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鳴
漢語拼音學習是一年級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了幾個難點。比如,初學聲母“b、p、m、f”后,要掌握這4個聲母與6個韻母的拼讀,一共有24種變化,再加上4個聲調,就有了96種變化。學生并不能馬上熟練地做到聲母和韻母相拼。然而,教學任務卻很重,沒有足夠的時間留給他們進行練習。放慢教學進度,只能暫時緩解矛盾,并不能解決拼讀問題。于是,筆者嘗試在教學中引入拼音轉盤。
拼音轉盤在網上有售。然而,網上售賣的拼音轉盤是把所有的漢語拼音都融合在一起的。這樣的轉盤適合在學完所有的拼音字母之后使用,解決不了漢語拼音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小問題。筆者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4 個難點,設計了4 種在不同學習進度中可及時運用的轉盤,引導學生一起玩游戲,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順利地解決了學習難題。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轉盤,旨在讓學生了解拼讀規(guī)則。轉盤中有些拼音組合無法拼讀,也沒有對應的漢字。學生可在玩的過程中學會甄別。
單韻母不難學,聲母也不難學。但把聲母和單韻母放在一起拼讀時,就產生了難度,尤其是單韻母還要帶著四聲與聲母拼讀,更是困難。為解決這個難題,筆者設計了第一個轉盤(如圖1)。本轉盤共分兩層。內層是8 個聲母,外層是5 個帶調韻母。一旦帶上聲調后,韻母的數量便以幾何級數激增了,所以只選擇了部分(當然,學生和家長在制作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習需求使用其他帶調韻母)。
圖1
制作拼音轉盤時,也可以做成內圈是韻母,外圈是聲母,四聲則可以集中在中圈。有的方言區(qū)不區(qū)分“n”和“l(fā)”,該轉盤也可以用來專項訓練這兩個聲母的拼讀。
本轉盤在學生學習了“b、p、m、f”后即能使用(暫時忽略“d、t、n、l”這4個聲母),重點解決聲母與單韻母的拼讀難題。學生在課堂中拿出轉盤,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一個人轉動圓圈中央的指針,另外三個人輪流拼讀,如果拼讀不出來或出現錯誤,小伙伴們可以彼此糾正。拼讀了幾個音節(jié)后,可以換人撥指針,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拼讀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布置作業(yè)時,教師也不必給學生發(fā)一大張練習紙,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一起玩一玩拼音轉盤:家長轉指針,學生拼讀給家長聽,也可以倒過來玩。如此,學生就在玩的過程中,漸漸熟悉了音節(jié)的拼讀。
拼音學習的第二個難點在“三拼音節(jié)”處。學生剛學完聲母和單韻母的拼讀,還沒緩過來,就要接觸三拼音節(jié)了。聲母“g、k、h”既能與單韻母拼讀,又能讓介母“i”和“u”加入,拼讀出如“guɑ”“kuo”“jiɑ”這樣的三拼音節(jié)。如此,學習的難度一下子增大了。因此,筆者設計了第二個轉盤(如圖2)。
圖2
這個轉盤分為三層,內層放聲母“g、k、h”和“j、q、x”,中間一層放介母“i、u”,外圈放帶聲調的韻母“ɑ、o”。 本轉盤在學習“j、q、x”后使用,主要練習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學生可以順著指針,從里到外,先讀聲母,再讀中間的介母,最后讀外圈的帶聲調的韻母。這樣的拼讀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也玩得很開心。
復韻母是由兩個單韻母合在一起組成的,雖然它們的發(fā)音有規(guī)律,但因其字母順序一顛倒,就成了另一個韻母,發(fā)出了另一種音,學生掌握起來仍然困難重重。尤其當許多復韻母聚集到一起時,學生就分不清“ei”和“ie”、“iu”和“ui”、“ou”和“uo”了。基于此,筆者設計了第三個轉盤(如圖3)。
圖3
該轉盤在教完“ɑo、ou、iu”后使用。它分為兩層,外圈為5 個帶調復韻母,內圈有6 個平、翹舌音的聲母。平、翹舌音也是南方地區(qū)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這個轉盤既有助于學生鞏固復韻母,也有助于學生回顧平、翹舌音。
另外,復韻母都是帶聲調的,學生在轉轉盤時,還能更好地練習聲調。
轉盤4:聲母與前、后鼻音的韻母的拼讀
前、后鼻音在許多方言區(qū)是區(qū)分不清的。針對這一難點,筆者專門設計了第四個轉盤(如圖4)。
圖4
此轉盤分兩層,內層為聲母(當然,中間的聲母也可以使用平、翹舌音),外層是前、后鼻音的韻母。通過玩這個轉盤,學生能有意識地區(qū)別前、后鼻音。該轉盤在教完后鼻音后使用。
在整個拼音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用到上述4個拼音轉盤。為減輕家長的負擔,學生可以同桌合作,這樣每人就只需要做2個拼音轉盤。也可以四人小組合作制作,共同使用,這樣每人就只要做1個拼音轉盤。
制作拼音轉盤時,家長要和學生一起動手。轉盤可以用快遞盒、牛奶箱、硬卡紙等來裁剪;中間的轉動軸和指針,網上都有成品出售。轉盤上的拼音可以讓學生用彩色筆來書寫。筆者在學生學拼音之前,先召開了家長會,跟家長講清了制作拼音轉盤的意義和作用,這樣就能得到大多數家長的支持。
除了讓學生準備,筆者也制作了幾個大的拼音轉盤,貼在班級的墻上,也會經常在課堂上使用,帶著學生一起拼讀。學生展現出了極高的積極性,爭著舉手回答問題。在班上示范了幾遍之后,學生以4 人為一小組,分享自己制作的拼音轉盤,互相給對方出題。這個活動滿足了學生當小老師的愿望。在給別人出題之前,學生首先得自己會拼。在糾正別人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加深對拼音的了解。
學習漢語拼音期間,班級內學生經常拿著自己制作的拼音轉盤給自己出題、給同學出題,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尤其在學習三拼音節(jié)時,三層的轉盤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知道什么是聲母、什么是介母、什么是韻母。在之后的作業(yè)中,幾乎沒有學生在三拼音節(jié)上出錯。
拼音轉盤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從動手制作到自己出題拼讀,學生認讀拼音的時間更長了,得到的鍛煉機會也更多了。由此,拼音的學習實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