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憲文
每天下午一到四點鐘,夏姐就開始坐立不寧,幾乎是每隔十分鐘就要往家里打一次電話,如果連打三次無人接聽,她不是立馬沖出辦公室,就是給自己的老公打電話。她之所以這么緊張,是因為擔憂兒子陳斌。
陳斌目前上初中二年級,從春節(jié)之后他就迷上了網(wǎng)絡游戲,整天放學之后不是著急回家做功課,而是去網(wǎng)吧里,沒有三四個小時就不會從網(wǎng)吧出來。夏姐夫婦知道之后,著急的不得了,明年兒子就要考高中了,要是老這樣下去可怎么辦?可是任憑夫妻倆磨破嘴皮子,陳斌仍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全然不當回事。
沒辦法,夏姐夫婦就開始圍追堵截,放學之后兒子要是沒有按時到家,他們兩個就必須有一個人去找兒子。每每說到這事兒,夏姐就忍不住流眼淚,她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其實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同中國父母忽視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有很大關系。
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個心理實驗,科學家們將一群3、4 歲的孩子放在一起,給他們每個人面前放上一塊巧克力,和他們講明:如果他們能夠堅持15分鐘不動巧克力的話,那么就可以得到兩塊巧克力;相反,如果他們堅持不住,就只能得到面前的這一塊巧克力。
實驗之后,科學家們按照實驗的結果,把所有孩子的姓名分別登記造冊,通過長達20幾年的跟蹤調查,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凡是能夠堅持15分鐘不動巧克力的孩子,最后都在事業(yè)上頗有成就,有的孩子甚至成了自己所在領域的杰出人物。
這項實驗反映的結果足以說明,自制力的強弱與孩子日后生活之間的關系是何等重要!可惜的是現(xiàn)今的中國父母只顧抓孩子的學習,而忽視了培養(yǎng)他們的自制力。自制力的缺乏致使孩子們問題多多,網(wǎng)絡游戲成癮就和自制力缺乏有很大關系。
如今的網(wǎng)絡游戲層出不窮,一部分中學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結果是成績下降,健康受損。父母的苦口婆心對于他們來說并非不起作用,他們也知道這樣下去絕對不行,可是在電腦面前一坐,鼠標—點,游戲的巨大魅力就像洪水一般撲面而來,父母的那些警句告誡簡直就是“豆腐渣工程”,早就不知道被沖到哪里去了。于是—場“網(wǎng)絡大戰(zhàn)”又開始了。
造成自制力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認為是現(xiàn)今的父母們對孩子的過分溺愛造成的。中國父母的“奉獻精神”歷來有名,為了孩子,父母可以節(jié)衣縮食、可以東奔西跑,傾盡他們所有的力量來滿足孩子,決不讓孩子受半點委屈。即便是孩子的要求有些過分,他們往往也會在一通埋怨之后滿足他們。
恰恰正是他們的這種全身心的“奉獻”使得孩子的耐性全無,他們的做法使孩子產(chǎn)生了一種錯誤的認知:是自已感興趣的東西那就是對的,父母的那些話只不過是一些中年人的嘮叨,過后他們還不是乖乖給自已想要的東西。長期這樣的話,孩子的自制能力便漸漸變弱,他們絲毫也不能控制自已的欲望,而被自已的欲望所左右,明明知道這樣不對,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已。
因此,我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要高度重視對孩子自制力的培養(yǎng)這個嚴峻問題,千萬不要在自已花費了十幾年的心血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已居然因為忽視了這個問題,而使孩子成了一根不可雕的“朽木”,那將是多么令人痛心和不能接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