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東
孩子學習與進步不僅僅是自己的事,還是家庭進步的一部分。
十年前,兒子到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讀博士,每天中午(當?shù)貢r間晚上十二點鐘左右)是固定的家庭聊天時間。有一次,我們聊到開題的話題,我問兒子如果開題通不過咋辦,兒子說那就只能回國了。我說,回來挺好,在家附近找個工作,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豈不更好?兒子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問為啥不行,兒子沉默了幾秒回答道:“不能給中國人丟臉?!笔堑模约杭业哪樋梢詠G,中國人的臉不可以丟。
這種家國情懷,其實來自一種樸素的情感——孝。中國傳統(tǒng)中,十分注重對孝的教育和傳承,孝不光是聽父母的話、給父母養(yǎng)老,在一定條件下孝的情感可以擴展為為國爭光的情懷。只有對父母長輩孝敬的人,才可能去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兒子在國內(nèi)努力學習也許僅僅是為了不讓家人丟臉,出了國,全力以赴,目標便上升為維護祖國的尊嚴。因此到開題時,由于兒子準備充分,原定兩個小時的答辯,二十分鐘后便不再有教授質(zhì)疑了。
經(jīng)常聽到有家長對孩子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然后對孩子學習不管不問,意思是學習對你自己有好處,自己要努力,你成績的好壞與家長無關(guān)。這句話,表面上是尊重孩子,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給了孩子,其實這也給了孩子擺爛的理由,當孩子有逆反情緒時就會說:“既然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那我現(xiàn)在不想學了?!边@時,家長就會處于無言以對、進退兩難的境地。
孩子學習與成長僅僅依靠自我的主動性是不夠的,更需要一種責任與擔當,這種責任與擔當恰恰來自孝。百行孝為先,孝是道德的根源,是為人的根本;《孝經(jīng)》開篇講:“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币馑际切膼圩约洪_始,之后是立身社會,實現(xiàn)為父母、為家庭、為國家爭光的目標??梢姡龑Ш⒆盂`行孝道,就是培塑孩子的優(yōu)良品德,激勵孩子追尋更加遠大的目標。這個時候,父母的教育引導是一定不能缺位的。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這種孝道呢?
首先是家長以身作則。家庭教育絕不等于說教,而是一種影響與熏陶。作為家長,育兒要先育己。《三字經(jīng)》講:“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碧K老泉就是蘇洵,他年輕的時候?qū)ψx書興趣不大,只熱衷于游山玩水。二十七歲他開始發(fā)憤讀書,一是因為在編寫家譜的過程中了解了自己祖先的成就而自感羞愧;二是見妻子程氏教孩子們認字讀書,意識到如果自己不思進取,上對不起父母,下對不起子女。所以苦讀不休,最終成為文學大家,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兩個孩子蘇軾與蘇轍成人成才,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可見,家長立身行道的過程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并影響著孩子。家長踐行孝,成就自我,同時成就孩子。
其次是明確使命與擔當。孝的首要內(nèi)涵是如何侍奉父母,其前提是如何對待自己的責任。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社會使命與擔當:做教師就應(yīng)該教書育人,做醫(yī)生就應(yīng)該救死扶傷,做軍人就應(yīng)該保家衛(wèi)國;除此之外,每個人還應(yīng)當有自己的家庭擔當,那就是——修身齊家。孩子的另一個社會身份是學生,那就應(yīng)該有學生的擔當——讀書學習。經(jīng)常聽說有些家長會和孩子約定,如考試考好了可以旅游、買手機等等。其實,這兩件事完全可以分開處理:該旅的游就安排游,該買的手機就買;同樣,能努力學習就應(yīng)該努力學習,不需要交換,因為讀書學習是學生的本職。
本職就是一個人自然身份所賦予的使命與擔當,如周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王陽明的“讀書做圣賢,方為人生第一等事”。我們都是普通人,不一定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但為自己的尊嚴、為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而讀書、努力工作是應(yīng)該有的。
第三是關(guān)注進步與成長。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高層次需求是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需要他人的認可,孩子會在家長的尊重中產(chǎn)生自尊,在家長的不斷認可中進步與成長。所以家長要關(guān)注孩子的進步與成長,而且要表達出來。如:“今天見到熟人會主動問好,我很開心。”“這次考試中,這么容易錯的題目都做對了,真是不容易。”“今天順便將垃圾扔掉了,是父母的好幫手?!碑斎灰膊环湃螁栴},但要恰到好處地指正。心理學研究表明,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1。家長在指出孩子的一個問題時,最好先列出孩子三個進步的表現(xiàn),這些進步的表現(xiàn)最好和孩子的以往比,盡量少和同學或小伙伴比。
如此堅持關(guān)注,孩子就會漸漸明白學習與進步不僅僅是自己的事,還是家庭進步的一部分,就會持續(xù)不斷地產(chǎn)生學習與成長的動力,因為他在踐行孝道。
孝不但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責任。無論在任何時期,孝都是我們國家、民族、社會最主流的核心價值觀念,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家長要以身作則,從情感依賴到責任擔當,關(guān)注孩子的進步與成長,這便是孝道,孝道會產(chǎn)生學習與成長動力。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進華中學語文教師)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