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箏曲《袖夢》樂譜版本與演奏分析

      2023-11-18 18:27:56張晨陽
      藝術評鑒 2023年18期

      張晨陽

      【摘? ?要】《袖夢》是青年作曲家劉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現(xiàn)代箏曲,作品以中國傳統(tǒng)的“水袖舞”為靈感,展現(xiàn)了華彩的水袖舞袖間的絲絲情誼,體現(xiàn)了一種“人袖合一”的舞蹈境界。作品自創(chuàng)作以來深受古箏愛好者喜愛,后來劉樂將樂曲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出重奏版本的《袖夢》。

      【關鍵詞】《袖夢》? 樂譜版本? 版本分析

      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3)18-0061-06

      本文以《袖夢》獨奏版本和重奏版本的樂譜版本為對象,從定弦、樂曲結構、樂譜提示符號這幾方面探討不同版本的藝術特色,且總結樂曲改編的手段,提出樂曲練習過程中的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作品簡介

      (一)作者簡介

      《袖夢》是著名演奏家劉樂所作的一首現(xiàn)代古箏作品。劉樂是當代杰出的古箏演奏家、古箏作曲家、制作人,曾獲得第七屆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中央電視臺“2012光榮綻放·十大古箏演奏家”“2014光榮綻放·新十大青年古箏演奏家”雙料入選者等榮譽。作為演奏家,他的足跡遍布國內外,從2008年至今,他頻繁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合作,在舊金山、奧斯陸、哥本哈根、中國香港、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外70余座城市舉辦200余場音樂會及專題講座。作為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改編了多部優(yōu)秀古箏作品,并致力于古韻今彈的創(chuàng)作思路,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加入現(xiàn)代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秋月吟》以古箏名作《平湖秋月》為元素,加入鋼琴協(xié)奏的形式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映心水蓮》以客家箏派傳統(tǒng)箏曲《出水蓮》為元素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戀春風》以樂曲《彝族舞曲》為元素,融合了流行音樂爵士風格元素和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曲式的音樂作品;《翠語》是以茶為題,在樂曲中插入采茶音調;《袖夢》則根據(jù)唐代音律及雅樂音階特點,以我國古典舞蹈“水袖舞”為靈感創(chuàng)作的一首原創(chuàng)作品,樂曲輕柔婉轉,時而豪邁粗獷,剛柔并濟,描繪出一幅幅活靈活現(xiàn)的水袖舞畫卷。

      (二)《袖夢》研究的基本情況

      《袖夢》是一首深受演奏者和聽眾喜愛的樂曲。劉樂曾在“CCTV光榮綻放——十大青年古箏演奏家音樂會”以及多場個人音樂會中演奏《袖夢》,此后《袖夢》這首樂曲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古箏專業(yè)生的畢業(yè)音樂會現(xiàn)場。

      獨奏版本的《袖夢》有一定的演奏難度。在演奏技法上,長篇幅的輪指和分解和弦的運用、快速指序的運用、長篇幅的搖指運用使得這首樂曲擁有一定的技術難度要求,復調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建立和聲性內心聽覺,形成復調意識。在音樂性上,“夢”的流動,“情”的深情,“舞”從動感到歌唱到輕盈再到強勁的情緒變化對于演奏者的藝術處理能力也有很高要求。在思想內涵上,樂曲運用唐代音律和雅樂音階結合現(xiàn)代演奏技巧描繪中國古典的水袖舞,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使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美感,使古老的文明呈現(xiàn)出新的生命力。重奏版本的《袖夢》在獨奏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聲部,運用了不同的演繹形式,使音樂更加豐富,情感表達更加細膩,它收錄于《樂語箏言·古箏重奏曲七首》一書,這本書也是浙江省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的創(chuàng)作成果。由此可見,《袖夢》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作品。

      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收集,現(xiàn)階段對于《袖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演奏技法、演奏分析、美學思想這三個方面:

      其一,以《袖夢》中出現(xiàn)的演奏技法為對象進行研究。例如:孫曉微所作《箏曲〈袖夢〉的情境分析與輪指技巧演奏》。文章主要對樂曲中的輪指練習方法、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法。

      其二,對《袖夢》的演奏與演奏心得進行分析。例如:陳偉霞寫作的《箏曲〈袖夢〉的演奏探析》。在文章的第二章中,作者論述了《袖夢》的樂曲布局,并以段落為單位講解樂曲的藝術處理手段。在第三章中論述作者演奏這首樂曲的感悟,得出演奏時要注重段落標題和情感表達、注重演奏技巧和演奏體驗的結論。

      其三,美學方面。例如:姚聃發(fā)表的文章《箏曲〈袖夢〉的意境分析和美學意蘊》。文章將樂曲與美學相結合,論述《袖夢》的“淡”“柔”之美。

      由于重奏版本出版時間較晚,還沒有對樂曲的演奏版本或者樂譜版本進行分析,分析重奏版本的《袖夢》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通常,演奏者與作曲家相互交流的媒介是樂譜,樂譜是作曲家對樂曲表達意圖的載體,《袖夢》的獨奏版本與重奏版本都為劉樂所作,分析兩種版本的樂譜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樂曲,更好地演奏這首樂曲。

      (三)《袖夢》版本情況

      1.獨奏版本

      獨奏版本《袖夢》收錄于王蔚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箏考級曲集:演奏級》一書中,這本書經(jīng)常被當作教材運用于業(yè)余考級十級,以及本科生的專業(yè)課學習過程中?!吨袊殴~考級曲集:演奏級》一書共有三冊,每一冊收錄有三首獨奏曲和兩首協(xié)奏曲,其中每首獨奏曲均有五線譜和簡譜兩種樂譜版本,《袖夢》被收錄于“演奏一級”。

      簡譜版本《袖夢》是以首調記譜形式將五線譜的音符以阿拉伯數(shù)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古箏是一種傳統(tǒng)的五聲音階樂器,《袖夢》雖然是人工定弦,但也是根據(jù)唐代音律及雅樂音階的特點在D宮調的基礎上改變個別琴弦的音高所形成的,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簡譜能更好地把握音階和旋律特點。在古箏業(yè)余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通常采用簡譜,學生對于簡譜相對較為熟悉,采用簡譜學習會更加得心應手,并且,簡譜中古箏指法的標注也相對比較規(guī)范、統(tǒng)一,演奏起來更加方便。

      進入古箏專業(yè)學習階段,五線譜成為學習古箏的必經(jīng)之路,現(xiàn)代的一些高難度獨奏曲及大型協(xié)奏曲,例如:《曉霧》《如是》《蒼歌引》等都采用五線譜記譜,如果不接觸五線譜的學習,對將來的專業(yè)學習是非常不利的。用五線譜記譜,能夠更清晰地反映音的高低走向、節(jié)奏、時值,也可以更好地和樂隊、西洋樂器進行合作。五線譜版本的《袖夢》處于“演奏一級”,在演奏級的樂曲中難度較低,定弦較為簡單,以五線譜版本《袖夢》作為五線譜的入門樂曲學習較為合適。當然,五線譜的記譜也有一定的弊端,如:沒有簡譜容易體現(xiàn)樂曲的調式調性特點、一些古箏的特定指法不能精準地記錄、指法符號不夠統(tǒng)一等。

      2.重奏版本

      重奏版本《袖夢》在2022年出版于《樂語箏言·古箏重奏曲七首》一書,這本書采用五線譜進行記譜。與獨奏版本把“樂曲說明”部分放在樂譜末尾不同的是,重奏版本提取單獨的一頁將樂曲說明寫于樂曲之前,更醒目地將樂曲所表達的情感與意義傳遞給讀者。重奏版本在保留樂曲原旋律的基礎上加入一個新的聲部,通過重奏使樂曲煥發(fā)新的生機。

      二、曲式結構與演奏提示

      (一)定弦

      古箏的定弦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五聲音階,《袖夢》則是根據(jù)唐代音律及雅樂音階的特點在D宮調的基礎上改變第1、2、3、19、21弦的音高,形成一種獨特的人工定弦。這種定弦使得樂曲產(chǎn)生一種特有的音響效果,使樂曲更加細膩婉轉。重奏版本與獨奏版本的定弦方法相同,在調式上與獨奏版本保持一致。

      (二)曲式結構

      獨奏版本與重奏版本的《袖夢》都是一首無再現(xiàn)的三部曲式,由“夢”“情”“舞”三個部分構成,結構相同,小節(jié)數(shù)量略有不同。獨奏版本的袖夢全曲有184小節(jié):其中第一部分為1~38小節(jié);第二部分為39~101小節(jié);第三部分為102~184小節(jié)。重奏版本全曲有183小節(jié):其中第一部分為1~37小節(jié);第二部分為38~108小節(jié);第三部分為109~183小節(jié)。從整體速度來看,獨奏版本與重奏版本均為“慢-中-快”的速度變化。由此可見,在結構和篇幅上獨奏版本與重奏版本十分相似。

      (三)樂譜中的演奏提示

      1.速度記號

      在第一段中,獨奏版本的速度為 =64 ,重奏版本的速度為 =36,重奏版本在速度上更慢一點,使得樂曲聽覺上更為舒緩和柔和。在獨奏版本第21小節(jié)上方樂譜出現(xiàn)“慢起”的速度提示,重奏版本與獨奏版的處理較為相近。重奏版本的第23小節(jié)速度變?yōu)?=45,速度的加快象征著樂曲進入第二層情緒;在獨奏版本中,此處并沒有出現(xiàn)速度提示。在樂曲第一段結尾處兩個版本均有標注“rit.”,提示演奏者進入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散板。樂曲的第二段中,獨奏版本速度為 =70;重奏版本第二段剛開始的速度為 =65,在58小節(jié)處速度提示“稍快”,速度的變化使得樂曲的張力得到提升,也提示演奏者樂曲情緒的又一次提升。獨奏與重奏版本在第二段結尾處都有“rit.”的提示,代表著第二段結束。樂曲的第三段開頭獨奏版本有“慢起漸快”的速度提示,重奏版本標注了“accel.”,慢起漸快的速度變化可以更好地銜接第二段的結尾;獨奏版本第三段剛開始的速度為 =148,在110小節(jié)處速度變?yōu)?=152,重奏版本的速度為 =158,情緒比獨奏版本更加激情熱烈。

      通過速度的對比,了解到獨奏與重奏版本速度有所不同,但是相差不大,重奏版本通過速度的變化使得樂曲張力得到提升。

      2.表情記號的運用

      在樂曲的第一段,獨奏版與重奏版均標注“流動地”,這就提示演奏者在演奏時一定要注意流動性,演奏時應盡量減少顆粒感。在散板段落獨奏版提示“稍自由”,重奏版提示“自由隨性地”,自由也是散板演奏的特點之一。在第二段中開頭部分,獨奏版本標注“深情地”,重奏版本則標注“典雅地”,這使得樂曲慢板的感情基調發(fā)生變化,水袖舞舞者深情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同時,增添了一些莊重。第二段的搖指部分獨奏版本提示“澎湃地”,重奏版本提示“心潮澎湃地”,情緒一致。在第三段,獨奏版本出現(xiàn)了多次情緒變化,110小節(jié)提示“動感地”、118小節(jié)提示“歌唱地”、134小節(jié)提示“輕盈地”、150小節(jié)提示“涌動地”、158提示“強勁地”,情緒的五次變化使得快板情緒一步一步得到提升,使演奏者在演奏時得到較為清晰的提示。重奏版本則只有兩次提示,113小節(jié)提示“熱情地”,137小節(jié)提示“輕巧地”。

      經(jīng)過表情記號的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獨奏版本與重奏版本的情緒大致相同,但在快板部分獨奏版本提示更加豐富細致,為演奏者提供了更多便利。

      3.連音線的使用

      連音線是用于多個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用于相同音高的音符上代表要延長音的時值,用于不同音高的音符上則代表要演奏得很圓滑。在獨奏版本中,用于不同音高的連音線運用較少,僅在樂曲47~50小節(jié)及118~125小節(jié)處有運用。重奏版本除了此部分外,在第一段及第二段都有大篇幅地運用連音線,連音線的使用使得演奏者能夠清晰、方便地分辨出樂句,提示演奏者樂句間的演奏要連貫、流暢。

      4.跳音的使用

      跳音又稱頓音、斷音,是一種急促又時斷時續(xù)的音。獨奏版本中沒有跳音符號的使用,在重奏版本中慢板及快板多次出現(xiàn)跳音。例如樂曲快板部分第113~119小節(jié)、128~132小節(jié)、145~152小節(jié)都大篇幅采用跳音。局促跳躍顆粒的音使得樂曲更好地表現(xiàn)出快板部分的熱烈和跳躍感。

      三、重奏版本改編手段

      (一)主旋律的改動

      重奏版本的《袖夢》與獨奏版本的主旋律基本相同,只在樂曲第一段與第二段銜接處及樂曲結尾處略有不同。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銜接處,重奏版本刪除了獨奏版本38小節(jié)處,并在第二段加入新的四個小節(jié)。新的四個小節(jié)節(jié)奏型相同,以和弦為主,速度較慢,力度較弱,為第二段旋律的出現(xiàn)做鋪墊。

      樂曲快板部分,重奏版本將獨奏版本的170~173小節(jié)移動到結尾長音搖指處,由二聲部進行演奏。改動后的版本更加精練,可以更好地將長搖指的情緒推到最高潮,為結尾的強收做充分準備。

      (二)加入伴奏聲部

      主調音樂是以一條旋律為主要樂思,其他聲部通常作為和聲因素,處于服從、陪襯、協(xié)作的地位。改編時加入伴奏聲部使樂曲形成一個聲部為主旋律,一個聲部為伴奏,可以使樂曲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在《袖夢》重奏版本中,新加入的伴奏聲部也有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加入和弦,例如:樂曲的快板部分113~116小節(jié)處,二聲部為改編后新加入了柱式和弦。柱式和弦的使用使得樂曲原本的重音更加突出,使樂曲情緒更加熱烈;二是固定音型節(jié)奏型,例如:樂曲的慢板部分58~64小節(jié),二聲部為改編后新加入的固定音型,右手采用音高音型相同的十六分音符加入跳音演奏,左手均采用四分音符加二分音符的琶音演奏,主旋律顯得更加深情;三是加入長音襯托,例如:樂曲的前四小節(jié)二聲部為連續(xù)四小節(jié)的搖指,搖指力度的變化帶動為一聲部主旋律做襯托作用,刮奏的加入增強了樂曲的流動感。

      (三)復調

      復調是多聲部音樂的一種,它由兩段或兩段以上的旋律同時進行。他們相互聯(lián)系又能夠和諧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系。在樂曲《袖夢》中,也有采用加入復調聲部的方法進行改編,并常常以搖指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樂曲的第一部分23~26小節(jié),一聲部為新加入的復調聲部,旋律來源于樂曲5~8小節(jié)的旋律;二聲部為獨奏版本原來的主旋律。兩條旋律同時進行,新舊交融,既有前面旋律的流動纏綿,又有新旋律的靈動跳躍,豐富了樂曲的表現(xiàn)力。

      (四)齊奏

      齊奏,顧名思義,就是一起演奏同一段旋律。在重奏版本中也有兩個聲部同時演奏相同旋律的運用。例如:樂曲的快板部分153~160小節(jié)兩個聲部同時演奏相同的掃搖旋律。掃搖是古箏演奏中常用的一種指法,它善于演奏緊張激烈且氣魄宏大的場景。兩個聲部同時演奏,使音樂的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大,使樂曲更加熱烈,將樂曲推向高潮。并且,在165小節(jié)至尾聲部分也有運用齊奏,音樂情緒一層層疊加,將樂曲推向高潮。

      (五)指法的變化

      在獨奏版本中,1~20小節(jié)以輪指為主,輪指是一種較難的古箏演奏指法,它是由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指快速輪流演奏形成長音的一種指法。輪指的音色較為顆粒、靈巧,比較方便在長音中加花或是以大指為一個聲部,其他手指為另一聲部進行復調演奏。獨奏版本中右手的輪指就是在演奏復調旋律。重奏版本中的這部分將輪指改為用搖指演奏,獨奏版本中的復調部分由右手同時彈兩個聲部改為雙手各一個聲部進行。右手的搖指演奏的是獨奏版本輪指中的無名指、中指、食指所演奏的長音,左手的大撮則是演奏獨奏版本中右手大指的旋律,大幅降低了演奏難度。除此之外,搖指這一指法更容易演奏出線條感,更容易演奏出流動的感覺。

      四、演奏難點

      (一)輪指

      獨奏版本中最大的難點就是輪指的運用。古箏演奏中的輪指是借鑒古典吉他和琵琶演奏中的輪指指法形成的,是一種較難的指法。輪指這一指法采用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指向掌心方向快速交替演奏,輪指有長輪、短輪、彈輪等多種形式。獨奏版本《袖夢》第一部分大篇幅采用了長輪和彈輪的形式,在樂曲中也有運用短輪,例如樂曲31小節(jié)就運用了短輪。在演奏輪指時最容易出現(xiàn)手指僵硬、顆粒感不足、音色發(fā)虛、速度不夠快、雜音重等問題。要解決手指僵硬,先要清楚什么是放松,分清楚手指松懈、放松、僵硬三種不同的狀態(tài),在練習過程中體會發(fā)力過程中手指松緊的變化。另外,要學會運用掌關節(jié)發(fā)力和手腕。要解決顆粒感不夠、音色發(fā)虛的問題,則需要時刻關注手指的小關節(jié)有沒有撐起來,不能塌陷和折指,需要扎實彈出每一個音。如若遇到輪指速度不夠快的問題,則需要注意一個手指彈完后另一個手指迅速貼近琴弦做準備,不可準備得太慢,也不能離琴弦過遠做準備。要解決雜音重的問題,一定要注意練習輪指手指做準備的時候手指只是貼近琴弦而不是貼緊琴弦,要使用提彈法進行演奏;同時也需要加快手指的觸弦速度,做到快速觸弦。在演奏彈輪時需要注意此時右手是用一只手彈出兩個旋律,使音樂形成復調,其中大指為一條旋律,無名指、中指、食指是另一條長音旋律。演奏時需要強調大指所演奏的新出現(xiàn)的新旋律。樂曲的慢板部分也容易出現(xiàn)雙手對位不協(xié)調的問題,慢板1~19小節(jié)左手為分解和弦,右手為長輪,在演奏時可以采用右手兩個音對左手一個音的形式進行對位,運用節(jié)拍器進行輔助訓練。當對位問題解決后再加入氣息、速度的變化、音色的變化等進行藝術處理。

      (二)琶音

      無論是獨奏版本還是重奏版本,琶音運用都非常多。在演奏琶音時容易出現(xiàn)琶音音色虛、線條感不足、節(jié)奏不均勻等問題。要解決音色虛這一問題,同樣需要時刻關注小關節(jié)撐住的情況,不能折指。要解決線條感不足這一問題,可以以掌心為發(fā)力點捏緊琴弦,在彈完一組音后以組為單位放松。要解決節(jié)奏不均勻這一問題,可以采用慢練的方法,“彈一音松一音”的方法練習,在“彈一音松一音”能夠準確彈奏的情況下再做到以組為單位放松。除此之外,與其他樂曲的琶音不同之處在于,《袖夢》中的琶音不是古箏演奏中常用的和弦形式,轉位和弦的運用使手指的間距不易掌握,在練習過程中可以先將手指放到相應弦位,感受弦距的變化,形成肌肉記憶。在演奏距離較遠的弦位琶音時,可以運用手腕的帶動或者大指和無名指貼弦,中指和食指不貼弦,在無名指演奏完中指和食指迅速貼弦的方法進行演奏。在樂曲中也有大篇幅反琶音的運用。在演奏反琶音時通常容易出現(xiàn)節(jié)奏不均勻、雜音重的問題。通常出現(xiàn)這類問題是因為彈奏前先將四根手指同時放在琴弦上捏住琴弦再進行演奏,且演奏完并不向下一組音做準備。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采用“彈一放三”的方法來演奏每一組音,即彈完大指后瞬間將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對應的琴弦上,在無名指演奏結束的同時大指瞬間貼上下一個要演奏的音,依次循環(huán)。通常在演奏連續(xù)的反琶音時,無名指和大指的銜接不夠流暢,此時可以在練習前單獨練習大指和無名指的快速銜接。

      (三)搖指

      在兩個版本中,搖指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大篇幅的搖指需要一定的耐力。在練習之前可以每天用時鐘對搖指的耐力練習進行輔助,記錄每日搖指耐力練習時長。在樂曲中也有短搖的運用,例如重奏版本170小節(jié)。在演奏短搖時,一定要注意搖指“托”“劈”的力度、速度、音色都要均勻,運用節(jié)拍器作為輔助,不斷提升演奏速度。在重奏版本中,很多長搖是作為襯托聲部存在的,這時可以減少搖指入弦深度,演奏出弱搖指的效果。在樂曲中也有大篇幅的掃搖段落,掃搖是一種特殊的搖指,它是在搖指的每一拍第一個音加入中指“掃”的一種指法。有些學生在演奏掃搖時會出現(xiàn)“掃”音過于虛弱、掃不出音的問題,此時可以在演奏“掃”時加大手腕的帶動力。

      (四)默契度的訓練

      重奏與獨奏是兩種不同的表演形式,獨奏在表達作曲家創(chuàng)作樂曲時注入的情感之外會根據(jù)自身對樂曲的理解對樂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而重奏則會根據(jù)演奏團隊對樂曲的理解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簡而言之,獨奏更能突出演奏者的個性;重奏則需要團隊成員相互配合,突出共性。重奏版本的《袖夢》以獨奏版本為基礎,以兩聲部的形式進行。在演奏重奏版本之前可以先學習獨奏版本,充分了解樂曲的主旋律,以及理解樂曲表達的情感。重奏版本對演奏者有一定的難度,那就是成員間的默契度。在演奏重奏版本時,需要兩個聲部的成員在有旋律性內心聽覺的同時建立起和聲性內心聽覺,具備復調意識,演奏時不能只著眼于自己聲部情緒的表達,還要關注團隊成員的聲部旋律,在氣息、音色、觸弦方法上與其他成員保持統(tǒng)一,這就需要在課后加強對基本功的練習,使手指可以隨時適應不同觸弦速度、力度、深度的變化,手臂、肢體、氣息等可以隨時適應不同運動幅度的變化。

      五、結語

      隨著古箏演奏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作曲家投入到古箏曲的創(chuàng)作中,近年來創(chuàng)作出許多深受古箏愛好者喜愛的經(jīng)典樂曲,這些古箏作品又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樂曲版本及演奏版本。獨奏版本的《袖夢》以獨特的定弦使古箏煥發(fā)新的活力,與舞蹈藝術相結合,以三個段落將水袖舞得行云水流、剛柔并濟,以及袖間的絲絲情意描繪得淋漓盡致。重奏版本《袖夢》在獨奏版本的基礎上再次編配,繼承了原曲的情感基調,略微調整速度,改變指法,加入新的聲部,使原曲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周錦.淺析古箏曲《袖夢》的音樂創(chuàng)作[J].北方音樂,2017(01):216.

      [2]姚聃.箏曲《袖夢》的意境分析和美學意蘊[J].黃河之聲,2018(17):36-37.

      [3]孫曉微.箏曲《袖夢》的情境分析與輪指技巧演奏[J].明日風尚,2021(24):37-39.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3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調研課題成果,項目名稱:河南高師音樂專業(yè)古箏教育現(xiàn)代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KL-2023-1433。

      罗源县| 青浦区| 无为县| 礼泉县| 柏乡县| 芒康县| 聂拉木县| 普兰店市| 宣恩县| 崇义县| 芜湖市| 金寨县| 丰原市| 丹江口市| 盐山县| 衡山县| 商城县| 古交市| 巩义市| 靖江市| 大悟县| 水城县| 布拖县| 宁国市| 根河市| 昌平区| 琼中| 阿城市| 崇信县| 闵行区| 牙克石市| 四平市| 永登县| 子洲县| 双桥区| 巴青县| 上饶县| 隆德县| 丘北县| 铜陵市|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