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祥
不遇,難免會失落。但不遇,有時也會帶來收獲。比如,不遇而成就名詩,不遇而得貴人。
一個是賈島的《尋隱者不遇》。他氣喘吁吁爬上山,要拜訪的人卻不在。不遇,有心的人卻在琢磨,這不就是一首詩嗎?詩人推敲出了明白如話卻頗有禪意的名作。我認為,若是遇見,可能也就是僅僅會有世間最常見的相見歡罷了,而因為不遇,反而有了不遇之遇——遇到了一首千古傳誦的好詩。有趣的是,不遇詩成了一個“唐詩現(xiàn)象”,不遇在浩瀚的唐詩海洋里翻起朵朵小浪花,寄托著很多人的志趣情操。
另一個有名的不遇,是劉備三顧茅廬。第一次,諸葛亮出遠門而不遇;第二次,諸葛亮出門閑游再次不遇;第三次,倒是遇了,但劉備一行仍要耐心等待。面對這樣的誠心,諸葛亮被實實在在地打動了,決定出山相助。不遇,考驗彼此,終得知己。
有些不遇,其實是碰壁,是對方故意躲著你。對此,你不妨看淡些,留點自尊,然后努力提升自己。當一個人足夠強大時,碰壁的事自然會少起來。
不遇,也會收獲歉意。有情有義的人,會因為你訪而不遇表達歉意,進而你獲得了回應,你們反而加深了感情。壞事變好事,不遇,亦好。
還有一種是故意不遇,那是一種不同常人的境界?!把┮乖L戴”就是一種故意不遇。想見一個朋友,走到門口,卻又不想見了。故意不遇,隨性而為,臨時起意,盡興就好。
不遇,是人生的一種狀態(tài)。歲月經(jīng)年,你便會理解,人生不可能總是遇見,心想事成,也會有偶然的不遇,遺憾失落。遇見,當然可喜、圓滿;不遇,小挫折而已,不妨用相見不如懷念來排解自己,不遇也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念想和驚喜。人生因為有不遇的缺憾,才會有再遇的期待。不遇,也可以讓我們走回內(nèi)心,去遇見真實的自己——
如此,不遇,亦好。
(李楠楠薦自《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