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2 型糖尿病是目前相對較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以胰島素分泌異常為主要表現(xiàn),進而導致機體中血糖水平升高,如果不能控制則會導致各種并發(fā)癥[1]。2 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時口服降糖藥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2],并在日常的飲食中避免食用甜食。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臨床進一步提升了對2 型糖尿病的重視程度,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指出定期鍛煉可以幫助患者控制體重和血糖水平,甚至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緒[3,4]。而具體的運動量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文為明確運動療法在2 型糖尿病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選取本院近期接受治療的2 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5]:符合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具有良好的認知能力;可完全配合治療、康復指導。排除標準[6]:備近期接受過類似指導;肢體功能障礙性疾?。? 型糖尿?。患毙圆l(fā)癥者。選取2016 年11~12 月在本院治療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0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 例。對照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齡52.0~71.0 歲,平均年齡(61.21±7.16)歲;病程1.0~9.0 年,平均病程(3.78±1.74) 年。研究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齡50.0~73.0 歲,平均年齡(63.73±7.76)歲;病程1.0~10.0 年,平均病程(4.05±1.9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及干預:給予常規(guī)藥物對癥治療,并給予飲食控制,指導患者健康生活重要性。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運動療法干預。首選有氧運動,可以結合患者的日常運動偏好選擇具體運動方式,每日步行或者做韻律體操交替或配合使用效果更為顯著?;颊呙看芜\動前要進行5 min 的準備活動以達到熱身效果,以慢速步行(80~100 步/min),之后行30~60 min 快速步行(120~150 步/min),患者快速步行結束后應慢速步行5 min 后再結束運動。指導若患者進行老年韻律操,則需先活動開后再進行運動,保持在30~60 min,以不產生疲勞感為最佳。運動強度應從低至高循序漸進,保證患者運動期間心率正常,心率控制在最大脈率的70%左右。每天至少運動150 min,每周至少運動3 d 且不能連續(xù)2 d 運動。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及滿意度。血糖檢測指標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7]。血脂指標包括TC、TG、LDL-C、HDL-C?;颊邼M意度判定標準[8]:采取自制調查問卷對護理態(tài)度、護理效果、護理過程等進行評價,分值范圍0~100 分,其中0~40 分為非常不滿意,41~59 分為不滿意,60~69 分為基本滿意,70~89 分為滿意,90~100 分為非常滿意??倽M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TC、TG、LDL-C、HDL-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TC、TG、LDL-C 水平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的HDL-C 水平較干預前顯著升高,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比較(,mmol/L)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糖脂代謝指標比較(,mmol/L)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干預總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的8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目前研究顯示2 型糖尿病的發(fā)生與遺傳和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是常見的慢性?。?]。2 型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對于患者及其家庭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2 型糖尿病患者選擇口服藥物及胰島素進行治療,可控制機體血糖水平[10]。而運動康復治療是目前公認的糖尿病治療方法,運動能夠加快機體代謝,使糖類代謝更快速,增加骨骼肌細胞對血液葡萄糖的利用,從而促進葡萄糖分解代謝,減少胰島素受體抵抗,從而提升患者對于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更好的控制血糖[11]。而在長期的規(guī)律運動下,能夠更好的提升骨骼肌細胞內葡萄糖轉運蛋白4 的基因表達,從而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使細胞對葡萄糖轉運和利用提升。運動療法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健康,并降低靜態(tài)心率,增強心肺功能,從而可以更理想促進心臟收縮力和每搏輸出量明顯增加。而運動指導能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提升迷走神經張力,緩解小動脈痙攣,并且堅持長期運動能夠使血管加粗、肌肉增長,降低外周阻力,減少高尿鈉排泄,使血容量降低,減輕心血管應激水平[12]。本研究中,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TC、TG、LDL-C、HDL-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TC、TG、LDL-C 水平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的HDL-C 水平較干預前顯著升高,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總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的88.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2 型糖尿病臨床康復中,除了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飲食指導以外,配以運動療法干預可顯著的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謝,提升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