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了多位黨的基層干部形象。文學閱讀視角下黨的基層干部形象的主要特征有:堅持黨性,心懷人性;不忘初心,富有愛心;寧死不屈,舍生取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教學中,教師應準確把握語文教材“以文化人”的特點和黨的基層干部的形象特征,在互動關系中感悟引領作用,在矛盾沖突中體會崇高品質,在細節(jié)刻畫中探究內心世界,在價值澄清中傳承精神內涵。
關 ?鍵 ?詞 文學閱讀 小學語文 黨的基層干部 形象特征
引用格式 黃元虎.文學閱讀視角下黨的基層干部形象及其教學[J].教學與管理,2023(35):46-48+67.
語文是融入“黨的領導”教育的主要學科之一。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準確把握語文教材“以文化人”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知黨情、懂黨恩。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了多位黨的基層干部形象?!包h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盵1]黨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不計名利,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是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通過梳理,筆者發(fā)現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黨的基層干部形象都出現在小說類文學作品中。筆者試從文學閱讀視角分析其特征,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一、文學閱讀視角下黨的基層干部形象的特征
1.堅持黨性,心懷人性
基層干部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面對紛繁復雜的基層工作,一方面,他們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必須堅持黨性;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活生生的人,有著自己的親友和家庭,必然心懷人性。人性,就是作為人的本質。人性光輝,是人類靈魂深處的真、善、美。當社會需要與家庭需要、黨性與人性發(fā)生沖突時,黨的基層干部往往舍“小家”為“大家”,甚至不惜犧牲寶貴的生命。如,六年級上冊微型小說《橋》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村支書的光輝形象。當洶涌的洪水突然來襲時,老支書臨危不亂,以無可置疑的威信、先人后己的精神、堅決果斷的指揮,組織村民順利跨越“生命之橋”。他本可以第一個脫離危險,卻把生存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亡威脅留給自己以及同是黨員的兒子。老支書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黨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不朽橋梁。這一故事生動地詮釋了黨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無論面對何種境況,都能堅持黨性,心懷人性。
2.不忘初心,富有愛心
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黨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都能牢記黨的囑托,不忘初心,以人民為中心,兢兢業(yè)業(yè),克己奉公。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他們關愛革命隊伍中每一個同志。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們關愛每一個普通人。如,六年級下冊短篇小說《金色的魚鉤》中的老班長為完成黨組織交給的照顧三個生病小戰(zhàn)士走出草地的任務,甘愿自我犧牲。小說高度贊揚了這位黨的基層干部(課文通過老班長與“我”的對話點明其黨員身份——“小梁同志,共產黨員要服從黨的分配?!保┲矣诟锩⒉慌聽奚母哔F品質。老班長始終不忘初心,為了人民堅持將革命進行到底;老班長關愛生病的小同志,為了他們能夠走出草地,千方百計尋找食物,直至自我犧牲。在現實生活中,像老班長這樣的黨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層出不窮。
3.寧死不屈,舍生取義
革命戰(zhàn)爭年代,條件往往極端艱苦,形勢常常十分嚴峻,黨的革命隊伍始終保持著極強的戰(zhàn)斗力,這與我黨我軍高度重視基層隊伍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任務面前,黨的基層干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起著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面對生存與死亡的抉擇,他們寧死不屈,舍生取義。如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班長馬寶玉在盧溝橋事變以后就參加了八路軍,并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作為黨的基層干部,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帶領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這三位戰(zhàn)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最終高喊口號,壯烈跳崖。以馬寶玉、葛振林為代表的狼牙山五壯士身上,體現出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優(yōu)秀品質。他們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4.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基層工作條件大多非常艱苦,但黨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能夠保持定力,一心為公,一心為民。面對基層工作中的重重困難,他們常常忍辱負重,不辭勞苦,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如,小說《豐碑》(五年級下冊《軍神》“閱讀鏈接”)講述了紅軍長征途中,因一位老戰(zhàn)士身著單衣而凍僵犧牲引得首長極為震怒,并因此欲問責軍需處長。然而,那位犧牲的老戰(zhàn)士正是負責物資供應的軍需處長。這位基層干部把溫暖讓給別人、把犧牲留給自己的高尚品格令所有人肅然起敬。軍需處長是戰(zhàn)爭時期黨的基層干部的楷模,他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鼓舞著隊伍不斷前進。
二、文學閱讀視角下黨的基層干部形象的教學
1.在互動關系中感悟引領作用
小說是一種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的文學體裁。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人物與人物之間的互動關系之中。小說正是通過這種互動關系,逐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價值觀念、時代意義等。黨的基層干部在群眾中發(fā)揮著引領、示范的作用,因此,教材中的作品常常運用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以黨的基層干部為主要個體,以普通群眾為群體,通過群體形象突顯個體形象,通過個體形象豐滿群體形象。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寫法切入,緊扣關鍵語句,觀照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感悟黨的基層干部的引領作用。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既有對五壯士群體行動的總括,又有對五壯士個體行動的細描。同時,課文濃墨重彩地刻畫了班長馬寶玉這一黨的基層干部形象。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從四個方面感悟馬寶玉的引領作用:一是沉穩(wěn)果敢的指揮員——在誘敵上山的過程中,他“沉著地指揮戰(zhàn)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戰(zhàn)士們各顯其能,“在崎嶇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體”,可見戰(zhàn)果的取得與馬寶玉指揮得當密不可分。二是堅決果斷的領頭人——五壯士完成掩護任務準備轉移,如果追趕主力部隊會被敵人尾隨,如果向頂峰棋盤陀行進會面臨懸崖絕壁。為了人民群眾和主力部隊不被發(fā)現,馬寶玉對戰(zhàn)士們斬釘截鐵地說:“走!”隨即帶頭邁向頂峰。一聲“走”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斬釘截鐵”表現了班長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毫不猶豫地決心犧牲自我,掩護主力部隊和人民群眾?!皯?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薄熬o跟”一詞說明戰(zhàn)士們完全認同班長的決策,凸顯了五壯士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三是有勇有謀的戰(zhàn)斗者——當子彈都打完時,胡福才剛要擰開僅剩的一顆手榴彈,馬寶玉一把奪過手榴彈,帶領戰(zhàn)士們因地制宜,舉起石頭砸向敵人;當又一群敵人撲上來時,馬寶玉用盡全身力氣將手榴彈扔向敵人,確保了最大威力。四是大義凜然的捐軀者——當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時,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馬寶玉毫無畏懼,首先跳下深谷。戰(zhàn)士們也高喊口號,相繼英勇跳崖。這樣教學,既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五壯士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又在互動關系中充分感悟黨的基層干部的引領作用,同時對作者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塑造人物、表現主題有了更加豐富的體會。
2.在矛盾沖突中體會崇高品質
小說這一文學體裁之所以深受讀者喜愛,重要原因在于其情節(jié)具有強烈的可讀性,往往呈現出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點,從而撥動讀者的心弦。矛盾沖突的產生、發(fā)展和化解,是構成這種情節(jié)特點的主要原因。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文學作品中,黨的基層干部的崇高品質正是在矛盾沖突中不斷彰顯出來的。因此,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善于發(fā)現和利用作品中的矛盾沖突,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體會黨的基層干部的崇高品質。
如,教學《橋》一課,筆者聚焦四次沖突,引導學生在沖突的產生與化解中體會老支書的崇高品質:一是山洪暴發(fā),村民們慌不擇路、近乎發(fā)瘋地“逃”向唯一一座狹窄的木橋,與老支書如山一般“站”在橋前,形成第一次沖突。老支書憑借威信鎮(zhèn)住了大家,為順利逃生贏得了先機。二是因為橋窄,老支書命令所有黨員排在隊伍后邊而引發(fā)個別黨員的抱怨,與老支書“一切為了群眾”的黨性原則,形成第二次沖突。老支書以“可以退黨”立刻化解了沖突,讓隊伍回歸井然有序。三是人們開始順利過橋,一個黨員身份的小伙子排在了隊伍中間,形成第三次沖突。老支書堅持黨性,“揪”出黨員小伙子,讓他站到了后面。四是木橋搖搖欲毀的千鈞一發(fā)之際,老支書與小伙子互相推讓,不約而同地希望對方先過橋,再次發(fā)生沖突,導致雙雙遇難。小說結尾通過老太太的祭奠揭示出老支書與小伙子其實是父子關系,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此,學生頓悟:小說中最大的沖突,其實是當親人和群眾的生命同時遭遇危險時,如何做到黨性和人性的統一。在黨性面前,老支書要求兒子履行黨員職責,將生的希望留給群眾;在人性面前,老支書將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將生的希望留給兒子。老支書用堅定的黨性和深沉的父愛,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2]。這樣教學,教師緊扣這篇小說在創(chuàng)作手法方面的主要教學價值點——矛盾沖突造成情節(jié)一波三折,引導學生深刻體會黨的基層干部一心為民、黨性與人性相融的崇高品質。
3.在細節(jié)刻畫中探究內心世界
小說通過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等細節(jié)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人物性格,揭示價值觀念。細節(jié)描寫,看似細小,但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對整個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產生重要的影響。沒有細節(jié)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形象[3]。因此,教學有關黨的基層干部形象的文學作品時,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關注故事中對人物細節(jié)的刻畫,探究黨的基層干部的內心世界。
如,教學小說《金色的魚鉤》時,筆者抓住老班長的“三笑”這一細節(jié),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這位黨的基層干部的內心世界:一是抓住“假裝笑”,探究一番苦心。小梁發(fā)現老班長嚼著草根和剩下的魚骨頭,魚肉和魚湯都分給了其他戰(zhàn)士。但老班長堅決不同意小梁一起尋找食物的請求,并命令他照顧好小戰(zhàn)士。第二天,老班長通過假裝笑創(chuàng)造氛圍,動員戰(zhàn)士們喝下新鮮魚湯:“他笑著說:‘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唉!一條好大的魚已經上了鉤,又跑啦!”在此之前,他有過“摸了摸嘴”的假動作和假話——“我一起鍋就吃,比你們還先吃呢”。由此可見老班長的良苦用心。二是抓住“收斂笑”,探究一片愛心。第二天喝魚湯時,小梁無比痛心,“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頓時,老班長“收斂了笑容,眉頭擰成了疙瘩”。老班長收斂笑,意在警示小梁,防止他影響戰(zhàn)士們的情緒。老班長的秘密只有小梁知道:為了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尋找食物極其困難的情況下,老班長僅僅吃魚骨和草根。這表現了老班長竭盡全力照顧好三個生病戰(zhàn)友的一片愛心。三是抓住“露出笑”,探究一顆紅心。三個小戰(zhàn)士喝完魚湯,老班長“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一絲笑意”。這笑意發(fā)自內心,但僅有“一絲”,原因在于:黨組織交給的任務尚未完成,走出草地仍然遙遙無期,老班長深感責任重大。這就更加深刻地表現了老班長忠于黨、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一顆紅心。
4.在價值澄清中傳承精神內涵
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評價、態(tài)度反映出來,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4]?!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認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5]統編教材中有關黨的基層干部形象的作品,故事內容有的發(fā)生于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有的雖然發(fā)生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但具體事件有其特殊性,往往難以被學生真正理解,甚至會產生誤解。因此,教師應尋找課文教學與價值觀教育的結合點、融入點,開發(fā)價值觀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在澄清價值中傳承黨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的精神內涵。? ? ?(下轉67頁)
(上接48頁)
如指導學生閱讀《豐碑》時,筆者引導學生交流:“大雪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讀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感慨萬千。如果請你為軍需處長寫碑文,會寫些什么呢?”學生有的說:“為了戰(zhàn)士們邁過雪山,您將棉衣讓給他們,自己卻身著單衣,直至活活凍死。從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學習。”有的說:“為了人民,為了戰(zhàn)友,為了革命,您長眠在皚皚雪山。我們要將您的不朽精神發(fā)揚光大!”但有兩名學生略顯遲疑地表達了困惑:“我覺得文中描寫過于夸張,軍需處長雖然偉大,但是課文的描寫似乎讓人感到不夠真實?!薄拔覀円蜍娦杼庨L學習,但不知道學什么?,F在是和平時期,條件優(yōu)越,豐衣足食,哪里還需要在雪天為了他人,穿著單衣薄裳?如果是學習他愛國愛民愛戰(zhàn)友的精神,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此話一出,有幾位學生也跟著表達出同樣的疑慮。筆者首先肯定這些學生獨立思考、實話實說的勇氣,緊接著組織討論:“有想法就要大膽說出來!對于他們的想法,大家有什么看法?”學生有的說:“我不同意‘過于夸張的說法。小說大多是虛構的,卻又有生活的影子。比如在抗擊新冠疫情時期,確實有許多黨員醫(yī)生、社區(qū)干部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奉獻。小說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進行加工,跟我們小學生寫作文不一樣?!庇械恼f:“我們學習軍需處長,不是要模仿他的行為,而是學習他熱愛祖國、關愛他人的精神。”還有的補充:“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關心國家大事是傳承他的精神,為班級、為家庭、為社區(qū)服務也是傳承他的精神?!薄半m然我們不可能遇到紅軍過雪山這樣的事情,但是在困難面前,拒絕自私自利,堅持心中有他人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此案例中,面對部分學生的困惑以及價值觀念不盡合理之處,教師沒有簡單地否定,而是堅持平等對話,先肯定積極因素,再引導討論,幫助學生澄清困惑的觀念,深化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明確向軍需處長學習的實踐路徑,正確的價值觀念也悄然形成,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黨的基層干部是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文學作品體裁特點,把握黨的基層干部形象特征,堅持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章程[S].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3] 黃元虎.統編語文教材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形象梳理及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1(17):47-50.
[4] 黃元虎.小學語文課程中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及策略[J].中小學德育,2012(10):58-61.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4.
[責任編輯:陳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