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睂懳恼禄?qū)懽魑囊姓媲閷嵏校拍芪嗟淖x者持續(xù)讀下去,才能讓文章更有味道。眼中有詩,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心中有愛,方能遇見更好的自己。一個不會感受愛的人是可悲的,一個不懂給予愛的人是自私的,一個不會傳遞愛的人是有缺陷的。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更好地傳遞出自己的愛,則是我們每個人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
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要“簡明”。語言“簡明”的本質(zhì)要求是用最經(jīng)濟的語言材料傳達出最豐富的信息,達到最高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實現(xiàn)表達效果的最佳化?!昂啞奔础昂啙嵍鵁o冗余”,是對語言文字數(shù)量上的要求;“明”即“明確而無歧義”,是對語言文字表達效果上的要求。我們在構(gòu)思文章或作文的時候要注重以下兩點。
一、語言要簡潔
(一)避免贅余。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詞語出現(xiàn)在同一句話中,可用“去次留主法”或“刪繁就簡法”。
(二)避免啰唆。盡量刪除語句中可有可無的詞語,合理使用代詞或指代性短語替代前文內(nèi)容,即“稱代轉(zhuǎn)換法”。
二、語言要明確
(一)消除歧義。歧義并非多義,而是指意思不確定,甚至自相矛盾。怎樣避免誤解、消除歧義呢?具體來說,有如下主要方法:
1.標點(或停頓)消除法。主要用于因為缺少標點或停頓不明而造成的歧義。如“中國女排打敗了巴西隊獲得了最后的冠軍”,只需在“打敗了”或“巴西隊”后加一逗號,歧義就可立刻消除。
2.變換詞語法。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讀音不確定造成的歧義、兼類詞的詞性不確定造成的歧義。如“他好說話”,只要將“好”改成“喜歡”,或?qū)ⅰ罢f話”改為“商量”就消除了歧義。
3.調(diào)序消除法。主要用于因為多層定語修飾層次不清引起的歧義。如“兩個朋友送的花瓶”,變?yōu)椤芭笥阉偷膬蓚€花瓶”,就可消除歧義。
4.語境消除法。主要用于因多義詞的詞義不確定而造成的歧義。如“我要熱飯”,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飯”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義。
(二)避免晦澀。要簡潔明快地表達意思,不要濫用修辭。
(三)話題集中。一段話應(yīng)圍繞某一中心,不要東拉西扯,濫加與中心無關(guān)的信息。
生活中,美景無處不在。繽紛四季的交替,晨昏晝夜的變換,還有清新怡人的校園,風光無限的山水名勝等,這些景色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語言的描述,不僅要多角度留意觀察,用心體會,還要將感情融入到字里行間,同學們,這樣每一處風景都能寫出動人的故事。還等什么,趕快拿起你手中的妙筆,描繪出多彩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