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楠
(吉林省教育學院)
面對新教材、新課標和新高考的“三新”育人環(huán)境,作為學生構建學科體系的關鍵時期,高三一輪復習階段更要依托《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探究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質量復習方案,為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服務。以下為筆者的幾點思考:
《課標》學業(yè)質量水平二作為英語高考命題的主要依據(jù),要求學生能夠在不太熟悉的語境中,理解語篇中不同的文化元素及其內涵。從高考試題的話題情境角度看有如下特征:第一,關注科技進步,倡導科學精神;第二,融入美育知識,提高審美情趣;第三,倡導和諧人際關系,培養(yǎng)人文情懷;第四,關注中國文化的新鮮事,強調文化自信;第五,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面對信息數(shù)字化時代的海量信息和多文化交融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教師需在一輪復習中強化視聽輸入,廣泛涉獵語境,助力學生在生活化的言語中、在中外文化比較中,關聯(lián)復習單元,拓展國際視野,涵養(yǎng)家國情懷,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一輪復習重在詞匯、詞塊、句式、語法等基礎知識的梳理。高考命題強調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注重考查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在一輪復習中依據(jù)三大主題語境內容要求,將孤立的語言知識以合并同類項的方式串聯(lián)成串,銜接成網(wǎng),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單元復習可以打破教材順序,將同類主題歸類,整合成大單元。語法的復習應遵循“形式—意義—使用”原則,依據(jù)單元主題語境,促進學生在語境中復習語法,將碎片化的語法知識通過語用關聯(lián)起來。
在一輪復習中,教師應利用語篇分析理論,引導學生回歸教材,精讀教材文本,理透教材中精選的語言文字之間的句間關系,段間關系,厘清故事類文本的故事脈絡、故事主題、人物性格特征及情感表達方式,回答好故事寫了什么(what)、故事為什么這樣寫(why)、故事是如何寫的(how)等問題。一輪復習中的讀也是精讀基礎上的比較和關聯(lián),在串聯(lián)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品質也在不同語篇寫作方式的研讀中得到提升。教師還要與學生共同充分續(xù)寫,并采用句式仿寫、句子擴寫、概要寫作、多輪續(xù)寫等方式,多角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通過擴大優(yōu)質語篇的輸入,學生在內化的基礎上,能更好地產(chǎn)生拉平效應,提高寫作產(chǎn)出水平。最后,堅持寫才能寫出好文章,師生要共同仔細觀察并記錄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創(chuàng)寫有正能量的文章。
一輪復習的考練習題,應該遵循學什么、練什么、測什么的原則,以復習的話題和內容為藍本為學生量身定制,考試題不必局限于高考題型,可針對具體復習情況選擇。面對高考命題,教師要引導考生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發(fā)揮積極的導向作用,精選精講試題,減少應試技巧性內容的總結,做好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以語篇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