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媒體融合加速推進的背景下,主流媒體的短視頻新聞傳播已然成為大勢所趨。短視頻新聞傳播在信息承載力和傳播速度上具有天然優(yōu)勢,同時對城市形象塑造具有積極影響,能夠打破固有思維,促進城市形象轉變,集聚更多流量,帶動城市經(jīng)濟建設,彰顯城市之美,促進城市文化傳播,等等?;诖?,文章深入分析和探尋短視頻新聞傳播推動城市形象塑造的實踐路徑,以發(fā)揮短視頻新聞傳播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優(yōu)勢,進一步增強市民生活幸福感,促進城市經(jīng)濟文化建設。文章主要通過個案分析的方式,對幾個典型城市短視頻新聞傳播情況和城市形象塑造現(xiàn)狀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和歸納出短視頻新聞傳播的基本特點,短視頻新聞傳播對城市形象塑造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當前短視頻新聞傳播參與城市形象塑造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全方位豐富新聞內容、加強不同媒體之間的合作、應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增強用戶黏性、全面監(jiān)管短視頻平臺等方面提出短視頻新聞傳播推動城市形象塑造的優(yōu)化策略和實踐路徑,旨在提升短視頻新聞傳播質量,促進短視頻新聞深度優(yōu)化,增強短視頻新聞傳播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生命力,為城市向外發(fā)展創(chuàng)設窗口,拓展城市傳播路徑。
關鍵詞:短視頻新聞傳播;城市形象塑造;主流媒體;流量聚集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2-0056-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安徽藝術學院質量工程項目“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高層次人才‘雙循模式’的培養(yǎng)探索”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xjjxyb05
移動終端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短視頻注入了技術動力,短視頻成為當前不可忽視的一股傳播新興力量,給傳統(tǒng)媒體帶來了較大沖擊,也為文化信息傳播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如何充分發(fā)揮短視頻短小精煉和傳播新聞科學嚴謹?shù)膬?yōu)勢,將兩者有機融合,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以此借助良好的載體促進城市形象塑造,充分展示城市特色和魅力,是當前短視頻新聞傳播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有待探究的發(fā)展性難題。
短視頻最初模型是2016年的美拍軟件。美拍的受眾主要為女性用戶,而后逐漸向外拓展,帶動了短視頻產業(yè)鏈的形成與完善,形成了良好的傳播鏈[1]??焓侄桃曨lAPP的出現(xiàn)降低了短視頻平臺和軟件的使用門檻,對使用群體的年齡、智能設備操作能力的限制逐漸下降,人人都可以參與到短視頻信息傳播鏈中[2]。短視頻新聞傳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傳播速度快
短視頻的飛速發(fā)展給傳統(tǒng)新聞媒介帶來了巨大沖擊,報紙、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以短視頻形式傳播新聞十分迅速,在新聞傳播中所占分量逐漸增加。主流媒體通過篩選信息,壓縮新聞內容和信息素材,使短視頻新聞傳播內容更為簡短和精練,用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觀看和了解新聞信息。因此,相較于傳統(tǒng)媒體,短視頻新聞傳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強的即時性[3]。
(二)制作成本低,創(chuàng)作受限小
一方面,新聞媒體工作人員可以對獲取的新聞素材進行編輯和創(chuàng)作,短視頻新聞傳播作品的制作周期較短,可以產生更多原創(chuàng)性作品;另一方面,新聞素材和信息采集依靠智能手機便可以完成,制作成本下降;同時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短視頻新聞傳播鏈的一員,擴充了新聞傳播隊伍,實現(xiàn)了信息的快速傳播和分享。
(三)傳播形式新穎,社交屬性強
短視頻平臺可以對所傳播的內容和新聞信息進行可視化和智能化處理,對聲音、圖像畫質等加以修飾,結合流行的特效,以受眾喜愛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同時,網(wǎng)民可以圍繞特定話題和熱門新聞進行討論,發(fā)表關于新聞事件的觀點與態(tài)度,從而形成廣泛的社交圈,拓展新聞影響范圍[4]。
(四)信息容納量大,傳播信息海量
短視頻新聞傳播涵蓋較多領域,包括時事政治、人物訪談、媒體透視、國際新聞、廣告策劃等多方面內容,個體新聞內容有娛樂新聞、個人生活記錄等。短視頻平臺承載和傳播的信息體量十分龐大。
(一)有利于打破固有思維,促進城市形象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fā)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jiān)督的新渠道”[5]。主流媒體入駐短視頻平臺已然成為時代所趨,各個省、市、地區(qū)媒體開始注冊官方賬號,入駐短視頻平臺,借助新媒體平臺加強與群眾溝通與交流,也為人們了解不同城市提供了通道?;诖?,人們不再將嚴肅和莊重作為城市形象的代名詞,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靜態(tài)之物,人們逐漸對城市形象有了更為鮮活的認知,可以從短視頻新聞傳播中了解城市不同體面和不同形態(tài),促進城市形象轉變,使城市形象更加多元化和立體化。
(二)有利于集聚更多流量,帶動城市經(jīng)濟建設
一方面,短視頻平臺的流量聚集力量較強,有利于打造“網(wǎng)紅城市”,是城市向外拓展的重要渠道。2018年,重慶、西安、南京等多個城市已經(jīng)開始與抖音短視頻平臺合作,傳播城市形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受眾反饋良好。另一方面,短視頻新聞傳播可以吸引更多人前往城市旅游,使線上用戶成為城市旅游者,帶領其領略不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美景,從而重塑旅游形態(tài),帶動城市經(jīng)濟建設,為城市帶來切實的經(jīng)濟效益[6]。
(三)有利于彰顯城市之美,促進城市文化傳播
短視頻新聞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成為映射和反映城市特征最為顯著的一張明信片。短視頻新聞傳播在內容上更為嚴謹和科學,在形式上也取得了突破,可以讓更多人通過這一渠道知曉各個城市,了解城市的地理風貌、人文特征等基本情況,在潛移默化中加深網(wǎng)民對城市的印象,彰顯城市之美,促進城市文化向外傳播[7]。
(一)內容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一方面,短視頻新聞傳播內容的同質化比較嚴重,缺乏地域特色,在傳播過程中,對城市形象的定位模糊不清,很容易盲目模仿其他城市的創(chuàng)作內容,以“大雜燴”的方式將不同元素糅合在一起,視頻主題不夠明確,很難讓觀看者產生記憶點。另一方面,與個體媒介工作者相比,主流媒體對城市內容素材挖掘力度明顯不夠,信息敏感性不強,無法較好地抓住熱點話題和主要流量發(fā)展趨勢,無法及時傳遞人們關注的新聞信息,在信息傳播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8]。
(二)受眾范圍受限
短視頻新聞更新速度較快,導致人們觀看短視頻新聞的時效較短,如果短視頻新聞內容與形式不夠新穎,無法吸引用戶,就會被直接淘汰,因此提升短視頻新聞質量是關鍵。同時,短視頻的特征也會影響用戶對官方賬號的黏性。當前,多數(shù)受眾觀看短視頻新聞具有隨機性,一般由平臺隨機推送,這說明用戶的黏性不強,短視頻新聞賬號的粉絲忠誠度和信賴度有待進一步提升[9]。另外,短視頻在推送城市新聞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地域限制,平臺算法根據(jù)用戶定位將信息傳播范圍局限于當?shù)赜脩簦瑥亩茈y產生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受眾有限。
(三)監(jiān)管不嚴
短視頻平臺對創(chuàng)作人員及其作品的監(jiān)管不嚴,限制較小,容易給不良信息以及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機會。一些不實的信息會出現(xiàn)在用戶面前,使用戶對城市形成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同時,短視頻平臺對違規(guī)賬號的懲罰力度較小,往往只是停號整頓等,用戶可以通過再注冊賬號的方式繼續(xù)傳播不良信息,這給短視頻市場監(jiān)管帶來了難題[10]。
(一)全方位豐富新聞內容
第一,增強新聞敏感性,提升新聞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針對性。短視頻新聞工作者應當拓寬信息渠道,深入基層了解和收集有效信息,了解城市居民生活、城市建設等情況,根據(jù)人們對信息的實際需求調整和優(yōu)化新聞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及時傳遞給短視頻用戶,增強短視頻新聞的競爭力。
第二,拓展新聞內容,增強新聞的多元性和趣味性。政府以及主流媒體可以根據(jù)短視頻新聞傳播主題和內容開設多個賬號,增設更多優(yōu)質板塊,以專有的賬號發(fā)布城市相關內容,引導受眾從不同視角了解城市,增強城市形象的層次性和豐富性,從而擴大受眾范圍,吸引更多受眾。例如,沈陽市政務號于2019年10月發(fā)布了一條女子撿起掉落國旗的視頻,其點贊數(shù)量較多,傳播效果較好,有助于沈陽市樹立正面的形象。短視頻新聞制作人員應當改變傳統(tǒng)說教形式,引入實際生活案例,以親和、幽默的話語快速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從而塑造新的政務面貌,為構建城市形象提供更多可能[11]。
第三,充分挖掘城市新聞素材,彰顯城市魅力。當前,短視頻平臺上很多網(wǎng)紅城市并不只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還有很多獨具人文特色和自然美景的三、四線城市,這些城市贏得了較多關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游覽[12]。基于此,短視頻新聞媒體應當將關注點放在本土特色資源挖掘與創(chuàng)作上,依據(jù)城市定位,將城市獨有的元素融入短視頻新聞傳播中[13]。
(二)加強不同媒體之間的合作
一方面,政府及主流媒體應當與抖音、快手等熱門短視頻平臺合作,組織抖音達人和流量大咖共同參與城市體驗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地構建城市形象,并根據(jù)游玩體驗制作相應的短視頻作品,參與關于城市形象評選的活動,實現(xiàn)有效推廣。主流媒體等官方賬號可以與短視頻優(yōu)質博主、用戶合作,聯(lián)合創(chuàng)作短視頻新聞作品,從而搭建起城市媒介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并通過多平臺傳播、分享和二次傳播等方式向外擴散[14]。另一方面,線上和線下媒體應當加強合作,達成共識,共同承擔起塑造城市形象的責任。線下城市建設與改造工程應當與線上短視頻宣發(fā)和推廣內容相匹配,視頻中呈現(xiàn)的城市形象與實際景觀應相符,以此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的統(tǒng)一,加強受眾對公共賬號的信賴。
(三)應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增強用戶黏性
一方面,運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計算和預測用戶偏好度和興趣點,從而為其提供針對性的短視頻新聞,增強短視頻新聞信息投放的精準性,讓用戶可以輕易獲取自己需要的短視頻內容。另一方面,城市官方媒體和主流媒體可以設置轉發(fā)、點贊、關注、評論抽獎、送福利等活動,讓更多短視頻用戶關注新聞賬號,并通過定期組織媒體工作人員開辦與關注用戶直播互動的活動,為受眾提供展示平臺,形成良好的互動,與受眾建立連接,以此增強用戶黏性。
(四)全面監(jiān)管短視頻平臺
首先,培育和提升短視頻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責任意識,使其能夠對自己的作品負責,確保短視頻新聞內容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和真實性;其次,短視頻平臺應當加強信息監(jiān)管,加大管理、整治和懲罰力度,嚴厲打擊網(wǎng)絡違法違規(guī)行為,規(guī)范視頻發(fā)布行為。并在每一條新聞作品下提供群眾監(jiān)督舉報熱線和舉報網(wǎng)址,引導用戶參與到網(wǎng)絡監(jiān)督隊伍中,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保證短視頻傳播質量及信息安全,營造安全、和諧、綠色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15]。最后,制定科學完善的平臺管理機制,形成縝密的法律法規(guī),確保短視頻傳播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短視頻的飛速發(fā)展為新聞傳播和城市形象塑造提供了創(chuàng)新路徑和有力載體,城市主流媒體應當借助短視頻獨有的優(yōu)勢,充分挖掘城市資源,根據(jù)城市定位制作短視頻,做好短視頻新聞傳播,提升新聞傳播質量,助力城市形象塑造和形象提升。
[1] 李佳.短視頻平臺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15):104-106.
[2] 付德馨,李芒,黃曦,等.短視頻影響下的宿州城市形象傳播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12):107-108.
[3] 許雅妍.抖音短視頻對城市形象傳播的影響與策略[J].新媒體研究,2020,6(7):50-52.
[4] 劉軒寧.淺析短視頻對城市形象傳播的影響:以西安市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9,3(35):122-123.
[5] 胡兆紅.基于短視頻快速發(fā)展的新聞傳播創(chuàng)新問題研究[J].采寫編,2023(9):85-87.
[6] 唐勛江.如何加強短視頻在新聞傳播中的“生命力”[J].新聞傳播,2022(4):41-42.
[7] 侯玫.主流媒體短視頻新聞傳播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新聞傳播,2021(22):43-44.
[8] 郭華,鄭弘.短視頻在重大新聞事件報道中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以央視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報道為例[J].傳媒,2020(11):16-18.
[9] 鄭弘,單丹丹.淺析媒體融合創(chuàng)新的縱深發(fā)展之路:以央視新聞融合傳播實踐為例[J].傳媒,2019(11):69-72.
[10] 苗博雯.短視頻對城市形象傳播的影響:以蘭州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1):232-233.
[11] 徐亦寧,張琳.抖音短視頻對沈陽城市形象傳播影響芻議[J].聲屏世界,2021(7):113-114.
[12] 楊榮智.試論短視頻對城市形象傳播的積極作用:以“抖音”短視頻為例[J].衛(wèi)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2):47-48.
[13] 郭亞春.新媒體環(huán)境下政府形象塑造與傳播策略探析[J].新聞傳播,2019(2):59-60.
[14] 王金紅,彭媛.短視頻在城市形象傳播中的作用研究:以阜新市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8):33-34.
[15] 魏巍.新聞短視頻傳播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國地市報人,2022(12):86-87.
作者簡介 李青,講師,研究方向:傳播與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