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穎
(陜西藝術職業(yè)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54)
多元文化發(fā)展背景下,新課標要求各個學科都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要讓學生在多元文化發(fā)展中保持自身的個性同時又能夠積極地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社會帶來更多高質量的人才,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為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習發(fā)展路徑,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將視唱練耳學科融入音樂課堂,是對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突破,同時也展現(xiàn)了教育與時俱進、文化融合的發(fā)展理念。推動學科創(chuàng)新,將視唱練耳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內容當中,讓學生了解當下視唱練耳學科發(fā)展的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視唱練耳基礎,為音樂發(fā)展培養(yǎng)儲備人才。借助各種音樂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和視唱練耳練習,促進學生的人格音樂素養(yǎng)健全發(fā)展。
音樂不同于其他的應試科目,音樂學習能夠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所以,當下新課標教學越來越重視音樂教育,開展以音樂為代表的“美育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便會嚴重阻礙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教學方法沒有及時得到優(yōu)化,單一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整體過于沉悶;另外,課堂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系不高,導致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些問題,在學科教學中加入創(chuàng)新性元素以及與多元文化相關的內容,從而達到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學生在進行音樂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思想和學習態(tài)度各方面都沒有及時轉變,總是將音樂學習視為娛樂休閑活動,對音樂課程學習不夠重視。尤其是在進行視唱練耳學習的過程中,基本功不夠扎實。再加上部分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教學方式枯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興趣。另外進行視唱練耳練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沉下心來正視學習進度,教師不能揠苗助長,作為學生也不能對自己過于苛責。
音樂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的魅力、文化的魅力。在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直接接觸音樂的核心,讓學生在掌握讀譜唱譜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學習,在掌握技巧的同時夯實自身的理論基礎。加強視唱練耳學習,提升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音樂學習的探索,探尋音樂背后的深刻含義,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其次視唱練耳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的應用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考驗,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具備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和充足的知識儲備,因此在面對多元文化沖擊下的課程教學時,要能夠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積極促進文化融合,同時將其引入到音樂課程教學中,設計、應用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與現(xiàn)有的音樂課程教學有效融合,提高音樂課程教學的質量,為學生展現(xiàn)更高質量的音樂課堂。同時這也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打造良好的教學口碑。能夠幫助學校形成自身的教學特色,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學校形象。在多元文化發(fā)展的當下,積極開展音樂課程教學,從多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推動學生的健全人格發(fā)展。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學生要面臨太多的誘惑,通過音樂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產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對世事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幫助學生積極尋找抵制誘惑的方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推動學生的人格健全發(fā)展。
要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貫徹落實視唱練耳教學,首先應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對音樂學習而言,理論知識是基礎,也是開展后續(xù)教學的必要保障。大部分學生在進行音樂學習過程中,對理論知識并沒有明確的認知,自己也無法構建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所以,此時需要教師發(fā)揮自身作用,引導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將其應用于后續(xù)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具備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之后,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樂學習,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結合實際,仔細觀察當前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音樂的接受程度,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融入趣味性的相關因素,讓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漸漸消除學生之前的抵抗心理。教師可以針對某一個風格的音樂進行分析,要讓學生了解視唱練耳教學的基本步驟和技巧,讓學生掌握技巧之后,才可以在后續(xù)更加自主地開展練習。
音樂課程的學習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不能過多地逼迫學生進行學習,同時學生也應該改變之前的學習模式。學生應該具備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要學會自己練習視唱練耳技巧。所以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分析當前的學習情況,不斷提高自身的獨立學習意識,還應該具備一定的音樂反思能力。教師應該轉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在課堂上過度主導學生。應該適當?shù)貙⒄n堂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習慣進行視唱練耳學習。教師還要注意音樂教學的內容是否及時更新和優(yōu)化,在多元文化的發(fā)展背景下,學生對周圍的好奇心較重,對不同的文化有很大的好奇心,并且學生也不希望每天都接觸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所以教師應該基于當下學生的喜好,選擇學生喜歡的音樂作品,以固定的周期進行循環(huán),引導學生進行視唱練耳練習,要在不斷地練習過程中鞏固學生的識譜唱譜技巧和能力。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了解學生近期喜歡聽的歌曲,在課上針對學生普遍喜歡的歌曲進行分析,和學生一起研究這首歌的演唱技巧并對這首歌進行欣賞和評價。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部分學生性格敏感,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控與學生的溝通技巧。應該尊重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價值。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喜歡的歌手,針對某一個歌手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音樂作品的歌詞風格等各方面內容。教師了解學生喜歡的歌手之后,能夠和學生找到共同話題,提升課堂溝通的效率,提高音樂課堂活躍性。
在音樂教育中,尤其是在視唱練耳教學的過程中要十分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技巧實踐。實踐與理論相脫離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規(guī)避的問題,任何理論都應該在實踐中體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學生而言,學生更喜歡以實踐活動的形式學習知識,通過創(chuàng)新視唱練耳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識譜唱譜的技巧。當然實踐離不開理論支持,如果教師只是片面地對學生進行理論講解,不僅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產生偏差,還會嚴重影響學生對音樂科目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和排斥心理。因此,教師應該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將視唱練耳中涉及的相關理論內容滲透到實踐中,給學生更多課堂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將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體現(xiàn)出來,這種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音樂學習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示范,在演唱歌曲時體會歌曲中的情感色彩,用自己的聲音傳遞出歌曲表達的情感。在不同的音符中做好情感標記,告訴學生應著重加強的音調和位置,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另外,教師還可以播放歌曲演唱的視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歌曲的震撼力以及歌曲呈現(xiàn)出的情感精神。讓學生在演唱和欣賞這首作品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文化熏陶中提升自我,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思想能力。通過實踐練習讓學生掌握視唱練耳的技巧,并且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進行識譜唱譜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
音樂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結合音樂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自由發(fā)揮。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圖唱譜能力技巧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讓學生參與到教師本人的歌曲創(chuàng)作中或者讓學生獨立完成歌曲創(chuàng)作。結合這一內容可以為學生準備相應的競賽形式,通過競賽的方式對學生形成激勵,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參與到音樂創(chuàng)作中來。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展示自己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成果,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這一教學方式對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音樂課程教學的工作人員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應具有多元創(chuàng)新的綜合能力。要能夠結合多元文化發(fā)展的背景,進行相應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檢驗學生識譜唱譜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進行試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錄制自己進行視唱練耳的學習視頻,通過觀看自己的練習視頻總結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通過自主反思,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提升。教師也可以通過觀看學生視頻,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地視唱電影學習,提高學生識譜唱譜的能力。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視唱練耳學習時,并不僅僅是停留在簡單層面的音符學習上,而是要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理智地分析,要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鉆研探索。教師要讓學生逐個分析音樂中涉及的音符,讓學生對音樂、樂譜產生更充分地認知。在分析過程中增強學生與音樂的聯(lián)系,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解樂譜表達的音符含義,帶領學生分析音符,隨后讓學生自己進行研究總結。
隨后學生可以在自主思考結束之后進行交流和分享,讓學生講述自己對音樂符號的認識和見解。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音符特性進行研究探索,并深入學習。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了解自己在視唱練耳學習方面的問題,進而明確努力的方向。
結合當前多元文化對學科教學的滲透,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方法創(chuàng)新,融入視唱練耳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將視唱練耳的相關內容熟練掌握并帶領學生深入學習。讓學生在接觸音樂學科的同時能夠感受到音樂課程的樂趣,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時要讓學生在多元文化發(fā)展的當下能夠積極地調動自身的學習能力,靈活地應對多種文化的發(fā)展需求。利用視唱練耳引導學生學習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內涵。另外教師的多樣探索能夠提升音樂教育的質量,為推進素質教育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