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享受童年生活的你,一定曾經在溪邊、湖畔、林中享受過許多開心的時光吧,在你的記憶中,它們是否也像水墨畫一樣美麗呢?
搖呀搖,搖到外婆橋
美麗的童年,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我們也學過不少關于童年的古詩: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袁枚《所見》)
大山深處的小牧童,無憂無慮地騎著牛、唱著歌,他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突然他聽到蟬兒的叫聲,立刻閉上嘴巴,悄悄地走近蟬兒……
楊萬里在一個雨后的晴天,看到了一個小牧童,這個小牧童可能有點兒累了,牛兒埋頭吃草,他則躺在柳蔭下面,睡得香甜,不知道牛兒只管吃草,越走越遠,已經到了柳林西面: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楊萬里《桑茶坑道中》)
不同時代的兒童,有不同的快樂,在兒童的眼中,東風吹開了桃花,北風送來了雪花,風是一位勤懇的老婆婆,送來了繁花盛開的春天,也送來了白雪皚皚的冬季。
風婆婆,送風來,
送東風,桃花開,
送北風,雪花白,
送來南風太陽曬。
(《風婆婆》)
天上的白云,一定是身著白衣在空中飄來飄去的小姐姐,她人美心善,看到小樹口渴了,就把雨水降下來:
云姑娘,真漂亮,
穿了一身白衣裳,
掏出一張大手絹,
拭得天空閃閃亮。
云姑娘,真漂亮,
飄來飄去走四方,
看見小樹口渴了,
滴答滴答把雨降。
(《云姑娘》)
也許你們的媽媽在她們的童年時,也在游戲中唱過那些節(jié)奏感特別強的兒歌。比如跳皮筋時唱的:
小皮球,香蕉梨,
馬蘭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隨著這首兒歌,腳下有節(jié)奏地跳著,在眾人羨慕驚嘆的目光中,別提有多開心了。
玩丟手絹時我們還會唱:
丟呀、丟呀,丟手絹,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訴他,
快點兒快點兒抓住他,
快點兒快點兒抓住他……
唱這首歌時,一定要盯著那個丟手絹的人,可他總是出其不意,突然丟下手絹,真是又緊張又有趣!等到那個發(fā)現自己身后有手絹的人奮起直追時,歌聲已經被笑聲淹沒了。
玩“一網不撈魚”時唱:
一網不撈魚,
二網不撈魚,
三網撈一個小尾巴、尾巴、尾巴魚……
聽到“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時,心情還不是那樣緊張,等唱到“三網撈一個”時,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擔心自己會成為那只被網住的小尾巴魚……
童年生活,真是有趣呀!
晚霞中的紅蜻蜓
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
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釣竿上立著一只紅蜻蜓。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被溪水染綠的人影,釣竿上立著的紅蜻蜓,草地上蹦跳著的魚兒和笑聲,真是一幅有靜有動、有聲有色的童年水墨畫。
你見過美麗的紅蜻蜓嗎?黃昏時的紅蜻蜓,停在晚霞中的竹竿上,是孩子們童年記憶中的好伙伴。
日本歌曲《紅蜻蜓》,就是一首與童年、紅蜻蜓有關的童謠:
晚霞漸去時的紅蜻蜓,
阿姐曾背著我看見你,是哪一天呢?
山里田間的桑樹果實喲,
采摘了放進小籃子的記憶,可是夢影?
十五歲的阿姐嫁到了遠方,
從此天各一方,再無音信。
晚霞漸去時的紅蜻蜓,
請在竹竿上再停一停。
歌曲《紅蜻蜓》抒發(fā)了人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如果你細心讀,會發(fā)現這首《紅蜻蜓》和前面的童謠很不一樣,它描寫的不是快樂的童年生活,而是成年人對美好童年、親愛家人的思念和回憶,所以它散發(fā)著淡淡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