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蘊

      2023-12-23 07:56:52
      學習與探索 2023年10期
      關鍵詞:守法全過程民主

      徐 貴 香

      (河南大學 民商法研究所,河南 開封 475001)

      當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在法治中國建設中不斷深入貫徹,作為法治運行之基礎性環(huán)節(jié)的守法理應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理念和制度機理。不過,目前我國法學界對于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之間的關系問題僅有零散性、間接性的涉及,而直接性、系統性的研究付之闕如,這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深入推進要求和法治中國建設的內在迫切需要是不相稱的。有鑒于此,本文聚焦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的內在關聯,分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蘊,以助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理念和制度機理在全民守法中的深入貫徹。

      一、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的內在關聯

      之所以要討論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蘊,乃是因為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這也是本文立論的基本前提。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的內在關聯至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主體與守法的主體具有同一性。全過程人民民主體現的是人民當家作主,貫穿著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統一的精神紅線[1]9,彰顯著人民的主體性地位,表征著人民作為民主參與主體和民主價值主體之雙重主體性。守法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意味著全民守法,這里的“全民”即人民,包括但不限于全體公民。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既全面參與立法又全面參與守法;全民在法治的軌道上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實際上,全民守法的過程也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踐行的過程。由此,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的主體具有同一性。

      其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追求與守法的價值訴求高度契合。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要以“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fā)人民創(chuàng)造活力”為旨歸[2]。而守法作為法治社會的基礎工程,同樣體現著人民主體地位,其價值訴求也在于保障人民權益[3]。因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貫徹過程就是人民意志表達、人民權益呈現的過程,該過程的規(guī)范化成果就是憲法法律,由此全民所遵守的“法”實質上體現著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訴求,這從根本上保證了全民守的“法”之正當性,也決定了守法的初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旨歸之內在一致性。

      其三,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機制與守法的機制具有同構性。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機制包括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其涵蓋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環(huán)節(jié)[1]23,其中體現著人民在憲法法律框架內積極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守法機制。人民通過行使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廣泛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使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機制充分體現人民的意愿和心聲。

      綜上,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的這些內在關聯決定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豐富的守法意蘊,也為深入揭示這種守法意蘊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和邏輯起點。

      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主體意蘊

      全過程人民民主所彰顯的人民主體性與全民守法所體現的人民主體地位之同一性,決定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豐富的守法主體意蘊,即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守法主體范圍的廣泛性、拓展守法主體參與的全面性、強化守法主體精神的真實性。

      (一)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守法主體范圍的廣泛性

      守法主體范圍的廣泛性是全民守法的應有之義,“全民守法,就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4]23-24,但其真正實現并非易事。隨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其人民主體的廣泛性正在不斷地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呈現出來,這必然能夠促進守法主體范圍的廣泛性。

      一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促進守法主體的空間范圍之廣泛性。從法理上講,我國守法主體的空間廣泛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包括全國各地的公民及社會組織,但這種廣泛性的實際呈現狀態(tài)并不充分,如有人怠于履行法定義務、疏于行使本該行使的法定權利。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動態(tài)性全覆蓋特點能夠有效推動全體公民積極參與民主政治活動、主動行使法定權利、及時履行法定義務,由此促使守法主體的空間范圍廣泛性由靜態(tài)化轉向動態(tài)化、由法定狀態(tài)轉向實然狀態(tài)。

      另一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促進守法主體的類型范圍之廣泛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人民實際上涵蓋了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盵5]隨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深入貫徹,人民主體的類型范圍在不斷擴大,其呈現出很強的包容性[6]67,這種包容性進一步促進了守法主體的類型范圍之廣泛性。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目前我國的守法主體包括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以及在我國領域內的外國組織、外國人和無國籍人。更為重要的是,全過程人民民主所呈現出的時間持續(xù)性、黨政部門協同性和環(huán)節(jié)連續(xù)性等優(yōu)勢[6]3-5,能有效帶動不同類型的守法主體廣泛地參與到民主政治活動中,進一步激活這些守法主體由法然狀態(tài)轉向實然狀態(tài),從而使守法主體的類型范圍廣泛性得到切實展現,由此促進我國的守法質量提升。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無論是守法主體的空間范圍廣泛性還是守法主體的類型范圍廣泛性,都與新時代全民守法的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通過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和實踐機制,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廣泛人民性不斷促進守法主體范圍廣泛性的動態(tài)化和實效化,由此進一步促成守法主體范圍的切實廣泛性。

      (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守法主體參與的全面性

      守法主體參與的全面性事關全民守法的質量和全面依法治國的水平。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鏈條和全覆蓋特點能夠有力拓展守法主體參與內容和參與領域的全面性。首先,由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所構成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之全鏈條,極大地拓展了守法主體參與內容的全面性。眾所周知,守法的內容包括守法主體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兩個基本方面[7]255。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五大民主鏈條”中,守法主體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等多種權利能夠得到有效行使,同時其相關的多種義務也得到積極履行,由此守法主體參與內容的全面性得以呈現。在這一過程中,全民守法也會保障公民有效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也正是民主與法治的辯證關系之體現。其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覆蓋特點使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多社會領域的決策和管理中,由此推動守法主體參與的領域呈現全面性。這種全面性具體表現為守法主體在這些領域中行使政治權利、經濟權利、文化權利、教育權利等諸多權利,同時也履行相應的諸多類型的義務。

      與此同時,當前全過程人民民主拓展守法主體參與的全面性尚有待加強。一方面,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鏈條并非都有效拓展了守法主體參與內容的全面性。如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中,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行使得不夠充分,這影響了相關民主鏈條上公民的政治參與質量,也制約了公民對相應權利的行使。對此,在加強和完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等環(huán)節(jié)的制度機制建設、疏通公民行使相關權利之渠道的同時,也要對公民被侵害的相關權利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濟措施。另一方面,在守法主體參與的諸多社會領域中,其所行使的權利及履行的義務得到法律支持的程度不夠,也存在不同領域的民主價值取向差異性被忽略之問題[8]。這需要在加強相關領域民主權利法律保障的同時,注意區(qū)分不同領域的民主價值取向差異性,以有效滿足其不同的民主價值需求,促進守法主體參與的全面性和實效性。

      (三)全過程人民民主強化守法主體精神的真實性

      守法主體精神是指守法者在遵守法律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價值意象和意義樣態(tài),本質上彰顯的是守法者的主體性之意義世界,其具體表征為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守法狀態(tài)[9]。無論是守法主體范圍的廣泛性還是守法主體參與的全面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守法主體精神的真實性。這種真實性構成全民守法的內在精髓,直接體現著全面依法治國的質量。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充分體現和保障了民主的人民主體性,由此促成法治的人民主體性,從而有力強化了守法主體精神的真實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程序構成了全面廣泛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為民意的全面真實表達和規(guī)范吸納構建了暢通的制度渠道,這有效保障了民主的人民性、法治的人民主體地位和守法主體精神的真實性。具體而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國家根本政治制度,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強化守法主體精神之真實性的制度根基和源頭活水。因為這種制度安排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貫徹與人民切實掌握和行使國家權力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寬闊空間。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zhàn)線、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為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撐[1]9-22,為人民意志的有序表達和民眾利益訴求的真實呈現提供了可操作的程序。

      注重公眾參與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彰顯著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主體性,在“五大民主鏈條”中充分容納和展現守法者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由此既有效呈現了法律的真實民意,又有力夯實了守法主體精神的正當性根基;既深刻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治意義,又全面展現了我國守法者的主體性之意義世界。申言之,守法作為實踐理性中的一種行動邏輯,其行動者的“主體性”至關重要,必須承認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它有助于在真實世界中發(fā)現人的認識和行動是在何種情景、以何種方式與法律發(fā)生具體的聯系或碰撞。而如果否定這種主體性,只從一種自上而下的角度看待法律實施,則容易讓法律和公共政策的視野變得缺乏對社會現實的回應”[10]。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持續(xù)性、連續(xù)性和全方位特點兼容了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雙重維度,能夠有效協調人民的集體主體性與守法者的個人主體性。由此,守法者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彰顯。

      三、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價值意蘊

      一如前述,全過程人民民主和全民守法都以保障人民權益、彰顯人民主體地位為價值追求。這種價值追求包含工具價值和目的價值兩個層面,這是“依據所滿足的需要在主體生存發(fā)展中的整體性質和地位”所作的區(qū)分,“目的是指對一定需要的滿足本身”,工具則是“達到目的所需要的條件和過程”[11]125。目的價值指向客體的本質規(guī)定性和基本使命,體現主體的內在需要;工具價值則是為實現此種使命和需要而呈現出的形式屬性和過程意義。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與成果民主、程序民主與實質民主的統一,充分展現出民主的工具價值與目的價值的辯證融合,這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堅實的民意基礎和豐富的價值源泉,由此也必然會深化守法的工具價值生成、助推守法的目的價值實現、優(yōu)化守法的整體價值協調。

      (一)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化守法的工具價值生成

      守法的工具價值是指守法行為本身的法律意義和對于守法主體的手段性、過程性意義,具體表現為守法的普遍性、統一性、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過程民主和程序民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民主的工具價值,其中的成果民主和實質民主更多體現的是民主的目的價值?;诿裰髋c法治的一般關系原理,即民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是民主的保障[12],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工具價值和目的價值可以為守法的工具價值生成提供豐厚的土壤。

      其一,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促成守法的普遍性與統一性。所謂守法的普遍性與統一性是指所有的守法主體在社會各個領域都要遵守所有現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13],其體現的是守法主體、守法客體和守法領域的普遍性與統一性。這既是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和拓展守法主體的廣泛性及全面性的過程中,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特點得以展現,其工具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這極大地推動和深化了守法主體、守法客體和守法領域在守法中的普遍性與統一性,由此有力深化守法的工具價值生成。

      其二,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促進守法的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守法的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是指基于法律的確定性,守法主體在法定框架內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可預期性與可靠性。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托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整體框架,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重要制度載體[4]337,確保了我國民主政治的運行具有完備的制度程序,這為全體人民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諸環(huán)節(jié)中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提供了穩(wěn)定的制度渠道。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五大民主鏈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彼此聯動,形成了連續(xù)的、可預期的民主實踐機制,這為全體人民行使法定的民主權利和履行法定的民主義務提供了可靠的機制空間。另外,全過程人民民主注重日常政治生活中人民持續(xù)參與的權利[14]21,如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等,這進一步促進了全民守法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

      (二)全過程人民民主助推守法的目的價值實現

      守法的目的價值是指守法行為對于守法主體的內在本質需要之滿足程度和本真意義呈現狀態(tài),其具體表現為守法所指向的社會目的和生活意義,如安全、自由、平等、人權、正義、幸福等價值。全過程人民民主所追求的成果民主和實質民主就是要“推動社會向著自由、平等、公正、文明、團結、和諧的方向前行”[1]44,具體而現實地推動實現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這與守法的目的價值不僅是一致的,而且為守法的目的價值實現提供有力的制度賦權和巨大的價值賦能。

      一方面,體現“過程范式”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引導全體人民動態(tài)性的民主參與,以制度賦權助推守法的目的價值實現。靜態(tài)意義上的體現“結構范式”的西方民主制度,注重身份、利益團體、議事規(guī)則及投票機制等結構性要素,聚焦于民主的結構性條件[15]36,因倚重于民主選舉而疏于后續(xù)民主環(huán)節(jié)的民眾參與,導致其民主的人民性難以彰顯。相比之下,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屬于動態(tài)意義上的“過程范式”的民主[15]36,不僅重視民主的結構性要素,更看重協商溝通、民意表達、利益協調、價值兼顧等過程性要素,其在“五大民主鏈條”的民主實踐機制中為民眾賦予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使全體人民在民主的諸環(huán)節(jié)和法律運行中充分行使民主權利,從而切實感受到安全、自由、平等、人權、正義、幸福等價值。由此,民主的工具價值助推民主的目的價值實現——民主的人民性得以彰顯,進而守法的工具價值帶動守法的目的價值實現。

      另一方面,屬于“權利—能力型民主”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全體人民實質性的民主參與,以價值賦能促進守法的目的價值實現。不同于西方的“權利型民主”,即削弱和限制權力,簡單地賦權予民,資本宰制政治,使權力難以行善、民主能力受限;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則是“權利—能力型民主”,在充分賦權予民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以強大領導力、組織力、執(zhí)行力貫徹人民意志、為人民民主賦能”,實現民主的“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代表人民、以權力規(guī)制資本,保障人民與國家的根本利益”[8],展現出巨大的民主能力,全面超越西方的“權利型民主”。由此,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賦權予民,為全體人民積極參與民主政治和主動守法提供寬闊的制度空間,而且還賦能予民,為民眾提供充足的民主參與能力和守法能力,使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從而促成守法的目的價值得到實現。

      (三)全過程人民民主優(yōu)化守法的整體價值協調

      守法的整體價值協調是指守法的工具價值與目的價值的關系處理,針對不同守法的目的價值之間沖突的整合。如前所述,工具價值構成目的價值實現的條件。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工具價值有助于守法的工具價值展現,推動守法的目的價值實現;同時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目的價值能夠評判和校正守法的工具價值,優(yōu)化和協調守法的目的價值及其沖突。因此,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優(yōu)化守法的整體價值協調。

      其一,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調適守法的工具價值與目的價值之間的關系。一般而言,守法的工具價值與目的價值是正相關關系,兩者相互作用、彼此促進。在這種情況下,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為守法的兩種價值實現提供有效的制度程序和實踐機制,助推守法的兩種價值關系更加融洽,使民主的人民性與法治的人民性高度統一、民主與法治相互促進。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守法的工具價值與目的價值有時會呈現負相關關系狀態(tài),比如作為守法工具價值的穩(wěn)定性與作為守法目的價值的正義出現了沖突,若堅持守法的穩(wěn)定性,則會產生守法的不正義。對于此類情況,就不是能夠簡單地通過法律解釋技術解決的問題,往往涉及法律本身的滯后性,這就需要通過立法機關修改法律來解決。而對于立法問題的解決,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為其能夠有效推動立法內容的更新、不斷塑造立法價值的人民性[16]。在黨的領導下,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五大民主鏈條”助推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和依法立法,充分吸納民眾的法律修改意見,整合不同的利益訴求,達成價值共識,形成新的立法內容,由此法律的滯后性問題得到回應和解決,守法的工具價值與守法的目的價值的沖突得以化解。

      其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助于協調化解守法的不同目的價值之間的沖突。由于人們生活需求的多樣性,加之現代社會的價值多元化和利益主體多元化,導致法律的目的價值之類型增多、沖突加劇,從而使守法的不同目的價值之沖突不可避免。由于守法的目的價值沖突實際上就是不同社會目的價值的沖突,而這種沖突貫穿于立法、執(zhí)法、司法和守法等法治各環(huán)節(jié),因此通過全過程人民民主協調化解守法的目的價值沖突,其涉及的便是民主與法治的關系問題。民主與法治的關系呈現復雜的樣態(tài):兩者具有如前所述的相互促進關系面相,這為以民主方式解決法治問題提供了基礎,但兩者也有張力,這種張力表現為“多數人暴政或者低效治理”[6]196-199。民主與法治的張力成為現代社會治理的一大基本議題,目前西方的民主法治理論和實踐對此并未給出理想的解決方案,這也成為阻礙化解守法的目的價值沖突之深層次原因。對此,我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17],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高度統一,“通過黨的領導把民主與法治關系融合在一起”[6]199,化解了民主與法治的張力問題。這一中國特色的方案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助推化解守法的目的價值沖突提供了法理基礎和制度動力。在全過程人民民主各環(huán)節(jié)中,黨對其中重大的社會價值分歧和沖突起著引導化解、統籌協調、兼顧整合的重要作用[16],這種重要作用同樣體現在法律運行的諸環(huán)節(jié)之中,由此確保民主價值的人民性與法律價值的人民性之統一,進而化解守法的不同目的價值之沖突。

      四、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機制意蘊

      守法機制是指展現守法的主體意蘊和實現守法的價值意蘊之方式和過程[18]。根據守法機制的內在機理和外在架構,守法機制可分為外部守法機制、中間守法機制和內部守法機制。所謂外部守法機制,是指支撐守法的外部制度框架即國家的整體制度安排,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構造;中間守法機制是指立基于外部制度框架,為守法提供的直接制度供給,即國家的法治安排,其一般由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構成;內部守法機制乃是指由守法主體、守法客體、守法內容等要素組成的結構與過程,其屬于守法自身的運行方式。全過程人民民主運行的治理架構和“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鮮明特色,有助于豐富守法機制的層次性、增強守法機制的科學性和提升守法機制的有效性。

      (一)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守法機制的層次性

      如上所述,守法機制包括三個層次:外部守法機制、中間守法機制和內部守法機制,而全過程人民民主所依托的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整體框架,不僅能夠將這三個層次的守法機制有效地銜接起來,而且也能夠強化不同層次守法機制之間的互動,由此豐富守法機制的層次性,促進守法價值意蘊的實現。

      全過程人民民主能有效統合不同層次的守法機制。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于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整體框架之中,其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擴大人民的有序民主參與,使人民在法治軌道上廣泛參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事務,確保從宏觀的頂層設計到中觀的運作體系再到微觀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全面反映人民的真實意志和根本利益[6]165,社會主義民主與依法治國水乳交融,從而有效統合外部守法機制、中間守法機制和內部守法機制。據此,黨領導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力推動形成由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社會、法治文化等方面所構成的外部守法機制,健全完善由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所構成的中間守法機制,有效充實由守法主體、守法客體、守法內容等要素組成的內部守法機制。在這一過程中,黨的領導貫穿始終,這保證了不同層次守法機制的內在價值的人民性之統一,從而為這些守法機制間的互動提供了價值基礎。

      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強化不同層次守法機制之間的互動。在全過程人民民主有效統合不同層次守法機制的過程中,人民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依法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由此全程深度參與塑造外部守法機制、中間守法機制和內部守法機制,使這些守法機制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而產生巨大的互動效應。這種互動效應體現為人民通過人大代表以議案和意見等方式參與立法、法律監(jiān)督等事務,行使“事務知情權、意見表達權、規(guī)劃建議權、決策參與權、執(zhí)行監(jiān)督權、績效評估權”等[6]168,由此人民的意志和心聲貫穿于不同層次守法機制之中,使得這些守法機制之間產生切實的功能聯動和價值共享效應。

      (二)全過程人民民主增強守法機制的科學性

      所謂守法機制的科學性,是指守法機制的構造與運行模式符合人類法治文明發(fā)展規(guī)律和現代民主政治發(fā)展規(guī)律,契合我國國情,由此呈現出的價值正當性、結構合理性和運行穩(wěn)定性。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民立場符合現代民主政治發(fā)展的人民主體性價值規(guī)律;全過程人民民主運行其中的整體框架即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近代以降中國人民求索民主政治之歷史必然[19],符合現代政黨政治發(fā)展規(guī)律、人類法治文明發(fā)展規(guī)律和我國的國情,這充分體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性,由此必然增強守法機制的科學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增強守法機制的價值正當性。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保證了人民全程而有效地參與民主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層面各維度”[19]、國家各項事業(yè)諸領域,使人民的意志、訴求和心聲在法治的軌道上得到全面而真實的表達,充分彰顯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主體地位。這使得民主價值的人民主體性與法治價值的人民主體性深度融合,有力增進了不同層次守法機制的價值之人民主體性,強化了這些守法機制的價值正當性。這種價值正當性從根本上確保了守法機制運行質量,促進了全民守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增強守法機制的結構合理性和運行穩(wěn)定性。作為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相統一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是人民意志的制度化呈現過程,又是法治的人民價值主體性規(guī)范化表達過程,其實質上是民主價值的結構化、法律化過程[20]。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提供了科學合理的整體框架,保障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整體結構合理性,也必然會增強守法機制的結構合理性和運行穩(wěn)定性。由此,使外部守法機制的結構更具整體性和系統性,中間守法機制的結構更具妥當性和承載性,內部守法機制更具操作性和穩(wěn)定性。據此,全過程人民民主有助于優(yōu)化守法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促進全民守法。

      (三)全過程人民民主提升守法機制的有效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對守法機制層次的豐富、對守法機制科學性的增強,必然會提升守法機制的有效性。其一,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提升外部守法機制的有效性。黨的領導確保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運行實效,有力推進了國家治理能力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增強了國家治理的效能,由此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制度的完善和效能發(fā)揮。這使得外部守法機制不斷健全,從而為全民守法提供強大的整體制度框架支撐。其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提升中間守法機制的有效性。在黨的領導下,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全面依法治國相輔相成,“五大民主鏈條”有效促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推動健全依法治國的制度和結構,使我國的立法質量、執(zhí)法質量、司法質量不斷得到提升。由此,中間守法機制的結構更為優(yōu)化,其功能得到更好發(fā)揮,這為全民守法提供了更充足的制度供給。其三,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提升內部守法機制的有效性。如前所述,體現“過程范式”和“權利—能力型民主”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動態(tài)性地賦權予民,而且全過程賦能予民。這實實在在地彰顯了人民的主體性地位,提升了人民的民主參與能力和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能力,也塑造了全民守法的主體精神,提高了全民守法的政治意識、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同時,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這種賦權賦能過程能夠強化全民所守之“法”的正當性,進而提高全民對所守之“法”的接受度和認同感。由此,內部守法機制的各個要素及結構得到優(yōu)化,功能發(fā)揮的實效性得到增強。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承認,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機制意蘊呈現上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黨的領導”能力在統籌協調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全面依法治國的關系上有待加強,這影響著守法機制的層次性和科學性;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價值動力和制度效能尚未得到充分展現,導致不同層次守法機制之間的互動性不夠充分,制約了守法機制的有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至少須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加強黨統籌協調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全面依法治國關系的領導能力,充實守法機制的層次性和科學性。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提升“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2],增強黨的依法執(zhí)政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21]387-388。由此使守法機制的層次性和科學性得以強化。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與實踐機制,加強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徹到法治領域的價值動力和效能,提升守法機制的實效性。要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豐富和完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五大民主鏈條”的形式與內容;強化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民主的銜接與互動,加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賦權予民、賦能予民之價值動力與制度效能;充分激發(fā)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22]299。由此使守法機制的實效性得以提升。

      結 語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蘊展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所蘊含的守法之人民主體性品格、價值空間和機制形態(tài),這三種意蘊之間緊密相連、相互作用,構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守法之間的多重意義關聯樣態(tài)。這種意義關聯樣態(tài)內嵌于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整體框架,生發(fā)于黨的主張、人民意志和國家意志的融合統一邏輯,成型于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良性互動中。這決定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蘊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其必定會隨著黨的自我革命、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機制創(chuàng)新、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而呈現出更加廣闊的意義空間。

      猜你喜歡
      守法全過程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全過程民主立法
      公民與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土建工程中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有效應用
      讓創(chuàng)新貫穿深化醫(yī)改的全過程
      人在網絡 也要守法
      新農業(yè)(2016年13期)2016-08-16 12:12:42
      文明守法路暢通——做自覺守法的“領頭羊”
      敬畏與謙卑是守法之本
      公民與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1
      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價控制探討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好民主 壞民主
      學習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乌什县| 任丘市| 绿春县| 灌南县| 哈尔滨市| 奇台县| 丹寨县| 贵阳市| 临颍县| 通化市| 米脂县| 深圳市| 抚远县| 于田县| 灵宝市| 鹿邑县| 天津市| 佛教| 勃利县| 曲沃县| 临桂县| 牙克石市| 广州市| 邹城市| 泰州市| 隆回县| 巍山| 三明市| 信阳市| 遵义市| 太仓市| 莱芜市| 桃园市| 金溪县| 增城市| 曲周县| 富阳市| 如东县| 冷水江市| 犍为县|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