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乃平
對老舅的某些記憶,還盤桓在那活脫脫勁吹喇叭的意象里。
老舅氣運丹田,腮幫鼓脹,粗糙的十指,嫻熟交錯地按動……清越、高亢的喇叭聲,宛如憋了許久的山洪,傾瀉排涌,掀動著空氣,躍上一排排房脊,然后跌宕開去——這成為我心中三十年來不容替換的剪影。
老舅當年出神入化的表演,可遇而不可求。瘦弱的風穿過豐茂的莊稼地,吹來谷物的香甜。新嶄嶄的家具移到了院子,散發(fā)著淡淡油香。喇叭翹起,眉毛挑起,一個人的演繹變成千萬棵莊稼的合奏。男女老少前呼后擁,擠進小院。嘹亮撞擊著墻壁,也震動著心旌,它撕裂了鄉(xiāng)民胸臆的沉悶,洞開了一條溢滿快樂的通道。這時的老舅,出盡了風頭。我在大人們的夾縫間翹腳仰望,歡呼雀躍,似乎在老舅的威儀與玩耍里,沾光般地讀出了別樣的自豪。
超拔的木匠技法,隨著喇叭聲一傳再傳,傳遍了十里八村,老舅騰譽之聲不脛而走。上門約活兒者,絡繹不絕,往往排出三個月。
老舅不趕時間,好像也不急著掙錢,心里卻十分看重顧主的評價。他干活精益,雕刻的流水紋飄逸靈動,首尾逶迤相銜;成件案面平整,用手抹上去,細節(jié)精致;拐角圓潤,飛檐俏皮,紋理脈絡竭盡心思?;钣嬙谒稚铣闪税淹娴乃囆g,成了有靈性的圣物,儼然就是呼吸吐納的生命再造。他出手的東西非得時尚、結實、奪人眼球不可。村里人眼瞧手摸后,口口相傳,嘖嘖夸獎。
老舅是農(nóng)民,農(nóng)活卻不怎么地道。但他把鋼鋸、刨子、鑿子、墨斗、尺子往灰色的帆布兜里一裝,甩手往肩上一挎,就能輕松地游走鄉(xiāng)間。更讓我艷羨的是,在那干巴巴的歲月里,他到哪都是被好吃好喝地伺候,白面饅頭、豬肉燉粉條子管夠。
更多的印象,是在初春的黃昏里送行。炊煙裊裊,朔風獵獵,老舅斜挎著帆布袋子,走進草繩樣逶迤的小路,他趟起一溜塵土,一搖一搖,漸成一個暗點。鋼鋸映著夕陽,像天邊最早亮起的星,一眨一閃。小路狹長集于亮點上,田地闊大,天邊的火燒云還沒褪盡色澤,天穹延綿出一片淡遠。謝意送行的鄉(xiāng)民癡望著,目光層層疊疊跌落遠處,心里盛著感激,他們立于土坡之上還在不停地招手。一條大黃狗搖著尾巴,跳躍著追出去老遠,駐足粼粼水塘邊輕柔地汪汪叫幾聲,權作依依不舍的謝辭。一件件家具播種的信譽,打開了鄉(xiāng)民的心門。這一刻,一個美麗的黃昏烙于我的心底,同時烙下的還有一個高大的剪影。閃躲在大人身后的我,覺得老舅像個大人物,威風凜凜,一如我課本里走出的英雄,走進了現(xiàn)實的夕照里,走成了雕像。
老舅給鄰里們打家具,大多借用我家西屋作為作坊。常常是原木一堆,木板一摞,木屑一地,兩個稍寬的厚重木凳架成案臺,一盞晃眼的燈泡發(fā)出白光,映襯著老舅黝黑的土臉。一天下來,老舅的汗衫已然濕透,隱約泛著斑駁的汗?jié)n。緊箍的汗衫前胸貼后背,拓出根根肋骨。干活時,滿是浮灰的臉頰滑下汗水,一如平原上沖出的小水溝。燈線時常被老舅舞起的木條碰到,燈泡搖落細碎的木屑,禮花一樣地崩開,劃出一條條弧線,紛紛揚揚落下。他打著響鼻,清理著呼吸,全然不顧滿臉花的怪異。老舅從不用電器,破原木、刨平板、鑿孔眼、雕花紋,都是一色的手工,每個細節(jié)都帶著情感與體溫。他嫌電器太快,粗糙,暴力,不能遂心如愿,他認準了慢工出細活。老舅沒有設計圖紙,甚至沒有技術標準,活計的品質全在心里規(guī)范著、手上拿捏著。而一雙布滿老繭的大手,手指比常人大出一號,竹節(jié)一般,看似笨拙,撫弄木料,卻精微細致,像是安撫嬰兒,用心打出的家具令人肅然。
曾有一兩個木匠心有不甘,私底下盤算,試探性地進行挑戰(zhàn),終因雞蛋碰石頭敗下,灰溜溜的,自取其辱。領教了老舅的硬功夫,那些人都無奈地后退三舍。
老舅常說,我用手藝混飯吃——這就凸顯了老舅高人一籌的實誠。他的精明不僅僅把“家具下線”辦成了愉悅的“展會”,而且承諾,經(jīng)手的家具終身保修,這一樸實的“連心線”,拴牢了“忠誠顧主”。
走向成功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老舅曾被滑落的原木砸中腳面,腳踝骨折,當時疼得他嘴唇抖動腦門冒汗,半年之后還一瘸一拐,但他沒有耽誤一天木匠活。經(jīng)歷波折的他,慢慢懂得,唯有堅持不懈,練出游走江湖的真本事,才能抵御命運的苦難與不幸。
等到老舅的木匠技藝爐火純青之日,正值鄉(xiāng)里家具花樣翻新之時。老舅三十年如一日,奔波塵雪飛揚的鄉(xiāng)道上,他懂得鄉(xiāng)村的事理,以實對實,以心交心,木匠活慢慢由生疏變?yōu)閶故欤砗罅粝铝嗽S多居家精品和由衷贊許。他樂觀地踏破歲月的惆悵與艱辛,始終追逐潮流的浪尖并推陳出新,總能引領家具時尚。
多年后,媽媽眼紅了,幾次三番地攛掇,讓我也學木匠。等我真的經(jīng)不住誘惑,打算死心塌地當學徒時,機械化的板材、組合家具已悄然進入了鄉(xiāng)村。仿佛一夜之間,木匠這古老的行當,便土崩瓦解、消失殆盡了。老舅如日中天的事業(yè),倏忽間跌進了黑暗的谷底。
前幾年回鄉(xiāng),邂逅閑置的老屋,老舅做的舊家具還占據(jù)著寂寞的空間。一腳踏進門,好像掉到了封塵的歲月里。我打量著脫落的墻壁,蛛網(wǎng)密結,輕輕拂去家具上的塵土,被人遺棄的老物什依舊油亮如初,柜子前的大紅牡丹還在努力綻放著笑臉,小巧的三斗櫥腰身挺拔,彰顯著老舅一貫質樸的品性,沒有絲毫的變形。我沉思漫想,歲月蒼蒼,心事茫茫,老舅干活時刨花飛舞、肌肉竄動的景象,又一次啟封泛起,扯動著時光的情絲。
老舅很達觀,有著野性的浪漫。他的想法超前,眼界很寬,坎坷的歲月,多有未盡的遺憾。面對生活的壓力,總能為自己找到一條生存出路。我高考進城后,雖說很少看到老舅那些傳奇的精湛手藝了,但隔三差五卻總能聽到關于他的生活片段:五十五歲的老舅開始學瓦匠,手法利落,日漸精致,活兒一個接一個;六十二歲時,干瓦匠活兒吃不消了,他就創(chuàng)立了小型米面加工作坊,憑借費用合理,質量上乘,作坊機聲隆隆,人頭攢動,附近的同行不得不紛紛退出。每年貓冬時節(jié),再也看不到那么多人排隊請他做木匠活了。一切仿佛都走遠了,但尚未全部消失??傔€有熟人找到老舅,央求修補家具或做點木質小擺設。老舅不僅不推開鄉(xiāng)人的請求,還滿心歡喜,一口應承,并絕不收費。過年時碰面,他笑著對我說,人家信咱,說明咱還有價值。
老舅的雕刻是心血之作,精雕細琢的駿馬,奔跑欲飛,栩栩如生。他用他特有的靈巧手藝雕琢的好玩的木頭玩具,賺足了年輕人的目光。過年前后,是他揮灑流暢與色澤的時節(jié),也是一年之中最快樂的時光。我在他一纖一毫的雕琢里察覺到,他精心塑造的是品質,最惦記崇尚的,還是他的手藝,他的名譽。
那年中秋節(jié)回鄉(xiāng),我見到老舅時,他力氣明顯虛弱,眼窩塌陷,稀疏的白發(fā)沒了生氣,連喇叭也吹不動了。他給鄰居修補完家具,笑呵呵的,順手操起了六角二胡。左手撫弦,右手一扯,月上柳梢時的一曲如怨如訴的《賽馬》咕咕流瀉,優(yōu)美中見風骨,蒼涼里蘊堅忍。老舅又找到了當年的感覺。
老舅連白發(fā)也甩不動了,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渾濁里噙滿淚花。但滄??褚暗母杪暎┩噶σ琅f如故,就好像一匹激憤的駿馬,奔馳不息,穿越了歲月的云煙;它如洶涌的海潮,在晦暗的鄉(xiāng)村大地上騰漫,把鄉(xiāng)人的心撩撥得格外憂思與昂揚……
此時的“長歌當哭”,使我心酸不已,又不禁想起老舅壯年時勁吹喇叭的一仰一啄的英姿,家具搭起絢爛的舞臺,那狂傲不羈的表演,把單調寂寥的鄉(xiāng)村,攪得意味深長,意蘊流淌。鄉(xiāng)村的晨曦微亮與暮色蒼茫瞬間變成了有情有趣的時光。
前年,老舅七十九歲,生病住院,我回鄉(xiāng)探望。老舅喃喃地回說,確實干不動了。今年春節(jié),我回老家,在村道上猛然撞見了老舅,他趕著裝有廢品的驢車,穿著羊皮大衣,戴著狗皮帽子,吃力地跋涉在風雪里,兩頰的白胡子已掛滿了冰碴。我忙上前打招呼,扯起他那雙大手,塞給他五百元錢。老舅沒想到是我,定睛看后,便高聲大嗓地笑起來說:“我手頭不缺錢。這一天溜溜達達的,收點破爛,還賺個吃飯錢呢?!闭f著,把錢硬塞回我兜里。我感觸到他那雙大手一貫的力量,也體會到了他眼里如常的堅定。這一刻,我猛然發(fā)現(xiàn),車上的敞口木箱里,依舊躺著喇叭、二胡、鑿子、刨子……我內心不由酸楚泛起,慨嘆良多,眼淚幾乎要掉下來了?!袄暇?,身體還好吧?”他一抖羊皮大衣,一如京劇里的亮相,仿佛是在證明著什么,說:“這不挺好嗎?!彪S即便又朗笑起來。匆匆寒暄后,老舅牽著毛驢,漸漸遠去。我定定地凝佇良久,一直到那個朦朧的黑點兒,最終融進揚揚灑灑的風雪里,融進了鄉(xiāng)野大地。
今年仲春,綠色葳蕤、生氣萌動之時,老舅在行走的毛驢車上悄無聲息地走了。他走得那么自然,那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