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市檔案館
這是奧斯卡金像獎、1944年電影《東京上空三十秒》里的鏡頭。鏡頭里的故事發(fā)生在浙江臨海的恩澤醫(yī)院(原名恩澤醫(yī)局),片里的白胡子長者是陳省幾院長,身側是其長子陳慎言醫(yī)生,故事要從80多年前的“杜特立行動”講起。
1942年4月18日,為反擊日本偷襲珍珠港,杜立特中校率領美國飛行員駕駛16架B-25B轟炸機,從太平洋上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起飛,對日本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和神戶等主要城市進行空襲,史稱“杜立特行動”。按預案,結束空襲后飛往中國浙江的衢州機場降落。然而,由于空襲隊提前起飛,聯(lián)絡不暢及燃料不足,16架飛機在返航時均未能正常著陸。其中7號機機長勞遜帶領的飛機,在浙江三門縣海灘迫降,5名機組人員中4名受傷。
陳省幾、陳慎言醫(yī)生與獲救的美國飛行員告別(《東京上空三十秒》電影劇照)
此時,中國方面已接到美國方面要求救護迫降在中國領土上的美國飛行員的通知,時任浙江省省長黃紹竑在臨海視察,指示臨海縣縣長莊強華,向臺州各縣發(fā)電報,尋找美軍飛行員下落。4月20日,三門縣縣長陳誡向莊華強報告,說有軍機在三門灣附近海域墜毀,飛行員軍服上均有大幅星條旗的符號,上印有“盟軍人員、人人救護”中文大字,有重傷不能行動的數(shù)人,因三門衛(wèi)生院技術力量薄弱、設備簡陋,無法實施有效救治,請求送到臨海搶救。莊強華即指令臨海恩澤醫(yī)院馬上組織人員前往三門搶救,將傷員接回恩澤醫(yī)院。院長陳省幾受命后,立即指派長子陳慎言醫(yī)師和張雪香護士及臨??h政府組織的救護隊連夜乘轎趕往三門。
4月21日清晨,陳慎言一行到達三門,立即仔細查看了受傷飛行員的傷情。機長勞遜傷勢較重,左小腿扯裂傷,脛骨已外露,顏面部嚴重受傷,上下門牙全部脫落,下巴有個別門牙受外力碰撞導致嵌入下頜骨,嚴重失血,高熱,神志不清。其他三位飛行員只是前額、下巴、手臂受傷。陳慎言作了簡單的處理后,當即決定,全部傷員抬到臨海恩澤醫(yī)院進行治療。4月21日晚上10點多鐘,傷員們送到恩澤醫(yī)院。陳省幾、陳慎言、沈婷琨及五六名護理人員,立即投入搶救。由于戰(zhàn)時藥品奇缺,醫(yī)生們傾全院之力救治。陳省幾畢業(yè)于杭州廣濟醫(yī)院,陳慎言畢業(yè)于東南醫(yī)科大學,兩人的英文水平較高,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與傷員的口語交流沒有任何障礙。
陳省幾
陳慎言
獲救飛行員在恩澤醫(yī)院門口留影
1990 年 9 月,原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副總裁布萊恩·穆恩組織考察團來到臨海
4月24日,隨隊軍醫(yī)華特趕到恩澤醫(yī)院,與陳慎言一起參與治療。此時,勞遜的傷勢越來越嚴重,左膝嚴重水腫,像足球大小,且嚴重化膿。膿沿著肌肉間隙,從腳踝的傷口處流出。華特只能用剪刀捅破腫脹的膝蓋,進行排膿引流。每天兩次進行清創(chuàng),用紫藥水消毒。5月3日,勞遜傷口惡化,高燒不退,如果不采取進一步治療措施,將危及生命。于是,華特、陳慎言商定必須進行截肢手術,才能保住性命。征得了勞遜的同意后,由華特負責實施硬膜外麻醉術。華特主刀,陳慎言助手,手術進行得比較順利。手術完成后,由于傷員身體虛弱,失血嚴重,醫(yī)生在一周內先后為傷員輸了四次血,每次300毫升。這些血液都是從同血型的其他飛行員中抽取的,并直接輸入到傷員體內。
勞遜在醫(yī)院住了20多天。康復期間,他戴上了中國的箬帽,腳穿臨海商會為他們特制的黑色絲質布鞋,拐杖則是恩澤醫(yī)院后勤的木匠師傅專為人高馬大的他定做的。當時醫(yī)院缺乏消炎藥品,臨海商會特意組織人員去寧波購買。為了躲避日軍的攔截,他們把藥品縫進棉衣帶到醫(yī)院。
勞遜說,曾在美國街頭和電影院看到有中國救援會為抗戰(zhàn)募捐,路過時偶爾捐點錢,自認已非??犊?,如今在中國受到這樣的無私救助,感動得直想哭?!拔覀冊卺t(yī)院待了一段時間,陳(陳慎言)找人做了西餐給我們吃,百姓送了我們很多很多東西,他們對我們很好”飛行員大衛(wèi)·撒切爾中士說。
因浙東戰(zhàn)事漸緊,紹興、寧波均被日軍占據(jù),浙江省政府怕傷員落入日本人手中,為了傷員的安全和早日康復,決定轉往重慶療養(yǎng)。5月18日凌晨,在滂沱大雨中,傷員們告別了恩澤醫(yī)院的全體醫(yī)護人員,踏上了轉移之路。陳慎言安排好醫(yī)院的工作后,第二天啟程追趕轉移隊伍。當時交通極不方便,陳慎言和軍醫(yī)、飛行員6人坐轎經仙居、壺鎮(zhèn)、縉云到達麗水,再乘戰(zhàn)時軍車到泰順轉衡陽,然后坐火車到桂林,等待美軍飛機來接傷員,歷時2個多月。在桂林等了1個多月,來了一架軍用飛機,說重慶醫(yī)療條件不好,華特醫(yī)生決定把傷員先送到印度再轉美國治療。其他已痊愈的飛行員則奉命返回太平洋上的基地。于是,他們又轉到昆明,在昆明分別時,華特寫了一封信給陳慎言,囑其轉交美軍駐重慶總部。
陳慎言前往重慶尋找美軍總部,隨后向美軍總部遞交了一封由華特代表4名傷員所寫的、長長的特殊“介紹信”。在信中,華特反復強調“這位中國朋友是我們的救命恩人!請代表我們的祖國向他致謝!”。美軍總部看完信后,當即詳細詢問了搶救飛行員的經過,并表示非常感謝。此外,還詢問了陳慎言是否有任何要求。陳慎言答道,我是個醫(yī)生,搶救病人是人道主義,是我應盡的責任,不加條件的。美國總部見陳慎言如此態(tài)度,大加贊揚,當即寫信介紹到中國空軍人事處負責人陳星庚處。陳星庚贊揚陳慎言救死扶傷,不取報酬,為國家做了件體面事。
獲救飛行員勞遜回國后,由他口述,新聞記者記錄,寫了《東京上空三十秒》回憶錄,后又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英雄。1945年2月,陳慎言受美國政府之邀,前往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免費深造,與勞遜和華特等重聚,并受到美國副總統(tǒng)杜魯門親切接見。兩年多后,陳慎言學成后回到恩澤醫(yī)院。
1992年陳慎言和其他5位中國老人再次受美國政府之邀,參加紀念美國空軍首次空襲日本本土50周年活動及特別招待會,獲得了明尼蘇達州榮譽公民的稱號和證書。時任美國總統(tǒng)布什寫信表示感謝,布什在信中說:“向參加過50年前那次歷史性的轟炸東京的幸存者和保護我們墜落飛行員的中國公民致以特別的問候。我們向中國善良的人們致敬。在那次轟炸后,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為受傷的美國人提供住處和保護。由于他們人道主義的努力。這些轟炸機隊的成員才得以重獲安全?!彼麄冊诿绹?,所到之處受到英雄般的歡迎。
1994年5月6日,由原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副總裁布萊恩·穆恩一行19人,再次來到臺州與陳慎言相聚,并向當年搶救過他們的醫(yī)務人員和臨海人民致謝。
勞遜的妻子艾倫還專門寫來感謝信,信中說,我們謹向浙江省臨海人民和恩澤醫(yī)院的醫(yī)務人員們致意。因為沒有那么多的中國人的幫助,我的丈夫也不可能活著回美國,我們也沒有三個孩子,所以我們全家向你們致謝。
因80多年前的生死營救結下的中美友誼,至今仍在繼續(xù)。2015年9月5日,美國杜立特行動子女協(xié)會會長杰夫·撒切爾(飛行員戴夫·撒切爾之子),受中國政府之邀,參加中國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后,特地從北京趕到臨海,替年事已高的父親重走當年救助地——恩澤醫(yī)院,與陳慎言的女兒會面,并將父親親筆簽名的B-25飛機圖片和“杜立特行動”紀念章贈予恩澤醫(yī)院。2018年3月25日,杜立特行動隊成員懷爾法·克勞的兩個孫子,與美國新聞周刊雜志北京公社社長等一起訪問恩澤醫(yī)院。2018年3月25日,劉美遠女士代表勞遜孫女,回贈當年陳省幾贈與勞遜的玉鐲。2018年10月28日,美國杜立特轟炸機隊飛行員子女協(xié)會代表團一行24人,訪問恩澤醫(yī)院。2019年11月10日,美國國家二戰(zhàn)博物館代表內森·胡根訪問恩澤醫(yī)院,并贈送當年相關的一些飛行照片……
如今,臨海恩澤醫(yī)局舊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臺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臨海市檔案館建立了相關專題數(shù)據(jù)庫和展陳室。正如2023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美國友好團體聯(lián)合歡迎宴會上發(fā)表的《匯聚兩國人民力量 推進中美友好事業(yè)》演講中所言:“我相信,血與火鑄造的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一定能夠代代相傳?!?/p>
莊強華回憶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