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收拾東西,發(fā)現(xiàn)一些相框,凝視相框內(nèi)那些發(fā)黃的照片,這一張張光影里凝成的方寸,激活了我沉淀在記憶里的往事,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個夢幻般的場景。一張張小小的照片,雖不起眼,卻蘊藏著數(shù)個春夏秋冬,定格成一束束時代的永恒,真實地記錄著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的歷程。
似水流年,劃過的總是淡淡的眷戀。
以前,家里的墻上掛著兩個木制相框,里面裝著二寸、三寸大小的黑白照片,這相框以及相框中的照片也算是家里重要的飾物之一了。
那時候,村里人想要照相,得到外鎮(zhèn)上的國營照相館,背景自然也是一塊藍布或黑布。那時人們照相基本上沒有什么造型,也不興擺姿勢,或面部特寫兩人照,或正襟危坐、一本正經(jīng)嚴肅的全家照,雖一臉的笑容可掬,卻顯得極不自然。
每當看著父親往相框里裝相片,我就覺得神圣而莊重。我趴在炕上,注視著父親小心翼翼地將相框從墻上取下來,扣放在柜子上。然后他用干毛巾拂去上面的灰塵,拔下別擋板的小釘子,將硬紙擋板取下來,把一張張小照片疊起來放在旁邊,噘起嘴對著相框里的玻璃四周呵氣,用毛巾仔細把玻璃擦得锃亮。接著,再把所有照片按大小輕輕地擺放整齊,虔誠得像個信徒。待相框反過來的時候,照片擺放得密而有間,疏密有致,恰到好處。每當看著有自己的照片裝進去,我總是端詳良久,泛起一波一波的小激動。
記得第一次照相是在7歲那年的春天??粗従蛹液⒆幽弥忝萌说恼掌?,我回家后飯也不吃,哭著讓媽媽也帶我去照相,媽媽只好答應。過了三四天,有生產(chǎn)隊的馬車到鎮(zhèn)里辦事,我和媽媽、妹妹便乘車前去照相。一路鈴兒叮當馬蹄疾,滿目春色景宜人。照相時,我好奇地看著攝影師傅鉆到黑布里面擺弄著照相機,心里牢記著媽媽“不要眨眼、小心拍成瞎子”的叮囑。確實,那時候照一次相不容易,道路遠不說,費用還貴,必須照成好看的照片。最后照片上的我昂著頭,睜著大眼睛,脖子伸得老長……
說真的,我挺喜歡拍照,小時候拍照是覺得新奇,想看看照片上自己的喜怒哀樂,而長大后拍照是想留住每一段烙在時光里的美好記憶。但過去照相并非易事,自7歲那年那張“伸脖子”照之后,我便沒有機會再照相。直到1979年7月,生產(chǎn)隊長批準用三套馬車拉著我們?nèi)喽畮讉€同學,到鎮(zhèn)里的照相館拍了一張黑白初中畢業(yè)紀念照。記得照片的布景是人民英雄紀念碑,隨著一道弧光閃過,留下了我們青澀的青春印記。
當歷史的時針指向20世紀80年代,農(nóng)村經(jīng)濟踏上了繁榮昌盛的大道,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照相的機會也日漸增多,相片也由黑白兩色走向五顏六色。照相也不再是國營照相館一家獨營,不少照相個體戶上門照相,人們照相方便了許多。我的第一張彩色照片是1988年和妻子照的結(jié)婚照。我高她矮,為了顯示“平等”,只好從墻角提塊磚頭過來,讓她踩上去。那時兩人不好意思靠得太近,剛站穩(wěn),隨著一聲“咔嚓”,就留下了一張“非常必要”的合照。
結(jié)婚那天,母親早起步行三千多米,執(zhí)意請了鄰村的個體戶攝影師,為我們婚禮照相。母親說,現(xiàn)在條件好了,孩子一輩子結(jié)一次婚,怎么也得留個紀念。其實,母親雇攝影師,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借著結(jié)婚辦喜事,家人們都聚齊了,拍張全家福。
那天,院子里掛滿了紅彩條、紅對聯(lián)、紅燈籠。母親忙前忙后,指揮攝影師一會兒拍裝飾喜慶的婚房,一會兒拍大紅被褥,一會兒拍色味俱佳的飯菜,儼然一位大導演的風范。雖然有些疲憊,但母親難掩內(nèi)心的興奮。最后,母親讓攝影師拍全家福,留下了一張父母端坐中間,我和妻子、姐姐妹妹哥哥站兩側(cè),小侄女手拿一束鮮花、靠在奶奶腿上歪著頭注視鏡頭的照片。照片上一家人笑容滿面,春風蕩漾。
這張相片,是我家最好看的四寸照,也是我家唯一的全家福。這張全家福被父親裝在了相框的中央,全家福的周圍布置了我結(jié)婚時的其他照片。
好幾次我回老家,見母親在擦抹大紅柜子的時候,總要停下來對著墻上相框里的這張照片端詳良久。在母親看來,這張全家福是她導演的最得意的作品,里面傾注了母愛,包含了用汗水浸潤兒女們成長的幸福。
時下的結(jié)婚照,大多光彩照人,兩人相依相偎,甜蜜得令人眼熱。各種浪漫的背景和造型,都是頗具明星感覺的藝術(shù)照。再襯以款式新穎、高雅華貴的水晶大相框或紀念相冊,掛在客廳或擺放在臥室,成為許多年輕人家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雖然這些照片價格不菲,但富足的人們并不在乎,因為那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浪漫氣息和甜蜜溫馨回憶。
2000年5月,我回老家,二哥正在院子里給一頭紅色耕牛刷毛。他見我背著照相機,便讓我給他和牛拍一張合影。他說,這是剛買的耕牛,膘好,正是干活的好年齡,這回耕地種地不用犯愁,得照相留個紀念。
我知道,二哥家里生活困難,前幾年為了給自己看病,把家里唯一的耕牛賣了以后,就一直靠親戚朋友幫襯著春種秋收,有一頭屬于自己的耕牛是二哥多年的心愿。如今,這個心愿實現(xiàn)了,二哥自然高興得不得了。于是,二哥左手牽著韁繩,右手搭在牛背上,留下了一張二哥滿臉自信、紅牛抬頭目視前方的“人牛和諧”照。
轉(zhuǎn)眼20多年過去了,二哥家已今非昔比,鎮(zhèn)里通過危房改造,把他家低矮的土坯房變成了窗明幾凈的磚瓦房。他并通過養(yǎng)殖增加了收入。他常說,現(xiàn)在的生活,讓他感到特別幸福。
如今的照片上,人們穿著或是西裝革履,或是鮮亮的休閑運動套裝,背景也是杭州西湖、桂林山水、黃山云海,還有日月潭風光、摩天臺夜景,甚至埃菲爾鐵塔、阿姆斯特丹運河、彼得大帝夏宮……而照片大多是自己相機拍的,多出自親人或好友之手。現(xiàn)在使用的照相機都是高清數(shù)碼相機,不僅省去了換取膠卷的麻煩,而且挑選照片也十分方便。隨手摸出手機照出來的照片也是特別清晰,將照片儲存在電腦里,形成一個普通相冊不能代替的大容量“電腦相冊”。
翻開相冊,一片五彩繽紛展現(xiàn)在眼前,風景人物照、朋友聚會照、孩子生日照、會議留念照,內(nèi)容繁多,神態(tài)各異。有“耶”字手勢,“OK”手勢,蘭花指手勢,雙手托下巴、單臂支撐歪頭等萌萌的造型。照片上綻開的笑靨、秀美的景色、漂亮的服飾,無不展示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風貌的變化。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