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楹
人生之路,國強其道,誠非一片坦途。面對橫亙的高山,有人止步山腳,轉而領略平原風光;有人退于險處,有所嘗試亦不留遺憾;有人犯其至難,寧冒生命之險也要一覽山巔。吾則以為,青年當有揚長避短之智、審時度勢之明,更應有犯其至難之勇、敢擔風險之魄。
不求登頂,山頂之下亦有星垂平野,月涌江流。
止步山腳,拓其袤原,青年當有揚長避短之智。畏懼攀爬艱難而選擇放棄并非懦弱之為,而是出于對自我的認知與志向的選擇。陪伴著女排一次又一次走向勝利的陪練隊員李童也曾在男排隊伍里咬牙堅持,艱難攀爬;一番思量之后,他選擇了接受女排國家隊的邀請,成為一名陪練。執(zhí)意登山或力不從心,轉拓平原尚盡其優(yōu)勢。當今社會選擇多樣,青年人亦不必囿于眼前高山,自可尋找屬于自己的平原。
退于險處,無悔出發(fā),青年當有審時度勢之明。懷啟程之勇而退于極險,實有自知而向未來。意外失去雙腿的登山愛好者夏伯渝靠一副義肢站在了珠穆朗瑪峰的出發(fā)點。當山頂觸手可及,萬米高空下醞釀的暴雪卻讓最后的94米成了極險。未知的天災面前,出于對生命的尊重,他咬牙后退。雖仍有遺憾,但無悔出發(fā);雖未能登頂,但仍可重來。青年人正當如此,敢于嘗試,度勢而止,即使未可登頂,亦不失為經(jīng)驗之累。
誠然,山頂之下已是風光無限??煞叛劢裰畷r代,只嘆“關山難越”,怕無人同失路之悲。欲求突破,欲覓發(fā)展,青年更當赴頂峰一遭!
劍指頂峰,山頂之上更有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不畏崎嶇,一心向前,青年更當有犯其至難之勇。屈居山下難免不得遠方,迎難有勇方略奇瑰之色。劍橋草坪上那一跤開啟了霍金登山路上的極險,而兩年壽命的預言沒有澆滅登山的熱情,漸漸“冰凍”的軀體沒有冰封思想的激流。他帶著犯其至難的勇氣翻越千重苦難,終抵達金日籠罩的山巔,而宇宙的奧秘也在他眼前徐徐展開。青年人正當如此,有不畏苦痛之韌,懷犯其至難之勇。
機遇之處,挑戰(zhàn)并存,青年更當有敢擔風險之魄。誠然,欲邁步山巔必有生命之險,而勇承風險,迎頭直上,或可化危為機,一覽山頂。美國的經(jīng)濟封鎖下,華為面臨兩個選擇:是退居山腰,繼續(xù)靠國外技術茍延殘喘,還是冒著失敗的風險勇攀奇峰,以自主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屹立山巔?華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且看今日,鴻蒙系統(tǒng)以破竹之勢橫空出世,“遙遙領先”之音響徹五湖四海,豈非登頂之證?青年人正當如此,敢于冒險,不畏挑戰(zhàn),于險地開辟新的生路!
山頂之下雖有勝景,山頂之上更有乾坤,且悟登山三態(tài),照亮人生之路!
【教師點評】本文以登山三態(tài)喻人生三態(tài),肯定了在山下游覽的揚長避短之智,認同了退于險處的審時度勢,更贊揚了擔風險、犯至難的勇敢。文章詳略得當,過渡自然。多用對偶,富有文采。且巧用課本所學,體現(xiàn)出化用的靈活。(指導老師:李?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