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344—386),字子敬,東晉瑯琊(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幼年隨父學習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稱,與父并稱“二王”。
《中秋帖》原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文曰:“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睙o款署,有明董其昌、項元汴,清乾隆皇帝等人的鑒藏印跋。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并稱為“三希帖”。
此帖字形大小正斜組合,行草相雜,書法古厚,筆墨鮮潤,字距布置緊密,運行流利,連斷往復。通篇字守中線,行間透氣,氣韻貫通,雄渾奔放。
《中秋帖》東晉·王獻之 27cm×11.9cm 紙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