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柏皓
要說我最感興趣的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當數秦始皇陵兵馬俑。
我們隨著紀錄片《中國通史》中“秦軍地下軍團兵馬俑”,去了解兵馬俑的“前世”和“今生”。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真正做到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后來,秦始皇決定將自己的陵墓打造成地宮,并由丞相李斯主持規(guī)劃設計,于是秦兵馬俑便成了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這便是兵馬俑的“前世”。
直到1974年,兵馬俑被幾個陜西農民發(fā)現。后經考古發(fā)掘隊的不懈努力,由幾十輛戰(zhàn)車、幾百匹戰(zhàn)馬、幾千名戰(zhàn)士組成的一支完整的地下軍團呈現在世人面前。各種資料證實,這就是當年威風凜凜、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1987年,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并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的重現,向世界昭示著我們祖先的智慧與力量。這就是兵馬俑的“今生”。
在已發(fā)現的四個俑坑中,四號坑有坑無俑,另外三個坑呈品字形排列。其中一號坑最大,占地面積14260平方米,相當于3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俑的種類繁多,有將軍俑、武士俑、車兵俑、騎兵俑、跪射俑等。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也都各有不同,真可謂“千俑千面”。
這么多兵馬俑中,哪一個最有價值呢?大多兵馬俑的臉呈淡粉色,可有一個十分特別———除了胡子、頭發(fā)、瞳孔外,它的臉全部是石綠色的,被稱為“綠臉俑”。物以稀為貴,它便成了最珍貴的兵馬俑。因此我國對于它的保護也是十分嚴格的,禁止出國展覽,在國內也僅展覽過幾次,為它買的保險價格曾高達人民幣一億一千萬元。
距今兩千多年的兵馬俑會復活?這顯然是荒誕的。2006年,一名游客在參觀兵馬俑時,竟然發(fā)現一個兵馬俑動了,他大吃一驚,趕緊叫來工作人員查看。仔細打量后,工作人員發(fā)現這個兵馬俑竟與別的兵馬俑外形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它的眼珠在轉。原來,這個兵馬俑是一名德國男子假扮的,他因為十分癡迷兵馬俑,便精心制作了一套兵馬俑服,這套兵馬俑服做得十分逼真。做好后他買票進入兵馬俑展廳,趁工作人員不注意,和兵馬俑站在了一起……
這個德國人的做法令人啼笑皆非,他對兵馬俑的癡迷程度可見一斑,可他的行為不提倡。
一番了解后,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兵馬俑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輝煌文明一張耀眼的名片!
寫明了資料來源,巧妙地引出下文。
介紹時既有對資料的整理,又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運用列數字、分類別、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概述俑坑及兵馬俑的現狀,介紹生動清楚,有條理。用圖片輔助,讓讀者一目了然。
特殊事件引起讀者興趣。
結尾總述兵馬俑的歷史文化價值,表達贊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