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小說中的宋江并非虛構(gòu),而是歷史記載中真實存在的人物。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宋江,廣受人們傳頌和喜愛。
我們普遍了解和認知的宋江,是我國元末明初白話文章回體長篇小說《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之首,水泊梁山起義軍首領(lǐng),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排名第一位的人物,是《水滸傳》中的靈魂人物。這個人物并非是《水滸傳》作者完全虛構(gòu)、憑空塑造的,而是有確定歷史記載的真實人物。
史料記載中的宋江
《宋史》《大宋宣和遺事》《所安遺集·江南曲序》《三朝北盟會編》《夷堅志·蔡侍郎》《龔圣予贊》《宋江三十六人贊》《癸辛雜識·續(xù)集》《續(xù)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居易錄》《宋州府志》《蕩寇志·自序》《皇宋十朝綱要》等都記載過宋江其人及起義事跡。
南宋徐夢莘在《三朝北盟會編》第一百四十一卷提到,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童貫率軍鎮(zhèn)壓方臘起義,帶領(lǐng)的手下大將中就有宋公明(宋江)。南宋楊仲良《續(xù)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提到宋軍征討方臘的總部行營幫源洞時,宋江和另外兩名將領(lǐng)趙明、趙許,都帶領(lǐng)所部埋伏在幫源洞的后面,負責(zé)攻險作戰(zhàn)任務(wù)。
北宋李若水《捕盜偶成》詩中提及宋江,這是宋江其人首次在詩詞中出現(xiàn)。詩中提到:“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翦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駭愕?!?/p>
南宋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全面記載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名號及一些事跡,對閱讀、了解、研究《水滸傳》人物原型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是非常珍貴的史料。南宋的周密將《宋江三十六人贊》收錄到其編撰的《癸辛雜識》中。
史料記載中的宋江等三十六人所率義軍的戰(zhàn)斗實力,不容小覷。宋江智勇雙全,能征善戰(zhàn),他帶領(lǐng)下的起義軍團隊戰(zhàn)斗力十分強悍,能夠長期與朝廷軍隊周旋?!端问贰埵逡箓鳌酚涊d宋江軍團“轉(zhuǎn)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端问贰ず蠲蓚鳌酚涊d:“(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shù)萬,無敢抗者。”
宣和元年(1119年),名臣侯蒙上書宋徽宗,言宋江等三十六人才智過人,不如下旨招安,派去討伐方臘以贖其過。趙佶對侯蒙的建言非常贊同,立即下詔命其全權(quán)負責(zé)招安。不料侯蒙突發(fā)重病而死,招安之事也因此擱置一時,這在《宋史·侯蒙傳》中有明確記載。
在起義軍轉(zhuǎn)戰(zhàn)各地的戰(zhàn)斗中,宋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軍事才能,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戰(zhàn)術(shù)多變,令朝廷官員頭疼不已,一些官吏不得不對宋江等義軍刮目相看。
朝廷曾經(jīng)多次張貼榜文緝拿宋江等三十六人,聲言捉拿到宋江者賞錢萬萬貫,捉拿到李進義者賞錢百萬貫,拿獲吳用、李逵、關(guān)勝、呼延綽、李橫、武松、張清、阮通等人賞錢十萬貫,拿獲杜遷、董平、石秀、楊雄者賞錢五萬貫,并把宋江等三十六人通緝令制作成紙牌廣泛發(fā)放到民間。后來這些紙牌成為民間游戲娛樂用牌,一直流傳至今。
宣和三年,宋江等三十六人率軍團接受了朝廷招安,朝廷對宋江等起義軍將領(lǐng)都給予了高官位及賞賜,以此籠絡(luò)人心。也有一些史料記載宋江并未受到朝廷的招安,也從未參加鎮(zhèn)壓方臘起義。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在北宋的記載中全無宋江受招安之事,招安之說是南宋時期編造出來的,持有這種觀點、說法比較激進的是宋代的洪邁和清代的俞萬春。
洪邁在《夷堅志·蔡侍郎》中寫道:“帥鄆時,有梁山濼賊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誅之?!比缃襁B云港海州一帶還流傳著一首詩:“白壁虎山陰,墳冢草木青。問是誰家墓?梁山好漢塋?!鼻宕崛f春在《蕩寇志·自序》中也提及宋江等人沒有被招安,而是全部被朝廷斬殺。
宋江在元曲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痕跡。記載宋江的元曲很多,如高文秀《黑旋風(fēng)雙獻功》,康進之《梁山泊黑旋風(fēng)負荊》,李文蔚《同樂院燕青博魚》,無名氏《爭報恩三虎下山》《魯智深喜賞黃花峪》《大婦小妻還牢末》《黑旋風(fēng)救答李幼奴》,等等。
小說《水滸傳》中的宋江
小說《水滸傳》中的宋江,縱橫捭闔,慷慨豪邁,把梁山泊周圍大小山寨頭目、能人異士凝聚在一起,領(lǐng)導(dǎo)大家聚義,帶領(lǐng)起義軍接受招安,為朝廷效力,四處征戰(zhàn)。
在小說中,宋江是一個具有多面性格的人物,作者將人性的善與惡、美與丑都集聚于宋江一身。宋江身上的善,是作者對廣大勞動人民厚道善良的贊美;宋江身上的惡,是封建勢力頑固思想的惡;宋江身上的美,是人間正義與江湖道義結(jié)合的美;宋江身上的丑是市井地痞蠅營狗茍的丑。
宋江帶領(lǐng)的是以江湖好漢為主體的農(nóng)民起義軍,高舉忠義的大旗,但其所做之事實質(zhì)是以維護梁山泊軍團利益為主的劫富濟貧,在戰(zhàn)斗中為了勝利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其內(nèi)不乏李逵、秦明、董平、王英等濫殺無辜之人。
《水滸傳》中的宋江雖然是梁山好漢的領(lǐng)袖,卻偏偏是下跪次數(shù)最多的人物。他甚至將下跪當成手段,其跪拜之人上到皇帝官員,下到三教九流。其中跪拜皇帝就有十多次。明明知道皇帝賞賜的是毒酒,宋江依舊選擇下跪,乖乖地承受死亡,寧死也不愿違抗皇令,可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皇權(quán)的盲目崇拜。
《水滸傳》中的宋江帶領(lǐng)眾人南征北戰(zhàn),付出慘重代價,立下汗馬之功。當重返朝廷時,奸臣當?shù)?,不被重用的宋江空有滿腔抱負無處施展,困于蠅營狗茍中,幾近癲狂。一杯毒酒讓宋江在無奈、痛苦、悲愴中追隨死去的兄弟而去,曾經(jīng)的水泊梁山繁華盛景似海市蜃樓般虛幻。從中可見《水滸傳》中描寫的宋江是個極其復(fù)雜而具有爭議性的人物。
《水滸傳》中的宋江與歷史上的一些人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宋江身上有劉備、曹操、張士誠、岳飛、于謙等人的影子,其具有和曹操一樣的奸梟胸襟,也有和劉備一樣平易近人的厚德,以及和岳飛一樣的精忠報國之心。其也與明末元初起義軍首領(lǐng)張士誠有頗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人物,都曾接受過朝廷招安。據(jù)相關(guān)記載,張士誠起義初期,施耐庵積極擁護和響應(yīng),曾任其軍師。張士誠自立為王后,施耐庵憤然離開,這和《水滸傳》中公孫勝離開宋江的情節(jié)幾乎相同。小說中的宋江和張士誠的官位基本相同,性格基本相似。
民間傳說中的宋江
民間傳說中的宋江,號及時雨、入云龍,主要以及時、精準助人而為人稱道。傳說宋江生于安徽淮安(今江蘇淮安),從小家貧,但他聰敏勤奮,不畏艱難,從窮困中走了出來。宋江掌握十八般武藝,曾參加過大梁軍、太原軍、建安軍、宣威軍等,經(jīng)常幫助貧苦之人,深得百姓的喜愛。
民間流傳有很多與宋江有關(guān)的故事,如“宋江鬧縣衙”“宋江看瓜”“宋江拜泉”“宋江救兄”“宋江換地”“宋江審?!钡?。
“宋江拜泉”講的是相傳梁山寨聚義廳建好后,山上的人馬越來越多,生活用水出現(xiàn)短缺,宋江和吳用商量后決定在聚義廳的西南面打一眼深井。但打了幾丈深也沒有打出水來,再往下打也十分困難。宋江很愁悶,聽了吳用拜泉的建議后,宋江頓悟,馬上傳令各頭領(lǐng),布置拜泉的相關(guān)事情。山上男女一律齋戒三日,一起到井邊拜泉。清晨拜泉時,宋江焚香,盧俊義、公孫勝唱禮,吳用讀罷祝文,焚過天裱,一百單八將跪下燒信香。神仙鄧禹正巧駕云巡查,見此地?zé)煔鉀_天,急忙向下方察看,原來是梁山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拜泉求水。梁山義軍的虔誠禱拜,令鄧禹深受感動,鄧禹急駕祥云,回凌霄寶殿奏明玉帝,玉帝命龍王火速前往梁山通泉送水,龍王放出東海蛟龍掀開梁山井內(nèi)硬石,最終泉如潮涌?!叭|海黃河源,宋江聚眾齊拜泉。蛟立奇功名千古,水滸英雄美名傳”詩句至今在民間流傳。
“宋江換地”講的是相傳宋江為梁山附近的鄆城縣宋家莊人,宋家的土地與臨縣張家樓的張文超家連邊,犬牙交錯。張家人種地往返時常從宋家地里過,時間長了便走出一條路來,將宋家的地分為兩半,這令宋家老人煩惱不已,孝順的宋江決定去找張家商量換地。去的路上,宋江遇到兩人因為牲口吃莊稼的事情廝打,宋江表示愿意自己拿銀子幫忙賠償莊稼,感動了兩人,廝打的兩人重歸于好。其中一人正巧是張文超的二弟,他表示愿意帶宋江去家里談?chuàng)Q地之事。原來張家也早有換地之意,只是因為宋家地好,張家地較差,不敢提此事,換地一事一說即成。張文超三弟看到宋江是個有才之人,將宋江推舉給自己作知縣的好友,宋江因此當上了押司。
從這些有關(guān)宋江的民間傳說中可以看出,宋江在民間是一位受到百姓尊敬和喜愛的人物。
總而言之,史料記載中的宋江智勇雙全,能征善戰(zhàn);小說《水滸傳》中的宋江具有多面性格,有曹操、劉備、岳飛、張士誠等歷史人物的身影;民間傳說中的宋江更受大眾喜愛。
禹俊,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