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歷史與變遷問題研究

      2023-11-18 18:27:56尹群
      藝術評鑒 2023年18期
      關鍵詞:變遷歷史

      尹群

      【摘? ?要】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通過對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彝族的社會結構、婚姻制度、價值觀念和傳承方式等方面的特點,拓寬對彝族文化的理解,豐富人們對民族音樂的研究領域,為有興趣學習和了解彝族文化的人們提供研究和學習的資料。研究涼山彝族婚俗音樂有助于保護和傳承彝族傳統(tǒng)文化,對研究彝族社會和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涼山彝族? 婚俗音樂? 歷史? 變遷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3)18-0031-06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在彝族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涼山彝族文化自身的反映?;樗滓魳凡粌H記錄了涼山彝族人民婚姻生活的變遷,更承載了彝族文化的歷史和民俗。對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一、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重要性和研究意義

      涼山彝族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其婚俗音樂傳統(tǒng)可追溯到唐代,是彝族一項極為重要的儀式活動。涼山彝族婚俗音樂最初主要以打擊樂器為主,如手鼓、木魚、銅鼓等,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融合了其他的民族音樂元素,如撫州樂、贛南腔等,形成獨具特色的涼山彝族婚俗音樂。

      一直以來婚俗音樂都是涼山彝族文化寶庫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貫穿整個婚禮過程的重要支撐。涼山彝族的傳統(tǒng)婚禮多為群眾性活動,通常持續(xù)舉行數(shù)天,音樂則為整個婚禮增添了歡樂和熱鬧的氣氛。婚禮上,親朋好友相聚,大家載歌載舞,場面十分熱鬧。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演奏形式多種多樣,有歌曲、舞曲、器樂等,其旋律婉轉動聽,歌聲淳樸悠揚,再配以各種舞蹈,讓婚禮現(xiàn)場更具歡樂氣氛?;樗滓魳芳訌娏诵禄榉驄D和迎親團隊以及婚宴賓客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了濃濃的婚禮氛圍?;樗滓魳肥菦錾揭妥逦幕膫鞒泻脱永m(xù),也是涼山彝族人民婚俗儀式中一種重要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

      對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研究不僅可以深入了解涼山彝族的社會和文化,還有助于保護和傳承彝族傳統(tǒng)文化,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繁榮和發(fā)展。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彝族民俗與歷史交融的產物,深刻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審美觀念、價值取向和文化信仰。如今的現(xiàn)代社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傳統(tǒng)文化逐漸消失或改變。通過研究保護和傳承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可以激發(fā)彝族人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也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通過對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研究,深入了解彝族的社會結構、婚姻制度、價值觀念和傳承方式等方面的特點,可以拓寬對彝族文化的理解,豐富對民族音樂的研究領域。同時,也為有興趣學習和了解彝族文化的學者提供部分研究資料。

      二、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常用曲目及特征

      (一)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常用曲目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常用曲目有鞭馬歌、臨門賀喜歌、相親歌、求婚歌等。鞭馬歌是涼山彝族傳統(tǒng)婚俗音樂中最重要的曲目之一,通常在婚禮儀式開始或結束時演唱,歌曲旋律歡快,歌詞寓意美好,祝福新婚夫婦幸福美滿。臨門賀喜歌是彝族婚俗音樂中的另一曲目,通常是鄰里親友到新婚夫婦家中賀喜時演唱,表達對新婚夫婦及其家人的祝福。臨門賀喜歌的歌詞內容豐富,旋律歡快,往往伴隨著打擊樂器和舞蹈演出。相親歌是涼山彝族婚俗中男方和女方相互介紹的重要歌曲,歌詞以對方的優(yōu)點和家庭背景為主題,旋律簡單明快,表達了對對方的喜愛之情。求婚歌是涼山彝族婚禮中男方向女方求婚時演唱的歌曲,表達男方對女方的深情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愿望,旋律抒情動聽。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曲目類型多樣,形式主要包括歌曲、器樂以及民間舞蹈等,表達方式既包括獨唱、合唱,又包括舞蹈和樂器演奏。合唱的曲目通常節(jié)奏歡快,旋律婉轉動聽,歌詞內容主要是表達對新人的祝?;蛘咝氯藢橐錾畹拿篮闷谕取诔莻鹘y(tǒng)的彝族音樂形式,是彝族婚俗音樂中常見的一種類型,新娘和新郎各自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即興對唱,通過歌詞和旋律的對答,表達彼此的情感和祝福。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用曲目,涼山彝族婚俗音樂還常常包含各種舞蹈音樂和祭祀音樂等。這些曲目在婚俗儀式和相關慶祝活動中也起到帶動氣氛、表達祝福和增添喜慶的作用。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多種多樣的曲目類型通過特色的音樂和舞蹈形式表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了涼山彝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特征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從旋律、音階與調式、節(jié)拍與節(jié)奏、曲式結構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音樂特征,體現(xiàn)出不拘一格的音樂特點。

      旋律方面,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常使用連續(xù)級進與四度跳進相結合的方式,旋律線條多呈現(xiàn)出環(huán)繞型進行的特征,整體風格較為活潑和靈動。旋律發(fā)展手法多使用重復和變奏等音樂形式,迭奏的方式也較為多見。在音階與調式的使用上,旋律多使用五聲音階,多為單一調式,偶爾也會出現(xiàn)調式交替、同宮轉調、異宮轉調等調式變化。在節(jié)奏與節(jié)拍上,多使用混合節(jié)拍和散拍子,速度以中速居多,多使用無窮動式的節(jié)奏節(jié)拍。唱腔主要以花腔形態(tài)為主,抒情婉轉,多使用非等分節(jié)奏。整體的節(jié)奏風格不拘泥于固定的強弱節(jié)拍循環(huán)規(guī)律,律動自由靈活、極富變化。曲式結構多為一部曲式和單二部曲式,通常以五個樂句構成的一部曲式為主要曲式結構類型。樂段中的樂句材料關系多為變奏或迭奏,節(jié)奏上常做伸縮處理,或自由延展或做派生性對比。演唱方式多為一人領唱一人重復,或領唱先唱、他人再變化重復的對歌或對唱形式。

      以涼山彝族《婚禮歌》為例。涼山彝族《婚禮歌》從古代歲月的流逝過程中逐漸產生和形成,經歷了漫長的社會歷史和發(fā)展變遷。彝族《婚禮歌》是以《媽媽的女兒》(又叫《阿嫫尼惹》)、《阿姨阿支》、《阿嫫莫果》(又叫《熱達》)、《玻哈牛牛》、《喳扎喂洛左》等為代表的一組敘事、抒情長歌。涼山彝族嫁娶過程中演唱《婚禮歌》,是涼山彝族婚禮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參與人數(shù)眾多,男女老少皆可。新娘出嫁前3—5天,由寨子里的由婦女組成的親朋好友聚集到新娘家開始演唱,直到深夜才散去。氣氛最濃、最熱鬧的是在新娘出嫁前一晚。表演者身著盛裝,或歌或舞,形成一種歡快、熱烈的歌舞場面。開唱時,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婦女開頭,以《阿嫫尼惹》開始傳唱,隨之《阿姨阿支》《玻哈牛?!贰对孤遄蟆返葘Τ嗬^展開。表演形式以唱為主,一人領唱,一人或眾人應和。唱時還輔以舞動披氈轉體對舞的表演。還有“斗嘴”詠誦的形式,參與人數(shù)眾多,持續(xù)時間長,氣氛熱烈而隆重。

      涼山彝族的《婚禮歌》作為其傳統(tǒng)婚禮音樂的代表之一,具有獨特的音樂特色。它以其獨特優(yōu)美的音調、合唱和回應的形式、獨特的演唱技巧、豐富的樂器伴奏和富有意義的歌詞內容,展現(xiàn)了涼山彝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豐富內涵,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第一,旋律音調優(yōu)美。音樂常以連續(xù)級進與四度跳進相結合的方式,旋律線條多呈現(xiàn)出環(huán)繞型進行的特征?!痘槎Y歌》的音調通常較高,節(jié)奏歡樂明快;曲調起伏多變,既有明快活潑的部分,又有抒情綿長的部分,展現(xiàn)出涼山彝族音樂的獨特性和魅力。

      第二,調式單一,且多采用合唱和回應。《婚禮歌》通常以合唱的形式呈現(xiàn),由新郎新娘及親友們共同演唱。歌曲中展現(xiàn)了熱烈、興奮的歡樂氛圍。人們有時會以即興回應或進行對口唱形式,增加音樂的互動與參與感。

      第三,節(jié)奏節(jié)拍以中速居多,具有獨特的演唱技巧。在《婚禮歌》中,彝族人民通常使用特殊的發(fā)聲技巧,如發(fā)響音、劃音等,這些技巧的使用使歌曲更具有表達力和藝術感,體現(xiàn)了彝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風格。

      第四,曲式單一。音樂風格自由隨性、音樂發(fā)展一氣呵成,樂句之間長短參差不齊,具有樂句不規(guī)整、不平衡的結構特點,使音樂更富有結構張力和發(fā)展動力。

      第五,歌詞內容豐富?!痘槎Y歌》的歌詞內容通常表達彝族人民對新人的祝福、新人對婚姻生活的美好期望等情感和觀念,既簡單明了直抒胸臆,又展示了彝族的文化和價值觀。

      三、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傳統(tǒng)藝術形式及發(fā)展階段

      (一)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傳統(tǒng)藝術形式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是涼山彝族婚俗儀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更充分體現(xiàn)了涼山彝族文化的獨特風韻。其旋律大多柔美悠揚,彰顯地方特色。涼山彝族婚俗大致可分為定親儀式、迎親儀式、婚禮儀式和送親儀式這四個階段,且每個階段中婚俗音樂的使用情況都有所不同。

      在定親階段,男方會與女方家長商議婚事,并進行慶賀。這時,常會有音樂演奏和歌唱表達祝福和喜悅之情。在這個階段中,所有的壯年男子都要參與。隨著彝族特有的“跳滾圈”舞蹈,伴隨著婚俗樂器如竹簫、嗩吶、鑼鼓等的演奏,他們會合唱各種追妻歌曲。這些歌曲旋律悠揚,歌詞表達對未來妻子的愛、對新婚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在彝族傳統(tǒng)的迎親階段中,新郎一般會在婚禮前一天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新娘家會使用特定的音樂表達對新郎的歡迎和祝福。在這個過程中,典型的迎親儀式音樂包括鼓樂、嗩吶等樂器的演奏,也會有鼓樂和嗩吶伴奏的表演,這些樂器的音色獨特,奏出的旋律鏗鏘有力,富有民族特色。鼓樂通常是由大鼓、小鼓和鑼等打擊樂器組成,聲音雄壯、鏗鏘有力,帶給人們歡樂和喜悅的氛圍,如《鼓樂歡迎新郎》。嗩吶則能夠表達喜悅和慶祝之情,聲音悠揚,如《嗩吶祝福新郎》。迎親儀式的音樂通常激昂高亢,既能表達出熱烈的氣氛,又能讓前來送親的親朋好友感到喜慶和歡樂。

      婚禮儀式是整個婚禮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包含了很多節(jié)目和活動,音樂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涼山彝族婚俗中,會有專門的樂隊奏樂,表演帶有彝族特色的歌舞等節(jié)目。在婚禮儀式中,樂曲和舞蹈能夠展示彝族文化的特點和魅力,同時也傳達出新婚夫婦和親友們的喜悅和祝福。常用的婚俗樂曲有《彝族吉祥閃電舞》《絲綢之路》和《瑤山情歌》等,這些曲目通常以歡快、熱烈的旋律為主,并以彝族特色的舞蹈伴舞。音樂的選取和演奏方式多種多樣,總體上都能夠為整個婚俗儀式增添熱鬧和喜慶的氣氛。婚禮中的歌曲多為男女對唱,也有女聲唱山歌和男聲唱板凳歌等形式。歌詞含義淺顯易懂,旋律優(yōu)美婉轉,淳樸自然;歌聲跳躍流暢,常常出現(xiàn)在整個婚禮氣氛的最高潮。器樂演奏則主要采用合奏、獨奏等形式,演出者多為家庭音樂團體或邀請專門的樂隊。器樂演奏種類繁多,常使用的有木琴、二胡、斑鳩、蘆笙、木鼓、鐘鼓、單簧管等樂器。單簧管是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中重要的樂器之一。單簧管具有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常常用在婚禮過程中演奏,為慶典增添喜慶和歡樂的氣氛。木鼓也是代表性的彝族傳統(tǒng)樂器之一,它由木制的鼓身和鼓面組成,演奏時用棍敲擊鼓面。木鼓演奏在彝族婚禮中常常被采用,其有力的節(jié)奏和生動的音響能夠帶動儀式的氣氛。彝族傳統(tǒng)婚禮中還經常使用鐘鼓,鐘鼓的聲音悠遠而動聽,能夠增加儀式的莊重感,表達對神明和祖先的敬仰。在涼山彝族婚俗中,儀式配合器樂演奏,再加上不可或缺的舞蹈,把婚禮的喜慶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器樂的優(yōu)美旋律與載歌載舞配合默契,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

      最后是送親儀式。送親儀式是婚俗儀式的最后一環(huán),即新娘離開娘家前往新郎家的儀式。送親儀式的音樂通常較為悠揚、緩慢,表達新娘離別家庭的悲喜交融之情。常用的送親儀式樂曲有《光陰似箭》《牽手》和《鄉(xiāng)戀》等,這些曲目旋律柔和,表達了親友們對新娘未來的祝福和對離別的傷感。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使用情況各不相同。從迎親儀式的喜慶、歡樂,到婚禮儀式的熱烈、慶祝,再到送親儀式的悲喜交融,音樂為整個婚禮增添了喜慶的氛圍,展示了涼山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涼山彝族婚俗音樂,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涼山彝族人民的獨特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知曉婚俗音樂對婚禮的重要性,窺探到涼山彝族社會的傳統(tǒng)觀念和價值取向,而這對研究彝族文化和彝族社會的發(fā)展脈絡具有重要意義。

      (二)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四個發(fā)展階段

      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在現(xiàn)代化進程和文化交流的影響下,經歷了多個階段的變革和發(fā)展?,F(xiàn)在的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的音樂元素和表現(xiàn)方式,同時還吸收了現(xiàn)代音樂的某些特征,增強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魅力。涼山彝族婚俗音樂變革過程大概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即傳統(tǒng)階段、城市引入階段、民間演出階段與電子音樂使用階段。

      傳統(tǒng)階段(早期):在這一階段,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形式。傳統(tǒng)的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多數(shù)是由當?shù)氐囊魳芳液兔耖g藝人演奏或演唱。在傳統(tǒng)階段中,涼山彝族婚俗音樂表現(xiàn)了彝族人民的習俗、民俗、文化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特色,如強調族人間的互相幫助、家庭團結以及親情等。

      城市引入階段(20世紀40—50年代):這一階段,城市舞臺藝術開始向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市場滲透,部分涼山彝族青年受此影響,開始通過廣播、唱片和留學生等渠道接觸到外來文化藝術。同時,由于祖國建設需要和工農業(yè)社會化進程的推進,農民們開始逐步改變他們的職業(yè)和生活方式。

      民間組織演出階段(20世紀60—70年代):這一階段,涼山彝族婚俗音樂逐漸從官方走向民間,即開始在基層團體和民間組織中演出。民間組織在演出過程中逐漸加強對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技術、風格和藝術價值的認識,在藝術創(chuàng)作和演出中注重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綜合,進一步推進了涼山彝族婚俗音樂藝術的發(fā)展。

      電子音樂使用階段(20世紀80—90年代):這一階段,涼山彝族婚俗音樂技術手段開始向電子化方向發(fā)展,電子合成器和麥克風等設備被廣泛應用,音樂表現(xiàn)形式逐漸豐富。同時,音樂家們逐漸改變演出方式,有些音樂家開始采用新的舞臺表現(xiàn)手段,如加入現(xiàn)代舞、唱跳等元素,讓音樂更好地接近年輕人和現(xiàn)代社會的審美趣味。

      四、現(xiàn)代化進程和文化交流對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傳統(tǒng)的影響

      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文化交流的加強,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傳統(tǒng)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文化交流方面:隨著人們交往的深入,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也受到了外來音樂文化的影響。比如近年來流行音樂、現(xiàn)代舞蹈等文化元素的輸入,使得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傳統(tǒng)逐漸受到了影響。盡管彝族人民仍然傳承著自己的傳統(tǒng)音樂,但是在一些婚禮儀式中,已經出現(xiàn)了不少融合了現(xiàn)代文化元素的音樂和舞蹈表演。文化交流促進了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傳播和發(fā)展。在與其他地區(qū)以及國內外文化交流過程中,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認可,這使得其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更多的演出機會和展示平臺,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社會變革方面: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速,涼山彝族的社會形態(tài)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在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動下,涼山彝族文化得到了更多的保護和傳承,使得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另一方面,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傳統(tǒng)習俗被削弱。而一些婚禮習俗的失傳,使得部分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意義也隨之消失。

      技術手段方面: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傳統(tǒng)也呈現(xiàn)出新的面貌。比如電子合成音樂、數(shù)字錄音和電視等技術手段的應用,使得涼山彝族的婚俗音樂演出趨于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一方面新的作曲技法與傳統(tǒng)音樂的結合成果不斷顯現(xiàn),彝族民族歌手出現(xiàn);另一方面,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純粹性和真實性也面臨被削弱。

      五、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未來前景

      就涼山彝族婚俗音樂而言,傳統(tǒng)的部落結構漸漸瓦解,涼山彝族新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些變化對傳統(tǒng)彝族婚俗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F(xiàn)代作曲技法與電子合成音樂等技術手段的引進,不僅提升了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音效和舞臺表現(xiàn)力,而且也極大地拓寬了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表現(xiàn)方式,讓神秘的彝族婚俗音樂更好地展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

      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一方面是文化歷史發(fā)展的結晶,另一方面是對文化的傳承與重構。讓本土音樂民族化,讓民族音樂世界化,讓植根于口頭傳承的原創(chuàng)作品在發(fā)揚的基礎上實現(xiàn)藝術創(chuàng)新升華。一方面,可以重新認識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重要意義及其特有的藝術美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作曲技法,在音樂語匯的處理上將傳統(tǒng)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相融合,對民間音樂進行現(xiàn)代演繹。以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為素材,利用現(xiàn)代電子音樂的技術手段擴大其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傳播力,讓更多的年輕人發(fā)現(xiàn)、認識、傳播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發(fā)揚涼山彝族婚俗音樂民間之優(yōu)長,汲取當代音樂藝術成果之精粹,是認識涼山彝族音樂與發(fā)揚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途徑。

      現(xiàn)代變革階段,涼山彝族婚俗音樂所面臨的挑戰(zhàn),還包括傳承缺失、表演人才缺乏等眾多問題。但,時代是不斷進步與發(fā)展的,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也在不斷變革并融合更多現(xiàn)代音樂的元素。對于未來的發(fā)展可以看到,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為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演出提供了更加先進的舞臺設備和音響技術,提高了演出的質量和效果。涼山彝族婚俗音樂中的民族元素也正在被充分挖掘,并逐步與現(xiàn)代音樂元素相結合。從20世紀80年代登上中央民族歌舞團舞臺的曲比阿烏,到20世紀90年代涼山的“山鷹組合”,再到“彝人制造”“天菩薩組合”、吉克雋逸、莫西子詩等音樂人,他們用其獨一無二的方式讓人們記住了“火一樣的民族”的彝族。他們用自己最擅長的家鄉(xiāng)語言和當?shù)厝俗顦闼氐那楦?,把最具特色的音樂元素演繹成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旋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開啟了古老彝民族音樂的新篇章,在彝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也為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推廣和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如何更好地做到既能真正發(fā)揚地方傳統(tǒng)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又能最大限度地進行時代融合,使涼山彝族婚俗音樂更具時代性是共同期待的結果。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在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變革的交融下,有著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六、結語

      現(xiàn)代化進程和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對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傳統(tǒng)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傳承和演繹傳統(tǒng)婚俗音樂之余,還需要認真思考文化交流和現(xiàn)代化進程的深刻影響,努力保護和繼承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遺產。需要探討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傳統(tǒng)文化,同時進行創(chuàng)新和變革,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求。通過提高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社會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涼山彝族婚俗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偟恼f來,涼山彝族婚俗音樂在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變革的交融下,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金尚會.中國彝族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苗純嬌著,金開誠編.彝族[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3]羅邊伍各.涼山彝族婚俗變遷及其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14-16.

      [4]邱成建.彝族婚姻習慣法與國家婚姻法的沖突與調適——以涼山彝族自治州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0(23):257-258.

      [5]曾青.傳承、變化與順應:彝族婚姻家庭的現(xiàn)狀及法律調適——兼論涼山彝族自治州施行婚姻法《補充規(guī)定》的完善[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08):32-40.

      [6]阿都日以.阿都嘎它:神秘的彝族戀愛[J].涼山文學,2016(01):55-57.

      [7]阿牛木支,吉則利布.試論涼山彝族阿都情歌的結構與特點[J].文教資料,2012(26).

      [8]陸文熙,陸銘寧.涼山彝族傳統(tǒng)婚姻禮儀中的德能教育[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12):30-33.

      [9]馬林英.對涼山彝族婚姻文化變遷及行為調適的考察[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1):37-43+202-203.

      [10]張曉蓓.彝族婦女在婚姻習慣法里的法律地位——兼與清代婚姻法比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06):212-216.

      基金項目:本文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資助項目,項目名稱:涼山彝族婚俗儀式音樂的歷史與變遷問題研究,項目編號:YZWH2220;本文為“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廳研究基地:成渝地區(qū)教育與經濟社會協(xié)同發(fā)展研究中心”立項課題,項目名稱:綜合類高等院校音樂類專業(yè)服務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實踐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CYJXF22040;本文為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項目名稱:基于5W傳播模式下成都非遺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項目編號:YY2920220437。

      猜你喜歡
      變遷歷史
      回鄉(xiāng)之旅:講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變遷
      40年變遷(三)
      40年變遷(一)
      40年變遷(二)
      清潩河的變遷
      人大建設(2017年6期)2017-09-26 11:50:43
      象棋子的變遷
      學與玩(2017年12期)2017-02-16 06:51:24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青阳县| 巴林左旗| 青州市| 札达县| 澜沧| 新蔡县| 肇庆市| 高阳县| 故城县| 武邑县| 库车县| 崇义县| 河源市| 澎湖县| 瑞丽市| 布拖县| 克什克腾旗| 阿荣旗| 广州市| 镇江市| 石屏县| 河西区| 文安县| 安丘市| 三都| 井陉县| 文山县| 古浪县| 渭南市| 东明县| 常州市| 康定县| 长子县| 怀来县| 察雅县| 宜兰县| 黎城县| 达日县| 古蔺县| 铜川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