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秋陽(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黃邊小學,廣州 510440)
【班會背景】
自閉癥也稱為“孤獨癥”,患有自閉癥的兒童會有社交障礙、重復性刻板動作、焦慮、抑郁等癥狀。自閉癥兒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星星的孩子”。我所教的班級中就有一個來自星星的孩子,這位學生在學校集體生活中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紀律規(guī)則意識薄弱。他對于同伴的主動交往常常沒有回應,在一些集體活動中會做出脫離集體的行為,學生們經常不理解這個孩子的行為,疏遠他。
作為班主任和學校心理老師,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在班級開展一次關于這位來自星星的孩子的心理主題班會課程。本課從自閉癥是什么、自閉癥與來自星星的孩子之間的關系、我們怎么面對自閉癥的同學這三個方面,來展開此次的心理主題班會課程,引導學生理解、接納自閉癥同學,加強同伴之間的互助聯系。同時增強班級凝聚力,在班級中營造包容、和諧的氛圍,幫助自閉癥同學更加從容地應對在校生活,提升社交適應力。
【班會目標】
1.了解什么是自閉癥。
2.培養(yǎng)學生對自閉癥孩子的接納、共情能力。
3.學生能夠在生活、學習上有意識地幫助自閉癥同學。
【班會準備】
課件PPT、卡紙、便利貼。
【班會對象】
小學一年級學生。
【班會時長】
一課時。
【班會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你聽說過來自星星的孩子嗎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的班會課主題是來自星星的孩子。老師看見很多同學已經開始好奇,到底什么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我想問問大家,你聽說過來自星星的孩子嗎? 舉手回答。
生1:沒聽過,我猜這個孩子的家在星星上面。
生2:難道是外星人?來自別的星球。
生3:如果這個孩子是天上的星星,那他不會摔下來嗎?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想到了一些老師都沒有想到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位來自星星的孩子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天都和他在一個教室,他的家并非在星星上面。
設計意圖: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欲望,引出本堂課的核心內容:來自星星的孩子。
環(huán)節(jié)二:初步認識來自星星的孩子
師:接下來老師邀請大家觀看一個視頻,請大家仔細觀察,看誰能找到哪個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播放迪士尼的動畫《來自星星的孩子》,下面是動畫片段:
南希:嗨,塞恩。很高興認識你。你好呀!
塞恩:但實際上,當他們發(fā)明煤引擎時,大多數火車都被漆成黑色,因為煤灰很臟。
萊恩:嗯,伙伴們。我得告訴你們塞恩做事有點不一樣。
茱莉:萊恩,我明白。他跟我一樣,是藝術家。幸好我在交朋友方面是個專家。塞恩,你把要涂色的火車排列起來了,我很喜歡。我可以加入嗎?
塞恩:(打開便當盒)??!這個三明治有脆的花生醬。
茱莉:那你是喜歡還是討厭呢?
塞恩:這個三明治中間涂的是脆的花生醬,我只吃不脆的,要滑的!
萊恩:塞恩,別擔心。我會讓我媽媽給你做一個新的三明治。
塞恩:要滑的花生醬。
萊恩:沒問題,我答應你。(帶塞恩離開)
南希:這到底怎么回事?
茱莉:我也不清楚。我說“你好”的時候,塞恩甚至不看我一眼。
南希:而他卻因為一個三明治而發(fā)脾氣。
茱莉:看來我已忘記如何交朋友了?。ㄗ载煟?/p>
南希:哦,別這樣,茱莉。你還記得嗎?萊恩說過塞恩做事有點不一樣。
茱莉:也許他的意思是,塞恩很沒有禮貌嗎?
南希:萊恩好像并不認為他沒有禮貌。也許塞恩身上有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吧!
萊恩:(走進來)嘿,伙伴們,你們都在呀!
茱莉:塞恩怎么樣了?他還好嗎?
萊恩:嗯,他很好。我媽媽正在給他做一個新的三明治。所以,我覺得我還是來解釋一下。我想說塞恩有自閉癥。
茱莉:自閉癥?什么是自閉癥?
萊恩:有自閉癥意味著,塞恩的大腦運作方式和其他人有些不同。
茱莉:是嗎?怎么不同?
萊恩:首先,當你和他說話的時候,他并沒有真的看著你。
茱莉:對呀,他都沒有看我們。
萊恩:此外,他喜歡每天做同樣的事,因為這讓他感到高興。所以如果有什么改變,他會很生氣。
南希:當他為了脆的花生醬而生氣的時候,那只是因為他習慣了另一種花生醬,是嗎?
萊恩:是的,我知道這不是我們的習慣,但這就是塞恩的習慣。
茱莉:原來是這樣,好吧!
萊恩:當然,如果你一旦了解他,你會發(fā)現他真的很有趣。他只是有一點敏感。
師:同學們,你覺得視頻里面誰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生1:我覺得是那位叫塞恩的男孩子。
師:你為什么覺得是塞恩呢?
生2:因為我覺得他很奇怪,別人叫他,他都不理別人。
生3:我也覺得是塞恩,因為周圍的小伙伴問他問題,他總是答非所問。
生4:我覺得這個視頻里面來自星星的孩子就是塞恩,因為最后我看見他最好的朋友向其他人介紹他有自閉癥,他在很多地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師:是的,在這個視頻里,塞恩就是那個來自星星的孩子,他有自閉癥。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可以生動形象地了解來自星星的孩子,引出自閉癥這一關鍵詞。
環(huán)節(jié)三:認識自閉癥與來自星星的孩子的關系
師:大家 知道什么是自閉癥嗎?
生1:我猜就是把自己關閉起來。
生2:我覺得就是不想和別人說話。
生3:嘴巴要一直閉上。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呀!你們猜對了一半,自閉癥的孩子的確像是把自己關閉了起來,他們很難與其他人進行正常的交流。目前,科學家尚未找到自閉癥發(fā)病的確切病因,一般認為與一些因素有關,像基因、大腦結構的異常、環(huán)境因素等。他們從小不會與人溝通,興趣愛好很局限,有一些非常重復、刻板的行為模式。他們經常會出現一些情緒問題,比如一個人忽然哭泣,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開始鬧脾氣,等等。他們雖然病了,但他們也很想被別人關心、愛護,他們很想和其他人一起玩耍,但是不知道怎么跟別人講。
師:大家現在知道了什么是自閉癥,為什么老師今天要把自閉癥的孩子叫作來自星星的孩子?誰能來說一說嗎?
生4:別人和他說話,他不看著別人,也不理別人,感覺他是不禮貌的孩子。不像地球人,和我們不在一個星球上。
生5:視頻里的塞恩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都會做一樣的事情,就像星星每晚都會固定出現在天空上。
生6:因為他很固執(zhí),如果有一點不順他的心意,他就生氣。我們其他小孩子都不這樣。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到他很奇怪,還有很多地方和我們不一樣。自閉癥通常又叫作孤獨癥,科學家們研究發(fā)現,有自閉癥的孩子擁有一套不同于普通人(地球人)的思維方式,他(她)們好像來自遙遠的星球一樣;但是他(她)們的內心世界非常絢麗多彩,喜歡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把有自閉癥的孩子叫作來自星星的孩子。雖然他們關閉了與外界交往的大門,但是他在我們中間仍然像一顆閃耀的星星,他是那么的獨特。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引出自閉癥這一關鍵詞,并進行解釋說明。再將自閉癥與來自星星的孩子兩個概念進行聯結,回到本次課堂核心主題之一:來自星星的孩子就是有自閉癥的孩子。
環(huán)節(jié)四:心理扮演——假如我就是這位來自星星的孩子
師:如果你就是視頻里面的主人公塞恩,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
生1:我希望別人和我好好說話。
生2:假如我是塞恩,我希望在我不想說話的時候,別人不要來打擾我。
生3:我希望大家不要說我有病,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們的問題。
生4:我希望大家多找我玩,不然我很孤單。
設計意圖:有了前期的鋪墊,在角色設想帶入中,學生能設身處地體驗來自星星的孩子角色,從而能夠更好地理解來自星星的孩子的處境,體驗他在不同情況下的內心情感。同時,每個學生都能認真思考出對待來自星星的孩子合理的方式。
環(huán)節(jié)五:面向現實——我應該如何與身邊來自星星的孩子相處
師:其實在我們班有一位同學和塞恩一樣,他也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我想大家通過剛才的討論分析,已經猜到了這位同學的名字小L。在今天之前,肯定有很多同學感到奇怪,為什么這位同學有時候和我們不一樣,而老師常常幫助他。我想通過今天的學習討論,大家一定有很多想對這位同學說的吧。我想請大家舉手大聲說出你想對他說的話。
生1:我以后會對小L 好好說話。
生2:我們都是同學,我會幫助你的。
生3:我希望我們是好朋友。
生4:我們全班都會好好愛護你的。
師:你們對小L 說的話非常溫暖,同學們都非常善良友好。老師希望你們不僅說到,還能做到,接下來老師會給每個同學發(fā)一張便利貼,每個同學把自己想對小L 說的話都認真寫下來,然后我們一起把自己寫的內容貼到墻上的卡紙上面。我希望同學們能每天看見自己寫的內容。大家開始吧!
設計意圖:通過說和寫的方式,引導大家最終落實到行動上。希望通過融入班級文化的方式,對學生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班會效果】
同學們在課堂的最后時間非常認真地寫下了自己想對小L 說的話,有些同學還畫了一些小動畫。課后我將同學們寫的內容粘貼在卡紙上,貼在教室的墻壁上,讓這種關愛和守護成為我班的班級文化氛圍,逐步引導和幫助同學們愛護這位來自星星的孩子。
【班會反思】
這是一堂為班里的特殊孩子量身打造,給小學低年級段孩子設計的班級心理課程。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來自星星的孩子,讓學生正確認識自閉癥,給這位特殊的孩子創(chuàng)造接納、包容的班級環(huán)境。課程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貼合班級實際情況,鮮活真實,有很強的感染力?;顒舆^程中,學生們都能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思考互動,課堂收效很好。目前班里孩子處于小學一年級階段,未來還可以帶領班級學生就與特殊孩子的互動交往進行更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