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福省全圖》為進一步研究清代福建海防史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史料。從福州五口通商、所有者托馬斯·鄧恩與赫奇公司等,推測其成圖時間上限值。從番船浦閩海關與清海關、浙江會館與廣東會館、羅星塔、北岸炮臺、南岸炮臺、金牌寨炮臺等,推測其成圖時間下限。綜合諸多史料,可推測出其成圖年代約在咸豐十年(1860)。
關鍵詞:海防圖;海圖;福建;海洋地理;清代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8.005
《福省全圖》為福建省福州及周邊地區(qū)的彩繪紙本地圖,長79厘米,寬59厘米,紙卷軸,其右方殘缺,比例尺為1∶20000。全圖用色為傳統(tǒng)海圖常見之灰、黃、綠。所示范圍僅福建省城周圍、閩江口一帶北岸連江縣以南、南岸長樂縣以北及沿海諸島嶼。此圖右側(cè)部分缺失。2016年,福州市檔案館接收了《福省全圖》的復制件。
1 地名
該圖展示了福州南臺港到五虎門一帶,包括長樂全境等,圖上金剛腿形象生動。圖中標注的部分地名如表1所示。
其中不少地名沿用至今,如漳港、小爐沙、金牌等。2023年度東海海區(qū)港口航道圖測繪工程中,包含11幅港口航道圖,有《定海灣至漳港灣》《金牌門至小爐沙》《小爐沙至大嶼》等。
2 時間上限
2.1 五口通商
道光二十二年(1842)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①,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港口,準許“英國人民帶同家眷寄居”這些港口,進行貿(mào)易通商活動。這五處口岸,即成為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從事進出口貿(mào)易的商埠。
《福省全圖》繪制有多艘外國艦船,如羅星塔附近的洋船(圖1)和中洲島清海關附近的洋船。由此推測,成圖時間為道光二十二年(1842)以后。
2.2 所有者托馬斯·鄧恩與赫奇公司
鴉片戰(zhàn)爭后,托馬斯·鄧恩(Thomas Dunn)到福州,并在赫奇公司(Hedge amp; Company)工作。是故,基于托馬斯·鄧恩在福州從商及副領事職位的外交經(jīng)驗,可知他對福州的水文地理、貿(mào)易情況和中美關系應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以此推論托馬斯·鄧恩有很大的可能性參與《福省全圖》的繪制過程或?qū)⒅詹亍?/p>
The Foochow Missionaries 1847-1880載:“In March 1860,the American consul,Thomas Dunn,wrote that‘a(chǎn) report is current among the populace to the effect that in a short time all foreigners residing at this port are to be plundered and murdered.’”②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1860年3月,美國領事托馬斯·鄧恩寫道:“民眾中流傳著一份報告,大意是在短時間內(nèi),所有居住在這個港口的外國人都將被掠奪和謀殺?!?872年1月的《字林西報》載有“Hedge and Co.,Store-keepers.Dunn Thos”③(圖2),可見托馬斯·鄧恩在1872年擔任赫奇公司的Store-keeper(店主/商店經(jīng)理/倉庫管理員)。1890年1月的《字林西報》載有“Hedge and Co.,Dunn Thos”④(圖3)。
赫奇公司的業(yè)務包括委任委托代理、拍賣官和倉庫。1861年China Directory⑤載有赫奇公司的廣告,“Hedge amp; Co.,commission agents,auctioneers and general storekeepers,F(xiàn)oochow,have constantly on hand a large assortment of stores,hardware,fancy goods(赫奇公司的傭金代理、拍賣商和普通店主,手頭經(jīng)常擁有各種各樣的商店、硬件和高檔商品)”(圖4)。圖5繪制有“M”,下面注釋“M:Hedge house”,圖5繪制有“D”,下面注釋為“D:Naitai foreign residents amp; Chinese houses(南臺外國居民與華人住宅)”。由此推測,《福省全圖》成圖時間為咸豐十年(1860)及之后。
由以上分析可知,《福省全圖》繪制于咸豐十年(1860)及之后。
3 時間下限
3.1 番船浦閩海關與清海關
據(jù)《福州市志》⑥記載:“閩海關有廈門、南臺(福州)兩個分口。南臺分口設于倉山中洲島上。直隸清朝廷戶部,并由該部派司官二員分駐廈門與福州,由滿、漢官員輪流擔任,二年一更。雍正初年(1722),轉(zhuǎn)歸福建巡撫管轄;雍正七年(1729)改由閩浙總督兼管;乾隆三年(1738)改由福州將軍兼管。咸豐十一年(1861)福州閩海關稅務司公署設立后,原閩海關南臺分口獨立于廈門總口之外,成為閩海關福州衙門?!?/p>
1862年,閩海關在泛船浦建了一座西式的兩層辦公樓,海關埕從此而得名。這一區(qū)域匯集了在福州的大多數(shù)洋行。
閩海關監(jiān)督衙署最初在福州南臺口,清后期閩海關錢糧,夏口居過其半,因此在廈門口也設立衙署,主要口岸有福州府之南臺口、泉州府之泉州口與廈門口、漳州府之銅山口等。閩海關主要負責管理往來南洋各國和中國臺灣地區(qū)的船只,稽查貨物,征收船貨稅。閩海關有廈門、南臺(福州)兩個分口。南臺分口設于倉山中洲島上,直隸清朝廷戶部,并由該部派司官二員分駐廈門與福州,由滿、漢官員輪流擔任,二年一更。雍正初年,轉(zhuǎn)歸福建巡撫管轄;雍正七年(1729)改由閩浙總督兼管;乾隆三年(1738)改由福州將軍兼管。咸豐十一年(1861)福州閩海關稅務司公署設立后,原閩海關南臺分口獨立于廈門總口之外,成為閩海關福州衙門。
《福省全圖》中在中洲島有外國船舶,在番船浦沒有外國船舶,而且在番船浦沒有西式的兩層辦公樓(圖6、圖7)。由此推測,《福省全圖》成圖時間為咸豐十一年(1861)之前。
3.2 浙江會館與廣東會館
各地在福州設立的會館林立,最盛時有40多所,多設立在集中銷售各種土特產(chǎn)的臺江上、下杭街與倉山一帶,如上北館(在倉前橋)、下北館(在泛船浦)等。浙江木業(yè)商幫在倉前橋頭建安瀾會館,俗稱上北館⑦;浙江運術商幫還在泛船浦文藻巷建浙船會館,俗稱下北館⑧,位于清代倉山區(qū)臨江觀海路。上北館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六月落成。該館大門三楹,前為大殿,祀天后圣母,后建左右翼樓、堂、寢、庖廚具備。會館額“安瀾”,意謂風平浪靜,賜福安瀾。1990年1月改為倉山區(qū)文化館,戲臺今仍在,四面圍以板墻,倉山區(qū)文化館辟作他用,殿后兩翼樓已作民居。現(xiàn)館雕刻成各種藝術形象,涂朱抹金,把酒樓裝飾成一條多姿多彩的藝術長廊。
廣東會館位于上藤路太平巷32號(今為上藤路太平巷2l號),會館原系旅閩廣東商人集資共建的同鄉(xiāng)聚會議事的場所,鄉(xiāng)親來閩的漸多,廣東茶館和其他商店陸續(xù)辦起,資金雄厚。廣東會館始建于清咸豐末年(1860)⑨,修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⑩,重建于清光緒二年(1876),20世紀30年代末重修。會館為磚、石、木混構的古廟堂式建筑物,坐南朝北。占地面積為2145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513.16平方米。館為三進建筑,有前殿、天井、后殿、廊房,前殿為硬山頂,面闊3間,進深5間,規(guī)模宏偉,裝飾精致。建有寬7米的大樓廂,連接大戲房。具有典型的嶺南建筑風格。
《福省全圖》中有上北館、下北館,如圖6所示,但沒有廣東會館。由此推測,《福省全圖》成圖時間為同治六年(1867)之前。
3.3 羅星塔
清光緒十年(1884),中法馬江海戰(zhàn)在羅星塔下開火,據(jù)《法軍侵臺檔》載,“七月初八日,法軍毀羅星塔及金牌臺”k。
《福省全圖》繪有羅星塔(圖8),為當時福州洋商船務下貨之地。英船下錨于羅星塔。由此推測,《福省全圖》成圖時間為光緒十年(1884)之前。
3.4 炮臺
北岸炮臺,又稱亭頭炮臺、亭江炮臺,中法馬江海戰(zhàn)遭法軍破壞。《清史稿》記載:“順治十五年(1658)筑(閩安)城,置戰(zhàn)船、南北岸炮臺?!眑
南岸炮臺,光緒十年(1884)甲申中法海戰(zhàn)中被法軍所毀?!肚迨犯濉酚涊d:“順治十五年(1658)筑(閩安)城,置戰(zhàn)船、南北岸炮臺。”m道光三十年(1850)秋冬,林則徐主張陳設重兵于閩安鎮(zhèn)至五虎門一帶,并著手組織人力物力對閩江口內(nèi)的一些炮臺進行重修,其中有北岸炮臺,《閩縣鄉(xiāng)土志》對北岸、南岸、田螺灣炮臺的記載是:“岸上建炮臺,本林文忠造,臺前樹竹為障,我有窺敵,敵不能窺我,真天險也。”
五虎門炮臺位于五虎門。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八日,閩浙總督劉韻珂等據(jù)實復奏英人強占神光寺等事上諭:“甚至五虎門炮臺內(nèi)道光二十一年(1841)所鑄六千斤大炮釘塞一尊。”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八日,掌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何冠英為閩省夷情叵測漸至蔓延事奏折:“且五虎門之炮臺、大樹下之炮位,例有營汛專防,乃任夷人釘塞大炮三尊。”咸豐元年(1851)二月初八日,兩廣總督徐廣縉為遵旨確查閩省實在情形事奏折:“查炮臺系在五虎門閩安營管轄,安放鐵炮二位、銅炮一位?!?/p>
金牌炮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光緒九年(1883)建金牌山江岸暗炮臺。清林楓《榕城考古略》載:“瑯琦山在中流,其麓有金牌寨,設炮臺,康熙五十七年(1718)造?!眓光緒十年(1884),在金牌山山腰處建前沿明炮臺。鴉片戰(zhàn)爭以后,英國兵船時常擾閩,林則徐為防御英軍進攻福州,數(shù)次乘船到閩江口要塞視察,極力主張設重兵防守五虎門、金牌門、閩安門并派兵重修要塞炮臺,加強閩江口防務。閩安協(xié)署在此處設金牌凱右營,兵勇最多時達千余名。山上配套營房、彈藥庫、戰(zhàn)壕、演兵場,金牌門要塞防務進一步加強。光緒十年(1884)八月十三日,震驚中外的馬江海戰(zhàn)爆發(fā)。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避戰(zhàn)求和,法國艦隊先發(fā)制人。激戰(zhàn)半個小時,福建水師全軍覆沒。當法國艦隊退出閩江口時,受到金牌炮臺、長門炮臺愛國官兵頑強抵抗。法軍憑借船堅炮利,對要塞炮臺進行重炮攻擊,守軍浴血奮戰(zhàn),狠狠打擊侵略者。激戰(zhàn)四小時,要塞所有炮臺被法軍摧毀,官兵傷亡慘重。
《福省全圖》繪制有北岸炮臺(圖9)、南岸炮臺(圖10)、金牌寨炮臺(圖11)、五虎門炮臺(圖12)。由此推測,《福省全圖》成圖時間為光緒十年(1884)之前。
由以上分析可知,《福省全圖》繪制于咸豐十一年(1861)之前。
4 結(jié)論
從福州五口通商、所有者托馬斯·鄧恩與赫奇洋行等,推測《福省全圖》成圖時間上限值。從番船浦閩海關與清海關、浙江會館與廣東會館、羅星塔、北岸炮臺、南岸炮臺、金牌寨炮臺等,推測《福省全圖》成圖時間下限。綜合諸多史料,可推測《福省全圖》其成圖年代約在咸豐十年(1860)。
注釋
①lm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8.
②Carlson.The Foochow Missionaries,1847-1880[M].Cambridge:Harvard College,1972.
③引《字林西報》1871年1月版。
④引《字林西報》1890年1月版。
⑤廖柏樂.中國通商口岸:貿(mào)易與最早的條約港[M].李筱,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
⑥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福州市志:第五冊[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⑦王日根.經(jīng)濟之域:明清陸海經(jīng)濟發(fā)展與制約[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
⑧王枝忠,楊式榕.閩都文化叢書閩都文化讀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⑨[佚名].福州的會館文化[EB/OL].(2020-09-03)[2023-03-02].http://daj.fuzhou.gov.cn/zz/wszt/tslm/msfq/202009/t20200903_3481722.htm.
⑩陳振聲,福州市倉山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倉山區(qū)志1990—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7.
k沈云龍.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xù)編第七十四輯:法軍侵臺檔[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n林楓.榕城考古略[M].福州:海風出版社,2001.