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群
有效教學是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課堂教學勞累、學生上課倦怠、求知欲望不強、學習的效果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證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課堂教學既有“教”的活動,也有“學”的活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體現“教”的有效性,更體現“學”的有效性,而學生的課堂活動對課堂的有效性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
課前準備方面
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參與的實效性,教師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業(yè)務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每位英語教師應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較高的專業(yè)水平,熟練的現代教學技術,勤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認真做好課前準備。認真做好課前準備是實現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備課時教師們應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花大氣力研究教材,系統(tǒng)合理地設計課時教學案例。備課時還須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生的個性特質,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和他們的興趣愛好。另外,英語教學枯燥乏味,應多制作多媒體課件來吸引學生增添教學活力。
課堂教學方面
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和合作者,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向上的動力,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chuàng)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為了有利于練習學生“用英語思維”,引起學生持久的學習愛好,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設計一些與生活中類似或模擬的情景對學生進行引導,也可以進行角色轉換,運用多種直觀的教學用具并借助多媒體組織教學,從而將抽象的語言與實際之間建立起聯系。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體現人文性,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努力為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提供廣泛的可能性,將課堂活動設計得有層次,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充分活動的機會。教師設計教學活動必須突出目標性,圍繞教學目標, 考慮所設計的課堂活動是否生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還要避免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在突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將趣味活動和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效果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優(yōu)化。
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效的課堂活動需要評價手段的支持。教師應及時評價學生的課堂活動,使他們能從教師的反饋中獲取信息,并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提高學習熱情。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遵循可行性,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設計難度適中的活動,同時合理安排活動所需時間、活動步驟以及學生在活動中的分工。加強課堂教學治理。教師在精心設計豐富多彩教學活動的同時,必須加強課堂教學治理??茖W的治理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實施,并取得最佳效益的保證。能夠改進教法,施行分層次教學治理,進行目標教學治理,積極地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思維活動,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
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增強有效的教學參與。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充分地進行“談、說、評、議”等言語表達活動,從而達到學生個體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課后練習方面
精心設計練習,做好課外延伸。練習是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的一個方法,是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學生必須通過課堂內外的大量練習來鞏固已學知識。教師布置練習要有趣味性和思考性,要注意全面性,要處理好“質”與“量”關系。堅持寫教學反思。反思給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在這里可以進行教學后的自我評價,還可以把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奇思妙想、自己的教學研究等記錄下來,這些日積月累的第一手材料,不僅是教師成長的寶貴財富,也是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有力保障。反思更是成就教師、發(fā)展教師、完善教師的必經之路。
結束語
有效的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樣教學才能有序、高效地進行,才能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和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