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稼雨
稍微講究一點的飯店,其菜品一定要奉行兩條腿走路的秘訣,一邊要繼續(xù)維持經典招牌菜,一邊還要不斷設計推出新菜品。這樣方能保證飯店長開長新,招牌不倒。
今年開始,《古典文學知識》這家享有盛譽的學界老飯店毅然改版,重新洗牌。承蒙該刊不棄,從2019年起,我有幸在《古典文學知識》這樣國內重要文史普及刊物上推出26期“雅雨叢談”,實在是三生有幸。該刊這次改版,無異于一家老飯店重新裝修,重新開業(yè)。那么菜單也隨之更新??紤]到“雅雨叢談”已經連載26期《世說新語》主題內容,可以告一段落。經與刊物協商,決定把之前“雅雨叢談”這份菜單更新為“雅雨說稗”。下面說說這份菜單更新的緣由和打算。
首先,何為“稗”,它與古典文學以及古代小說的關系何在?
從字面上看,“稗”只是一種似稻而非稻的雜草?!墩f文·禾部》:“稗,禾別也?!倍斡癫米ⅲ骸爸^禾類而別于禾也?!庇帧蹲髠鳌ざü辍罚骸叭羝洳痪?,用秕稗也?!倍蓬A注:“稗,草之似谷者?!痹谶@個原始意義的基礎上,“稗”字又引申出“小”的意思來。《廣雅·釋詁二》:“稗,小也。”這個意思出現之后,很快被用于很多領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與古代小說的關系。班固在《漢書·藝文志》子部將“小說家”作為子部一個門類設立,并且簡述這個部類的由來:“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唐代顏師古在為《漢書》做注時具體解釋說:“稗官,小官。 如淳曰:‘細米為稗,街談巷說,其細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這些材料基本上說明了古代小說與稗官這個官職之間的關系。
盡管《漢書·藝文志》小說家類所收作品,以及劉勰所理解表述的稗官小說與當代小說文體還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在“稗官”所代表古代小說的“街談巷說,細碎之言”屬性方面卻還能基本吻合。即便是唐代以后在變文、說話藝術基礎上發(fā)展繁榮起來的白話通俗小說,這些基本性質也還沒有違和。不但如此,“稗官小說”這個范疇概念似乎還有逐漸擴大流散的態(tài)勢。
一方面,沿用原有以文言小說文體為主的范圍成為“稗官小說”的主流;另一方面,“稗官小說”還與史部的“野史”“雜史”交匯融合,形成“稗官野史”的更大范圍文類。隨著白話小說和戲曲藝術的繁榮興盛,很多學者又將小說和戲曲等同視之。所以這個時期人們使用的“稗官小說”這類詞語的含義,不僅包括古代文言小說,白話通俗小說,野史雜史,還包括戲曲及通俗講唱文學等。明清以來,這些文獻逐漸形成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稱呼——“說部”。如果要給“說部”找一個同義詞或借代詞的話,那么也是非“稗官小說”不可了。
綜上可見,明清乃至民國以來,“稗官小說”或曰“說部”這個名稱的范圍,實際上與我們今天當代文體意識中“敘事文學”這個大的文體概念范圍比較吻合。這個名稱范圍,基本上反映了中國本土的敘事文學文體意識。然而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學術思想和范式的涌入,我們原有的“稗官小說”和“說部”這個本土的敘事文學體系,被來自西方的文體史和作家作品研究所分割和肢解。一部部“小說史”“戲曲史”,一篇篇《西廂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專題論文取代了以往打通這些壁壘的對“稗官小說”“說部”的關注和研究。從“洋為中用”的角度看,這些吸收西方學術范式產生的成果也的確功莫大焉,它彌補了很多中國本土的敘事文學研究空白,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在這些領域與國際學界的接軌。但事實上我們在“洋為中用”的同時,基本上把代表本土敘事文學形態(tài)的“稗官小說”“說部”擱置一邊冷藏了,這是不應該的。從這個角度看,我把新菜單的選題定位在“說稗”,意在重新找回中國敘事文學的傳統(tǒng)存在形態(tài)——一個渾然一體的包含文言小說、白話通俗小說、野史雜史、戲曲及通俗講唱文學的大概念。
新的菜單擬好了,怎樣去下廚操作,菜品會是什么模樣?這既需要我本人的努力,也需要讀者朋友的支持和指導。希望“雅雨說稗”這道新菜品能夠得到您的認可和信任,為《古典文學知識》增加一道可以立得住的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