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皮膚外用藥,僅需在患處薄薄涂抹一層就可達到一定藥物濃度,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若不合理涂抹皮膚外用藥,可造成多方面影響:
(1)涂抹太厚或者太多,會造成藥物浪費。皮膚外用藥中不僅含有治療疾病起效成分物質(zhì),還添加了凡士林與羊毛脂等物質(zhì),便于涂抹在皮膚后可以慢慢吸收。若一次涂抹太多,既不能增加患處對藥物的吸收量,也不會提高治療效果,反而會造成藥物浪費。
(2)涂抹太厚會增加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皮膚外用藥種類很多,其中包含很多激素類軟膏,若涂抹太厚或大面積使用,局部區(qū)域藥物濃度過高,藥物會滲透的太深,進入到血管中,隨著血液流動不斷的循環(huán)于全身,可引起很多不良反應(yīng)。還要記住,皮膚外用藥使用時間不可太久,長期使用容易引起局部皮膚色素沉著,出現(xiàn)過敏現(xiàn)象或者局部瘙癢嚴重,以及引起毛細血管擴張等,若造成激素紊亂還可發(fā)生多毛現(xiàn)象,嚴重者出現(xiàn)藥物的依賴性等。所以,皮膚外用藥也不可亂用,一定要遵醫(yī)囑,薄薄涂抹一層即可,不能隨意增加使用量,更不能長時間涂抹。
(3)不同的皮膚病,患病部位不同,使用的外用藥以及涂抹范圍也有不同要求。如面部皮膚又薄又嫩,不適合使用高濃度與刺激性大的外用藥;毛發(fā)多的部位如頭皮,涂抹軟膏很不方便,建議選擇液體制劑的外用藥;對于痤瘡的外用藥,只涂抹痤瘡患處,不要大面積涂抹;對于股癬涂抹外用藥時,可以適當擴大一點范圍,連同周邊皮膚也適量涂抹一層。
對于涂抹外用藥,大家都覺得是非常簡單且容易操作的事,但其實幾乎大部分患者都沒有做對。涂抹外用藥按照5個步驟操作,可避免失誤,確保正確用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細心檢查皮膚的破損。若是皮膚擦傷,可涂抹抗生素軟膏;若皮膚有很深的傷口,不建議涂抹藥膏,可使用碘伏進行消毒。藥物涂抹在傷口處,會增加藥物吸收量,因此也會增高進入血液的比例,容易引發(fā)嚴重的不良反應(yīng)。
(2)清潔好手部衛(wèi)生和皮膚患處。在皮膚微潮沒有全干的時候涂抹外用藥,避免水分或灰塵等影響藥物吸收效果,若患處有較多的毛發(fā),建議先剔干凈毛發(fā)再涂抹外用藥。
(3)均勻涂抹。皮膚外用藥涂抹時不可太多、太厚,在患處薄薄涂抹一層就行,藥物均勻涂抹開,涂抹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壓迫到患處,引起不適。
(4)輕輕按摩一兩分鐘。涂抹完外用藥后,用手輕輕按摩一兩分鐘,可促進吸藥膏的吸收,達到更好的效果。注意:若是扭傷或挫傷,受傷后24小時內(nèi)不可隨意活動或按摩,所以涂抹外用藥要注意好力度,避免大力揉捏等,若按摩不當反而會加重損傷。冬天涂抹外用藥后要等5分鐘左右,待藥物充分進入皮膚后再用衣服蓋好,避免藥膏沾到衣服上,降低藥效。
(5)注意涂抹頻率。大多數(shù)外用藥每天涂抹1~2次,遵醫(yī)囑即可,不用增加用藥次數(shù)。
總之,外用皮膚藥種類很多,必須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正確使用,避免用錯反而加重皮膚病。有些外用藥有使用時間要求,如治療痤瘡的維甲酸,白天用可增加不良反應(yīng),因此需夜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