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創(chuàng)穿刺術在臨床上治療大量腦出血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從我院2019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大量腦出血患者中選出100例,按隨機分組法將這100例大量腦出血患者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的50例患者進行內科保守治療,實驗組的50例患者進行微創(chuàng)穿刺手術治療。將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腦CT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后的總有效率(78%)大于對照組內科保守治療的總有效率(54%)(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治療后30d、90dBe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微創(chuàng)穿刺手術治療大量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有效率很高,可以在臨床普及推廣。
【關鍵詞】微創(chuàng)穿刺術;大量腦出血;臨床效果;有效性
Clinical effect and effectiveness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ANG Fang
Gang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Gansu 741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100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May 2023,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grouping. 5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ern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5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surgery. The results of brain CT examinati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78%)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4%)(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dex scores of 30d and 90d.Berthel in 2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 indicat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as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s very effective 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
【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Mas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effect; Validity
腦出血屬于腦卒中的一種,是腦內血管硬化,自行破裂出血導致的一種嚴重疾病[1]。主要癥狀有偏癱、失語、頭痛、昏迷等。腦出血一般發(fā)生于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大多數自身患有高血壓或有吸煙不良嗜好[2]。在情緒失?;蛘邩O度費神勞累時突然發(fā)作,血管破裂引起頭痛難忍、嘔吐和意識不清,大量腦出血重癥者死亡率較高。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腦出血已經不只是在老年人身上發(fā)生,中年人以及更年輕患者在與日俱增。腦出血的臨床治療方法一般分為三種:內科保守治療、開顱手術和微創(chuàng)穿刺手術。內科保守治療的見效很慢,腦內血腫消除效果不夠理想,所以大量腦出血患者大多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開顱手術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損害都很大,手術時需要全身麻醉,對身體健康狀況要求苛刻。開顱手術之后的恢復成本巨大,周期也很長。很多患者并不能承擔開顱手術的高昂費用。微創(chuàng)穿刺術[3]只需要進行局部麻醉,手術時間較短,對顱腦損傷性也較小。術后恢復迅速,后遺癥也較少,適應人群更廣泛,耐受性良好。本次研究選取100例大量腦出血患者,50例給予內科保守治療,50例給予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對比治療之后的臨床效果,觀察內科保守治療和微創(chuàng)穿刺手術治療對大量腦出血患者的有效性?,F(xiàn)報告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從我院2019年5月—2023年5月診治的患者中選取100例大量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00例大量腦出血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50例進行內科保守治療,女23例,男27例,年齡56~73歲,平均年齡(63.72±5.68)歲;實驗組50例進行微創(chuàng)穿刺手術治療,女24例,男26例,年齡54~72歲,平均年齡(61.67±7.28)歲。兩組大量腦出血患者的一般資料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后得到:P>0.05。差異性無意義,故可以進行研究。納入標準:①經顱腦CT掃描證實為腦出血,且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發(fā)病時間均在72h以內;③出血位置位于幕上;④出血量≥50mL;⑤格拉斯昏迷評分<15分;⑥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顱內動脈瘤;②血管畸形破裂出血;③外傷性出血;④腫瘤性出血;⑤嚴重肝腎疾病;⑥伴有血液性疾?。虎呷朐簳r全身感染或已有顱腦感染。
1.2 方法
在選取的100例大量腦出血的患者中,對照組的50例患者采取了內科保守治療的方法。進行腦CT檢查后,給患者服用高滲脫水藥降低顱內壓,注意保持患者體內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和酸堿平衡。實驗組的50例患者在內科保守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微創(chuàng)穿刺術,在顱腦CT掃描腦部血塊情況后,選擇出最佳穿刺部位。用局麻藥麻醉后進行手術,用電鉆和穿刺針依次穿刺大腦顱腦,將引流管放置于選定部位,取出電鉆和穿刺針后,用引流管吸取腦中血塊,清除凝固血液,反復操作直至清理干凈。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用顱腦CT檢查腦部出血清除情況,以腦部CT檢查的腦內出血的結果評判療效。無效:腦內出血情況沒有得到改善,血塊水腫等沒有變化。有效:腦內出血癥狀得到改善,血塊減少,消除了一定的水腫。基本痊愈:腦內血塊消除干凈,出血癥狀控制完美??傆行?(有效+基本治愈)/總例數×100%。對患者治療后日常生活活動的功能狀態(tài)進行測量,采用Barthel指數評分進行評定,總分范圍在0~100分,分數越低表示治療后患者術后相關生活質量越低。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由研究結果觀察對比可得:微創(chuàng)穿刺術的總有效率(78%)明顯高于內科保守治療的總有效率(54%)(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或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30d、90dBe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腦出血別稱腦溢血,是一種腦部血管破裂血液外溢進入大腦顱腔的腦內出血疾病。此病為老年多發(fā)病,致殘率和致死率均比較高,對患者身體健康有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大量腦出血(出血量在500mL以上)的患者,預后更差。有關研究顯示大量腦出血患者30d內病死率為30%~40%左右,如果有中線移位或者是腦室受壓的情況,病死率高達90%以上。所以,大量腦出血的治療在臨床上一直是一個較大的難題,也給神經科醫(yī)師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大量腦出血病因一般是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瘤破裂、小動脈或微血管破裂引發(fā)的腦內出血;患者自身血壓不穩(wěn)定(突然升高)導致的腦部粥樣硬化,在血壓波動較大時發(fā)生小動脈破裂引起腦溢血[4];其他還有情緒突然大喜大悲、氣候原因、身體勞累疲乏、吸煙飲酒過度等不良嗜好誘發(fā)的腦部突然出血。腦溢血的癥狀有:頭痛、語言障礙、心慌嘔吐、呼吸不暢、腦血脂升高、偏癱、體液調節(jié)失衡、意識感覺障礙和昏迷等。腦出血屬于腦卒中的一種,大量出血情況嚴重的患者極有可能死亡?;颊甙l(fā)病后應該及時送到急診室或神經科進行搶救。顱腦CT掃描檢查可以準確診斷腦部水腫和腦出血病癥。
腦出血的治療方針一般是先用高滲脫水藥物降低顱內高壓,調節(jié)血壓、阻止腦內繼續(xù)出血,挽救生命并預防大量的后遺癥。治療方法大多先采取內科保守治療,腦內出血過多并得不到改善時需要手術治療。內科保守治療的措施包括:降低顱內血壓、平臥保持患者呼吸通暢、保持內環(huán)境的電解質處于平衡狀態(tài)。大量腦出血時用內科保守治療的療效甚微,這時清除腦中血塊一般需要進行開顱手術,但是由于其需要全身麻醉、對患者顱腦損害以及心理傷害都過大、治療花費巨大等原因導致普及推行度并不高[5]。微創(chuàng)穿刺術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手術方法,其優(yōu)勢有:手術時間短、只需要局部麻醉、創(chuàng)口小、對顱腦損害度也小,患者耐受性良好,接受度也高。另外,手術時機的選擇目前在臨床治療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差異,有關學者通過研究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連續(xù)動態(tài)CT觀察,發(fā)現(xiàn)發(fā)病后6h患者血腫很少再擴張,這個研究結果說明大部分血腫情況一般出現(xiàn)在腦出血6h以內。腦出血6h以內患者腦出血尚沒有完全停止,這個時間段內進行手術操作容易引發(fā)再出血。而微創(chuàng)手術操作視野比較小,難以做到全面止血,一旦患者出現(xiàn)再出血的情況,血腫比較容易迅速擴大而嚴重威脅患者生命;而且6h時間窗比較短,很少有患者符合這個條件,所以很多學者都認為在患者發(fā)病后6h的急性期實施微創(chuàng)手術。所以本次研究選擇的手術時間為,患者法發(fā)病后6~72h或者在患者血腫擴大后6h以內。但是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手術最佳時機是腦出血6h以內,這個時間內能有效緩解血腫直接壓迫損傷,同時又能夠減輕繼發(fā)性神經損傷,降低術后致殘率,更加有利于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目前,持這兩種觀點的學者意見不統(tǒng)一,在實際臨床應用中,要依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科學的選擇,盡最大限度的拯救患者生命,提高術后生活質量。所以盡管微創(chuàng)穿刺手術用于治療大量腦出血患者效果顯著,但是也存在很多地方需要不斷的完善,從而更好的服務于患者[6]。
由本文研究結果可知: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患者有效的人數(39例)大于內科保守治療患者有效的人數(27例),微創(chuàng)穿刺術的總有效率(78%)大于內科保守治療的總有效率(54%)(P<0.05)。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和內科保守治療治療大量腦出血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兩組患者治療后30d、90dBe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相對于內科保守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歸納上述,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腦內大量出血的臨床療效良好,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研究以及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軍,陳冬.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大量自發(fā)性腦出血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7):73-74.
[2] 高娟娟.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6):140.
[3] 秦立鵬,康婧.研究分析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9,19(53):72-73.
[4] 黃俊龍,周建軍,胡方進.微創(chuàng)穿刺術用于56例大量腦出血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1):151-152.
[5] 劉華,買志峰.微創(chuàng)穿刺術治療大量腦出血的臨床效果研究[J].心理醫(yī)生,2017,23(5):65-66.
[6] 佘海銳.軟、硬通道技術在高血壓腦出血微創(chuàng)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廣東:汕頭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