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巧鑫,蘇欣,魏淑貞,劉詩怡,羅晶,黃穎,蘇會嵐,李娜
成都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四川成都 610500
細胞外小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包括外泌體、微囊泡和其他囊泡。外泌體直徑為30~150 nm,含有核酸和蛋白質(zhì)[1-3]。有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細胞均能產(chǎn)生外泌體[4-6],其廣泛存在于各種體液和細胞培養(yǎng)液中[7]。外泌體的功能取決于其來源細胞的類型,因此可用于追溯其母體來源[8]。多項研究表明,腫瘤來源的外泌體參與腫瘤細胞和基底細胞之間的遺傳信息傳遞,促進大量新血管生成,影響腫瘤的生長、侵襲、擴散、耐藥性和免疫監(jiān)視[9-14];外泌體還可作為診斷生物標志物及藥物的輸送載體[15-16]。因此,檢測血液中不同腫瘤細胞外泌體對腫瘤診斷具有重要意義[17]。
肺癌是全球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臨床現(xiàn)有篩檢手段(胸部X 片、螺旋CT、支氣管內(nèi)鏡、痰細胞學等)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適用性有限,難以實現(xiàn)早期診斷。外泌體來自于多泡體釋放的循環(huán)囊泡,參與腫瘤細胞多種生物學功能[18],是細胞間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有望成為新一代的新興生物標志物[19],探討其在腫瘤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的內(nèi)在機制,可為肺癌的早期有效診斷和治療提供新思路[20],而外泌體的分離提取技術(shù)成為其相關(guān)研究的關(guān)鍵步驟[21]。目前,有多種方法分離EVs,獲得不同濃度和純度的外泌體[22],如超速離心法(ultracentrifugation,Ult)、密度梯度離心法和免疫磁珠法[23-25]。但這些方法耗時耗力,分離效率較低[26],對外泌體損傷較大[27],純度低且易存在蛋白質(zhì)污染[28],不能滿足相關(guān)研究和應用的需要。Exo QuickTM是快速分離提取外泌體的試劑盒,該方法簡便、快速、可靠,但其成本較高,外泌體獲得率有限[29]。因此,本研究將Exo QuickTM與Ult結(jié)合,建立改良法(Ult-Exo QuickTM,U-EQ),用該方法分離非小細胞肺癌A549 細胞外泌體,并進行純化及生物學鑒定,以期提高外泌體獲得率,為實現(xiàn)以外泌體為標志物進行腫瘤早期診斷奠定基礎(chǔ)。
1.1 細胞 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購自ATCC。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胎牛血清、RPMI1640培養(yǎng)基及青-鏈霉素均購自美國Gibco公司;Exo QuickTM試劑盒購自上海Umibio 公司;DiI染色工作液購自上海Yeasen Biotech 公司;增強BCA 蛋白檢測試劑盒、兔抗CD63單克隆抗體、兔抗HSP70 多克隆抗體及HRP 酶標記的羊抗兔IgG 均購自上海Beyotime Biotechnology公司;納米粒子追蹤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系統(tǒng)購自成都測試狗科研服務有限公司公司。
1.3 細胞培養(yǎng) 將A549 細胞用RPMI1640 完全培養(yǎng)基(含10%胎牛血清及1%青-鏈霉素)于37 ℃培養(yǎng)48 h,細胞覆蓋率達50%~60%,棄培養(yǎng)基,PBS 洗滌2 次,更換為無血清RPMI1640 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48 h,收集細胞上清液。
1.4 外泌體的分離提取 將A549 細胞培養(yǎng)上清于4 ℃,300×g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于4 ℃,2 000×g離心10 min;取上清,于4 ℃,12 000×g離心10 min;取上清,按1∶4 的體積分數(shù)加入Exo QuickTM試劑盒中的外泌體濃縮液(exosome concentration solution,ECS),4 ℃放置3 h;于4 ℃,10 000×g離心60 min;取沉淀,用PBS重懸,于4 ℃,12 000×g離心2 min;取上清,加至Exo QuickTM試劑盒中的外泌體純化柱(exosome purification filter,EPF)的上腔,于4 ℃,3 000×g離心10 min,收集EPF 柱底部的液體,即純化外泌體。將純化外泌體于4 ℃,12 000 ×g離心至液體體積為初始體積的1/5,收集外泌體溶液,按50μL/瓶分裝,-80 ℃保存。同時采用傳統(tǒng)方法,即Ult 法提取A549 細胞外泌體[30]。
1.5 外泌體的鑒定
1.5.1 蛋白濃度 采用增強BCA 蛋白檢測試劑盒檢測外泌體的蛋白濃度。
1.5.2 粒徑分布 用1 × PBS 將100 μL 外泌體重懸至1 mL,NTA 分析外泌體的布朗運動軌跡并測定外泌體的濃度和粒徑大小。
1.5.3 形態(tài)觀察
1.5.3.1 熒光染色 取10μL外泌體,加入1mL5μmol/L的DiI染色工作液,37 ℃孵育30 min;1 340×g離心5 min,棄上清液,用37 ℃預熱的培養(yǎng)基重懸沉淀,重復離心3 次,取沉淀,PBS 重懸,置倒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1.5.3.2 透射電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將外泌體用1×PBS稀釋100倍后,按2 mL分裝至EP 管中,送成都測試狗科研服務有限公司進行TEM拍攝。
1.5.4 CD63和HSP70蛋白表達的檢測 采用Western blot 法。BCA 法檢測外泌體濃度,經(jīng)7%~15% SDSPAGE 分離后,轉(zhuǎn)移至PVDF 膜,用5%脫脂奶粉于室溫封閉1 h;分別加入兔抗CD63 單克隆抗體及兔抗HSP70 多克隆抗體(均1∶1 500 稀釋),于4 ℃孵育24 h;用TBST 洗滌3 次,加入HRP 標記的羊抗兔IgG(1∶2 000 稀釋),于室溫作用1 h;ECL法顯色。
1.6 數(shù)據(jù)采集及分析 應用Excel 2016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及作圖。
2.1 外泌體的蛋白濃度 U-EQ 和Ult 法分離提取外泌體的蛋白濃度分別為1.355和0.909 mg/mL,U-EQ分離提取外泌體的蛋白濃度大幅提高。
2.2 外泌體的粒徑分布 U-EQ 和Ult 法提取外泌體的顆??倲?shù)分別為4.65×109和4.06×109粒/mL,峰值尺寸分布范圍分別為81.5~165.5 和59.5~176.5 nm,平均尺寸分別為(152.3±8.8)和(94.3±9.8)nm。見圖1 和圖2。表明U-EQ 法提取的外泌體大小分布更均勻,顆粒濃度更高。
圖1 A549細胞外泌體的粒徑分布圖Fig.1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A549 cell exosomes
圖2 A549細胞外泌體的布朗運動視頻截圖(×20)Fig.2 Screenshot of Brownian motion video of A549 cell exosomes(×20)
2.3 外泌體的形態(tài)
2.3.1 熒光染色 鏡下觀察可見,兩種方法分離提取A549 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外泌體的形態(tài)均為微小囊泡,直徑為30~150 nm,但U-EQ 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形態(tài)均一,Ult 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粒徑差異較大。見圖3。
圖3 A549細胞外泌體的熒光顯微鏡下觀察(×50)Fig.3 FluorescencemicroscopyofA549cellexosomes(×50)
2.3.2 透射電鏡 兩種方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均為微囊泡,直徑范圍為30~150 nm,但U-EQ 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粒徑較均一,Ult 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大小相差較大。見圖4。
圖4 A549細胞外泌體的TEM照片(×200)Fig.4 TEM photography of A549 cell exosomes(×200)
2.4 外泌體表面CD63和HSP70蛋白的表達情況 兩種方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中均可見CD63 和HSP70蛋白表達,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別為56 000 和70 000,U-EQ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蛋白表達量更高,見圖5。
目前,由于缺乏外泌體標準化的分離和純化方法,使實驗室間相關(guān)性較差,難以進行深入研究。傳統(tǒng)技術(shù),如Ult法、密度梯度離心法和免疫磁珠法,存在純度低、操作困難或外泌體團聚的問題,限制了外泌體相關(guān)研究的進展。因此,從各種不同腫瘤中簡單快速分離提取外泌體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采用Exo QuickTM試劑盒分離提取外泌體應用廣泛[31],但試劑盒成本較高,本研究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外泌體分離的黃金標準Ult法建立改良法(U-EQ法),從A549 細胞培養(yǎng)上清液中分離純化外泌體,該方法分離提取外泌體的產(chǎn)量高,耗時較短,濃度可達1.355 mg/mL,顆粒濃度達4.65 × 109粒/mL,而Ult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濃度為0.909 mg/mL,顆粒濃度為4.06×109粒/mL。經(jīng)TEM、NTA、熒光染色分析,改良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純度及濃度均高于傳統(tǒng)方法。
外泌體鑒定是分離提取的關(guān)鍵步驟。外泌體中含有多種生物分子,如各種蛋白質(zhì)、DNA、mRNA、非編碼RNA 和脂質(zhì)。外泌體蛋白參與外泌體抗原遞呈及內(nèi)吞轉(zhuǎn)運等相關(guān)生命活動,維持外泌體骨架結(jié)構(gòu)。外泌體中普遍存在的蛋白,如4次跨膜蛋白(CD9、CD63、CD81 及CD82)、熱休克蛋白(HSP60、HSP70 及HSP90)等是外泌體提取鑒定中的重要指標,是外泌體的特異性標志性蛋白[32]。HSP70 是腫瘤細胞膜錨定蛋白,在腫瘤細胞中異常高表達,而正常細胞表達水平較低,受細胞周期的嚴格調(diào)控[33]。采用Western blot法對外泌體表面標志性蛋白CD63及HSP70表達水平進行檢測,從蛋白層面對外泌體進行鑒定,結(jié)果表明,U-EQ法分離提取的外泌體表面CD63及HSP70蛋白表達量更高。
綜述所述,U-EQ 法可獲得足夠數(shù)量的A549 細胞外泌體,且濃度更高、粒徑更均一,為以外泌體為標志物進行腫瘤早期診斷奠定了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