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萱
關鍵詞:企業(yè)CIS戰(zhàn)略;資本壟斷
CIS的前身是CI,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首字母縮寫,通常被翻譯為“企業(yè)或組織的識別”,在經歷了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之后,CI最終演變?yōu)镃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即“企業(yè)或組織識別系統”。
一般來說,CIS可以理解為:將組織的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通過3個子系統傳遞給社會公眾,最終引導社會公眾對組織產生認同感。在這一整套識別系統中,3個子系統相輔相成、共融共生。
首先是理念識別(MindIdentity),簡稱為MI。這是組織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主要表現為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戰(zhàn)略、宗旨和使命等。其次是行為識別(BehaviorIdentity),簡稱為BI。這是組織動態(tài)的識別形式,包括組織在理念識別系統的指導下所發(fā)生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活動,是組織全體成員共同的行為方式。最后是視覺識別(Vis-ualIdentity),簡稱為VI。這是組織文化中最容易實現、最具有辨識度的識別形式,包括組織的標識和標準色等,也是組織識別系統最具傳播力和感染力的要素。
顏色作為一種自然光線和人眼交互的產物,其在人類社會中所指代的含義也豐富多樣,諸如綠色代表環(huán)保,白色表示和平等。同時,顏色還可以是愛豆們?yōu)樽约虹姁鄣呐枷翊駽all的應援色;是與組織、企業(yè)形象聯系在一起的標準色。
然而,一些企業(yè)為了強化組織能被識別出的傳播力和感染力,便動用資本使該種顏色成為公司所有物,隱藏此顏色的調配比例,從而出現了此種顏色被變相壟斷的現象,引人深思。
以蒂芙尼藍為例,其色調柔和而不花哨,較為符合大眾審美。但蒂芙尼藍卻變相地被蒂芙尼公司壟斷了。1845年,蒂芙尼的包裝盒開始使用蒂芙尼藍色,由于顏色好看,該包裝盒在消費者群體內廣受歡迎,于是蒂芙尼公司便依此推出了一個到現在還在遵守的商業(yè)原則:絕不單獨出售蒂芙尼的包裝盒除非包裝盒里裝有蒂芙尼的商品,因為上述這條原則,蒂芙尼的商業(yè)價值,從商品進而衍生到了商品包裝盒的顏色上,由此也讓蒂芙尼藍擁有了“世界上最貴顏色”的稱號。1998年,蒂芙尼公司將蒂芙尼藍色,注冊成了自己的顏色商標。從而其他公司便無權使用蒂芙尼藍了。不僅如此,蒂芙尼公司與專門出售色卡的潘通公司合作,將蒂芙尼藍色編號1837實現了在三色系統中標準化的同時將其配方隱藏。
綜上所述,蒂芙尼藍色的名字、調配、使用權均屬于蒂芙尼公司,編入系統則是與潘通公司合作而來。蒂芙尼公司給這個藍色取名,加入顏色系統且不對外公開。由此觀之,雖然蒂芙尼公司在法律上并沒有擁有這個顏色,但由于顏色配方被隱藏,因此人們不可能買到使用蒂芙尼藍,從而形成了一種變相的資本壟斷。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CIS戰(zhàn)略已成為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的動力之一。這種動力的大小取決于企業(yè)理念識別MI、活動識別BI、視覺識別VI三個要素的高度一致。實施CIS戰(zhàn)略的目的就在于進一步加強這一動力,使企業(yè)通過完整的系統創(chuàng)意將企業(yè)的經營觀念、企業(yè)的個性,通過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傳播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就是CIS戰(zhàn)略的根本任務。
而由上述蒂芙尼藍的例子可知在如今資本與權利支配之下的世界存在著壟斷霸權。這也可看做企業(yè)踐行CIS戰(zhàn)略中的一個極端現象,但此現象卻屢見不鮮,蒂芙尼藍之外,公眾熟知的芭比粉,可口可樂紅,吉百利紫等都如此這般。
對于企業(yè)這是一種安全高效的營銷方法,使公眾見得這個顏色便聯想到公司和其產品。但從公眾角度看,這一行為便只剩荒謬。色彩居然被資本的財富和權力而控制著從而遠離大眾生活。顏色作為表達自我方式之一的載體,卻會因為權勢和財力被壟斷,那大眾又將以何種方式表達自我,人類又如何才能創(chuàng)作出宏偉或者瑰麗,流芳百世的藝術作品呢。
自遙遠的原始社會起,顏色一直是人類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方式之一,因此,人人都應該享有自由使用任何顏色表達自己的權利。面對當今顏色在企業(yè)戰(zhàn)略極端運用之下被壟斷的現象,我們該解放顏色,挑戰(zhàn)顏色的壟斷霸權。顏色不該被壟斷,品牌或物品的價值也不應以顏色分類。劉慈欣在其小說中寫道“終產者壟斷地球、土地、資源,一切,人們不再有表達自我的權利,甚至沒有呼吸和生活的自由。”當科幻微妙地照進現實,該是何等荒謬和悲傷。
參考文獻:
[1]鄭聯盛.防止我國資本無序擴張的監(jiān)管對策[J].企業(yè)觀察家,2022(2):6.
[2]李慧穎.平臺企業(yè)反壟斷監(jiān)管立法研究[J].甘肅金融,2023(2):64-71.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