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資治通鑒綱目》:《三國演義》成書的重要一環(huán)

      2023-12-29 01:27:42劉勝利
      文史知識 2023年12期
      關鍵詞:綱目標目羅貫中

      劉勝利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就其成書而言,其史實大多取材自陳壽的《三國志》,如今這已經成為一個文學常識。對于這個說法,籠統(tǒng)來說不存在爭議,但細究起來,還是有些問題的。《三國志》是紀傳體斷代史書,《三國演義》從史書體裁角度來說,屬于編年史。顯然,《三國演義》不是直接取材自《三國志》,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朱熹的《資治通鑒綱目》。

      朱熹的《資治通鑒綱目》在多個方面對《三國演義》的成書有著重要的影響,以下從正統(tǒng)論思想、結構框架以及文體三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將《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對讀,可以發(fā)現(xiàn)兩書有一個很大的差別,那就是《三國演義》持擁劉反曹立場,以蜀為正統(tǒng),而《三國志》則以魏為正統(tǒng)。顯然《三國演義》的正統(tǒng)論思想不是來自《三國志》,而是另有來處。要厘清這個問題,則必須從《資治通鑒綱目》說起。

      《資治通鑒》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因篇幅過大,人們“領其要而及其詳”,編撰了一批便于閱讀的衍生作品,朱熹的《資治通鑒綱目》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種,這種影響是多方面的。

      盡管朱熹在該書《序例》中說自己“姑以私便檢閱,自備遺忘而已”,然而他的真實目的是“歲周于上而天道明矣,統(tǒng)正于下而人道定矣,大綱概舉而監(jiān)戒昭矣,眾目畢張而幾微著矣”?!顿Y治通鑒綱目》即是他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刪削、增、改《資治通鑒》而成。與《資治通鑒》重史實的剪裁和考辨不同,朱熹走了一條辨理之路,他效法《春秋》筆法,寄寓深意,闡發(fā)他的義理之說。

      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其“正統(tǒng)論”思想。朱熹“正統(tǒng)論”思想首先體現(xiàn)在該書的凡例之中。他將不同政權劃分統(tǒng)系,即正統(tǒng)、列國、篡賊、建國、僭國、無統(tǒng)、不成君小國幾類,以辨正朔,增損隱括,以使“天道明”“人道定”。其紀年文字有大字和小字的分別。大字是朱熹認可的正統(tǒng)帝王紀年,小字則為非正統(tǒng)政權紀年。

      在朱熹看來,正統(tǒng)的王朝有七個:周、秦、漢、晉、隋、唐、宋,其馀的則為非正統(tǒng)、無統(tǒng)王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則更是取而代之,建立曹魏政權,這無疑是亂臣賊子之舉,朱熹即將其劃歸為僭國之屬,不認可其正統(tǒng)地位;劉備有宗室血脈,有挽劉漢王朝崩頹的復國行為,有正統(tǒng)地位。在書中蜀漢政權為大字紀年,魏、吳皆為小字紀年,體現(xiàn)了《綱目》“尊劉貶魏”的《春秋》筆法。

      從具體行文的一些特殊用語也可看出朱熹的正統(tǒng)思想。如“建安元年秋,曹操遷帝于許,自為大將軍”,“自為”二字強調的是僭越、不合法;再如建安二十五年(220)冬十月,“魏王曹丕稱皇帝”,昭烈皇帝章武元年,“夏四月,漢中王即皇帝位”,自此對魏文帝曹丕一直稱其為魏主,而對蜀漢劉備則以“帝”相稱?!顿Y治通鑒》中有關蜀漢“寇魏”的字眼,朱熹全部改為“伐魏”,至于曹魏的“伐蜀”,則修改為“寇漢”。一字之差,正統(tǒng)思想體現(xiàn)得非常鮮明。

      《資治通鑒綱目》面世后,被奉為“史中之經”,受到歷代王朝的重視,影響深遠。其“尊劉貶魏”的正統(tǒng)論思想也逐漸被民間普遍接受,進而影響到三國題材的各類文藝作品,包括小說、戲曲、說唱等,這可以從宋元時期的通俗文藝作品中看出來。羅貫中在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時,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這一思想,將“尊劉貶魏”作為整部作品的基調。

      這種思想的變化會影響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只要將《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有關曹操的描寫放在一起對讀,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一點。

      陳壽在《三國志》中的基本態(tài)度是尊曹,曹操列在《武帝紀》里,劉備則列在《先主傳》里,一為本紀,一為列傳,身份迥異。在《三國志》中,曹操的稱謂是“太祖”“魏武帝”“魏公”“曹公”,劉備則是“先主”“劉備”或“備”,尊卑判然有別。羅貫中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為貫穿“尊劉貶魏”的正統(tǒng)論,將曹操設定為一個“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一代奸雄形象,奸詐無信,自私殘忍。劉備則被設定為中山靖王之后、漢景帝玄孫,以當朝天子皇叔身份行事,奉為“勿以善小而不為”的一代仁義之君。作品回目直接用“廢獻帝曹丕篡權”“漢中王成都稱帝”這樣的字句。

      《三國演義》為強化曹操奸雄的形象,將一些來源于《三國志》的素材做了相應的增補修飾或細節(jié)剔除的處理。如曹操誤殺呂伯奢全家,此事見于《魏書·武帝紀》及裴注引《魏書》《世語》?!顿Y治通鑒》未收錄,《三國演義》因此事件能體現(xiàn)曹操殘忍的一面,就吸納進來,渲染鋪陳,烘托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人設。再如“借頭欺眾”這一情節(jié),見于《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羅貫中選用此事并做了增飾。再比如“禰衡裸衣罵曹”這一情節(jié),《三國志》未有記載,羅貫中為創(chuàng)作需要,從《后漢書》中補充進來,并做了增飾。

      以往人們往往強調《三國演義》取材自《三國志》,而忽略了兩者的差別,要了解《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不能忽略了朱熹《資治通鑒綱目》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三國演義》從東漢黨錮之爭、宦官弄權講起,到司馬氏天下歸晉,描寫了一百二十年左右的歷史風云,人物、事件紛繁。羅貫中是如何組織這些錯綜復雜的歷史材料的呢?

      前文說過,《三國志》屬紀傳體斷代史,《三國演義》則屬于編年體。盡管《三國演義》取材自《三國志》及裴松之注,但就文體而言,《三國志》顯然不能為《三國演義》直接提供故事構架和敘述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資治通鑒綱目》對《三國演義》的影響更大,也更為直接?!顿Y治通鑒綱目》采用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史實,依紀年展開敘事,以時間方式推演事件發(fā)展,條理分明,輪廓清晰?!度龂萘x》明代刊本書名多有“按鑒”二字,顯然其所按之“鑒”應該是《資治通鑒綱目》。在此方面,《三國演義》得益于《資治通鑒綱目》者頗多。

      將《資治通鑒綱目》的標目與嘉靖本《三國演義》放在一起對讀,可以發(fā)現(xiàn)《綱目》標目與嘉靖本有八十一處對應,這說明羅貫中在創(chuàng)作小說時大量史實直接取自《資治通鑒綱目》,而并非《三國志》。比如《資治通鑒綱目》有“(漢靈帝建寧二年)夏四月,青蛇見御座上……(光和二年)夏四月,寺中侍雌雞化雄”一條,《三國演義》開篇敘述東漢末年王朝大廈將傾時的亂象,也提到了《綱目》中所提及的異象;《綱目》漢獻帝初平二年二月有“孫堅進兵擊卓,卓敗,西走。堅入洛陽,修寨諸陵而還”一條,《三國演義》“匿玉璽孫堅背約”中也有孫堅驅軍先入,屯兵城內,設帳于建章殿基上的情節(jié)。《綱目》同年十月“袁術使孫堅擊劉表,表射殺之”一條,《三國演義》“袁紹磐河戰(zhàn)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部分也有孫堅討伐劉表,遭林中亂箭射殺,死于峴山的情節(jié)。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將《資治通鑒綱目》的內容與《三國演義》的情節(jié)進行對讀不難發(fā)現(xiàn),兩書在歷史事件時間順序的敘述上保持高度一致?!度龂萘x》編年的痕跡較為明顯,在一些重要的時間點上,會直接標注紀年,比如開篇即云“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其后還有“中平六年夏四月,靈帝病篤”,“六月,何進暗使人鴆殺董后于河間驛庭”,“九月朔,請帝升嘉德殿,大會文武”等,即便是小說人物中的退場順序,也和《資治通鑒綱目》的時間順序保持一致。

      當然,小說畢竟不是歷史,它往往會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進行藝術層面的提煉與加工。羅貫中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時,并非簡單照搬《資治通鑒綱目》,而是對其中的一些史實進行了篩選,并在其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處理。以關羽敗走麥城為例,《三國演義》與《資治通鑒綱目》重合的情節(jié)有如下八處:一、劉備漢中稱王,命關羽攻打樊城;二、關羽得襄陽,賞軍撫民;三、孫權為試探關羽,派人說親;四、曹魏征援曹仁,派遣于禁;五、于禁被擒,斬殺龐德;六、呂蒙易服潛行,奪下荊州;七、魏、吳兩軍夾擊,關羽敗走麥城,求救糜芳、士仁,糜芳、士仁不出手援救;八、呂蒙擒拿關羽父子,關羽父子被殺。兩相比較,《三國演義》基本上是按照《資治通鑒綱目》所提供的結構框架來敘述關羽敗走麥城這段故事的。與此同時,《三國演義》為了增加悲劇色彩,渲染英雄末路的悲情,又增加了一些《資治通鑒綱目》中沒有的細節(jié),如孫權得知關羽討伐樊城,開戰(zhàn)前與諸大臣謀劃;關羽為攻下樊城,水淹七軍;關羽受箭傷,刮骨療毒;荊州失守后,劉封、傅士仁拒不援助等。

      《資治通鑒綱目》為《三國演義》提供了故事框架和敘事結構,這是羅貫中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起點,在此基礎上,羅貫中妙筆生花,成就了一部傳世名著。

      朱熹編纂《資治通鑒綱目》有一個很大的創(chuàng)新,那就是開創(chuàng)了一種綱目體,這種綱目體有助于歷史知識的普及,也對中國古代小說特別是歷史演義小說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朱熹所創(chuàng)的“綱目體”是“綱”和“目”相結合的一種敘事方式。所謂“綱”,為史事概要,在書中用大字書寫;所謂“目”,為史事詳情,在《綱目》中用雙行小字書寫。先提煉大綱,再詳細記述具體內容,正所謂“綱舉目張”,敘事條分縷析,簡明扼要。前文談到這種綱目體對《三國演義》故事框架和敘事結構的影響,這里再談談其對《三國演義》文體即章回體的影響。

      《資治通鑒綱目》先“綱”后“目”的敘事方式對章回體小說體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兩者具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將《三國演義》的回目與《資治通鑒綱目》的標目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兩書相對應的八十一條,標目長,回目短,但內容上則是基本一致的。如《資治通鑒綱目》“李傕、郭汜等舉兵犯闕,殺司徒王允,呂布走出關”一條,嘉靖本《三國演義》這一節(jié)內容出現(xiàn)在第十八則,標目為“李傕郭汜寇長安”;《綱目》“陶謙卒,劉備兼領徐州”,《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則標目為“陶恭祖三讓徐州”;《綱目》有“(二年)春正月,曹操敗呂布于定陶”,《三國演義》第二十四則標目為“曹操定陶破呂布”;《綱目》有“曹操遷帝于許,自為大將軍,封武平侯”一條,《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則標目為“遷鑾輿曹操秉政”;《綱目》有“(五年)春正月,操殺車騎將軍董承,遂擊備,破之,備奔冀州”一條,《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則標目為“玄德匹馬奔冀州”;《綱目》有“六年,夏四月,曹操擊袁紹倉亭軍破之”一條,《三國演義》第六十一則標目為“曹操倉亭破袁紹”;《綱目》有“夏五月,操引還,備遂取漢中”一條,《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十三則標目為“劉玄德智取漢中”。根據(jù)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三國演義》的回目系根據(jù)《資治通鑒綱目》的標目而來,將其改寫成整齊的七字短句?!度龂萘x》明代刊本的回目盡管還沒有定型,但它對章回小說體制的形成具有“奠定意義”。

      其后毛宗崗父子點評《三國演義》,對小說回目進行重新創(chuàng)作,如凡例中所說:“俗本提綱,參差不對,錯亂無章,又于一回之中,分上下兩截,今悉體作者之意而聯(lián)貫之,每回必以二語對偶為題,務取精工,以快閱者之目。”經毛氏整理過的《三國演義》,每卷回目兩兩對應,為整齊的八字句或七字句,題旨鮮明,生動傳神,將《三國演義》的回目對偶的形式美發(fā)揮到極致。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介紹和分析,可以看到《資治通鑒綱目》一書在《三國演義》成書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說,該書是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之間的一座橋梁,不了解這一點,對《三國演義》中的很多問題會感到困惑。由此也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成書是相當復雜的,一部名著的誕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復雜的孕育過程。

      猜你喜歡
      綱目標目羅貫中
      三國演義(六)捉放曹
      三國演義(二)亂世出英雄
      語文閱讀教學亦需關注文本分屬的“綱目”
      《傳奇匯考標目(別本)》的版本及其他
      戲曲研究(2020年4期)2020-07-22 06:32:28
      中文圖書在版編目數(shù)據(jù)標目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甘肅科技(2020年21期)2020-04-13 00:33:54
      語文閱讀教學亦需關注文本分屬的“綱目”
      ——有關群文閱讀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
      語文天地(2020年28期)2020-02-24 01:14:56
      新規(guī)制下公立高?;ㄘ攧展芾砭V目略探
      中國市場(2017年11期)2017-05-05 04:39:34
      從閱讀寫作的關系中探索高中語文教學新途徑
      聰明的羅貫中
      羅貫中與施耐庵(下)
      昔阳县| 敦化市| 南丹县| 古蔺县| 登封市| 呼玛县| 汾阳市| 朔州市| 乾安县| 凤冈县| 南召县| 万荣县| 宝兴县| 信丰县| 吴旗县| 吉木萨尔县| 揭阳市| 东宁县| 华蓥市| 探索| 大连市| 茶陵县| 托里县| 青阳县| 云安县| 万盛区| 浦北县| 靖州| 阿鲁科尔沁旗| 正阳县| 昌都县| 平陆县| 昭通市| 安西县| 香港| 济南市| 灌阳县| 潞西市| 藁城市| 文安县|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