金
按照高校校內預算通常可統(tǒng)籌安排的資金來源,將事業(yè)收入——教育事業(yè)收入、捐贈收入⑤、其他收入統(tǒng)稱為自有資金來源(考慮到經營收支結轉和結余單獨反映,且只有少數高校經營結余貸方有余額,本文自有資金來源暫不含經營收入)。自有資金是高校用于統(tǒng)籌安排基本支出,用于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的基石;同時也是高校為完成特定工作任務或事業(yè)發(fā)展目標自設的校內專項支出的切實保障。高校校內預算(自有資金部分)一般通過設置校內預算項目大類進行經費切塊、歸口管理,在校內預算項目大類下分別設置學校預算總戶、按年設置學??傤A算項目、切塊預算項目。每年通過當年設立的總預算項目撥付經費至各切塊預算項目,再通過切塊預算項目下?lián)茴A算至各支出預算項目。通常切塊預算項目主要包含人員經費、學院/研究中心業(yè)務費、教輔/職能部門公務費、業(yè)務/公務接待費、國際合作交流經費、設備購置費、后勤保障經費、維修改造經費、黨群經費、教學經費、學生經費、信息化建設經費、師資隊伍建設經費、學科建設經費、科研啟動經費、科研專項資助經費、校園文化建設經費、其他專項等等。
年度結賬前將當年所有的自有資金收入結轉至年度總預算項目,將當年沒有執(zhí)行完的各基本支出預算項目余額依次結轉至相應的切塊預算項目、年度總預算項目。
三、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勾稽關系分析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對高等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高校辦學規(guī)模也隨之擴大,資金來源日益多元化,高校會計核算和項目管理越來越復雜,因此理順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科目與預算項目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為便于分析會計科目與預算項目勾稽關系及與高校預決算相銜接,本文選擇年度結賬日12月31日作為分析時點,通過業(yè)務舉例形式進行分析(支出經濟科目略)。假設W高校當年所有的預算安排如下所示,且當年基本支出、項目支出預算均按照規(guī)定的預算及立項流程下?lián)苤另椖控撠熑恕?/p>
預算安排1:W高校2×18年初首次收到同級財政專項撥款資金(支出功能分類2050205+序號401)5 000萬元,當年預算按高層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尖端科研平臺建設、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支出功能分類2050205+序號601/602/603)三大類安排完畢。截至年底,累計發(fā)生業(yè)務費(含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會議/差旅/國際合作交流費、專家咨詢費、其他支出等,下同)費用類支出3 613.5萬元(含當年12月應付未付預扣預繳的項目聘用研究人員及各類臨時人員勞務費個稅8萬元、計提項目聘用研究人員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5.5萬元),設備購置等資本性支出1 140萬元,未執(zhí)行部分結轉下年繼續(xù)使用。假設W高校無基本支出財政撥款。
預算安排2:W高校2×18年首次申請地方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人才項目專項資助(支出功能分類2050205+序號461)5 000萬元,截至年底,累計發(fā)生業(yè)務費費用類支出2 813萬元(含當年12月應付未付預扣預繳的博士生及各類臨時人員勞務費個稅13萬元)、設備購置等資本性支出200萬元,未執(zhí)行部分結轉下年繼續(xù)使用。
預算安排3:W高校2×18年收到縱向科研經費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到款6 000萬元、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到款4 000萬元、地方科研基金項目到款2 500萬元(支出功能科目2050205+序號421),截至年底,累計發(fā)生業(yè)務費費用類支出8 873萬元(含12月應付未付預扣預繳的博士后及各類臨時人員勞務費個稅40萬元、計提博士后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33萬元),計提的間接經費(支出功能科目2050205+序號230)1 600萬元,設備購置等資本性支出2 000萬元,間接經費當年實際列支600萬元。年初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余額3 800萬元、地方科研基地項目余額2 000萬元、間接費項目余額390萬元、非財政撥款結轉——累計結轉科目余額5 834萬元、應付未付上年預扣預繳的各類臨時人員勞務費個稅34萬元已在當年1月支付完畢,無其他未完結科目項目事項。
與企業(yè)開展科研開發(fā)與協(xié)作項目(支出功能科目2050205+序號431)等橫向科研合同總金額4 800萬元,實際到款4 500萬元,已按簡易征收開具增值稅普通發(fā)票。截至年底,累計發(fā)生業(yè)務費費用類支出2 713.35萬元(含12月應付未付預扣預繳的博士后及各類臨時人員勞務費個稅8萬元、計提博士后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5萬元、未交增值稅附加0.35萬元),計提的管理費用(支出功能科目2050205+序號231)150萬元、設備購置等資本性支出800萬元(含待質保期滿2年后支付設備尾款200萬元),計提的應繳未交增值稅2.91萬元,管理費當年實際列支80萬元。年初科研開發(fā)與協(xié)作項目余額3 000萬元、管理費項目余額60萬元、非財政撥款結轉——累計結轉科目余額3 006萬元、應付未付上年預扣預繳的各類臨時人員勞務費個稅6萬元已在當年1月支付完畢,無其他未完結科目項目事項。
預算安排4:W高校2×18年學費、住宿費等教育事業(yè)收入8 000萬元、捐贈收入3.6億元、利息等其他零星收入(支出功能科目2050205+序號001)60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等稅費。
假設食堂、物業(yè)等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經營收支剛好持平(且均已結算完畢)。當年基本支出、校內自設專項支出預算安排4.32億元。截至年底,累計發(fā)生各項費用類支出3.27億元(其中教育費用2.80億元、行政管理費用1 600萬元、后勤保障費用3 100萬元。發(fā)生費用含12月應付未付預扣預繳的各類人員個稅620萬元、計提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380萬元),資本性支出1.04萬元(其中8 500萬元用于教育教學、100萬元用于行政管理、1 800萬元用于后勤保障。發(fā)生的資本性支出含待質保期滿后支付的合同尾款1 370萬元)。為簡便起見,假設應付未付費用全部是發(fā)生在教育教學方面,假設年底不計提職工福利基金,相關福利支出從工會經費預算中安排。年初預算總戶項目余額430萬元、非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科目余額1 700萬元,應付未付上年預扣預繳的各類人員個稅505萬元、計提單位承擔的社保繳費315萬元已于當年1月支付完畢,無其他未完結科目項目事項。
以下分別按照財政撥款資金、非財政專項(含非同級財政撥款、事業(yè)收入中專項)資金、非財政非專項(事業(yè)收入中非專項等自有資金)資金逐一分析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的勾稽關系。為簡便起見,以下會計分錄金額單位均為萬元。
(一)財政撥款資金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勾稽關系分析
假設預算安排1財政撥款總預算項目為Z401×××、各支出類預算項目為G501×××……,具體分析過程如表4所示。
(二)非財政專項資金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勾稽關系分析
假設預算安排2非財政專項撥款總預算項目為Z461×××、各支出類預算項目為F501×××……,假設預算安排3縱向科研撥款總預算項目為A421×××、橫向科研總預算項目H431×××,各支出類預算項目為A502×××、H502×××……,具體分析過程如表5所示。
(三)非財政非專項(自有資金)會計科目和預算項目勾稽關系分析
假設預算安排4非財政非專項總預算項目為Z500×××、各支出類預算項目為B511×××……,具體分析過程如表6所示。
四、結論和啟示
基于當前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核算體系的背景,會計科目(支出功能科目、支出經濟科目)、預算項目精細化管理的前提下,并借助信息化系統(tǒng)打造財務服務新模式,從財政撥款、非財政專項、非財政非專項三大資金來源對應的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科目與預算項目的勾稽關系分析來看,均存在恒等式——預算會計結轉結余類科目余額-財務會計應付未付類科目余額+財務會計應收未收類科目余額=預算項目累計余額,因此可以得出所有納入高校預算管理并實行項目核算的資金預算結余類科目、資產類應收未收類科目、負債類應付未付類科目余額與預算項目余額之間存在必然的勾稽關系。
通過勾稽關系恒等式實現(xiàn)雙系統(tǒng)政府會計信息互通[5],一方面可以隨時監(jiān)測、防范高校面臨的財務風險,并通過不斷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來有效應對各類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全面監(jiān)督預算管理、排查賬務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進一步健全高校財務預算和核算管理體系、提高項目經費預算管理水平和會計核算質量,為高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成本核算管理,構建多維度績效評價分析體系,系統(tǒng)、全面、完整地分析財務管理過程中各項活動提供支撐,也為高校管理層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同時也較好地促進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從而不斷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關于貫徹實施政府準則制度的通知[A].財會〔2018〕21號,2018.
[2] 財政部.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A].財政部令第78號,2015.
[3] 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通知[A].財教〔2022〕128號,2022.
[4]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通知[A].財會〔2017〕25號,2017.
[5] 趙西卜,楊丹.政府會計改革5年回顧:成效、問題及改進[J].財務與會計,2020(4):4-8.
【作者簡介】 饒寶紅(1980— ),女,湖北黃岡人,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浙江省第三期會計高端人才,西湖大學財務部常務副部長,研究方向:高校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